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2005,马克·吕布为中国留下经典瞬间

文摘   2024-10-10 07:27   辽宁  
微店:森雅艺术馆
微信视频号:森雅艺术馆
小红书:森雅艺术
孔夫子:森雅艺术
INSTAGRAM:senya_gallery

2010年初春,马克·吕布在上海美术馆的回顾展开幕前夕,我们收到了诸多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台的采访请求。

一位年轻的女记者在采访完马克之后跑来我:“尚陆老师, 马克的回答我不太明白, 您能帮我解释他的意思吗?”她给我看了她的笔记本,马克用颤抖的笔迹在上面写了一个法文单词:Nostalgie。我问她问了马克什么问题,她说:“我问马克他在中国最喜欢吃的菜是什么。马克用法语回答,我听不懂,于是他在我笔记本上写下了这个词。”

Nostalgie,有怀旧、乡愁的意思。这是马克·吕布在中国拍摄时的一种独特感受,关于中国的影像作品在他整个艺术生涯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怀旧的确是他最喜欢吃的中国菜,是让他不停往返中国的动力……


在这个国家60年的发展中,马克·吕布真的看到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三个城市的生长和转变——1957年1月,他是从香港经罗湖桥进入中国内地的——他见证了中国从20世纪50 年代一个贫穷的国家发展成为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他怀念的一直是上海南京路周边的那些街道和里弄,还有在城隍庙豫园里碰到的一只“小白兔”。


1956 年底,在把我从香港带到广州(可以说是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火车上,我拍摄的第一张照片就是这位穿黑衣的中国女人。从行李上判断她应该是农民,但我从她自然的优雅气质上感觉她又像城里人。中国人在境内旅行不需要任何许可证件,但外国人乘坐火车必须有一份。北京和广州相隔约2350 公里。…… 坐特快车也需要46 个小时才能抵达。乘务员向乘客出售茶包,还经常过来给茶杯、茶缸续热水。车很慢,但准时,而且极其整洁。

在老城区中心的豫园,一位优雅的女士把她用塑料袋装着的东西落下了。马克·吕布戏称这张照片为“小兔子”。2002 年,上海。

在马克2002年拍摄的一幅照片中,有只白色塑料购物袋打了个像兔子耳朵的结,被遗忘在六角花岗岩桌上,背景是一堵有青苔的园林石壁,前面是一株松树大盆景,形成了一幅中国经典的山水画。这是他的好友、画家赵无极一直鼓励他去寻找的中国风景,引起他对一个失落的古代中国的怀旧之情。


他八次上黄山旅行、拍摄,收获许多烟雾缭绕的云海和岩石、山峰的图像。然而,马克·吕布特别关注所有这些攀登黄山4000级台阶的朝圣者。他不仅对风景和迷雾感兴趣,他对偶遇的人也特别感兴趣。这些爬山者、搬运工和业余画家,还有那个留着白山羊胡子的老人,醉醺醺地,一手指着我们看不见的山峰,开心地大笑。



80年代 黄山

20 世纪80年代,黄山还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大量的摄影者“入侵”,还没有挥舞着手机、三脚架和日益高级的相机的大军。马克只是用他的135徕卡相机,跟着不停变幻的云雾飞奔。


在马克·吕布的黄山影集中,除了建筑性的风景,我们还看到不同的朝圣者以及马克最关注的速写画家,他们来描绘这座被马克称为“天山”(天都峰)的山峰的快速变换。马克甚至邂逅了一位讲法语的人,无意识中拍到了一位中国最伟大的画家,与赵无极和朱德群同代的,同时期在巴黎相聚过的吴冠中。


2010年,我陪他参观上海的浦江饭店(Astor House,现已停业),他在走廊里和为他开放参观的房间里不断地喃喃自语:“亨利他在这里睡过吗?”马克很可能将浦江饭店与1949年布列松在上海逗留期间去过的百老汇大厦的外国记者俱乐部(现在叫上海大厦)混淆了。


依靠我上海好朋友(赵丹虹女士)的关系,我设法让马克登上了百老汇大厦,尤其是17楼的阳台。在这个前外国记者俱乐部的著名露台上面,87岁的马克站在那里,独自一人待了很长时间。颤抖的双手拿着相机,他慢慢地拍摄黄浦江、苏州河、外白渡桥和整个外滩。在上海3月的寒冷小雨中,他冻红的鼻子和孤独的身影让我难忘。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上海的所有记忆和怀念,他从1957年至2010年间多次访问上海。


