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1月钢材市场,钢价先弱后强,开始在现实弱需求以及关税威胁的悲观预期之下,钢价承受下行压力。然而,由于市场供应处于较低水平, 并未积累过多矛盾,随着市场逐步消化阶段性的悲观预期,钢价得以触底反弹。即将进入2月份,且经历传统春节长假,市场既有机遇又有风险,但从基本面来看,仍然对行情有利,需要提防的则是假期海外风险。
根据中钢网资讯研究院大数据中心统计,截止1月24日,螺纹钢周涨9元/吨、热轧板卷周涨3元/吨、普中板周涨10元/吨、带钢周涨2元/吨、焊管周涨18元/吨。
市场上周整体强势上涨,市场对于一季度政策力度信心较高,特别是提前应对了漂亮国的政策冲击,再加上钢材产业本身的供需面矛盾并不突出,接下来年后又引发抢货风险的可能性。今年五大材库存非常低,而且这还是在大家都没有怎么冬储的情况下,年后一旦下游开工启动,集体补货就会造成抢货现象出现。
从中钢网统计数据来看,截止1月23日,全国重点城市建筑钢材总库存580.53 万吨,较上周增加 71.75 万吨,周环比增加 12.36%。近年同期表现为:2024 年累库 41.57 万吨,2023 年累库 194.47 万吨,2022 年累库 45.63 万吨钢厂、市场库存都有一定幅度增加,不过库存压力不突出。目前各地区钢厂陆续停产、检修。临近春节主流市场价格多维持稳定,部分资源上下调整10-30元/吨,变动幅度不大。节前来看,一是淡季需求的继续下降,受降温影响,实际需求萎缩较快,贸易商已基本休市放假,基本降至年内需求冰点;二是社会库存累积,随着市场消耗的减弱,商家库存累积明显,压制现货价格;三是春节期间,钢企产量生产相对稳定。
需求上看,上周建材日成交基本停滞,出货量很低,日均出货均在5万吨以下,较上周日均出货下降明显,春节临近成交走弱,出货量下降也较符合现阶段市场特点,市场呈现有价无市局面。截止1月23日,唐山主要仓库及港口同口径钢坯库存 98.81 万吨,周环比增加4.03 万吨,库存虽持续增加,但较去年同期仍低 25.82%,可见短期的库存压力依旧有限,说明下游有一定的韧性需求存在。国内需求走弱,外部地缘政治风险存在,钢材销量将继续保持低位,节前预计钢价稳中窄幅调整,节后存有上涨机会,但不要轻易抄底。
宏观方面,漂亮国称或于2月1日开始对中国加征关税,并提出要评估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执行情况。表示,国会将通过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减税法案:将要求美联储立即下调利率。国内宏观上,春节前政策空窗期,但是节后一到两周后会迎来今年的全国两会,对于25年两会市场预期是向好的,特别是扩内需控产能以及应对关税压力等举措会集中出现。整体上,宏观托底作用较为明显,市场对年后的预期并不悲观,反而开始担心产业端年后究竟会不会触发抢货现象,就看累库压力积累究竟有多大了。
综合来看,宏观方面预期仍存,对于节后钢材价格整体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春节后价格存有上涨空间。
行情信息预测/品牌营销推广
企业形象宣传/专属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