日前,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24典赞·科普三秦活动”发布盛典在陕西广播电视台举行,活动现场揭晓了陕西省2024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年度十大科普作品、年度优秀科普场馆和年度品牌科普活动,其中,宝鸡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获评年度优秀科普场馆。
宝鸡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是一个面向宝鸡市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健康教育等相关工作的专业机构。2019年宝鸡市被列为全国首批社会和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2020年10月依托宝鸡市精神卫生中心建成了宝鸡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
宝鸡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拥有一支由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组成的专业团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来访者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和治疗。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包括心理咨询中心、远程会诊中心、放松体验中心、培训中心四大部分。目前设有心理热线室、阅览室、个体心理咨询室、团体治疗室、多功能室、情绪宣泄室、箱庭治疗室、智能体感互动宣泄仪,通过人机互动运动的形式提供一个安全可控的环境,帮助来访者宣泄心中不良情绪,调节心理平衡,达到释放压力等目的。
对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居民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等综合服务;筛查、发现罹患精神障碍的可疑人员并及时转诊治疗;对县级社会心理服务机构进行技术支持、业务指导和督导检查。
中心采取定时定点服务,通过一对一心理疏导、个体(团体)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放松解压等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便捷、人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此外,组织心理学电影的观看、读书分享、学习心得体会交流等活动,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心理学服务等,旨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和支持。
中心拥有一支勤奋敬业、坚守科学精神的专业团队,一切咨询遵循保密原则,本着真诚、尊重、助人的精神,为来访者提供科学、高效的服务。此外,宝鸡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还承担着现场观摩及点位打造工作,如全省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现场会,展示了宝鸡市在社会组织服务方面的成效和经验。并建立了社会心理服务网络,旨在满足公众的心理服务需求,通过试点探索社会心理服务模式,努力形成市、县、镇、村四级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心理服务需求。
宝鸡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的成立和运营,不仅体现了宝鸡市在提升公众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的努力,也为推动全市精神卫生与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心理放松体验中心
心理放松体验中心是一个综合性的心理健康服务场所,旨在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个体缓解心理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该中心通常包括多个功能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其特定的用途,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功能区域及其特点:
1、预约接待室:是对来访者进行预约、等候咨询的主要场所,有咨询需求的个体可以通过网络、电话或直接到预约接待室进行预约,在正式咨询前可在此等候。
2、沙盘体验室: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沙盘对来访者开展心理辅导的场所。沙盘辅导是一种探索无意识内容的积极技术,通过摆放沙具和塑造沙盘内的沙子,建立一个与个体内在状态相对应的世界。
3、团体辅导室:提供团体心理帮助与指导服务的场所。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使成员在活动过程中观察、体验、反思、自知并自助,达到改善适应、发展人格的目的。
4、情绪宣泄室:提供一个相对安全、在合理范围内宣泄情绪的场所。来访者可以通过体力运动的方式,宣泄内心的郁闷、烦躁、愤怒等不良情绪,达到心理调适的目的。
心理放松体验中心还设有其他设施,如心理阅读室、心理援助热线室等,以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放松和治疗方式帮助来访者在面对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缓解方法,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和整体福祉的提升。
心理咨询中心
1、预约接待室:是对来访者进行预约、等候咨询的主要场所,有咨询需求的个体可以通过网络、电话或直接到预约接待室进行预约,在正式咨询前可在此等候。
2、心理咨询室:以个体来访者为对象,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进行一对一、面对面交流的场所。在安全、舒适的环境内,咨询师针对来访者情况,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疏导心理危机。
远程会诊中心
远程会诊中心成立于2020年1月份,是一个利用医疗与信息化的结合,为患者提供远程会诊、为医护提供远程培训、医学咨询等一系列服务的机构。它通过信息化手段搭建,使得两地医生和患者可以进行实时的可视对话,患者的体征象、病史资料、影像资料均可通过远程网络清晰地展现在医疗专家面前,从而为偏远地区的医疗服务提供便捷,同时提高医联体医院的医疗技术。
