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又“闯祸”了!近日,南京市民杨女士下班回家,在玄武大道遇上“横穿”快速路的野猪。“猪没事,跑了,人虽没受伤,但车撞坏了。”为了尽快用车,她只能选择认定全责走保险。“但这个就只能自认倒霉吗?”杨女士向记者问到。
相关部门对此表示,新出现的问题,中心城区暂无赔偿细则。
冲撞列车、拦截地铁、闯进民宅、咬伤村民……近段时间,“猪患”矛盾频频进入大众视野,冲上热搜。
据国家林草局数据,我国野猪数量达200万头,在28个省份有分布,在其中26个省份致害。在这一背景下,野猪与人之间的矛盾该如何调控?出事后又是否能获得相关赔偿?
又出事了!
晚高峰冲上快速路 野猪撞车后“逃逸”
12月3日,记者联系上南京市民杨女士。她回忆,事发时间在11月21日下午,她下班开车回家,在沿玄武大道往仙林方向行驶,途经蒋王庙到聚宝山中间段临近环陵路时,一个黑影从左侧绿化隔离带里猛地蹿了出来。
从绿化带突然蹿出来的野猪
(杨女士行车记录仪截图)
“当时我刚从中间车道变道到最左侧的快车道,正想要加速。”回忆起那一瞬,杨女士还心有余悸,当时,她的车速接近70km/h,在看到左下方的黑影时,根本来不及反应,“‘砰’的一声,很明显的撞击感,吓得我叫了起来。”
此时,正是下班高峰,作为进出南京主城的城市重要干道,玄武大道上车流量已经大了起来,缓过神来的杨女士慢慢减速,打开车辆双闪并联系了交警。
杨女士车前部被撞
通过回看行车记录仪,杨女士确定了,刚刚撞上的是一只未成年的野猪。“撞了后,它就打滚着去了最右侧的车道,后来交警也沿路查看了,没有发现它的踪迹,应该是已经跑了。”杨女士至今还在庆幸,“横穿快速路”的野猪不是300斤的成年野猪,“人也没有受伤,只是车头受损了。”
索赔无果
车主“无奈”认全责走保险
杨女士车辆的前保险杠、散热器、冷凝器,车灯等,都不同程度受损,“我这是电车,都是集成的,就得换个遍。”
起初,杨女士尝试找路政部门和林业部门。“路政给我的回复是,他们只负责玄武大道的绿化养护,这个索赔要找中山陵,说蒋王庙到聚宝山是中山陵地段,中山陵有野猪险,会把情况反馈过去。”
等待了一周,杨女士也没有等来新进展。“上下班要用车,没办法,只能去交警那边认了我的全责,走了保险。”
相比于相关赔偿,她更担心道路的安全隐患,“这次我还算幸运,人没事,也没有导致次生的交通事故,但如果这条路上确实存在野猪出没,不保证之后都那么幸运。”12月2日,再次开车上班的杨女士在经过玄武大道时仍心有余悸:“没有看到增加护栏网,也没有相关的警示牌提醒,我觉得还是存在挺大的安全隐患。”
相关部门回应:
新出现的问题 中心城区暂无赔偿细则
野猪路上“撒野”,如何追责?3日,记者咨询了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因事发不在景区内,不属于其管辖范围,“景区内野猪伤人的情况,我们可以赔付。”
随后,记者联系了南京市绿化园林局林政资源处,得到的回复是“属地化管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针对近期频繁出没,现在正在研究管控措施,目前市上层面暂无具体细则,“建议去找玄武区建设局了解。”
玄武区建设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则表示,野猪在市区伤人毁物也是最近才出现的。“以前玄武区的野生动物一般都是在中山陵出没,今年突然多地都出现,我们也搞不清楚。”该工作人员称,在南京的郊区,因为以前野猪就比较多,他们就比较早地设立了野猪致害保险。
解决人猪冲突
平衡很重要
解决人猪冲突不止关乎眼前,也牵涉长远,野猪问题既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也是生态问题。与其说我们是在解决人猪冲突,不如将其看作一次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探索。
冲撞列车、拦截地铁、闯进民宅、咬伤村民……近段时间,“猪患”矛盾频频进入大众视野,冲上热搜。如何有效解决人猪冲突,已是一个迫切问题。
