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权⑰第三届“红高粱杯”全国闪小说、小小说、诗歌、散文征文(505)《陪伴(连载十七)》

文摘   2024-11-15 14:00   山东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红高粱文学”添加关注,点关注,不迷路。

                
伴(连载十七)

陈权(中国大陆)著


孝之魂——破解色难

        子夏问孝时,孔子说“色难”。通过长期陪伴母亲,我深深体会到“色难”这个词表述得太精准了。但孔子并没告诉我们破解“色难”的答案。

        如果武断地硬把陪伴分成两个档次的话,那么低档次的陪伴应该是照料好老人的生活,高档次的陪伴是在照料好老人生活基础上,慰藉好老人的精神。而慰藉好老人的精神,就必须得破解“色难”。破解“色难”,这是陪伴好老人必须得越过的一道关。

        “抽点儿时间、抽点空闲”地回家看看生活完全能自理的老人,甚至走的时候还能带点儿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对老人和颜悦色不难。

        陪伴需要大量时间,这必然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陪伴虽然是自愿的,但有时也难免感到无奈、产生抱怨;陪伴的目的和作用是使老人幸福安康,但往往得不到别人认可;陪伴得经常忍着孤独寂寞处理那些无休止的麻烦,但自己的付出很少被别人看见;陪伴过程中,我们的良苦用心还可能不被兄弟姊妹理解,或遭到老人抱怨……人人都有难唱的曲,我们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也经常遇到烦恼、无奈和沮丧;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生活是一杯酒,生活是一团麻。以上种种现象参杂到一起的时候,我们就难以控制自己情绪,就容易因抱怨而对老人发脾气,甚至恶语相加……

        母亲刚强又倔强,早年还得过间歇性精神病。母亲凭着自己的认知和一辈子积累的经验,好心地什么事都要管。母亲的管事和唠叨,让我很不理解,那时我就想:自己都管不了自己了,我满足了你的需求就行了呗,为什么还老得管我?于是就经常和她产生矛盾、发生争执,结果是母亲伤心我也抱怨。其实母亲管的都是生活中的琐事,什么事怎么办她都愿意发表意见。不按母亲的意见办,她就生气,她就急眼;按她的意见办了,她还让我把办的过程和结果再和她讲一遍。母亲耳朵又背得厉害,我说话声音小了,她听不见,大声地喊时,脸上的笑容自然就没有了,她就说我态度不好……深夜,母亲说饿,我做好了饭,她说不饿,刚端下去,她又说饿;把母亲抱到坐便椅上让她尿,她说没有,刚抱到床上,她尿了;母亲在床上大便失禁了,她偶尔也用手抓,还哪都抹……2018年以前,我内心也经常地抱怨,甚至指责母亲,有时是心理活动,有时是付诸行为,每一次都伤害了母亲。

        和颜悦色是一种境界,虽然难,但我应克服自我努力去做。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更何况我面对的是生我养我爱我的母亲。就算我做得再好,也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也知道,孝敬老人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也”。道理想清楚了,但我还是不能完全做到和颜悦色。比如我烦躁时就控制不住情绪,多次态度很不好地顶撞和抱怨过母亲。看到母亲伤心无奈的模样,我又因心疼她而自责,甚至啪啪地打自己的嘴巴,心里默默地说:“老娘,我对不起你”,之后赶紧去哄母亲。有时虽然没发火,但内心却不高兴,这时不用照镜子,也知道自己的表情一定是冷漠可恶的模样,之后又是自责。再自责,也是伤害了母亲。我知道了:单凭感恩心,克服不了“色难”。

        这就是难解的矛盾,这种矛盾困扰了我很长时间。我也知道改变不了母亲,只能是尽量地控制自己,压制自己。可我的忍耐经常达到极限,我的精神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实在受不了的时候,我就冲出房门,站在院中冲天大喊;有的时候,我的情绪就像是一座活火山,突然间控制不住就喷发出极具杀伤力的熔岩。这不是我的初心,可为什么我的行为时常与心灵发生碰撞、扭曲、纠缠?看着伤心无奈的母亲,自责、愧疚一起敲打着我的灵魂,灵魂被敲打,令我苦不堪言。由于控制不住自己情绪,这种现象就循环往复地轮回。我是深深地爱着母亲的,我的目的就是善待母亲,不仅要让她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还得让她感受到活着的尊严。那为什么我就不能包容母亲呢?苦苦挣扎之后,我实在地感受到了:自我克制的忍耐,也战胜不了“色难”。

