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1347篇原创文章,作者:Me410。
作者简介:Me410,江苏南京人,主要撰写近代战争历史。最早在2008年于《战舰》杂志发表了“日本海军阿号作战始末”一文。此后笔耕不辍,迄今已发表各类文章50余篇。全文共4360字,配图4幅,阅读需要11分钟,2025年1月9日首发。快捷阅读作者文章的入口就是点击标题下方的作者“me401专辑”! 罗马和迦太基的海权争霸历史表明,海权的挑战者往往是新技术的拥泵。因为新技术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可能,使他们能够迅速地后来居上。迟至19世纪后半叶,这种逻辑仍然在法国海军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英国海上霸权的挑战者,法国人很乐意引进蒸汽机、后膛炮、钢壳巡洋舰、鱼雷艇,乃至于潜艇,试图以此重现大卫打败歌利亚的一幕。然而世纪之交,当德国海军开始挑战英国海上霸权时,其技术路线却出奇地保守。显然,在德意志帝国海军的掌舵人提尔皮茨看来,随着技术装备日渐复杂,且愈益昂贵,军备建设的负担愈发沉重。更让人吐血的是,虽然新技术层出不穷,却没法让人放心。因为谁也说不准,那些纸面上的优点到底能够在战场上发挥出几成威力?或者纯属浪费?所以,虽然德国海军中也有类似法国“青年学派”的思潮,但是提尔皮茨牢牢把住方向,绝不冒进,避免弯道翻车!毕竟,隔壁的法国人有目共睹。虽然折腾了几十年,也没见到明显成效。与其如此,不如跟在英国人屁股后面,走跟踪模仿之路。然而既然放弃了军备竞赛中的技术主动权,自然就要承担由此带来的被动局面。北海对岸的海权霸主英国人,率先引领了“无畏”舰革命。这种全新的“全重炮战舰”在技术上拥有两大特征。首先,数量众多的主炮在口径和弹道性能上实现统一,从而集中式的火控系统提供了便利。此举可以显著提升命中率。其次,“无畏”号首次在主力舰上引进了蒸汽涡轮机,从而明显提升了航速,并且改善了军舰在高速状态下的船体震动问题,进而改善了火炮的射击精度。面对“无畏”舰的技术冲击,德国人的反应依然谨慎保守。他们从未接受“全重炮战舰”的概念,因而坚持在德国战列舰上安装大口径副炮,用于在中等距离参与主力舰火炮对决。而在动力问题上,最初的两级德国“无畏”舰,即“拿骚”级和“赫尔戈兰”级,全都继续采用传统的往复式蒸汽机。这种保守举措反映出德国人对于动力技术革命的消极态度。事实上,就在英国帕森斯公司于世纪之交开发出蒸汽轮机之后,迅速风靡全球。美国财阀J.P.摩根在1902年出资10万英镑,买下帕森斯在美国的专利权,用于建造5艘5万马力的远洋邮轮。与此同时,德国远洋邮轮“皇帝”号和英国远洋邮轮“卡玛妮亚”号也都及时采用了这种新式动力系统,并且获得了成功。德国海军最初的反应也并不迟钝。1904年,德国海军耗资75万马克,从英国人手中购买了一套帕森斯蒸汽轮机,安装在正在建造中的“呂贝克”号巡洋舰上,用作测试。此举只比英国人在他们的“紫水晶”号巡洋舰上做类似测试晚了一年而已。但是接下来,当帕森斯提出愿意以30万马克的价格,作为德国海军在未来15年使用这种引擎的专利使用费。吝啬的提尔皮茨竟然予以拒绝。这就注定了“拿骚”级和“赫尔戈兰”级的动力选择。然而长此以往终究不是办法。所以皇帝威廉二世亲自出马,要求克虏伯领衔,组成一个工业联盟,打破英国人在蒸汽轮机方面的市场垄断。按照计划,克虏伯将在德国通用电气公司(即AEG)的协助下,以瑞士工程师佐利研发的低温蒸汽引擎为基础,制造出德国产品。然而由于内部山头众多,难以摆平。这个工业联盟很快就分崩离析。于是接下来,德国战列舰的动力系统就没法统一了。继“赫尔戈兰”级之后的5艘“皇帝”级战列舰中,“皇帝”号和“凯瑟琳”号各自安装三台帕森斯引擎。它们是由布朗.布伏伊公司根据专利授权仿制生产的。公海舰队总旗舰的“腓特烈大帝”号,则安装了AEG和美国寇蒂斯公司联合开发的涡轮机。