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A/我跟踪调查的湘西吉首坪年、凤凰禾若、古丈曹家、永顺捞庄四个少数民族村寨,其民俗文化源远流长,表现形式丰富多彩。随着这些年的社会转型,呈现此消彼长的变化。
民俗文化是植根于民间世代相传的文脉。据文化界解释,民俗文化指民间民众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我跟踪调查四个村落近九年时间,在村落里常见和接触较多的民俗文化,包括风俗、礼仪、习惯、技艺等民俗事项,梳理起来主要有祭祀、婚丧、节庆、技艺四个方面。
一是祭祀文化。这四个村落的农户,多数家庭在堂屋设有神龛,安放“家先”。寨子里建有土地堂。神龛上供奉“天地国(君)亲师”和历代祖先,一般在春节、清明节、中元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祭拜。祭祀需燃蜡、烧香、焚纸,供奉刀头(即熟猪肉、鸡、鱼等荤菜和果品),向先祖磕头,奠酒奠茶。像禾若苗寨,祭祖更为讲究。有山上祭炯,即祭祀苗族始祖蚩尤,仪式庄严肃穆。家里祭祀,火炕旁安放祖先坛,堂屋正中安放龙位坛,房子柱头穿枋上安放还愿坛,灶口安放富贵坛,屋檐口安放平安坛,寨子里的水井安放水井坛。以前过年苗民都要祭拜。现简化后一般只祭屋里的祖先坛和龙位坛。又如捞庄土家山寨,祭祖仪式一般由家族长者主持,按长幼依次进香、磕头、许愿,期盼先祖护佑村寨风调雨顺、家族邻里和睦、子孙平安健康。
二是婚丧文化。结亲、送终,是人生的大事,民间叫红白喜事。村寨外出打工、做事的亲友遇婚丧一般会赶回老家帮忙、庆贺、悼念。子女结婚,父母、家人想方设法办得热闹些。婚礼是村寨青年男女身着民族盛装、展示民族服饰、表演民族歌舞、传承民间习俗的好时机。像捞庄土家族的迎亲、打溜子、吹唢呐、唱山歌,禾若苗族的拦门酒、对歌、送亲、跟来客抹锅烟灰等习俗,十分抢眼。禾若苗寨如遇巴代雄、巴代扎去世,年高德勋者需从堂屋揭瓦出门上山安葬,葬礼神秘莫测。听捞庄老人回忆,以前捞庄富裕人家遇家人非正常死亡,请土家梯玛、道士、和尚联手做几天几夜的跨界道场,超度亡灵。在红白喜事中牵头料理、操办酒宴、炒炖大菜的,多是村寨特色饮食制作的行家里手。
三是节庆文化。节庆文化有民间自发筹办的,也有政府出面扶持举办的。坪年村出过中国湘西第一代苗族女鼓王龙英棠,她将苗鼓打到北京,受到毛主席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吉首市借势举办多届中国鼓文化节,推介苗鼓文化,在矮寨镇坪年、德夯、坪朗村一带,通过苗鼓传承竞技,选出了多位苗族鼓王,培育了矮寨百狮会、赶秋节、上刀梯、祭龙等民俗文化品牌。禾若苗寨的接龙、曹家苗寨的舞狮、苗族武术、集体化时赶集演戏等民俗活动,参加人数众多,精彩异常。捞庄1962年就成立有20多人的业余阳戏剧团,后来改唱高腔。大队部给剧团办有戏袍、行头、锣鼓。逢年节、农闲时和队上有大事,剧团在大队礼堂唱戏。社员结亲,也临时在屋门口坪场搭戏台演出。土家族过赶年、闹年、舍巴节、舞龙舞狮、玩龙灯、打三棒鼓,从年初一搞到正月十五,寨子里余音不绝。苗族三十夜守岁、正月拜年,过四月八、赶秋节,这些年节民俗花样繁多,引人入胜。
四是技艺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制作技艺。四个村寨的手艺人,有木匠、泥瓦匠、岩匠、篾匠、银匠、铁匠、杀猪匠等匠人。他们遵守拜师收徒传艺的行规,发扬互相照应的传统。遇修屋上梁、打造碓磨、编织竹器、制作家具、翻炒茶叶、推磨豆腐、杀猪宰牛,都是这些匠人一显身手的时候。苗族妇女编织花带、苗绣,缝制苗服、帐檐,土家族妇女打花带、编制土家织锦、打花铺盖,年长的多数会使。还有一些手艺人,逢民俗活动制作祭祀、婚丧、节庆的门联、绘画、剪纸、图腾、游艺纸扎、咒符、招魂蟠、傩面具等用品,其中不乏技艺精湛的艺术作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四村”民俗文化价值取向解析