        2018年春节过后,我开始着手记录关于陪伴母亲的文字,并将待好母亲视为自己的使命。陪伴母亲,只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的都是以前没经历过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需要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予以解决。母亲为什么有这么多我难以接受的“毛病”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就开始思考。我想到了一句话:“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据说这句话是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说的,但我并不认可。我查阅了翻译过来的文字,是:“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可我还是感觉这句话有些模糊。经过一番思考,我揣测黑格尔原话的本意应该是:凡是现实存在的,都有其必然的原因。这与我们常说的“因果理论”不谋而合。于是我就对母亲存在的我不理解、不愿接受的“毛病”做为课题进行探讨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找到其必然性,并琢磨出有针对性的应对办法,然后再将这些办法付诸实践。如果效果不好,我就再思考,再琢磨,我相信最后一定能找到适合母亲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在这一过程中,每破解一个难题,我都有一点儿提升,有一点儿感悟,有一点儿收获。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真正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及精神需求,才能理解和包容老人,才能心甘情愿地接受老人,才能找到老人能够接受、愿意接受的化解矛盾的方式方法,从而因势利导。我终于明白了:我不能用自己的标准要求母亲,更不能把自己的认知强加在母亲身上,不能总想去改变母亲,应试着了解、理解、同情、包容母亲;母亲需要的不是我的道理、我的认知,而是我的爱心和我的耐心。这时我已朦胧地意识到了,从形式上看,是我在陪伴母亲,而从本质上讲,是母亲在启示我,让我思考、给我感悟。

        这些年,母亲历经了那么多的磨难和坎坷而艰难顽强地活着,我觉得这是她在成就我、是老天在磨炼我,从而使我脱胎换骨、化茧成蝶。就是这种阿Q精神,使我在陪伴母亲过程中心甘情愿、斗志昂扬,让我对未来充满幻想、充满渴望!偶尔我也想,我应该把母亲给我的感悟升华为唐古拉山涓涓之水,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华夏的大地上,一代一代永不枯竭地凝聚、汇集、滋润、流淌……

        任志强说:“人生在世,生老病死,每个人都有对人生的不同理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痕迹,重要的是你留下了什么?”我经常用这句话问自己。

        顾城有一首叫做《留念》的诗,短短四行,我经常吟诵——

        在粗糙的石壁上

        画上一丛丛火焰

        让未来能够想起

        曾有那样一个冬天

        我把这二十九个字装进心里,就觉得灵魂不空。在那些艰难、无助、迷茫甚至要退缩的关键时刻,它就像是一束光,召唤着激励着甚至鞭策着我独辟蹊径,义无反顾地踏着看似平坦实则布满荆棘的原野,因着渴望而追寻梦想,源于使命而奔向远方。

        Q精神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是可悲可笑的,但在艰苦奋斗过程中,却是难能可贵的。它对鼓舞人的精神和激发人的斗志,与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一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陪伴母亲过程中,我时刻等待甚至期盼她在不知不觉中给我出些难题,并对此感兴趣了。此后,不管母亲出现什么问题,我都不用控制自己、压制自己,可以随心所欲了,但再也没有因态度不好而伤害过母亲!母亲没变,还是原来的母亲,但她不再生气了,因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都能心平气和地理解、接受、包容母亲。

        心是貌之根,貌随心生;行是心之表,心想事成。了解、理解、包容、深爱着则气和,气和则色愉,色愉则容婉,容婉则色悦。

        以前我有些好高骛远,不够脚踏实地。现在我明白了:人一旦有了爱心,有了兴趣,有了责任感,有了使命感,那就能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人到了这个份上,啥都拦不住了,就算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事,也能以苦为乐津津有味地长久做下去,而且将来终有一天,普通就会变得不普通,平凡就会变得不平凡!