远程会诊中心,不仅可以解决偏远地区患者就医难的问题,还能促进医疗技术的交流与传播,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下沉,从而提升整个医疗系统的服务能力和效率。
心理培训中心
心理培训中心是致力于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的机构。我们的中心致力于为全市各县区教育部门、卫健部门、精防(社心)管理人员和医院所有成员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服务和资源。我们的中心由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团队组成,他们包括心理咨询师、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和社会志愿工作者。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提供各种类型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中心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我们提供的服务包括个人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心理健康培训和教育课程等。我们的心理咨询师会与个体合作,提供支持、指导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他们应对各种心理困扰和挑战。此外,我们还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相关资源和指导。我们举办讲座和培训课程,旨在增强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认知能力。同时也会与学校、企业和社区合作,共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秉承保密原则,所有咨询内容都将严格保密。我们重视每个个体的隐私权和尊重,为每个人提供安全、亲切和保护性的环境。
宝鸡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与新华社、宝鸡人民广播电视台、宝鸡电视台、宝鸡新闻网等主流媒体平台合作,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教活动共计351次,覆盖人群达到1,125,030人次。
培训和教育活动:通过行业推荐、自愿填表、单位审查和评议审核等程序,遴选、确定14名中省特邀专家和30名精神卫生专业、52名社会心理专业本市专家入选市领导小组专家库。邀请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专家以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要求及部分地方经验介绍为主要内容,对各县区、各部门200余人进行了专题辅导培训。举办了十四期《宝鸡市社心大讲堂》活动,邀请了国内、省内极富影响力的专家来宝授课,对宝鸡市卫健系统、教育系统、机关工会等部门和社会机构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心理志愿者进行了培训。截至目前,举办各类线下线上培训280余次,共有12万余人。举办三期社会心理服务基层人员培训,收到了来自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街道(乡镇)或居(村)委会工作人员、网格员、民警、民政干事、残疾人专委等基层组织管理人员,及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心理机构专兼职人员、社区志愿者共8426人报名申请,完成了35个学时,8+X共九个模块的学习,通过考核共有6235名学员获得《宝鸡市社会心理服务合格证书》。针对困境留守儿童、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失独家庭等重点人群,深入开展“女童保护”“青春灯塔”“阳光行动”等特殊群体心理关爱公益活动,对学生、教师、职业女性、医护人员、公安民警、企事业职工等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截止目前共举办线上线下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培训200余场次,累计听众1530569余人次。
合作与联动:围绕解决提供服务困惑,坚持部门协作、突出重点人群、丰富服务形式,为群众提供方便的、专业的心理咨询、危机干预服务。针对各类学校学生和家长、养老服务中心老人、机关企事业干部职工、公安监管场所人员、医务人员、公交公司职工、信访对象、消防救援专业队伍人员等重点场所人员开展集体心理健康宣教、心理健康体检、分类干预、持续跟进的工作机制,为预防社会矛盾,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提供了新的途径。为促进儿童及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康复,减轻家长焦虑,缓和亲子关系,丰富应对方式2020年以来,开办家长课堂39场,共800余名家长从该活动获益。2019年宝鸡市成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试点市,医院和多所学校签订医校合作协议,对2000名余在校学生和近200名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完善了师生心理档案。SCL-90筛查阳性率25.4%。团队采用“分层干预”策略,筛查出的精神障碍患者开通绿色通道进行规范治疗,阳性学生群体进行团体心理治疗,普通人群继续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推广音乐治疗、诗歌治疗艺术治疗。近4年来,完成陈仓区职业教育中心48名学生4期共42次的心理健康团体辅导;8个家庭辅导,90余次个体辅导;罹患心理障碍76名学生经门诊或住院治疗顺利返校。
在宝鸡市卫生健康委部署下,由宝鸡市精神卫生中心、宝鸡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六人讲师团,联合各县区的卫生健康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体局、老干部局、老龄委、共青团等多部门,在全市13个县区的社区、学校分别为65岁以上老年人、社区工作人员、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职业高中学生及教师等人群,以“老年期心理健康及老年痴呆防治策略”、“高压人群减压方法”、“青少年情绪管理”、“中高考前心理辅导”等为主题,进行了26场心理健康知识体验和宣讲。受益人群为4000余人。收回心理健康筛查问卷3000余份,发放《精神卫生与社会心理健康知识手册》4000余册,心理健康礼包近5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