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人寿四季度利润大“回吐”!偿付能力稳住后提升经营质效成关键

文摘   财经   2025-01-26 12:05   安徽  

2025年1月24日,长城人寿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从全年来看,其业绩表现似乎令人眼前一亮:保险业务收入达到260.79亿元,同比增长13.20%;偿报母公司口径净利润为1.69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43亿元实现了显著逆转,营收和利润均实现了增长。然而,这样的成绩并不能掩盖其在四季度面临的困境:2024年第四季度,长城人寿单季净亏损高达3.67亿元,这一亏损数额几乎“回吐”了截至三季度末全年利润的近7成。


来源:长城人寿2024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可见,尽管业绩实现逆转,但长城人寿这种“过山车”式的业绩表现,毫无疑问反映出公司在经营中存在一定问题。


投资端表现稳健但难言出众


从投资端来看,资本市场在四季度经历了剧烈波动。去年国庆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大盘曾一度大幅上涨,但随后一路走低,之后陷入区间震荡,整个四季度基本维持在持平状态。在这种市场环境下,长城人寿作为2024年资本市场的举牌大户,虽雄心勃勃地增持或举牌多家上市公司,但其投资成绩难言出众,财务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33%和5.35%,虽说稳健,但与某些险企接近10%的综合投资收益率相比,显得有些黯然失色,其在资本市场的激进布局似乎并未带来预期的高回报。


从负债端来看,长城人寿的保险合同负债仍处于持续增提状态。各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4年1-4季度末,保险合同负债分别为675.67亿元、725.57亿元、778.11亿元、813.93亿元。受新业务增加及750日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持续下行等因素影响,长城人寿保险责任准备金计提压力上升,这无疑会对利润造成显著挤压。


与此同时,在审视长城人寿2024年的财务表现时,其分红险和万能险业务的现金流状况也值得注意。分红险业务在2024年四个季度的净现金流分别为-8.00亿元、-8.92亿元、-6.93亿元和-6.33亿元,全年净流出高达30.18亿元,失血态势显著。万能险业务虽在下半年有所改善,但全年仍净流出5.74亿元,均显示出资金回流方面的压力。


这一局面与公司早期的产品结构不无关联。2019年长城人寿的原保费收入和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排名第一的产品分别为长城金悦两全保险(分红型)和长城金钥匙年金保险B款(万能型),当年保费分别为12.79亿元和14.37亿元。其中,长城金悦两全保险(分红型)保险期间为五年,2024年正是满期给付时间,这无疑加剧了分红险的现金流出压力。而根据2024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截至三季度末,长城金钥匙年金保险B款(万能型)的年度退保规模已高达14.52亿元。凸显了这两款产品对长城人寿2024年现金流出的显著影响。


自2020年起,长城人寿的业务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传统寿险保费收入逐渐占据原保费收入的主导地位,分红险紧随其后,而万能险的规模则大幅收缩。近几年,传统寿险的规模保费及贡献度持续提升,成为公司业务的中坚力量。然而,自2022年起,受客户追加保费的影响,万能险的规模保费及贡献度再度大幅上升,或对负债成本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来源:联合资信评级报告


增资补血后偿付能力提升较为有限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12月25日,长城人寿获得监管批复,将注册资本从62.19亿元增至68.39亿元。回溯过往,2023年底,长城人寿才刚完成一轮增资扩股,短短一年左右,便又开启新一轮增资。这一连续且紧凑的资本运作,很难不让人对其背后的财务状况产生疑问。通常而言,频繁增资往往意味着公司在资金层面存在迫切需求,这无疑暗示着长城人寿可能正面临一定程度的财务压力。


从2024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也能进一步了解长城人寿的资本现状。长城人寿此番增资后,偿付能力并未迎来显著提升。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其核心偿付能力和综合偿付能力分别为93.75%、159.09%,较三季度末仅分别上涨3.53个百分点和3.18个百分点,提升幅度极为有限。说明此次增资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偿付能力,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2024年三季度末,人身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8.9%,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19.5%,可见,长城人寿的偿付能力指标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来源:长城人寿2024年4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从短期视角审视,长城人寿进一步增资的可能性不大。根据偿付能力预测数据,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其核心偿付能力与综合偿付能力仍会呈现小幅上涨态势。虽说涨幅有限,但这无疑是积极向好的信号,表明公司在现有资本运作下,偿付能力维持着一定的上升势头。


在短期内缺乏外部资本助力的情况下,长城人寿或许需将重心聚焦于内部运营成效的提升。一方面,精准把握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同时大力提升投资收益能力,通过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提升投资回报;另一方面,降本增效是关键,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存量债高票面利率情况较为凸出,这类存量债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公司的财务成本产生较大影响。


目前,长城人寿存量债券规模为20亿元,由2020-2021年发行的3只债券构成,票面利率分别为5.15%、5.50%、5.00%,期限均为10年,第五年末可行使赎回权。债券存续前五年利率固定,若届时不行使赎回权,后五年票面利率将增加1%。当前,这20亿元债券均处于前五年锁定期,每年利息支出达1.04亿元。若不赎回,待利率上升,年利息支出将逐步上升至1.24亿元,远超当前2%资金成本对应的4000多万利息支出,两者差额近8000万元。而长城人寿2024年净利润仅过亿元,如此高额的利息差额,无疑会对其利润空间造成极大压缩。因此,发行新债置换旧债,或将成为长城人寿优化财务结构、缓解资金压力的关键举措。


来源:企业预警通


END







版权声明
本文由机构之家原创,版权归机构之家所有。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稿件事宜请联系:jigouzhijia@126.com
推荐阅读


1.郑州银行业绩回升、管理层调整!巨额诉讼因责任方无财产执行遇阻
2.国泰租赁拟发50亿ABS补血!控股股东战略重组或开启增长新局
3.工银安盛人寿单季亏损8.6亿元!分红险给付高峰过后经营或将向好

机构之家
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深度研究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