        我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金钥匙,不仅解放了自己,还破解了孔子两千多年前出的那道题:“色难”。

孝之误——强加己愿

        前些年有些地方搞城市绿化,怎么搞呢?就是从山上移栽了好多大柞树,每棵费用都需要几千块钱。结果没过几年,所栽的大柞树经过痛苦挣扎后,绝大部分都死掉了。剩下的稀不棱登活着的那点儿,就算打滴流(给树挂吊瓶输什么营养液我感觉是不可思议的)也是无精打采毫无生机呀。

        我咨询了一位林业技术人员。他说:“柞树的生长环境是山地,这么大的树移栽到平地,一般都适应不了。”我不解地问:“那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他不满地说:“未经专业论证,单凭主观愿望盲目地将大柞树从山地强行移栽到平地,严重人为地改变了它的生长环境。这种违背客观规律的行为,不仅劳民伤财达不到城市绿化的目的,也是树之殇!至于原因,天知道。”

        大柞树在山里时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到了平地就无精打采枝枯叶落,其原因是大柞树的生长环境被严重地改变。由此我想,我们也不应轻易改变老人的生活环境。大柞树的生长与老人的生活似有相通之处。

        有这么一种现象,有的人仕途成功或经商发达了,为了对老人尽孝,硬把在农村生活多年的父母接到了城里,让老人住上了高楼大厦,给老人雇了保姆,什么也不用老人干,老人也没什么可干的。他们认为这样老人就高兴了,老人就享福了,老人就可以健康长寿了,自己也算尽孝了。可结果呢?接到城里前,老人健健康康,可到了城里后没过几年,老人却离世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结果呢?我想其重要原因之一,应该是硬性地改变了老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

        老人在农村生活了几十年,他们对自己的房子亲、院子亲、乡邻亲、环境亲……他们在农村已习惯了干些农活、串串门、唠唠嗑、养几只鸡、养几只鸭的生活,早已和这种环境融为一体了,并且形成了随心所欲的既忙碌又悠闲的生活习惯。可是到了城里住上了高楼大厦,他们无所事事、无人唠嗑,内心空虚、坐立不安……既无适当的活动,也无精神的寄托。这种看似豪华的享受,对习惯了农村生活的老人来讲,往往就是遭罪呀。老人适应不了,自然身体就垮了。

        我就想:有孝心、有条件也不一定就得让习惯了农村生活的老人到城里住高楼大厦。我们不妨试着和老人沟通,征求老人的意见。如果老人不愿意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老家,那么我们可以考虑在农村为老人改善居住条件。若如此,我想许多老人就会由衷的感到幸福。

        杨大哥是我的邻居,他父亲九十岁了,住在距县城60余里的农村。虽然勉强能自理,但杨大哥牵挂着老人,退休后这两年总是和杨大嫂回农村照料老人。两头跑很辛苦,尤其是冬天,天寒地冻,烧火取暖,夜长昼短,整日不闲。

        去年冬天,杨大哥把老人接到了县城的家里。本想这么做每日守着照料老人,老人能幸福,自己也心安。

        可是老人上楼后不长时间,就闹腾着要回农村老家生活。杨大哥和杨大嫂认为老人回农村生活遭罪,就不同意老人走,因此与老人产生了矛盾。最后只能是杨大哥妥协,同意老人回农村。

        当天晚上,老人就急切地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天还没亮,他就穿好衣服坐在门口盼黎明、等着回家……

        杨大哥和杨大嫂也只能无奈地回到农村照料老人。

        杨大哥的弟弟妹妹都很忙,他们看杨大哥在农村照料老人很辛苦,就开了家庭会议,最后一致决定:让老人到杨大哥家养老。但老人坚决不同意,说;“你们要让我死吗?”对此,子女都难以理解,并感到委屈。

        杨大哥很闹心,就把这事儿和我说了。

        我将不能硬性改变老人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原因及可能出现的结果和杨大哥分析了一下。杨大哥是退休教师,很明事理,窗户纸一捅就破。听了我的分析之后,他一拍大腿,说:“我明白了,以前总认为是老人的毛病,现在知道是我们不对呀。”

        杨大哥和杨大嫂就心平气和回农村陪伴照料老人了。

        这事儿已过去两年多了,现在老人仍身体安康!对此,我也感到由衷地欣慰。

        有个在镇政府当领导的朋友向我诉苦,说父亲八十来岁了,退休金每个月四千多元,生活也不差钱。可老人就爱捡破烂儿,都把捡破烂当职业了。他觉得面子很过不去,问我怎么才能制止老人捡破烂。我问老人捡破烂多久了,他说好多年了。我说给你出道选择题:一是两年后老人还在捡破烂;二是两年后老人不在了。你怎么选择?他说那当然希望老人活着。我说那你就继续让老人捡破烂吧。

