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早熟的柑橘已经陆续上市,中晚熟柑橘品种还在继续努力成长中,同时进入品质提升的关键时期——转色期。在转色期中,如何提高你的橘果颜值,如何避免产生浮皮果?
1、柑橘转色
果实色泽是衡量果品商品价值的重要外观指标,主要包括果实颜色和外观光泽度两个方面。柑橘果实颜色主要由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花青素等色素的含量及其相对比例决定。幼果期,果实积累了大量的叶绿素而呈现绿色。而类胡萝卜素、类黄酮、花青素等色素主要呈黄色、橙色或红色,随着果实的成熟,叶绿素逐渐降解,绿色慢慢退去,类胡萝卜素、类黄酮、花青素等色素开始大量的积累,使果实最终成为鲜艳的橘红色。
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有许多外界因素会影响果实的转色。
1、光照
果树外围向阳面的果实往往比內膛果着色好,充足的光照,可以促进叶片光合产物向果皮的输送和分配,增加了果皮糖分的积累,为类胡萝卜素等色素的合成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而促进转色。加强对果树的修剪,保证充足的光照,从而促进柑橘的良好转色。
温度也会影响果实的色泽,20℃是类胡萝卜素形成的最适温度,适当的低温可加速叶绿素的分解和促进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色素的合成。昼夜温差对果实的品质也有明显的影响。
3、激素使用
过量使用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等保果激素,都会影响柑橘着色。乙烯、萘乙酸、脱落酸等能促进果实着色,但是最好不用。可通过加强水肥管理、增强光照等措施来促进自然着色。
4、转色期施肥
转色期的施肥主要以钾肥为主,配合施用磷肥,钙、镁、硼肥等一些中微量元素,也可施用含生物刺激素如腐殖酸酸、海藻酸、氨基酸的叶面肥,提高光合作用的能效,促进糖份的积累和转移,从而促进转色。
2、什么是浮皮果
平滑的果皮也是评判柑橘品质的因素之一,在柑橘转色期,浮皮果对品质的影响较大,若转色期的雨水偏多,果皮淋湿吸水膨大,白皮层组织发生龟裂,出现浮皮症状。枯水病和水纹病是比较常见的两种浮皮症状。
1、枯水病
枯水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浮皮果,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发生在宽皮柑橘类。枯水病的果实果皮发泡,和果肉相分离,内部囊瓣失水干缩,无汁味淡,失去食用价值。
2、水纹病
水纹病又叫果皮内裂果,也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表现在内皮层不规则状龟裂,对应的外皮层凹陷,形状如水纹线。病果不耐贮藏,易腐烂。土壤贫瘠、水分供应不均衡、生长调节剂使用不规范、采收过迟都是水纹病的主要诱因。
4、浮皮果的原因
1、秋肥偏重施氮肥,造成氮肥过剩,促使果实二次膨大,容易出现浮皮;
2、水份管理不科学,久旱天气,不及时淋灌水的果园;晚秋至初冬,在果实转色期降水量多,高温高湿易发生浮皮,特别是水份管理差的山坡果园,易出现浮皮现象。
3、果园土壤PH偏酸。土壤板结、黏性重的果园,橘树根系差,易造成钙硼锌硅等决定果皮硬度的主要元素缺乏或不协调,易造成浮皮果。
4、土壤残存大量激素、生长素。长期使用含有激素或隐性成分含有激素的化肥或水溶性冲施肥,易造成土壤内激素大量积累,影响树体内激素平衡和营养吸收,从而导致浮皮。
5、保果期间喷洒赤霉素浓度不合理或喷施含激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叶面肥次数过量,使中果皮发育部分受损,潜在的缺陷导致其成熟期易形成皱皮果、浮皮果。
6、果实膨大期钙元素补给不足。在果实膨大至着色期雨水多,易造成钙硼元素流失,果实韧性及硬度不够,易产生浮皮;
7、成熟果实留树时间过久,造成果皮浮皮,果肉松弛退糖、粒化,果实衰老干枯。
8、幼树或初挂果的旺树,由于树体营养生长过剩,自身调节能力较弱,导致树冠顶部果实、朝天果和粗柄果,往往容易成粗皮大果、浮皮。
5、如何预防浮皮果?
1、增施有机肥
增施钾肥和磷肥是减少浮皮果产生的基础。对于浮皮果,平时多增施有机肥,同时在果实膨大期以高钾高磷、中微量元素费及叶面肥为主,减少氮肥的使用或不使用,秋梢氮肥过量后期施用氮肥,促使果实二次膨大,容易造成浮皮。
2、加强水分管理
果园土壤以湿润为宜,秋冬季多雨季节注意排涝,干旱时采取薄水勤浇,果实成熟期保持水份的均衡供应。
3、适时叶面补钙
在第一次生理落果后,幼果膨大期到果实转色期,分别在6月、7月和9-10月,叶面及时喷施易吸收的水溶性钙肥,期间连续给果实补钙能降低浮皮果率。
4、合理使用调节剂
保果期间针对品种,适量补充喷施赤霉素是对保果很有必要,注意使用浓度不能过大。
5、适时采摘
晚熟品种做好留树保鲜工作,柑橘的采摘时间并不是越迟越好,成熟后适时采摘有利于保证果实品质,同时减少浮皮症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