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A/近日,《中国摄影报》刊发了湖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阳红光的文章,题为《我拍肖像专题:用心用情讲故事》。2013年8月,我第一次拍摄的个人组照《不散的红军魂》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首展,后在湖南多个城市巡展,获得社会良好反响。自此我喜爱上了人物组照拍摄,十多年来已拍摄6个人物组照,分别获得省级或国家级奖,且均做了展览,其中4个组照出版了画册。我通过不断创作、不断探索和总结,也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摄影主题十分重要,尤其是人物组照摄影。“如果你的摄影主题是永恒不朽的......照片会活得更久更长。”这是摄影大师艾略特·厄韦特的名言。人物组照的主体是人——单个人或者一群人。用摄影艺术语言讲述他或他们的故事,达到使人震撼、感动、启迪、深省、关注的目的,这是成功的人物组照主题。体现时代特征、顺应时代需要、具有鲜明特点的人物组照能够让人过目不忘。如何正确、准确选择人物组照的拍摄主题?我采用的是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精选的方法。我觉得,惟有熟悉才能了解,惟有了解才能比较,经过比较才能精选。熟悉的生活包括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群、熟悉的风土人情等诸多方面。如我拍摄《不散的红军魂》的主题是“平江县失散老红军”。平江是我的故乡,是革命老区、红军的摇篮。童年、少年都在那里度过的我,是听着红军的故事长大的,因而对那里非常熟悉,也和当地的乡亲有很深的感情。“失散老红军”当年大多是“红小鬼”,因各种原因与部队失散回到家乡农村,直到1983年被甄别,才给予他们“失散老红军”身份。2012年冬,我获悉了这一群体情况,还了解到从未有人宣传过他们,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走访,我对这一群体心生敬意,遂将《不散的红军魂》确定为这一群体拍摄主题。又如《永恒的瞬间》《致敬》等3个组照主题,我选择的都是人民警察中的精英群体。我从警近30年,对警察的工作、生活十分熟悉,对警察精英群体十分了解。《永恒的瞬间》中有几位拍摄对象当年的记功受奖我都参与过相关工作,我对他们的情况和事迹都非常熟悉。另外,6个人物组照中有3个拍摄主题为人民警察。我作为一名警界摄影人,用镜头聚焦警营、聚焦警察,把能真正代表警察的日常真实形象拍摄下来、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能够认知、了解警察,支持警察工作,亦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和责任。确定了拍摄主题、拍摄主体之后,采取何种拍摄方式至关重要。好的呈现方式能够准确、鲜明地表达拍摄主题。我在多个人物组照的拍摄方式上的确费了不少工夫。因为恰当的拍摄方式一般要在对拍摄主体深入、细致的了解之后才能确定,所以,我在对每个人物组照拍摄创作前,都要对被摄主体、对象反复走访,深入了解,并且反复衡量、比较后才确定。如《不散的红军魂》组照,我采用的是肖像摄影的方式,采用了纯白背景,将老人们从生活的环境、场景中分离出来;并用4x5的大画幅相机,用黑白胶卷,近距离等身高的角度拍摄他们。获得的图片使老人们的尊容——刀刻般的皱纹、深邃有神的目光、简朴的装束纤毫毕现,他们经历风霜与苦难后依然保持的那种坚毅与执着、朴实与忠诚的风骨与精神跃然画面之中,看后使人肃然起敬。《永恒的瞬间》组照,运用的是“情景再现”表现手法,采取让“英雄本人出演当年的自己”“在原案发现场”“还原当时动作”等拍摄原则,努力再现拍摄主体当年或在与犯罪分子拼命搏斗、或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奋不顾身的英雄壮举。也借鉴了电影拍摄的一些手法——在拍摄现场运用灯火、布景、化妆、道具等技艺,有的还采用了威亚装置。这种“情景再现”的影像作品,更具真实性和说服力,起到震慑人、感染人的效果。再如《致敬》组照,在走访、收集资料过程中,我收集了老警们当年从警时的老照片,于是策划了将老照片与老警的肖像同框拍摄的表现手法,运用了深色背景,细腻、鲜明地刻画出如今老警们的精气神。摄影是我的业余爱好,但我觉得应该赋予其一定的价值。摄影不仅仅是满足个人的怡情养性,还应该或多或少对他人和社会产生一些积极作用和影响,作为体量大、信息量大的人物组照摄影更应如此。要达到此要求和目的,拍摄者应在创作时饱含真挚的情怀和充满炽热的激情。一位摄影大师说过:“一个艺术家,如果你的作品都不能感动自己,怎样去打动别人?”雷尼·布里也说过,“(拍摄时)真正关键的是把你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加入照片,否则它只是一个记录文件。”我在拍摄多个人物组照的过程中,的确都饱含了深深的情感。