        他说老人在不在和捡破烂有什么关系?我说关系大了:一是老人在活动。对于你家老人而言,只有捡破烂他才愿意活动,而适当有规律地活动对老人健康非常有利。二是老人有精神寄托。老人捡破烂的时间已很长了,哪有什么东西他都知道。他出去的时候,有希望、有期待、有目标,而捡完回来的时候,他有收获感、有满足感、有成就感。这些都是他需要而你给不了的精神支撑。老人如果没有适当的活动,没有精神的支撑,那身体很快就容易垮掉。你的老人有自己的行为喜好,有自己的精神追求,这是你的福分啊。所以,你不仅应该让他继续捡破烂,而且还应该支持他、夸奖他、帮助他。比如提供手套、口罩、工具等等,让他感觉他是同行中的佼佼者。至于捡什么,你可以试着和老人沟通,比如捡些纸壳、易拉罐什么的,不卫生的东西最好不捡。对此,你可以给他个理由——邻居不高兴。如果这样的话,我想老人是能够接受的。如此,老人就容易幸福、健康、长寿。否则,你强行改变了老人多年的生活习惯,对老人相当不利呀。

        这位朋友听了之后,欣然地接受了我的建议。五年过去了,这位老人仍然每天还在快乐地捡着破烂儿。

        我谈上述问题,不是说老人就不能进城生活,也不是提倡让老人捡破烂。只是想借此说明,老人早已适应的生活环境和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是不能轻易硬性地改变的,除非老人愿意。在对待老人问题上,包括方方面面的事,根据不同情况,有时可以心平气和地和老人沟通,有时可以运用智慧说些善意的谎言,有时可以视而不见地顺其自然……我们陪伴老人所做的每一件事,目的都是满足老人的需求,而不是满足我们的需求。因此,我们一定要弄清老人内心的需求是什么,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地认为老人需求什么。否则,孝的初心就容易事与愿违,自以为是的好心不如相互尊重的沟通,这是我们应当警惕的。

        现实生活中,好多父母与子女矛盾不断,导致亲情变淡,关系疏远。

        父母对子女是好心,子女对父母也是好心。为什么两颗好心在某些时候就产生矛盾、发生冲突呢?

        我们小的时候,父母是家长,是家庭事务的管理者。这种状况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漫长的岁月中,管理家庭事务的家长的身份在父母的心中早已固定化。当我们成年独立后,父母和我们的身份都已经发生了转变——父母已由家长变成了老人,而我们也由孩子变成了子女。但好多老人内心不接受这种身份转变的现实,他们总认为我们多大都是孩子,而他们多老都是家长。我们的世界很大,老人的事儿只是我们世界的一小部分;而老人的世界很小,我们的事儿却是老人世界的一大部分。他们往往好心地认准一个理:“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不听老人言,危险在眼前……”他们挂念我们担心我们,因此,就愿意管我们的事儿,而这种管,往往已达到了干涉的程度。

        年轻时尽量把孩子培养成才,年老时努力保护好自己,这是父母对子女最大的贡献。可好多老人就是不愿意考虑自己的事儿,成天干涉子女的事儿,甚至大小便失禁,自己连饭都吃不到嘴里时,还指挥子女干这个事儿、干那个事儿,反复地说这个事儿该怎么办、那个事儿该怎么办……

        有这么一种现象:成年子女离老人越远,则关系越好;越近,则矛盾越多。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是:离得远,接触就少,老人干涉的事儿就少;离得近,接触就多,老人干涉的事儿就多。干涉得少则矛盾少,干涉得多则矛盾多。

        老人愿意管子女的事儿,是因为好多老人在认知上有个误区,那就是老人总认为“你(子女)的事儿就是我(老人)的事儿”。

        父母也好、成年子女也好,因为性格、爱好、经历、思维方式及所处的环境等等不同,各自都已形成了独立的人格。虽然是父母子女关系,但在人格上是各自独立而不能合二为一的。父母培养孩子的目标不就是让子女成才吗?孩子成长的目标不也是独立自主吗?但当这一目标实现的时候,有的老人却接受不了这种现实,还是以家长的身份坚持认为“你(子女)的事儿就是我(老人)的事儿”。

        如果老人这一认知不改变,在意见分歧的时候,常规的思维方式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好心地把他的意志强加给子女。而子女不愿意接受,故而产生矛盾。

