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网络科普质量良莠不齐,一些虚假错误信息在网络流传,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针对此类现象,已于2024年底开始施行的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从法律条文上明确规定了科普信息发布者、网络平台传播者的责任以及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对违规行为的治理进行规范,以回应数字时代新形势,完善网络科普制度。
近年来,中国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网络科普的规范和管理,整治网络传播中以科普名义欺骗群众、扰乱社会的行为,取得明显成效。新修订的科普法既鼓励支持新媒体科普的发展,又对违规行为的治理进行规范。
科技部有关司局负责人李昕具体介绍说:“第三十五条规定‘组织和个人提供的科普产品和服务、发布的科普信息应当具有合法性、科学性,不得有虚假错误的内容’。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加强对科普信息发布和传播的监测与评估’‘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传播虚假错误信息的,应当立即采取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对于科普信息发布者、网络平台传播者的责任以及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作为科普内容的主要传播渠道,网络平台要承担发现违法或虚假错误信息后及时处置的责任。对于传播范围广、社会危害大的虚假错误信息,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及时予以澄清。”
2019年起,中国科协联合其他有关部门共同打造国家级科学辟谣平台,建立完善的科学类谣言“发现、识别、研判、辟谣”全流程工作机制,致力于实现“定点清除、阻断传播、精准推送”,共同加大科普正能量供给,最大限度压缩伪科普生存空间,助力营造清朗网络环境。
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顾雁峰表示,对公众关注的热点,科学辟谣平台基本可以实现快速辟谣响应。“一是广泛开展网络谣言线索征集,鼓励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网络谣言举报。二是通过谣言库对谣言线索进行比对,对已入库陈旧性谣言进行快速反馈,对新型谣言进行专业识别。三是通过专家库匹配专家,对谣言进行研判,对复杂谣言进行多方‘会诊’,提出处置意见。四是组织生产图文、视频等辟谣作品,开展全网推送。”
新修订的科普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推动新技术、新知识在全社会各类人群中的传播与推广,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围绕新技术、新知识开展科普,鼓励在科普中应用新技术,引导社会正确认识和使用科技成果,为科技成果应用创造良好环境”。
科技部有关司局负责人李昕表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科普和科学传播带来了新的应用场景,网络平台已经成为科普的重要传播渠道,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科技场馆展品设计和陈列提供了契机,我们不仅要推动新技术的科普,更要在科普中用好这些新技术,实现科普发展和新技术应用两者的有机统一。”
内容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