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蓝字质量云关注微信号 ┊
一年前,质量云提笔写下这篇速评,再次附上:
速评:食品首违不罚、轻微不罚,刚刚传来的利好消息!
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规则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
欣闻总局拟出台《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首违不罚、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详见《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首违不罚、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征求意见全文),文稿已经公开发布,正在征求意见中。
笔者认为,不论清单内容是否还有待完善,这一规定本身,已经体现了总局为经营主体松绑的意图,体现了客观求是的精神,维护了法治统一。
《食品安全法》以从严执法为指导,
但是也不能回避现实情况复杂多样,
在原则的坚持上,还要赋予规则的灵活度。
食品安全领域,立法者为维护公共利益,往往倾向于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制裁。以罚款为例,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罚款幅度动辄数万元起,《食品安全法》规定的罚款多数时候是5万元起步。售卖小量农产品而被处以数万元高额罚款,早已引起社会关注。高额的起罚点,被不良居心者恶意利用,大量索赔事例,甚至成为引发社会矛盾、损害营商环境的不利因素。
合法,但是不是合理?
何为“小过重罚”?何为柔性执法?
《行政处罚法》已经修订,设置了首违不罚,轻微违法行为不罚,非主观过错不罚等等规则,对食品案件同样适用。
这也是食品案件应有的裁量空间。
这一认识的统一,是艰难的一步,
这也是至为有价值的一步,
为基层执法人员处理食品案件开辟了新的道路。
从个案到整体的考虑,我们或许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分析,从立法层面做出努力。
对经营主体从轻减轻处罚,乃至不予处罚,要考虑哪些因素?
有没有明确依据?
困扰基层执法多年的问题,
全国性的清单,
一朝破题,立杠见影。
首违不罚、轻微不罚清单涵盖面广,既有食品经营许可,又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过保质期,食品标签,食品生产过程控制,食品混放销售等方面的违法行为……
基层希望出台的免罚规则能有具体的标准,方便基层操作,怎么样算轻微违法?危害后果较小?货值金额较低?
这次的清单,予以明确。
如若再辅以尽职免责的规定,
让大家有规定,能用,也敢用。
再加上案例指导制度,
规则的效果将最大化发挥。
2024年,这新的一年,我们或将看到更多的食品案件,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不仅依据《食品安全法》,还引用遵守《行政处罚法》的规定。
将会有更多的案件,从合法合理地维护相对人的角度出发,行政处罚决定既是对“四个最严”的落实(通过宣贯教育的实施),又体现了《行政处罚法》有关减轻处罚、不予处罚的柔性执法理念。
新规一出,谁与争锋?
在当下,善莫大焉!
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