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分明,是领导者的红线。 曾国藩42岁时,回老家守母丧。 有一天,他正在饭店里写对联,恰好碰到太平军作乱,太平军并不知道他是曾国藩,只是看他字写得好,就把他抓住让他替太平军写告示。太平军将他带到一个村庄,让他抄“奉天讨胡檄”。曾国藩一看,这是灭族之罪,绝不能写,但是又没法拒绝。 迫于无奈,曾国藩只好装病不写,恰好此时他又被人认出是曾国藩,命悬一线之际,曾国藩在侠士康福的协助下,安然脱逃。 康福只是个农民义士,他虽然救了曾国藩的命,但并没有得到曾国藩的保举和重用,但曾国藩在生活上处处照顾,从自己的俸禄中抽出钱来,以康福的名义买了一座大宅院,和三百亩水田。 康福救了曾国藩的命,是他的恩人,不能不报,却不应该出公账,更不能以公报私,授以大位,拿着国家公器去还个人恩情。 不以官禄报私恩! 正所谓,公义不亏于上,私行不失于下。 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以至于,有时就连曾国藩的父亲也不能理解。 湘军最早的创始人是罗泽南,二把手是他的学生王珍。曾国藩初到长沙办团练时,全靠罗泽南和王珍的一千湘勇做基础。 但后来,王珍自恃功劳盖世,才能出众,野心越来越膨胀。 当太平军进攻江西时,曾国藩派兵救援,但却遭到惨败,死者大多是王珍旧部。王珍请示马上举兵报仇,曾国藩不答应,王珍就自己回家招募了几千人,准备举兵复仇。 见此情势,曾国藩认为如果再勉强合作,肝胆变楚越,于是决定和王珍正式分开。 父亲的得知后急忙来信,告诉他做人不能过河拆桥。 曾国藩解释道:王珍为复仇,我为天下着想。 最后,曾国藩把该给的兵马、钱财悉数给了王珍,断然和王珍分开。 做为一个领导者,要懂得感恩。 但,更要懂得怎样感恩。 你感恩的方法彰显着你个人的素养。 你感恩的方式决定着你管理的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