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蛇贺岁、非遗添彩
乙巳新春长假倏忽而过
嘉禾大地上
依旧弥漫着暖意融融的“年味”
回顾这个新春假期,古镇的盎然“春”色、文旅自有一套的“宠”粉攻略,传承千年的非遗等,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奔赴这里体验历史文化味、传统烟火气与现代时尚感交织的农历新年。
相关数据显示,全市春节假期共接待全域游客492.45万人次,同比增长6.64%,实现旅游收入65.05亿元,同比增长8.45%;接待过夜游客355.05万人次,同比增长15.54%,吸引游客平均停留时长2.42天。据携程大数据平台显示,省外游客占比达到80.2%,其中,上海、江苏、广东等地占比列前三。
嘉兴,处处是胜景
满城烟火演绎着“三重热”
让新春的欢乐
融于团圆的守望里
藏在传承的心愿里
寄于未来的希冀里
全域布局生发“第一重热”
新春气息蔓延街巷,老底子年味浓。
古城中,游客络绎不绝;水道上,乌篷满载欢歌;市集里,年货堆满祈愿……这个春节假期,嘉兴文旅市场全面进入“狂飙”模式,假日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市民游客奉上一场场精心策划的旅游盛宴,公安、商务、交通等多部门联手,确保大家玩得开心、行得顺畅。
这不仅仅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更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盛大狂欢。
2月4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中国游”火热 外国游客体验多彩中国年》,嘉兴全市共接待境外游客5410人次,同比增长158%,其中,嘉兴乌镇更是“显眼包”。
年味大集、以手造物、篝火晚会......春节期间,乌镇景区推出“巳巳如意乌镇年”系列活动,从人文、设施、宣传等方面入手,不仅为国内游客、更为境外游客提供精准高效的旅游接待服务。
“火光冲天、音乐激荡,篝火派对太惊艳了,美食、小吃也数不胜数,拍照更是出片,千年文脉,烟火水乡,让人一眼万年。”一位游客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如此安利乌镇,“茅盾先生的故乡真是美得不可思议!”
乌镇承载着人们对江南水乡的第一印象,而嘉兴的“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系列也一次次打破了人们对古镇的刻板印象。在海宁盐官潮乐之城景区,游客们沉浸其中,或观看音乐演出,或品尝特色美食,或欣赏如画美景,尽情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妙与魅力;西塘古镇十大非遗绝技轮番登场,徽州汪满田鱼灯率先游弋而来,千年涡轮打铁花盛放夜空,非遗火壶神秘登场,傩戏的古老唱腔穿透时光……
数据显示,包括乌镇在内,西塘、濮院、盐官四大核心古镇策划推出的“巳巳如意乌镇年”、“西塘传统中国年”、“时尚中国年”、“潮乐中国年”系列活动,分别接待游客34.65万人次、43.59万人次、4.0万人次、8.12万人次,“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持续擦亮。
古镇浪漫国风携游,主城区内处处欢腾。踏入嘉兴市区,年的氛围也毫不逊色。嘉兴子城充分发挥名人、民俗等特色文化优势,常态化集市和演绎活动的开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目光;南湖景区、月河、芦席汇历史街区等景区商圈组织运河市集、非遗手作体验活动、“醒狮贺岁”互动表演等活动,共接待市民游客47.26万人次,同比增长46.78%,中心城区集聚效应突显。
在“烟雨楼前”文创店,滚轮拓印让游客亲手体验、感受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在百变舞蛇的趣味中,了解非遗文化;在老师的指导下写一个“福”字,为新年增添一份福气……每年假期最热的红色旅游地——南湖景区,今年春节依然稳居“C位”,以“见湖有喜,巳势如红”为主题,新春集市迎来“人从众”。从大年初一一直到大年初七,新春演艺、新春·丰物集、新春研学、“船游嘉兴”等多种活动轮番上演,不仅有独具匠心的文创产品,感受运河魅力的特色船游线路,还有琳琅满目的特色美食、宋韵舞蹈、舞龙表演等节目演出,瞬间点燃人们心底对年的热望。
春节的气氛还由风景如画的乡村喜庆“装点”。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春节假期,全市3A级景区村庄、农文旅融合示范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新春活动,如秀洲区胜丰村绘年主题农民画体验、海盐丰义村夜游路线、桐乡洲泉镇高竿船技表演、平湖林埭镇棒球遛娃套餐,共接待游客150.44万人次,同比增长27.68%。
文旅融合烘托“第二重热”
体验感更好、人文气息更浓、玩点更多,这个春节假期,不少市民游客发现,嘉兴文旅融合日趋深化,“诗与远方”连接更加紧密,尤其今年是首个“非遗文化年”,古老的非遗技艺携着新春的鼓点,在嘉禾大地大放异彩。