不时开展村寨民俗文化活动,可促进族群之间的交流融合。学界讲的是民俗文化,而老百姓说是寨子里搞热闹事。牵头办事的,有村组干部,也有号召力较强、人脉关系较好的村寨能人。担任民俗祭祀、婚丧、节庆活动的神职、演艺人员,多数长相周整、头脑灵活、有点文化。我接触的巴代雄、巴代扎、道士、唢呐鼓锣手以及民间技艺传承者,一般都有些学问、技艺功夫。也有说话幽默,讨人开心,善于化解矛盾的。寨子里人家平常产生的误会和积怨,有的在参与活动中不经意得到化解。外出打工做事,职场打拼积累的焦虑,可借活动机会作个放松。祭祀、婚丧礼仪,增加了人生感受,使人静下心来思考一些问题。农业生产劳动单调、重复,民俗活动的多姿多彩,给村民生活平添几分亮色。四季轮替,草木枯荣,人世冷暖,凭借民间艺术展示生辉。村民祈求安宁、丰收、健康、娱乐、发展的愿望,通过活动找到慰藉。这可能是民俗文化长盛不衰的重要缘由。
从内涵探究,不少风俗习惯是世代沿袭下来的民间规矩。像敬祖孝亲、尊老爱幼、保护风水树,年节到土地堂烧纸钱,浸润在村落的日常生活里,由老人口口相传,耳濡目染。坪年村杨胜和说:农村有些习惯是父母从小教的,也有自己看会的。像敬奉祖先,孝顺老人,不搞偷盗,不占别人便宜,不砍寨子里的风水树,老人家经常说,我也这样教育小孩。禾若村吴金先说,按苗族习惯,我们认蚩尤为始祖,逢年节要敬蚩尤,同时祭祖先。清明挂青主要挂去世的父母、公婆和太公太婆三代。大户人家也有上挂多代的。这些礼仪、规矩,寨子里的年轻人边看边学。这四个村没设祠堂,忠孝文化通过日常习俗传承下来。
民间长期形成的信仰,有助涵养敬畏之心。禾若苗族信仰万物有灵,认为灵魂不死。他们举行祭炯、接龙、还傩愿、洗屋等巫傩文化活动,严格按照巴代雄、巴代扎传承下来的规仪,自觉遵守礼神、吃素等禁忌。捞庄土家族先祖是迁徙过来的,他们信奉多神,常以“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等箴言自律。对做亏心事的,他们相信,苍天有眼,迟早会遭报应。我采访过一位苗族巴代扎,他说,帮主人家做法事,主人给多少报酬我不计较。取不义之财,是犯忌的。问过几位患病、做事不顺、生产亏损的村民,他们认为人生有赢有亏,上天是公平的,不必太在乎。民间对上苍、公道、法纪、轮回的敬畏和朴素认识,发人深省。
族群生存、发展,需要互帮互助。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由家庭、家族到宗族、民族,其生存、繁衍,发展、兴盛,需要团结互助精神凝聚人心。我多次参加四个村落的民俗文化活动,感受村民的朴实与义道。禾若村的接龙活动,大人小孩出力做义工,杀猪、洗菜、帮厨,配合巴代雄游村、祭祀、安坛。曹家村举办传统村落文化推介活动,参与者召之即来,乐在其中。坪年村的苗鼓文化非遗展演,村民帮助主办方维持秩序,疏通道路,提供方便。土家苗寨的红白喜事,村民互相帮忙。一些公益活动,族群自觉参与、出力,主办者只管开饭就行。湘西州民宗局民族研究所麻美云在禾若寨座谈会上介绍,她为翻译苗族古歌中的“椎牛神辞”,2018年在花垣县苗区自费还原“椎牛法事”,苗族民众通过举行“椎牛”活动,进行自我管理和族群自治,规范自己的日常生活。在椎牛活动中,苗族民众主张人神平等,严守族群形成的禁忌等规矩,维护村寨的团结与和谐,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以诚实守信,来维系民间社会的运转秩序。民间向来追求人心向善。一些民俗活动,主旨是惩恶扬善,倡导诚实守信。它对匡正社会风气,引导民众前行,有着积极作用。坪年村杨天晴告诉我们,像忠孝仁义、诚实守信、有借有还、做人要讲良心这些古训,老人会经常讲给年轻人听。在寨子里失信,为人就站不住脚。我采访过四个村寨的产业大户,包括流转土地种植黄金茶、烤烟、辣椒以及育苗的,带人外出打工的,能关照做工村民,不拖欠工钱,一般都有好的口碑。曹家村的张其文,平常带一些村民就近做小包工,一直讲究诚信,村支书评价他,“有事喊得动人”。一些产业大户,种养项目失误,自己想方设法筹集资金,付清租地和请工费用,得到村民赞扬,也为今后做事积累了人脉。
“四村”民俗文化演变趋势考察
乡村绵绵不绝的民俗文化,一直依附传统村落承载。中华博大精深的农耕文明,由众多平民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传承。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的不懈努力,尤其是近十多年扶贫攻坚的空前投入,使中国农村发生历史性巨变,也给民俗文化的传承带来影响和挑战。考察民俗文化传承流变和走向,看来是有喜有忧。
