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蛇报春丨说说云冈石窟里的蛇文化

旅行   2025-01-29 20:48   山西  



新春吉庆,福满乾坤。

祥蛇报春,四季平安!


农历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

蛇年带着独有的祥瑞之气翩然而至。

在这万象更新的时刻,

云冈石窟

作为一座承载千年历史文化的艺术宝库,

其中蕴含的蛇文化

也如同被岁月尘封的珍宝,

等待我们去探寻、去发现。



  走进云冈石窟,我们不难发现,蛇在佛教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寓意。在一些石窟的壁画和雕刻中,蛇常常以护法神的形象出现。它们蜿蜒盘旋,身姿矫健,守护着佛国的安宁。


  雕刻于第13窟明窗东西两壁的站立菩萨像,其脖颈的项链雕刻为贴胸扁平状,正面下方有五个精巧“铃”状缀饰。代表胸花的是被称为“蛇饰”的雕刻。蛇身雕刻为竖状花纹,蛇尾由两肩垂下,蛇身对称呈“U”字形反起,蛇头相对,共同口衔垂钓莲花。由两肩内侧下垂的璎珞在腹部呈一大“U”字形处于最突出的上层,与蛇形胸花和颈部项链构成错落有致、美观大方的装饰图案。



  从早期的文化溯源来看,龙的原型本就与蛇紧密相关,随着文化的演变,龙逐渐成为皇权与祥瑞的象征,但蛇的影子始终潜藏其中。在云冈石窟的藻井、龛楣等部位的龙纹雕刻中,龙身的蜿蜒灵动,鳞片的细腻刻画,都保留了蛇的形态特征。



  在云冈石窟第6窟中,有一组以佛教故事为内容雕刻的连环画,其中一幅描绘了释迦牟尼出生后,天上出现九条飞龙为其灌顶沐浴的画面。然而,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九条所谓的“飞龙”其实是以蛇的形象为基础雕刻而成的。工匠们巧妙地运用蛇的形态,塑造出了一种既威严又神秘的龙形象。



  在云冈石窟众多纷繁复杂的艺术造型中,蛇的形象虽不似佛像那般占据中心、引人注目,却以独特的姿态融入到石窟造像的艺术体系里,成为中华文化多元性的生动注脚,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蛇文化。


  通过对云冈石窟中蛇文化的研究和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编辑:王辉辉

编审:赵瑞春





云冈石窟官微
世界文化遗产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云冈石窟于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5月成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