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文化中国行丨张旭云:云冈石窟的“末梢”藏着一个“小博物馆”
旅行
2025-01-04 23:30
山西
在大同云冈石窟工作的34年里,张旭云做过景区的讲解员,跟财务科的账本打过交道,也背相机记录了石窟佛像和景区建设的变化。如今,她已是云冈石窟博物馆的副馆长。
张旭云管理的是一个6640平方米的“小博物馆”,藏在云冈石窟大景区的最“末梢”,只有7个工作人员、5个保安和8个保洁员,研究、收藏、保护、展示着与云冈石窟相关的文化遗产。
不是所有来到云冈石窟的游客都会走到这里,但张旭云一直在她的岗位上。
中青报·中青网:你在云冈石窟博物馆的工作日常是怎样的?
张旭云:从每天进馆开始,检查开馆准备,与夜班保安交接、确保展品安全与文物状态稳定,巡视展厅,保持环境整洁,消除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接待游客,及时处理投诉、建议,参与布展及宣传教育活动……总之,日常工作繁杂,且日复一日,甚至可以说有点枯燥无味,但我依然觉得有意义,在这里我有存在感。
云冈石窟有着约1600年的悠久历史,但云冈石窟博物馆是2011年才建成开放的。这里主要展出云冈石窟窟前、山顶考古发掘的文物400多件。游客进入大景区后,先看石窟,参观到最后,就可以看到我们的博物馆,从这里了解石窟背后的故事。这里的文物虽已脱离了石窟母体,但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向我们诉说着曾经发生的故事。
中青报·中青网:你1990年就来到云冈石窟工作,当时这里是什么状态?
张旭云:云冈石窟是大同的“名片”,我又是土生土长的大同人,从小就知道城西有座“大庙”、里头有“大佛”。初中的暑假,我和同学们一块去过,骑了两个半小时自行车。
云冈石窟距离城市比较远,交通不便,条件比较艰苦,所以在当时不是什么“好单位”。但“大佛”的形象很吸引我,高中毕业,正好赶上云冈招聘讲解员,我就来了,也没想太多。
当时的大同是“煤都”,云冈石窟就在109国道旁边,每天有两万多辆煤车从这儿经过,尘土飞扬,路两边都是煤渣。当时佛像身上覆盖着厚厚的“黑纱”,我们也很脏,鞋面上、鼻子里都是黑的,石窟对面的十里河水也变成了黑水。环境可以说比较恶劣。
云冈石窟博物馆。视觉中国供图
当时的山西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积极呼吁改变这些问题,拟定了《云冈石窟保护规划》上报;1996年国家文物局正式下文,规划获批实施。1998年,109国道云冈段的改造工程正式动工,全长26公里,耗资2.3亿元,才解决了云冈石窟的煤尘污染问题。此外,大同市发布了《大同市云冈石窟保护管理条例》,实施了维修工程,很大程度地改善了石窟的生存空间与保存状况。
中青报·中青网:最初做讲解员是什么感受?
张旭云:当时能在云冈石窟当个讲解员,是很自豪的,我很喜欢这份工作。我们一批招了5个人,到石窟后,不知道这么复杂的石窟该咋看,更别说给别人讲。单位邀请了很多专家学者给我们讲课,我记得有佛教史、建筑史、北魏史、石窟艺术等课程,半年后考核,成绩合格才能上岗。我觉得在讲解接待工作中能体会到做“桥梁”的快乐。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来云冈石窟参观时,尽管我只是跟在后面,也觉得很荣幸。
中青报·中青网:这些年来,观众是不是越来越重视讲解服务?我们讲解的形式和内容会有一些变化吗?
