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充满创意和活力的时代,短剧营销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尤其在年轻人中间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网友们一边吐槽短剧“太过尴尬且俗气”,一边又忍不住沉迷其中。
穿越、重生、霸总、复仇、逆袭……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榨菜”,几分钟一集、上百集一部的微短剧,正风靡各大短视频平台。继小米、华为等科技巨头纷纷“入局”后,面向C端的金融机构当然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
银行进来了,保险也进来了⋯⋯
从没想过,这样戏剧性又“狗血”的情节,竟成了保险营销的“吸睛法宝”。
在以往,金融机构往往是“高大上”的存在,很难与霸道总裁、穿越等元素联想到一起。不过,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演变,用户需求在变化,保险公司也开始迎合受众。
年轻一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线上渠道获取信息和购买产品,保险公司需要适应这种消费习惯的变化,提供便捷的线上服务和营销方式。通过短剧等数字媒介接触方式,保险公司能够精准锁定年轻客群,激发他们的关注与参与热情,构建稳固的未来客户基础。
根据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74亿人。移动互联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435分钟;移动端网络视听应用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87分钟,超过3小时。其中,短视频应用的用户黏性最高,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51分钟。
面对变化,保司要想继续做出业务“增量”,就必须做出相应改变。落实在品牌端就是重塑品牌价值、将品牌年轻化。这么看来,保司在微短剧方面的试水就是迎合消费者上网冲浪新习惯的一种尝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平安、泰康人寿、太保、人保、瑞众保险等保险机构都上线了短剧。这些短剧集数在3-30集不等,题材涉及穿越、悬疑以及言情,融入保险品牌理念传递、产品服务推广以及反诈宣传,在抖音、B站、微博以及微信视频号这几个平台上线。
霸总一夜之间破产跳楼,超能娇妻穿越时空,这是平安产险推出的短剧《霸总的超能力娇妻》。该剧采取“双强”的设定,表现霸总娇妻的超能力,契合年轻群体的兴趣点,同时插入了平安好车主APP的产品和服务宣传,传达出预先管理风险的理念。
工商银行推出的《银行柜员遇霸总》,开场就充满了爽文的即视感:“女人,你成功的引起了我的注意!”
平安银行信用卡推出短剧《逆袭重回首富之巅》。
中信银行的《财富魔法之拿铁计划》。这部短剧讲述了一个“00后”月光族李信穿越到1997年的故事。李信在这个时空里成为了公司元老级领导的同事,然后开始了一段探索财富密码的奇遇。
民生信用卡推出《千金策》。这部短剧融合了古装智斗、反转、撒糖等元素,还将现代信用卡概念(民信卡)融入其中。据说,这部短剧将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此外,基金公司也纷纷跟进,这里有份节目单,已上头的伙伴可以搜索下饭:
当然,保险机构做短剧仍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包括脚本创意、产品和服务植入以及合规风控的要求。
据业内人士透露,保险机构做短剧的一个难点是脚本创意,既要契合短剧本身传播形式的一些特征,又要有创意点。此外,保险短剧和最终目的是把产品服务植入进去,因此需要很巧妙的设计,自然地融入,比如在拍摄过程中不经意露出一些道具,不要让用户觉得很突兀。
还有一个难点是,保险做短剧面临的约束很大,有很多合规风控要求,同时要和品牌调性保持一致,不能置入很多比较低俗或尺度大的吸睛点,即既要保持看点、爽点和反转点,但也不能降低主流价值观的宣传,最终落脚点还是要在保险上,围绕保险主业进行一些创新。
此外,保险短剧在传播环节仍然不成熟,以自有的平台为主,例如视频号、推文,还没有发展到在短剧平台投流或拉赞助广告这些营销手段。
总体而言,保险做短剧的趋势表明,保险机构的营销手段和品牌建设在不断迭代升级。短剧因轻松易懂、情感共鸣强的特点,逐渐成为保险公司传递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围绕逆袭、穿越、成长构建的短剧,植入保险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为保险提供了构建品牌信任、传达保险理念的天然场景。此外,这一形式迎合了年轻用户和中老年用户的兴趣点,便于保险机构吸引目标群体。
但考虑到保险行业的属性,以短剧为代表的新型营销形式也需严格遵守风控合规要求,从脚本创作到发布、传播,保险公司需要确保内容合法合规、与保险的调性一致,从而走得更久、更远。
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