如“失散老红军”“公安英雄”“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新中国第一代人民民警”都是我十分敬佩的群体,我分别将他们作为组照主题。《不散的红军魂》拍摄主体是功成不居、甘于清贫的失散老红军。他们的家分布在多个乡镇,位置都很偏僻。我大都上门三次以上,和他们建立了“忘年交”。2020年7月底,106岁的黄仿琴老人去世前几天,我到他家中探望。当时老人已几天不进食,连他自己的儿子、儿媳都不能辨认,但居然喊出了我的名字。《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纪实摄影》中牺牲民警的拍摄主体,都是牺牲民警的妻子、母亲、女儿等至爱亲人,我被她们那种充满执着与纯粹的爱意、思念深深打动,含泪进行采访,流泪按下快门,擦泪完成创作。《致敬》的拍摄主体是毕生从警的多位老警,为情所动,我写了一首歌词《致敬,新中国第一代公安人》,我在歌词中写道:“凝望你两鬓飘银,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半个世纪你们辛勤耕耘,公安伟业你们亲手铺成......为祖国为人民,你们奉献了青春和终身,你们的名字与山河永存!”言为心声,歌词表达了我对他们的崇敬之情,也化为热情和激情,融入到了我的摄影创作之中。在进行摄影主题创作的同时,我也带着情怀努力为一些有困难的拍摄对象提供帮助。比如在拍摄《不散的红军魂》组照主题时和作品展览时,我将一些幸存老红军的生活、身体状况及遇到的困难问题分别向省市县有关部门乃至民政部作了反映,均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许多问题得到很好解决。拍摄《永恒的瞬间》《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纪实摄影》过程中,我将公安机关在对待英模和伤残民警方面需完善、改进的地方,分别向湖南省公安厅和长沙市公安局报告,省、市两级公安机关针对性采取了措施,还出台了相关文件,不仅基本解决了有关问题,还从制度上保障了这两个群体的优抚、服务工作,在公安机关建立起敬重、崇尚、关爱英模、伤残民警的浓厚氛围。湖南平江是革命老区,红军的摇篮之一,属于全国四大将军县。新中国成立后的近半个世纪里,平江农村生活着一批失散的老红军。他们曾是当年红军队伍里的“红小鬼”,担任司号员、侦察兵、通信员……因为受伤、生病、战斗中被打散等原因与部队失散,回到家乡务农。但他们初心未改,大部分成为村组干部,还有的入了党。1983年,国家启动甄别失散红军工作,他们的身份被确认,平江共计有失散红军808名。长期以来,媒体对他们的事迹少有宣传。为此,我在2012年用差不多一年的休息时间,用相机对当时在世的24人(年龄最大的100岁,最小的86岁)进行了“抢救性”拍摄。拍摄时,我使用4x5的大画幅相机、黑白胶卷,并采用纯白背景的呈现方式,将老人们从实际环境中抽离出来,真实地展示他们的容貌和精神状态,旨在唤起人们对他们的敬意,记住他们曾经为新中国建立作出的不可磨灭贡献。令人难过的是,我拍摄此专题组照已经过去10余年,所选图中的10位可敬的老人已相继离世。2013年,此组照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先后在湖南多个城市巡展。中国美术馆收藏了其中2幅作品,中国摄影展览中心收藏了整套图片。创作时间:2012年。◎赖海生,92岁,红军侦察员,一次战斗突围后失散。解放初期入党,任村干部多年。2012年摄于湖南平江加义镇◎李典模,88岁,红军通信员,曾被俘,国共合作获释后失散。2012年摄于湖南平江虹桥镇◎苏育生,93岁,红军侦察员, 一次战斗突围后失散。解放后任村组干部多年。作为失散红军代表2016年 1月获时任国务委员王勇慰问。2012年摄于湖南平江三墩乡◎钟解连,100岁,红军宣传员,因病安置治疗后失散。2012年摄于湖南平江童市乡◎危松涛,90岁,红军医院护理员,曾被俘,国共合作获释后失散。2012年摄于湖南平江思村乡◎黄仿琴,98岁,红军侦察员,因受伤被安置治疗后失散。解放后任村组干部多年。2012 年摄于湖南平江大坪乡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的40多年期间,湖南省公安队伍为了维护地区安全、社会稳定、 人民利益作出了很大牺牲和奉献,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然而,随着时光流逝,他们中的许多人、许多英勇事迹正慢慢被人们淡忘 ……我设想通过建构性的历史还原,借鉴电影的一些拍摄技艺——利用灯火、化妆、道具、 威亚技术等,力求让那些英雄曾经的壮举“情景再现”。创作过程中,我采用请英雄本人在原来警情发生地拍摄、复原英雄当时瞬间壮举等多种方式, 尽量让画面场景逼真、可信。真诚希望借助影像的力量,让人们理解、铭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 负重前行”的社会现实和深沉含意。此组照入选2019年“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展。作品创作时间:2017年—2023年。