        我们不希望老人把意见强加给自己,老人也一样,也不希望子女把意见强加给他们。

        如果能换位思考,做到自己的事儿自己做主,而不是过度干涉对方的事儿,那矛盾就可以避免。其实这就是个认知问题,认清了这个问题,矛盾不仅可以避免,而且是从思想上、心理上能够接受的避免。孔子早就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了,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多么精准的教诲啊!只是我们平时缺少思考、感悟而已。

        谈上述老人存在的问题,并不是说老人就不能参与子女的事儿了。如果当个参谋,很好;但若偏要当发号施令的主宰,那就是过度地干涉了。而这恰恰是让子女最无奈、最烦恼的事儿。

        我分析并指出老人存在的上述问题,不是试图改变老人。因为老人已很难被改变了,除非老人自己主动改变。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说呢?原因有二:一是只有弄清老人管事儿的原因,才能理解老人,包容老人。二是我们现在还算年轻,但也终将会变老。当我们变成老人的时候该怎么办?这是我们现在应该思考的问题。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受此言启发而感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己之所欲,勿强于人”。如果不敬地和孔子的话对接,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勿强于人。”这已成为了我的人生准则。

孝之本——自珍自爱

        以前读过一个故事:他勤劳善良,经过多年努力,让家人过上了好日子。他是个孝顺的儿子、慈爱的父亲、体贴的丈夫。他乐善好施、助人为乐,他谁都关心,唯独不关心自己。他是个公认的好人,但却在四十多岁的时候,突发疾病英年早逝了。

        他认为自己生前积德行善,死后一定能上天堂,可是却下了地狱。他感觉很委屈,就去找阎王评理。阎王带他到一个可以看到人间百态的窗口,让他从窗口往下看。他看到年迈的父母白发苍苍、步履蹒跚地在捡垃圾糊口度日;看到妻子正在烈日下打工,憔悴不堪地干着本应是男人干的粗活;看到儿子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地在街头流浪……

        看到这一切,他心在滴血。这时阎王说话了:“你平时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因为你的离去,使你的至亲至爱过着地狱般的生活,你凭什么进天堂?

        这是一个带有神话色彩的悲剧故事,但它离我们的现实生活远吗?

        我有个朋友,小时候和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也是缺吃少穿。但他很有天分,经过多年努力成为了全国有名的“农民画家”。为了创作出更多更好作品,他勤奋地工作、忘我地奔波,起早贪黑,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冷一顿、热一顿,就是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很遗憾,他在55岁的时候,不幸因胃癌去世。他那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是怎样的悲痛啊?这种悲痛无药可医,会让老人一直痛到离开这个世界。

        我又想起了一个同学,他高中毕业就开始经商,因头脑灵活,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在一次酒局后,他因忽视安全,醉酒驾车发生了交通事故,致高位截瘫、终身残疾。这给父母带来的是什么呢?

        我窥见过老人因子女犯罪而羞于见人的眼神。

        我理解老人对残疾子女或狱中子女的牵肠挂肚。

        我听过白发人送黑发人撕心裂肺的哀鸣。

        我凝视过老人因子女早亡流干泪水失明的眼睛。

        近年来,媒体还报道了多起大学生、硕士生甚至是博士生自杀身亡的事件。

        我做过多年的律师工作,期间看到好多人因刑事犯罪而锒铛入狱,有的甚至已被执行了死刑。

        二十多年前,有个年轻人因抢劫犯罪被判处了死刑。那时执行死刑的方式是枪决,刑场就设在城郊的荒地上……人海退潮后,一对花白头发的老人互相搀扶着向前挪动,虽然腿脚不稳,但却急切地低头寻找。终于停住了,哇的一声,老妇人跺着脚嚎啕大哭。他们吃力地跪下,呜咽着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还有一把小铲子,颤抖着把渗透了自己孩子血迹的泥土一点一点地挖进塑料袋里,并哭诉着说:“不能把儿丢在荒郊野外……”

        这一幕幕悲惨揪心的情景,像黑夜里电闪雷鸣般震撼着我的灵魂。我仿佛又看到了望儿山上那遥望大海已化为天然雕像的身躯。

        当初读“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时,我还不以为然。认为掉点儿头发,受点儿皮肉之苦,这和孝与不孝有什么关系?再者说了,吃亏才能长见识,我们是平常百姓,又不是公子王孙,哪那么娇气?但这些年通过观察、思考和感悟,我才明白“不可毁伤”的“身体发肤”,指的不是毛发和皮肤,而是生命、健康及名节和自由。《弟子规》云:“身有伤,遗亲忧。德有伤,遗亲羞。”这是告诉我们要堂堂正正做人,本本分分做事,要珍惜自己、保护好自己呀。