1957 年,上海港景色。

2002 年10 月1 日,国庆节,上海外滩行人如潮。


“在北京和上海,我们独自旅行,没有翻译。白天和黑夜步行,乘出租车,乘公共汽车……”马克说,“我们在北京老城区的胡同里闲逛,随意进入餐馆、小商店、电影院、公园、废弃的寺庙,只吸引了几群孩子的注意,他们对我们鼻子的高度很感兴趣。”


实际上,在琉璃厂这条街上,被马克的高鼻子逗乐的孩子们一定是被一位身材高大、气势磅礴的女士(马克的妻子)芭芭拉所吸引。马克想带她去看中央美术学院的雕塑课,但在1957年的“百花齐放”时期可看到的场景,到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夕根本见不到了。




1957 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学生在根据一位裸体模特创作,其风格受到苏联社会现实主义作品的启发。今天(1965年),他们被送到公社和工厂去以劳动中的工人和农民为模特创作。学生反复听到的教导是“艺术应该反映生活”。害羞是中国人最古老的品性之一。中央美术学院的这个学生出于害羞背对着他的模特。1957年,从巴黎美术学院留学归来的雕塑系主任还能容许裸体存在。

美术学院雕塑系的一位大学生在创作一尊毛泽东半身像。他在一个大相框中收集了毛主席各个角度的照片。1965年,北京。


所以他们就去逛街,到了古玩街,元代便有的琉璃厂。他们走进一家商店,芭芭拉想买一个古董印章,开始跟店主讨价还价。马克转身往古玩店的门口一看,见到几个孩子假装路过,其实在好奇地张望店里发生了什么。马克举起他的徕卡,本能地拍了第一张照片。这就是马克·吕布最具标志性的照片之一的诞生方式,无论从构图的角度还是从内容的人文主义、丰富性,我们都可以毫不犹豫地称其为杰作。


1957 年,北京一家古玩店的橱窗

非常“北京”的窗子将街道框成了几幅画,对面左侧店面贴的广告上写“收购翡翠 钻石 珍珠 宝石……”。1965 年,……,最后的手段就是把家里的珠宝变卖几个钱。佩戴珠宝不是明智之举。1965 年,北京,琉璃厂街。

事实上,在这一张照片中,我们可以区分出6 张照片。……在这张邀请您观看的图片中,我们从商店内部通过这些窗户向外看;而从外面,两个孩子试图向里面看。在光明与黑暗、黑与白、封闭与开放之间存在对立与张力, 这又是马克· 吕布的特点:就像他的铁塔油漆工,在人体与建筑物存在之间,完美地融入了平衡的几何形状。如果我们将这张图像分解成碎片,我们会得到6 张由窗户的圆形边缘框裱起来的照片,这些照片实际上提供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丰富信息。


在左上框,檐口和装饰墙楣下,我们立即注意到三个正方形之上的一个矩形,这是对面商店的标志,即回族商人、玉石专家开办的百年珠宝店荣兴斋,现在已经绝迹。我们想象它是用黑漆在木头上鎏金的。在左侧,我们注意到另一个面板,上面有藏文、梵文的书法,可能是来自西藏的一家古董店。


左下方的橱窗里,一个小女孩试图往店里张望,她身穿白色上衣,系着少先队红领巾,穿着花花的裤子。她旁边侧身站着一位年龄稍大的女性,背景中隐藏着另一个小女孩。在远端,一位年轻的母亲(扎着两条辫子)好像要把她的婴儿交给一个邻居。最后,在宣纸上,荣兴斋的一幅广告是用水墨书法写的,“收购 翡翠 钻石珍珠 宝石 地毯 绣花 瓷器 杂项 业务照常”。


在中央,顶窗实际上是一扇真正可以向外打开的窗户,椭圆形的框架让我们瞥见了一个对面小阳台的栏杆细节,以及这些北京郊区传统石屋典型的墙楣。


在下面的窗框中,也就是照片的关键图像,我们看到对面一家商店的入口处有三个人影,两个老北京人,一个中年妇女坐在他们之间。站在右边的老者身体前倾弯着背,仿佛是在和一个小女孩说话。坐在左边的老者身后,一道标牌写着“北京工艺品出口公司 玉器 瓷器 地毯 绣花 翡翠 钻石珍珠 宝石 收购站”。店内显得破旧不堪,破窗用糊纸修补,三人穿着传统的布鞋。窗框的右下角有个门把手,就是马克所在的古玩店的进门处。