◎1982年11月12日19时15分,时任永州公安局城南派出所民警,现已退休的龚秋光勇擒在逃服刑犯。◎1990年6月1日3时7分,郴州市公安局交警队王生录,智勇抓获公安部6次通缉的特大越狱潜逃犯王某。该犯越狱后曾逃窜11个省区,杀害民警和群众15人、伤13人。公安部授予王生录“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2017年摄于湖南郴州◎2000年8月5日11时49分,时任株洲市公安局石峰公安分局巡逻特警的毛丽红身负重伤捉盗贼。◎2002年9月29日19时57分,时任衡山县公安局白果派出所民警的肖武忠拼将生命斗顽凶。◎2006年4月6日20时13分,时任吉首市刑侦大队民警的陈世军跳崖擒魔头。◎2007年7月10日22时27分,时任桃源县车湖垸派出所所长的郭宏建不惧屠刀捉歹徒。◎2010年8月10日13时56分,娄底市公安局巡逻处警大队李贝在13层高楼顶边缘成功险救轻生女。李贝先后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2017年摄于湖南娄底◎2014年11月13日17时20分,衡阳市公安局雁峰分局吉湘林舍身扑火救下自焚者,自己被全身烧伤面积超过25%, 头部烧伤达三级。吉湘林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2017年摄于湖南衡阳◎2015年11月3日13时5分,时任岳阳市华容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教导员的胡光志危急关头显身手。◎2015年11月17日9时53分,衡阳公安消防支队廖仲国从大火中背出第150名被困者,施援过程中将自己的呼吸机让给了被救者。廖仲国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被省公安厅、省公安消防部队记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多次被评为“全省优秀指挥员”。2017年摄于湖南衡阳◎2016年7月31日22时57分,湘潭市公安局岳塘分局实习民警肖明徒手接救坠楼女。他负重倒地,巨大的重力、冲击力致肖明严重脑震荡、颈髓震荡并左手、左肩神经受伤。肖明被湖南省公安厅荣记二等功。2017年摄于湖南湘潭◎2017年3月31日15时15分,时任浏阳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的沈学军舍安危勇斗亡命绑徒。走好路,就要不忘来时路。在湖南的公安队伍中,新中国成立时曾经的第一代公安民警逾5千人,迄今健在者大多已过 耄耋之年,人数不足70位。他们从警时,或是南下干部、地 下党成员、青年学生,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他们,是湖南公安事业的“来时路”。作为一名曾经在公安系统工作多年的我,一直对“老警” 们心怀敬仰和尊重。为此,我选择了20位有代表性的老警,将收集到的他们当年从警时的老照片放大与他们的肖像同框拍摄,采用了能细腻、鲜明地刻画老警形象的深色背景。老警和他从警时年轻照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时空对话,令人联想、震撼。同时还原了他们每个人当下生活状态和习性的场景,并在作品中加上了他们书写的心中对公安事业的忠诚誓词。旨在展示他们在度过了热血铸就金色盾牌的峥嵘岁月后, “警”生无悔的高尚品格和职业操守,还有他们现时的精气神以及安详、 幸福的生活风采。此组照入选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创作时间:2021年。◎王振和,89岁,湖南人,1949—1993年从警44年,荣获公安部授予的“人民警察二级金盾荣誉章”。2021年摄于湖南益阳◎李振海,93岁,湖南人,1949—1989年从警40年,荣获公安部授予的“人民警察二级金盾荣誉章”。2021年摄于湖南娄底◎张柱则,91岁,山西人,1949—1992年从警43年,荣获公安部授予的“人民警察二级金盾荣誉章”。2021年摄于湖南岳阳◎明声,92岁,河北人,1944—1992年从警48年,荣获公安部授予的“人民警察一级金盾荣誉章”。2021年摄于湖南长沙
◎解筠,94岁,河北人,1945—1985年从警40年,荣获公安部授予的“人民警察一级金盾荣誉章”。2021年摄于湖南长沙
◎丁时来,89岁,湖南人,1951—1993年从警42年,荣获湖南省公安厅授予的“湖南公安荣誉章”。2021年摄于湖南怀化
◎王甸彬,95岁,天津人,1945—1991年从警46年,荣获公安部授予的“人民警察一级金盾荣誉章”。2021年摄于湖南长沙◎刘文雨、唐士迪夫妇。刘文雨,90岁,河南人。1949—1991年从警42年,荣获湖南省公安厅授予的“湖南公安荣誉章”。唐士迪,88岁,湖南人。1950—1987年从警37年,荣获司法部授予的“银星荣誉章”。2021年摄于湖南长沙
来源|中国摄影报
文字|阳红光
编辑|赵娜
一审|勤快的勤
二审|刘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