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府干预必然失败”提供了全新解释
“政府干预必然失败”是市场经济的常识,熊彼特、米塞斯、哈耶克等思想巨擘,都从不同的角度深入阐述过。然而,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本书在大师们的肩上更进一步,抛弃道德说教和经验论证,从政府组织的视角,提供了全新解释:
·如果说“市场会失灵“,那么由于信息、权责不对称等原因,政府更会失灵。因此,由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几乎百分百失败;
·掌权者和普通人没有区别,也会谋私利、犯错。与其期待最好的,不如防范最糟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官僚化是组织的常态,掌权者们也会如此......
因此,政府干预必然失败,是公共组织的必然结果。
◎国家失败的根源,恰恰是“政府太想成功”
2024年经济学诺奖,使《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一书爆火。该书指出,贫困的根源在于“掠夺型制度伤害了经济活力”,引发人们强烈共鸣。
而本书在《国家为什么会失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阐释了深层次的原因——国家的失败,还源自“政府太想成功”。
公权天生有扩张、滥用权力,信息不对称等缺陷。因此政府控制越“成功”,越会阻碍社会的发育,导致国家的失败。
比如,政府打着“人道、公平”的旗号,禁止饥荒地区的粮价上涨,结果是商家关门、饥荒加重;国家试图以社会工程推动经济发展,只会带来重复建设和浪费;高税收高福利政策,必然导致经济活力的下降,官员的腐败.....
◎是政府的困境,也是所有组织的困境
好书的解释力绝非仅限于某一个具体主题。书中大量的“政府失败”案例,其逻辑和经验同样适用于家庭、公司、教会等等一切组织:
为什么父母的过度干预只会引起子女的厌烦?
为什么自上而下的家长型公司很难发展壮大?
为什么新教简化组织礼仪后,就促成西方的崛起?
……
诺奖得主詹姆斯·布坎南说:“一直有人问我‘能不能推荐一本最简单的书,用最简明的语言说清楚公共选择理论?’现在我们有了答案:兰迪·西蒙斯的《政府为什么会失败》完美符合以上需求。”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前主席詹姆斯·米勒三世称“本书不同凡响,说明了利益集团的博弈争斗,揭示了官僚机构不可能兑现承诺的原因。”
学派奠基人塔洛克,在序言中写到:“《政府为什么失败》掀起了一场革命”。另有曼瑟·奥尔森、山姆·佩尔兹曼等思想家联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