希稍船厂建造的“阿尔伯特国王”号,则坚持采用了佐利的低温蒸汽轮机。最为奇葩的是“利奥波德亲王”号。该舰只安装了两台帕森斯蒸汽轮机,分别驱动左右两个推进轴。而用于推进中轴的引擎室暂时空置,准备安装柴油机。进而,继“皇帝”级之后,4艘“国王”级战列舰和4艘“巴伐利亚”级战列舰,也都延续了分别使用不同引擎的传统。显然,这种混乱局面不可能长期维持。引擎的重新统一势在必行。因此在当前众多竞争者中,提尔皮茨必须择优推广。这一次,既然他无意长期依赖英国人的蒸汽轮机,那么无论他是否愿意弯道超车,都必须拿出实际行动了。而最终,他的着眼点落在了柴油机身上。具体而言,就是由奥格斯堡-纽伦堡机械厂研制的12000马力柴油机。该厂的前身是奥格斯堡机械厂。柴油机的发明人鲁道夫.迪塞尔早年就在该厂工作,并于1894年首次在该厂成功研发出第一台柴油机。1898年,该厂与纽伦堡机械厂合并。最初在合并之后,工厂的名字太长。终于在1908年,改成了一直延续至今的名字MAN。1909年8月,MAN向德国海军提议,研发一款6缸两冲程双动柴油机。预计可达12000马力。在军方看来,与传统的蒸汽轮机相比,柴油机这种内燃机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柴油机占据的舰体内部空间要被蒸汽轮机小。其次,柴油机的操作更加简单。第三,蒸汽轮机意味着需要把水烧开才能驱动军舰。加速性能也存在局限。而柴油机的响应速度要快得多。最后,在战斗中,如果一个弹片打坏了柴油机,最多只是导致机器瘫痪。但不会给操作人员带来危险。而如果弹片破坏了蒸汽锅炉,有可能导致锅炉爆炸,从而杀死轮机舱里所有人。基于以上种种对比,德国海军对于MAN的提议非常高兴。双方迅速签署了一份研发合同。如果这款大型柴油机研发成功,预计未来的德国战列舰将一次性装备6台这样的柴油机,从而彻底摆脱蒸汽轮机。所谓双动柴油机,是指每个汽缸的两端各有一个燃烧室。活塞置于汽缸中央位置,随着上下摆动,可以分别对两端的汽缸进行加压。所有的油路管道都围绕位于汽缸两端的燃烧室展开。考虑到技术复杂性,MAN首先制造了一台三缸机,用作测试。这台测试样机于1911年4月12日首次试运行,随即遭遇了一系列技术困难。在1912年1月,负责为汽缸供应空气的进气歧管发生爆炸,当场炸死10人。直至1913年6月,终于达到了在90%的输出功率状态下,实现5400马力。随即,一台全尺寸的6缸机进入制造阶段。1914年2月23日,首台6缸柴油机开始试运行。截至这年9月,这台柴油机成功达到10000马力的输出功率。然而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原材料短缺加上其它更加紧急的项目,挤占了这台大型柴油机的发展机会。直至1915年4月,这台柴油机首次实现了连续5天以2000马力的连续运行状态。1917年3月24日,柴油机实现以12000马力输出状态连续运行12小时。4月,德国人再接再厉。柴油机以90%的输出功率连续运行5天。尽管记录不断被刷新,但是事情已经很明显,随着战局败坏,德国战列舰装上柴油机已经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所以除了第一台已建成的柴油机以外,剩下的五台的建造合同,都被取消。既然如此,MAN决定充分利用手头这台柴油机,看看它的性能极限到底在哪里。但由于测试手段受到限制,不可能对整台柴油机做测试。所以只能挑选其中一个汽缸,做单缸测试。1917年10月16日,一个接受测试的汽缸达到了3570马力的数值。如此推算,全部六个汽缸的总输出功率可达21420马力。确实相当惊人。然而随着德国战败,这台柴油机在协约国的监督下终被拆毁。提尔皮茨的柴油机之梦,恐怕要再过十年,才能复兴。- 给本站投稿,只需输入关键词“投稿”-
- 加入粉丝群,只需输入关键词“加群”-
如果您觉得本站还不错,请扫这里关注、收藏、转发三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