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百家姓》开篇是这样说的。《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而“赵”姓排第一位,自然是沾了那时的皇帝的光。
“赵”姓人口数量以前或现在都不是多的,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现在只在前十名中排第七,很是一般般。
朝代更迭,后来没见有人把这个次序给改了,大概是“赵钱孙李”几乎成了一个成语了。大家习惯了就很难改了。
有人自称姓“李”,还特意加上个解释:“木子李”的“李”。听着像是多余,但“Li”这个音确实有除了“李”外的其他姓,比如“黎”等等。顺口一解释那就更准确了。
而“赵”姓就简单多了,几乎没有其他同音的“姓”。我只记得以前有浙江人误称呼我为“小曹”。不过那几个人的听力实在成问题,这只是个别的现象。
下午外出,路过一家餐馆,顺便进去订个明晚晚餐的包间。一位服务员接待了我。
“贵姓”。
“我姓赵”。
“哪个Zhao?”
“没有什么哪个赵,只有一个赵”。
看她歪着头在想,我接着说:
“是‘赵匡胤’的‘赵’”。
但我马上意识到这样的解释更增加了难度。
“是走叉赵的‘赵’”。
我紧接着,比划着那个“X”说。
这下就简单了。我看着她写下了“赵先生”字样。
后来想了想,“赵”姓的名人其实是不少的,但我却没用。好奇我怎么下意识就想起了我老祖宗的鼎鼎大名,不解。
有时接到骚扰电话,他/她们总问“是赵总吗?”,我故意说:“打错电话了,我姓‘冯’”。
有人觉得自己的姓名兹事体大,“站不改名坐不改姓”,表现得很硬气。我倒无所谓,只要他/她们不再来骚扰就行。
我谎称姓“冯”,只因我岳父姓“冯”,不算太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