新中国成立以来,这四个村落的不少民俗文化都经历了禁止、偷偷流传、破旧立新、改革开放后逐步恢复的过程。一些有碍社会平等、宣传封建落后思想的陋习、糟粕,多数被时代洪流洗刷、淘汰。有的吐故纳新,作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改造。国家重视文物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遗产保护,不少民俗文化活动及技艺纳入保护名录,非遗传承人享受国家传习补助,开启了致力保护、活态传承优秀民俗文化的新时期。这四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民俗文化活动与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结合,已经出现一些好的势头。
能够长远流传的,是与民众世俗追求有关的文化因子。村落民众在生存、迁徙、定居、繁衍过程中产生、流传的民俗文化,无论如何演变,都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吃饭穿衣、挣钱养家、生儿育女、生老死葬,由此派生的民间习俗和文化表达,多少年来,生生不息,具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外在力量的干预,在很多时候会出现反复。地方政府应尊重、包容民间的正当追求,给民众实现正当追求创造条件。违背社会生活常识、常理,通过人为的设计、规划,对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作出大的更改,往往事倍功半,恐难长久见效。
从大的方面观察,时代风尚影响民俗流变,少数民族村寨民俗文化的主流趋势是与汉族文化融合。一些传统习俗、技艺,在社会转型中走向衰微。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农村大范围的外出打工和人口流动,拓宽了农民视野,带来文化观念革新。发展乡村旅游实践,使一些具有观赏、售卖价值的民俗文化,获得重振机会。能进入文化旅游、产生效益的习俗、技艺,展示出较大的传承、拓展空间。与体育、健身、娱乐及日常生产生活结合较紧密的风俗、技艺,仍有进一步演进、提升的余地。像少数民族原生态语言、服饰,一些民间的祭祀、婚嫁、治丧习俗,以及冷门手工艺,在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呈加速衰落趋势。特别是,近些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普及,村民获取经济、社会、文化信息已经多元,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和商业化运营,冲击着传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结构。我在捞庄座谈时,捞庄人王承金介绍,清朝改土归流后,这一带开始不讲土家语。到新中国成立,服饰、饮食逐渐汉化。20世纪80年代,还有老人穿对襟衣、满襟衣、大裤腰,头缠青丝帕的,现在几乎看不到了。捞庄如今只有过年、祭祖,老人去世办丧事,修土家吊脚楼,腌腊肉,做酸菜,还是土家族的老习俗。有些民间习俗、手工艺,随着时代变化改变,甚至消失,是没有办法的事。曹家村支书杨开明的意见更具代表性:大集体时寨子里热闹,但吃不饱饭。以前社员修屋,大家帮忙砍树、抬树、上瓦,不讲价钱。给五保户、特困户建房,自觉参加帮工。当下的风气,是市场经济一切向钱看影响,人没有以前纯朴。现在两口子晚上睡觉,各玩各的手机。小孩子玩抖音、快手、电游入迷,影响视力和身心健康。平常大家聚在一起,都在低头看手机,没有几句话交流。农民的互助精神、农村的文化气氛,都很难回到以前的状态。青壮年外出打工潮掀起的波澜,加剧了村落的空心化。村民物质生活走向富足的同时,一些传统习俗、传统观念在不断解构、退化、出局,有的方面不可逆转。