        身体是行为之本,只有保护好自己,才有能力陪伴老人。要想渡人,得先渡己呀。“身体毁伤”,不仅丧失了孝的基础,同时也残忍地给老人带来了无尽的哀愁。

        早年上学的时候,我住在抚顺师专。有一段时间,在宿舍经常隐隐约约地听到后山有一个女人在喊“回来吧,回来——”我很好奇,经过了解得知,是一个中年女人因为孩子在山里意外死亡而疯了。此后,她每天都到山里寻找孩子,不分白天夜晚、不顾刮风下雨、不管酷暑严寒……她别的什么都不知道了,只知道每天呼唤意外早逝的孩子“回来吧,回来——”

        “回来吧,回来——”这揪心的呼唤回荡于山谷,这悲惨的哀鸣透骨之寒!

        这个声音已过去了三十余年,每每想起,就像在昨天。

        那位母亲后来怎样了呢?我不知道,更不敢想。但她深刻地教育了我。早年在课堂上在书本里学的理论,有的早已模糊了,有的甚至还出现了翻转。但“回来吧,回来——”,这撕心裂肺的呼唤,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记忆中,牢牢地钉在了我的心坎上。

        “回来吧,回来——”这不仅仅是一位母亲对早逝孩子的呼唤,更是给我们敲响的珍惜自己、保护好自己的警钟!

(待续


        作者简介:陈权,辽宁省新宾县人,早年做过专职律师,后在财政部门工作。不懂文学,此前亦无任何作品。在与老娘朝夕相伴的日子里,常被情感的波涛淹没。因情感的趋使,对“孝道”这一传统的话题悟出了暂新的认知。情蓄于内不得不发,于是,拿起了陌生的笔……





《高粱红了》文集征文启事

        经高密东北乡作家协会发起,继《秫秫》(已出版)《青草湖》(已出版)《孤山泉》(2024年9月份出版)三书后,受到了全国及国外广大华籍、华侨文学创作者的高度评价,应广大文友要求,根据近日收到的大量优秀闪小说、小小说、诗歌和散文实际情况,高密东北乡作家协会拟将编著第四套文集《高粱红了》一书,由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国际书号。
      《高粱红了》一书依旧延袭《秫秫》《青草湖》《孤山泉》模式,分闪小说卷、小小说卷、诗歌卷、散文卷;文章内容要求具有家国情怀,反映现实,体现真善美,杜绝错别字。
         顾问:
毛维杰(莫言文学馆馆长)
         封面油画:
刘铁飞(红高粱抗战纪念馆、铁飞美术馆馆长)
          封面题字:
元之(元之美术教育校长、莫言旧居门牌题写者)
       书内题字:刘广智
       主编:笔嘴13563632167(微信同)  
       有作品入书的老师,篇数不限,请直接发文给主编,主编审核通过后,即可入书,入书文章要求原创(不需首发),每段空两字格,50字内作者简介。
       入书作者需按文章所占页码购买书,每页码一本书,每本书80元。
       出书费用欠缺部分、快递费,在没有单位及个人赞助情况下,由笔嘴书屋出资。
      书样正在设计中。
       收稿期限:即日起至2024年10月底,2025年元月1日前出版。
          高密东北乡作家协会                 2024年8月17日

第三届“红高粱杯”

全国闪小说、小小说、诗歌、散文

征文大赛启事 


        高密东北乡历来为一块文化沃土,先有莫言长小说为国争光,后有闪小说蓬勃发展,继中寓闪小说专业委会批准了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闪小说创作基地并挂牌在笔嘴书屋后,高密市东北乡闪小说创作基地在高密市东北乡社区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批准成立了高密东北乡作家协会,相继已举办了二届红高粱杯全国闪小说、小小说、诗歌、散文征文大赛,举办了四届笔嘴书屋杯全国闪小说、小小说、诗歌、散文征文大赛,为继续弘扬红高粱文化,经高密东北乡作家协会、中寓闪学会闪小说研究会高密东北乡闪小说创作基地研究,决定举办第三届“红高粱杯”全国闪小说、小小说、诗歌、散文征文大赛。


