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蓝字质量云关注微信号 ┊
1月14日,据媒体消息,邯郸市民申*反映,其经营的超市莫名出现两瓶过期啤酒,市监部门作出“没收一瓶、罚款两万”的处罚。
申*及其代理律师不满该处罚,认为属于小错重罚。
对此,魏县市监局人员表示,已召开听证,将沟通决定结果。
质量云提示:
能不能销售过期食品,法律已有明文规定。
该罚多少,也要依法依规。
但在此次各家媒体报道中不知为何“误用”了已经被修改,旧的“食品安全法”。
而这多少会给公众错误印象,五千起罚,罚两万是否可以?
然而,按照新的《食品安全法》,魏县市场监管局已经在法定幅度内减轻处罚。并非是两千元起步的罚款数额!
根据媒体引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规定销售过期食品的处罚,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新的《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和过期食品无关:
销售过期食品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处罚:
魏县市场监管局已经在法定幅度内从轻处罚,从五万起罚点,减到两万,已经是减轻处罚!
对尚在处罚过程或是审判过程中的“小过重罚”(如:“因罚致贫”?卖羊肉获利180元,市场监管局罚10万元,再受关注)进行报道,要避免带节奏的嫌疑,就要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食品安全法》的修订体现了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和不断完善的法律体系。通过修订,食品安全法得以更加全面、系统地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食品市场的秩序和稳定发展。
舌尖上的安全该如何保障?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当前,我国食品违法依旧是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食品安全违法成本较低,被认为是我国食品安全违法问题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如何做到过罚相当,依赖于顶层设计,不能仅仅靠执法人员在个案中变通适用法律法规规定。
过期食品是该罚多少?A地罚五万,从轻处罚,合法;B地罚两万,减轻处罚也合法!C地免于处罚,还是合法?
2024年2月,总局已经征求《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首违不罚、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意见。协调《行政处罚法》过罚相当原则与《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在《食品安全法》修订完善之前,尽快出台全国层面的免罚清单,将过期食品涵盖其中,将最大限度维护执法尺度统一性,依靠法治解决问题。
微信又悄悄修改了推送规则,需读者经常留言或点“赞”“爱心”,否则会逐渐收不到推送!如果你还想看到我们的推送,请关注质量云,每次看完后点击一下页面下端的“赞”“爱心”,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