乡村移风易俗,宜由社会精英率先垂范。这些年我采访过的“四村”村民,多数是厚道、朴实的。一般人家认为,有吃有穿、家庭和睦就知足了。丰衣足食、勤俭持家、子孙孝顺就是幸福。外出读书、做事,见过世面、家境宽裕的,对政府改进教育、医疗、就业创业环境、社会养老等公共服务,对增加收入,过上体面生活以及社会公平正义,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他们认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农村精神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治理基层沉疴,乡贤回乡,干部转变作风,大家都有参与、助推的责任,但关键是负责干部和有头脸的人,要以身作则,说到做到。乡村移风易俗,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上下持续发力。对平民百姓日常打理的人情世故,政府不宜过多干预,提出超越发展阶段的要求。
建设、守护乡村精神文化家园,应注意从小培养敬畏、感恩之心。村落里先祖创造的祭祀、说唱、演艺等民俗形式,有的用来逗乐,有的隐含说教。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俗文化的精髓,而保持敬畏、感恩之心,则是做人做事的本分。像“善恶有报,天道轮回”等谆谆教诫,饱含了先祖对后人的殷切期盼。新中国成立后的革命、建设和这些年的改革开放、精准扶贫,有力地改变了农村面貌,为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选择市场经济又激励农村几代人前赴后继发奋创业,积攒财富。农民的价值观念、文化取向、适应能力,在行进中不断提升。由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传统民俗文化的新旧更替和此消彼长,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不足为奇。从这些年的潮起潮落看,面对市场经济利益交换规则渗透社会生活,及由此滋生的舍义取利、浮躁奢华等弊端,从小培养敬畏、感恩之心,显得格外重要,格外紧迫。一个家庭,一个村落,一个民族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心灵支撑。不做坏事,懂得感恩,是老百姓教育后代的底线要求。古人有“面青天而惧,闻雷霆不惊”的沉着、淡定,或许因心存敬畏。只有持续点亮青少年、成人心中严守法纪,追求公正的明灯,国家民族行稳致远才有希望。
跟踪调查乡村民俗文化,使我有幸触摸、感受民间的温暖。老百姓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场史无前例的乡村革命、建设事业,心里有杆秤。我采访的残疾人,对党和政府给予他们家庭的关照,感激不尽;对遇到的困难,不作抱怨。有的村民喂养的畜禽发瘟死了,种植项目遭灾失收了,立志明年再来。也有的村民因灾因病欠账、亏空,还有因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没有享受到多少优惠政策而产生意见的。他们中的多数人,对党委政府、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这些年所作的努力,评价比较客观,使我极为欣慰。农耕文明的趋善、励志之火,仍在乡村底层熊熊燃烧。尽管乡村建设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公共服务和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还有不少差距,社会风气提振还要作出长久努力,但国家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和非遗传承、扶持民俗文化、引导健康发展的道路已经开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为民俗文化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发挥作用,指明了方向。未来乡村的文化景象,令人期待。
来源|文史博览
图文|武吉海
编辑|赵娜
一审|勤快的勤
二审|刘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