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明信片一面是图案,另一面是寄信人写的信息。它承载着寄信人写下的公开的,不加遮掩的信息,由甲地传达到乙地。
现代人有着电子资讯交流的便捷,就使得传统的书信往来的方式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明信片还在做着最后的坚持。而朋友间还能互寄明信片可算是很用心了。
明信片上那面能用文字表达的空间相当有限,却也足够了。在方寸之间,写下的是满满的情义,浓缩的都是精华。
我最近收到一张明信片,但这张明信片却是放在快递信封里寄来的。
这是一张使用过的明信片,我不是明信片的收件人,我只是那份快递的收件人。
明信片的收件人是我女儿,明信片的寄件人是她的朋友。而寄给我快件的寄件人我并不认识。
这张明信片我女儿之前收到过。她的本意是要将它好好保留着,作为一个永久纪念。却不料这额外的在乎却出现了意外。
这张明信片是她的喜爱,她将它夹在书中当书签用,不过这并不是她寻常做法。又不料那本书用完后她拿去送人了,并没注意到夹杂在其间的这张明信片。
这张明信片后来应是随着那本书几经易手,辗转千里,夹在书中倒是不曾掉落。那本书是本参考书,并没有多大的收藏价值。不断转手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这张明信片有些年头了,见过的人通常不会认为它是件遗失物,而只会觉得它是件阅过可弃的物品。万幸的是后来经手的人们没有嫌弃,估计也是将它当书签用了。
目前这本书的拥有者是位买书人,他是位有心人。他觉得这张明信片有点不寻常。他就将明信片上收寄件人的名字都打了码后,拍照将这事发到了“小红书”上,并说明了那是二手书的附赠。
明信片上的内容看着有趣,信息丰富。因而这个笔记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在这些关注的人中有一位是我女儿的小学同学,她从明信片上的信息猜测出收件人大概是我女儿,她就和我女儿联系确认了。
我女儿不曾料到这事情竟会如此发生,明信片的遗失是她的疏忽。于是她联系了买书人。买书人有成人之美的心,甚至还付了快递运费。
就这样,我后来收到了快件,代我女儿再次收下了明信片。
买书人后来在“小红书”上又陆续写下了后续的进展,这样曲折的故事总会引起人们的好奇。那篇笔记下面有不少的留言,并收获了许多点赞和收藏。
在最初真相未明之前,有些人感慨这明信片的收件人竟不太珍惜收藏,多少有点辜负了寄件人的心。
明信片终于物归原主,大家知道这原是一个疏忽造成的,故事最后有着快乐结局。这样的事情不常有,更显特别。
我了解的更多,我知道她们那份友情一直不变,历久弥坚。
下图就是本篇故事的主角----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