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和重庆市东南部中心,距离重庆主城300公里,偏远乡镇距离城区近100公里,居民在家门口享有优质医疗服务愿望迫切。近年来,黔江区以实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契机,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突出“一老一小”“一农一域”改革重点,按照“纵向联合、横向整合、医防融合、医养结合、智慧协同”工作思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老少边山”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公共医疗服务。
推动区内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现在太方便了,做手术不用专门跑到城区医院去了!”家住黔江区金溪镇清水村的王大爷说,自己患“胆囊结石”多年,每年反复出现上腹部疼痛,去年,在金溪镇卫生院做了胆囊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目前恢复良好。
以前头疼脑热也要去挤大医院,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做手术,这是黔江区实施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打造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带来的新变化。
如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可及的优质医疗服务,是深化医改的必答题。作为2022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第一批城市,黔江区以此为抓手,成立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示范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聚焦内涵建设,创新改革举措,制定实施方案,联动推进22个子项目。“在体系建设、改革突破、责任落实上持续用力,以‘四个下沉’推动优质医疗资源靠近老百姓,从多维度、多层级构建城乡一体化医疗服务共同体。”黔江区委书记罗成对此要求,尽快形成可推广的公立医院改革“黔江范本”。
围绕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黔江区结合城乡融合发展、整合型服务体系政策导向,着力就医和诊疗新格局体制机制建设,构建“124”全城医共体整体框架,依托黔江中心医院重新组建1家总医院、在老城区和新城区各组建1家社区医院集团、建立4个医疗卫生次中心覆盖农村全域,建立管理、责任、服务、利益“共同体”体制机制。医共体内不同等级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有序落实,促进分级诊疗,就诊病人呈现下转、上转“一增一降”态势,下转率增长88.2%、上转率下降45.35%。
打造渝东南片区医疗高地
“真没想到,大医院专家能为我治疗。”患者陈先生表示,今年年初,因患食管胃结合部疑难肿瘤,自己在黔江中心医院入院治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通过远程会诊为自己制定了治疗方案,随后,华西专家奔赴黔江为自己进行了手术。
从前要跨区到重庆中心城区才能做的手术,现在黔江本地有了专家护航、技术支撑,这得益于医院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大口腔医院、重庆大学等头部医院和高校合作。专家下来了、联合病房开起来了,“云会诊”“云查房”不再是新鲜事……
近年来,黔江区全面盘活区内医疗资源,调整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整体搬迁中心医院,顺次腾挪将区中医院搬迁到中心医院旧址,城区医疗卫生机构布局不断优化。全面加强专科学科建设,纵向分析学科专科现状、横向比较发展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支持肿瘤等10个专科建设,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增至33个,成功申报国家肿瘤临床重点专科,中心医院四级手术占比提升2.46个百分点,建成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咯血等“六大中心”,如胸痛中心年收治患者由建成前的1800人次增加到3000多人次,中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33项,妇幼保健院危重孕产妇和儿童救治能力明显提升、儿童康复治疗和小儿推拿人数成倍增长。依托重庆市把示范项目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卫生健康一体化重点项目,向高校和高水平医院借力借智,黔江中心医院建成重庆大学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盟医院,创新项目制合作方式、建立组团式帮扶机制,华西技术和管理加快平移黔江,实现了疑难病诊治用华西方案、高难度手术有华西专家。截至目前,黔江区内就诊率稳定在90%以上,区外来黔就诊比例达39.37%,方便了渝东南及武陵山区千万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大病、看好病。
坚持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改革
公立医院如何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智慧化是突破口。
实行人员编制备案制管理,增加区级医院备案制编制1200名,备案编制人员与原在编人员在职称评定、薪酬制度、养老待遇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通过改革,稳定了医务人员队伍,引进了一批医学人才,其中高层次人才53名。同时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由常住人口总量1‰提升至1.52‰,高级职称占比从10%提升至15%,中级职称占比从40%提升至50%。
深化薪酬制度改革,严格落实“两个允许”,构建起以“基本薪酬为主体、奖励薪酬为补充”的薪酬框架,科室之间差距逐步缩小,医务人员固定收入占比由42%提升至50.38%;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平均薪酬水平低于区级医院的,其绩效总额不受相关规定限制,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均收入达到区级医院的80%。
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提高与医务人员技术服务密切相关的一般治疗操作类、护理类、临床手术类、中医治疗类项目价格以及普通门诊诊察费,如一般诊疗费乡镇卫生院由每次9元提升到10元,村卫生室由每次5元提升到6元,增长部分全部由医保报销,不增加群众负担。通过调整,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由31.33%增加到35.79%,参保人员外出就医基金支出占比由12%下降到8%。
针对基层“引人难、留人难”,黔江区示范项目资金支持建立区级医疗技术资金池,支撑引进学科带头人、高层次人才53名,每年以“区聘乡用”模式向乡镇卫生院派遣区级医院技术骨干40—50名,帮扶建立了10个业务科室、开展了20多项新技术,配套“基层工作人员职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人需求、统筹下派基层工作人员数量”三项举措和“硬化考核、保障待遇、体现激励”三重保障。
依托中心医院建立覆盖全域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诊断等资源共享中心,配套“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利益联结机制,年服务8万人次以上。对接全市数字化“医检互认”系统,搭建“华西—黔江”区域协同医疗卫生平台,线上跨省(华西医院与中心医院)互认检验检查结果。
此外,黔江区还着力医疗卫生应急响应机制建设,完善了梯次化响应卫生应急队伍体系,组建了1支市级紧急医学救援卫生应急队伍、3支区级卫生应急队伍和2支背囊化快速反应小分队,推动“0分钟公众自救互救、3分钟院前急救、30分钟快速小分队、1小时市级专家队伍、2小时区县级队伍、3小时市级队伍”六层次卫生应急力量高效运转机制加快形成。
深化医改,每前进一步,就能惠及更多群众。以公立医院能力建设为引领、以分级诊疗为主线、以“三医”协同为保障、以公益性为导向……黔江区正在全力探索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最大限度释放改革效能,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为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氛围,市宣教中心《山城卫宣》公众号以春季呼吸道疾病防治、先进典型事迹、行业重点工作、健康科普等为主要内容进行重点宣传。优秀作品将在《健康报》《中国人口报》上刊发,欢迎关注与投稿。文稿、图片、视频均可。
星期三 11 December 2024
来源:黔江区卫生健康委
文案:刘 冲
编辑:吴传宇
审核:欧阳方怡
终审:喻 芳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