张旭云:确实,随着时代进步,整个社会已经步入一个持续学习的阶段。进入大景区的游客会主动购买讲解服务,对讲解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整个景区日常有80多名讲解员,到了旅游高峰期,还会增加200多名季节性讲解员。
过去的游客只是觉得来云冈了,看了,拍张照片,走了。现在的游客不再满足于静态的观赏和表面的基本介绍,而是渴望通过多角度,例如历史、美学、建筑、保护等领域的深入讲解,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和更深刻的文化体验。很多游客来之前都是做过攻略的,想要了解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我们的讲解员也有被问住的时候。
因此,我们越来越重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每年都会对讲解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的教材也在变化,不仅要讲解展品的基本信息,还要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融入日常讲解中,通过互动的方式增强讲解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如今游客的类型越来越多元,还有很多专业人士、研学儿童和国际游客。讲解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云冈石窟博物馆。视觉中国供图
中青报·中青网:2000年你调入计划财务科后,主要参与了哪些工作?从这个角度了解到的石窟是怎样的?
张旭云:我是在成人自考读了山西大学的财务专业之后进入财务科的,每天面对的就是数字了。当时主要是为申报世界遗产做准备,还有资金的筹措、专项经费拨付等工作。
石窟的保护、研究和利用,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2001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云冈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提升了云冈石窟的国际知名度,政府也加大了对云冈石窟的保护力度,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抢救性保护措施,包括加固石窟崖体、清理石窟内积土与杂物、修复壁画与造像等。这些举措的实施得益于国家文物保护法的颁布与实施,以及当时“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工作理念。
中青报·中青网:2005年你进入数字化室工作,为石窟和石窟保护的历程拍摄了大量照片,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经历?
张旭云: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段工作经历。2003年云冈石窟就启动了数字化保护项目,对石窟进行全方位、高精度的数据采集与记录,可以实现石窟的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
云冈石窟博物馆外景。受访者供图
我刚开始是整理照片档案,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掌握了摄影知识和技巧。2008年至2010年正值云冈大景区的建设时期,大同市对云冈石窟的周边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我就在周边的一镇六村间奔波,背着相机记录拆迁前后的场景。那时周末和节假日也无暇休息,就想着多拍一些,否则这些历史痕迹就没有了。我把村庄变化的整个过程记录下来,留下了很多档案资料。
到了2013年,云冈石窟研究院开始与青岛出版集团合作出版20卷的《云冈石窟全集》,我也参与了其中洞窟拍摄的工作。
由于佛像位置较高,我们搭了脚手架进行拍摄。刚爬上十几米高的时候,我还很害怕,感觉脚都抽筋了,直冒冷汗。等看到了佛像,恐惧就根本不是问题了。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与佛像对视,尤其在四周寂静的时候,真的能体会到千年前石匠们开凿石窟的那种虔诚与匠心。我还惊奇地看到了一些小佛像身上的鎏金。这种心灵上的震撼与满足,是任何物质奖励都无法比拟的。
张旭云(左一)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这几段经历至今让我印象深刻,以前,我可能更关注石窟本身的艺术成就,而现在,我会更多地思考它们背后的文化内涵、历史变迁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视角的转变,让我对石窟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热爱这份工作。
中青报·中青网:2017年你成为博物馆的副馆长之后,看到的又是一个更宏观的石窟,有哪些新的观察呢?
张旭云:随着石窟保护、学术研究、对外宣传各项工作的深入,云冈石窟越来越受到游客青睐。现在是旺季更旺,淡季不淡。2023年,云冈石窟年度游客突破300万人次,是截至当年的历史最高水平;而2024年到8月,入园人数就已经超过300万人次。
现在的节假日,我们都是加班加点,全员上岗,应对客流高峰。往年是小长假游客增多,但是2024年从暑期到8月底,游客量一直很大,但基本在我们可承受的范围之内。2008年改造后,景区比过去大了10倍,接待能力也在提升。我们延长开放时间,增加检票口和讲解员,包括对景区内卫生间进行智慧化升级,增加移动卫生间,设置女士专用卫生间……各方面都在动。
中青报·中青网:云冈石窟博物馆目前在做哪些工作,未来还会有哪些活动呢?