在王江泾镇,开森部落带游客寻找记忆中的年味儿,新春狂欢马戏团、新年集章活动、非遗版画展、年味市集、趣味游园会、NPC巡游、瞻淇鱼灯巡游、篝火烟火秀等活动精彩纷呈,让观众大饱眼福、直呼过瘾;海盐非遗表演马灯舞、滚灯、骚子歌、海盐腔等非遗节目轮番上演,以欢快的节奏和生动的表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过去,春节可能意味着走亲访友、吃吃喝喝,如今,人们更愿意走出家门,去体验不同的年味,去感受更具文化底蕴的旅行方式。非遗体验恰好契合了这种需求。从相关数据来看,这个春节,关于“非遗体验”方面的搜索量等数据大幅增长,嘉兴文旅也积极行动,及时推出60个品类、293场非遗体验活动,也为这股“非遗热”添了一把火。
踏入平湖山塘老街,熙熙攘攘的人群摩肩接踵,欢笑声、交谈声交织在一起。今年春节的原乡市集摊位类型丰富,特色美食、本土农产品、甄选年货、网红饮品、文创手作等应有尽有。
沿着街道前行,钹子书馆和百姓大舞台下精心设置了一系列非遗技艺和年俗手作体验活动。画纸扇的摊位上,摊主随性几笔,就勾勒出“福字”等新年限定纸扇;做糖画的手艺人以勺为笔、以糖为墨,笔走龙蛇间,栩栩如生的糖画便跃然 “板” 上。
“这是怎么做的?我也要自己亲手试试!”摊位前围满了好奇的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还有竹编画、农民画等,游客们通过亲手制作,将民俗年味记忆凝固成一份可以带走珍藏的美好回忆 。
而凤桥镇梅花洲景区也是韵味浓浓,一条条大红色的幔子从树上垂下来,上面写有《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等金庸小说中的经典句子,青石板道路两侧设置有搭弓射箭、飞镖套圈的摊子,人群中还能看到东方不败、小龙女、韦小宝等扮相的NPC与游客互动,仿佛带着大家穿越进了武侠世界。
原来,这里正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金庸主题新春游园会,集武侠文化、传统文化和互动体验于一体,还安排了丰富的非遗民俗活动。游客或是用银票换取摔炮去打年兽模型。或是拿着藤球投到福字框里,更有乐此不疲地打着年糕……
“这个春节我过得很有意思,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最好玩的东西,真的是狠狠地来了一波回忆杀。”来自杭州的钟女士沉浸式感受金庸文化和体验完非遗活动后,仍意犹未尽,“这也是应景了,第一个‘非遗版春节’嘛。”
“文化基因”让嘉兴文旅绽放新光彩。这个春节,嘉兴再度打出了“国潮”玩法,用创意活动引流,用文化留住游客,实现“流量”到“留量”的转变,正如该负责人所说,文旅市场热潮的背后,本质上是一场需求升级和供给创新之间的双向奔赴。
热辣消费刺激“第三重热”
春节期间,嘉兴大街小巷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息,滚烫的消费热潮正在席卷整个城市,成为市民们过新春、表达喜悦、传递祝福的重要方式。
位于新塍镇的金柿荟大酒店,市民张文静一家走进心心念念的“十八道塍味”,直奔大厅角落仅剩的一张空桌。“假期里市民和游客很多,包厢早就预订一空。大厅位置也要早点来,客人是一拨接一拨。”老板陈国红备足食材、加班加点,虽然每天都很忙碌,但脸上挂满了笑容。吃完饭,张文静想起之前抢到手的消费券。“满500减200,要不晚上再吃点好的?”家人们齐声同意。春节假期,秀洲区发放各类生活消费券,以真金白银“点燃”了新年消费市场。
各大影院更是热闹非凡,成为市民们春节休闲娱乐的热门打卡地。在这里,喜庆的氛围与电影的魅力相互交融,演绎着春节档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海盐星轶影城,影厅检票口正排起长队,观众们兴奋地等待着《哪吒之魔童闹海》开场;而在大厅另一侧,一整排电影《封神》角色立牌引得观众纷纷驻足。
“去年寒假我们就在这间影厅看的《封神》第一部,今年特意约好了来看续集。”大二学生沈燕告诉记者,自从去外地上学后与老友相聚的机会少了,因此自己很珍惜过年和朋友们一起看电影的时光。
“今年电影市场格外火热,影片质量高,观众观影热情十足,尤其是《哪吒2魔童闹海》,基本每场都爆满。”海盐星轶影城总经理张利表示,截至正月初七,海盐县票房441万,同比增长50%,星轶票房185万元,同比增长65%,成绩喜人。
据嘉兴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这个春节,嘉兴全市铆足了劲,拿出了十二分的诚意,坚持市县联动、政企合力,精心谋划真金白银、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政策,比如结合嘉兴本地民俗特色,丰富文旅产品内涵,策划周边CITYWALK产品;推出景区门票、客房兑换券、餐饮代金券等优惠产品;通过读嘉APP海外版、Facebook、Twitter等平台做好入境游市场推广等。
嘉兴的“实力宠粉”不仅给游客带来新体验,也带动了游客结构、文旅消费等相关变化,80后、90后、00后市民游客成为来嘉过节主流群体,占比超六成;全市旅游饭店平均入住率达58.6%,其中南湖宾馆、乌镇望津里、平湖万怡酒店等高品质旅游饭店春节假期峰值入住率均达90%;四大核心古镇境外游客住宿达930人次,同比增长35.4%,全市旅游列全省第5。
读嘉新闻记者:吴梦诗
编辑:陶慧琳
责编:羊丰伟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嘉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