近年来城市边界扩张,野猪自然栖息地和城市缓冲区减少。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整体持续向好,为不挑食、易繁殖、缺少天敌的野猪提供了诸多得天独厚的生存选择。从山林脚下的村庄农田,再到逐渐向城市商圈靠拢,野猪的活动轨迹已连乡带城,其破坏活动也随之蔓延,从啃食粮食、踩踏农作物,到惊扰路人甚至撕咬村民,野猪侵扰愈发频繁。近段时间发生的多起野猪伤人事件,更说明人猪冲突已不容忽视,亟须对野猪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寻求更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方面,要补好对于野生动物的公众认知课。不仅是野猪,很多人往往对野生动物充满好奇,而忽略了其野性难驯、有传播疾病风险的事实。在野生动物出没时,经常有路人不自救先拍照打卡,更有甚者盲目靠近并投喂野生动物,这些行为无异于以身犯险。
另一方面,要充分估计野猪频繁出没人类生活范围造成的危害。野猪的频繁出没,其威胁性不仅表现在直接的人猪冲突,还会造成间接危害。过去几年,因私自使用电网等捕杀野猪而“误伤”人类的事件时有发生,受害人不仅有无辜的路人和村民,也有测绘公司员工,甚至还有参与了布置电网又将自己电死的“肇事者”。诸如此类的教训令人痛心也发人警醒,当野猪频繁出没时,有必要规范捕猎行为,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害。
还要看到,野猪不是想捕多少就捕多少,调控野猪种群数量要考虑的情况很复杂。野猪毁田伤人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不意味着“见猪就杀”,而是要根据情况实地测算。今年1月国家林草局在一份建议复文中指出,经科学、综合评估,专家认为野猪在我国28个省份有分布,其中致害省份达26个。根据相关规定,野猪种群调控密度控制标准为南方丘陵地带每平方公里2只、北方地区每平方公里1只。不同省份致害程度划分和南北方数量调控有别,正是野猪数量调控复杂性所在。调控要考虑到区域内野猪食物数量、生存条件,再以科学精细的管理应对其动态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各地加强监测,进一步摸准野猪活动轨迹,再以区域为统筹制定调控目标,快速出击、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将种群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其实对于解决人猪冲突,从国家到地方一直在探索处理办法,在数字化监测野猪数量、制定联合防控方案、恢复自然栖息地等方面,有些省份已经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期待这些好方法走出本省,惠及更多地方。同时也要看到,解决人猪冲突不只关乎眼前,也牵涉长远,野猪问题既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也是生态问题。
与其说我们是在解决人猪冲突,不如将其看作一次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探索。近年来,东北地区老虎入村伤人等事件同样频频引发关注,也是在提醒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日见效果的今天,我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对野生动物数量上的保护,更要从大生态观来统筹考虑对整个生态链条的保护,人类自身的发展需求亦在这一链条内。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问题和困扰,我们当然不能因为当前的困扰就否定过去的努力,但也要及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调整具体的方式方法。只有将人类的发展需求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才能走好这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想象这样一幅画面,在一架天平的两端是人类与野生动物,二者在小心翼翼地维持平衡,此时无论是给任何一方施加外力,另一方都逃不过同样失衡坠落的命运。仅就野猪问题而言,把握好生态治理中的平衡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来源:封面新闻、农民日报)
热点回顾 | |
☑ get更多生猪行业资讯 ☑
文末说句正事
亲爱的读者们,由于微信平台算法改版,公号内容将不再以时间排序展示,不星标《中国猪业》公众号,会错过每日猪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