张旭云为云冈石窟拍摄照片。受访者供图
张旭云:目前我们的基本陈列在升级改造中,只开放一个临时展厅,正在展出“高致:五岳系列艺术展”。
云冈石窟博物馆因临时展览较多,目前还没有语音导览器,这方面随着基础陈列升级改造会逐步改善。我们计划开发一系列智能导览系统、互动体验;还将建立一个云冈石窟数字博物馆,通过互联网向全球观众展示石窟的全貌。
现在我们工作的重点就是展览,引进展览,也对外交流展出。2024年我们共举办了16场展览,与各大博物馆及高校进行联展,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的联展,反响都很好。
最近,我们在台湾举办的“芥子纳须弥——云冈石窟艺术特展”开展,台湾民众可以近距离欣赏云冈石窟的艺术珍宝,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两岸人民在文化层面的深度互动。
2025年我们会有更多、更丰富的展览,也计划走出国门,让更多热爱石窟艺术的观众认识、了解云冈石窟,让这个世界文化遗产真正走向世界。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王辉辉
编审:赵瑞春
云冈石窟官微
世界文化遗产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云冈石窟于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5月成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最新文章
云冈石窟景区开展保洁亮化大整治行动
云冈石窟春节新玩法:盲盒任务卡带你领略石窟文化,快闪《我爱你中国》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云冈石窟景区游览预警公告
最美风景丨云冈石窟的新春守护者
云冈石窟景区游览预警公告
云冈石窟景区游览预警公告
【博物馆里过大年】写春联、拓金蟒,一起来云冈把福带回家
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
千年云冈与《黑神话·悟空》的传奇再续
祥蛇报春丨说说云冈石窟里的蛇文化
云冈研究院向全国人民拜年
云冈绩彩 新岁同辉丨云冈研究院举行新春联欢暨年度表彰大会
春节游云冈石窟热门问答Q&A
云冈研究院举行消防安全实训演练
云冈研究院开展旅游英语培训 提升云冈石窟景区接待国际游客能力
语绘华章丨云冈石窟讲解员大赛圆满落幕
小年同喜悦 岁月共欢颜
两会开放麦丨“云冈热”如何延续?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这样说
云冈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大同云冈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公告
北京建筑大学党委书记郑宇一行莅临云冈研究院调研座谈
云冈研究院召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安排部署会
云冈研究院召开云冈石窟展览展陈工作推进会
新书推荐丨云冈石窟中小窟龛的展开:装饰·空间·工匠
云冈研究院举办2025迎新春系列文体活动
文化中国行丨张旭云:云冈石窟的“末梢”藏着一个“小博物馆”
云冈研究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云冈研究院2025年新年献词
我在云冈修壁画:千年石窟 云上不朽
2025丨云冈石窟景区门票预约攻略
2025 | Yungang Grottoes Ticket Reservation Guide
追光2024丨归去来兮 我和我的云冈
古今交融,大同新韵引客来
张强深入云冈石窟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云冈石窟艺术特展在台湾隆重开幕
云冈石窟景区关于全面实行实名预约参观的公告
须弥万象:云冈石窟山岳及动物纹样原稿展开幕
洋洋大观 | 从卢克索到云冈——跨越千年的石刻文明
山西省灵岩云冈石窟保护基金会正式成立
云冈研究院举行院属公司成立揭牌暨山西久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捐赠仪式
上班第一天|'特窟'重启
开放倒计时1天 | 佛教时空穿越剧:第六窟群像的 “碎碎念”
通过这根手指,我们用130块石头拼出了云冈消失上千年的西立佛|员小中
开放倒计时三天 | 云冈第12窟梵天劝请故事图考释
开放倒计时4天 | 走进第6窟释迦牟尼的故事
云冈的“好东西”又又又来啦!
本月16号!我们上班啦!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芥子纳须弥:云冈石窟艺术特展』在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开展
文明交融绘就忍冬花开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