一、征文日期

2024年8 月 1日至2024年12 月 31日。2025年1 月30日公布评奖结果。


二、作品体裁等

①闪小说、小小说、诗歌、散文。

②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在其他微信公众平台上刊发过的作品。

③参赛作品不限次数和篇数,不限体裁和题材。

④本届大赛总评委不参赛,赛期所刊文为“支持贴”。

⑤本届“红高粱杯”全国闪小说、小小说、诗歌、散文,崇尚正能量、野性(蓬蓬勃勃生命力)、独特性。


三、收稿方式 

①高密市东北乡闪小说创作基地主任、《红高粱文学》总编栾加合。收稿微信号:13563632167

②参赛作品刊发《红高粱文学》公刊号,参赛稿在评选结果前一律不修改,刊发即代表入围。 


四、评分 

①主观分:评委在50—60区段为每篇作品打分。

②客观分:即四个人气分,每第一名为10分,第11名为0.9分,计分到第19名,即0.1分。包括①投稿数量②打赏额③阅读量④留言量。

③主客观分数相加,决出比赛名次。


五、奖项待遇

一等奖4名(闪小说、小小说、诗歌、散文各一名)。纸质证书。名家著作一本。作品向全国及国外报刊推荐。特邀参加拟于2025年5月份召开举办的“红高粱杯”全国闪小说、小小说、诗歌、散文获奖者笔会,会址为高密东北乡闪小说创作基地。


二等奖8名(闪小说、小小说、诗歌、散文各二名)。纸质证书。名家著作一本。作品向全国及国外报刊推荐。特邀参加拟于2025年5月份召开举办的“红高粱杯”全国闪小说、小小说、诗歌、散文获奖者笔会,会址为高密东北乡闪小说创作基地。


三等奖12名(闪小说、小小说、诗歌、散文各三名)。纸质证书。名家著作一本。作品向全国及国外报刊推荐。特邀参加拟于2025年5月份召开举办的“红高粱杯”全国闪小说、小小说、诗歌、散文获奖者笔会,会址为高密东北乡闪小说创作基地。


优秀奖16名

有纸质证书,奖名家著作一本。优秀编辑奖4名。有纸质证书,奖名家著作一本,并邀请参加颁奖大会。


六、其他事项:打赏额的一半作为稿费发给作者,单篇不满十元的除外;参赛稿一旦投出,不再改动,单篇阅读量达不到50的、打赏不足十元的无参评资格。


七、颁奖典礼

        邀请组委会成员、所有获奖者和高密市文化界名流,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笔嘴书屋颁奖。议程如下:

①召开一至二人的新锐闪小说作家研讨会。

②游览莫言旧居、莫言文学馆、红高粱影视基地、红高粱文化大院、刘铁飞美术馆、红高粱抗战纪念馆、青农湾。③举行“红高粱闪小说笔会”,研讨与会人员纸质打印(并电子版)闪小说、诗歌、散文等六篇(首)文学作品。④所邀请入会人员、获奖人员,除来返路费、食宿自理外,到达高密东北乡颁奖、研讨会、游览、笔会活动期间,活动费用由高密市东北乡闪小说创作基地、高密市东北乡社区作家协会、高密市东北乡笔嘴书屋承担,包括一顿集体会餐。

八、组委会

中国高密东北乡闪小说创作基地

高密市东北乡文联

高密东北乡作家协会


九、顾问

王若冰(旅澳作家、某著名海外刊物总编)

余清平(主编/作家)

娃娃(新加坡文化艺术协会副秘书长)

毛维杰(莫言文学馆馆长)

王玉清/李大伟/丁元忠(高密市东北乡作协顾问)


十、总评委

栾加合(中寓闪小说专业委员会高密东北乡创作基地主任/《红高粱文学》总编/高密东北乡作协常务主席。)


十一、评委:

李立军《荷花淀闪小说》总编

王利(高密市十九届人大代表/高密东北乡作协副主席。)郭星月(高密东北乡社区作协秘书长)

东方/范宝林/王炳华/林殿波(作家)/李景林(作家)/张田勤(高密东北乡作协副主席/红高粱文学主编)


赞助单位:高密市东北乡笔嘴书屋

欢迎其他赞助单位加入,奖金、奖品视赞助单位赞助增加。


第三届“红高粱杯”全国闪小说、小小说、诗歌、散文征文大赛组委会


2024年7 月21日



红高粱文学
莫言文学馆,又名“红高粱文学基地”本公众号,登载全国各地乃至国际华人社区的各类题材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