右上方的窗框装饰着对面另一家商店的装饰线条和楣板,在反射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吊灯。


最后,在下层的窗框里,柜台的尽头见证了这间古玩店内外的面对面关系。搭配左边白衬衫的少先队员,这里是另一个穿着深色衬衫的少先队女孩,她好奇地打量着店里的情况,似乎在盯着马克的镜头,但实际上在店里的黑暗中她看不到马克。在背景中,一个小女孩正在向老人家展示一些东西。




马克在他的展览和书籍中为这张照片加上说明时,喜欢形容这些小女孩为“守护我的小天使”。


因此,我们在这里关注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六面板、六联屏的祭坛画!马克·吕布这张快照的美妙之处在于,我们不仅将这个视觉从内到外乘以六,而且就像在镜子对照的另一边,我们可看到对面有三家商店,其中一家有几乎相同的“橱窗”—它们提供给我们马克所在的商店外墙的构成信息。


说到节日,马克真的看到了其他西方摄影师从未见过的两次中国春节的活动。1957年他一到北京,就一头扎进了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鸡年春节(1957 年1 月31日)当中。1965 年他到广州拍摄时,正是蛇年春节(1965年2月2日)。我们可以看到两个见证之间的区别。在北京,如今已消失的天桥区,是通俗历史上典型的江湖人物、杂技演员和小贩的传统聚集地,为他提供了很多娱乐。孩子们睁大眼睛在看街头表演、皮影、木偶或相声。老少围观气功大师表演神功,京剧武生、杂技演员用刀剑和枪跳跃打斗。


1957 年,北京。在北郊的村子里,由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的庆祝农历新年的表演,由京剧演员和农民共同参演。

尽管雪花证明了当时的寒冷,人群甚至爬到了树上去观看。还有舞狮!还有雍和宫的僧人游行……所有这些都是西方人自1949年以来从未见过的东西,要等到“改革开放”年代才能再次看到。这是马克不可思议的运气!这种景象很快就从档案和集体记忆中消失了。


1957 年,北京,一架老旧的大画幅相机,一个木质的三脚架—这位摄影师就这样在离故宫大门几百米处执业。布景看起来比真实的还要自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标语在顾客装点卧室的照片上将更加醒目。

1957 年,北京

与列宁不同,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以农民为基础建立革命事业。他1893 年出生于中国腹心地区的韶山,家里有一份薄田。他住过的房子现在已成了中国人民心中的红色圣地。这个村子是模范公社:塑料大棚保护水稻不受冻害。1965 年,韶山。毛泽东家的房子在左侧。他想必就是在这个池塘里学会了游泳

1965 年,一对夫妇在几个见证人的面前请求离婚。

工人体育场是1959 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的新修建筑,既用于体育运动,也可用于政治活动。10万青年于1965 年4 月冒雨聚集于此,抗议美国入侵多米尼加。

22次中国之行,马克·吕布已成为中国摄影师中最知名的西方摄影师。2000年,他发现了平遥古城,他觉得平遥跟法国阿尔勒古城有很多共同点,并鼓励中国摄影师以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为模版,创办摄影节。


因此马克是2001年创立并延续至今的平遥摄影节的精神之父。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平遥摄影节争取到了法国两大公司的赞助与财务支持,因此,在2002年和2003年的两届平遥摄影节上,出现了中国最佳摄影师欧莱雅奖和中国最佳摄影师阿尔卡特奖,真正培养了一代从平遥走出来的中国当代摄影师。这也是马克·吕布为中国摄影留下的宝贵遗产。


1957年最能代表马克之觉醒性的瞬间是他在北京天桥看到的两名摔跤手的比赛。马克立即被两名蒙古族摔跤手的对打所吸引。这两名不再年轻的摔跤手互相观察,试图抓住并摔倒对手。最终比较强壮的摔跤手将他的对手翻倒在他的背上摆成倒立的姿势,败者的双腿伸向天空,他们两人的黑色裤子和白色衣服形成一条垂直的黑白直线。


1957 年,我闲逛到了北京南城的天桥—民间艺人活动的街区:耍把式的、摔跤的、演杂技的、牵木偶的众多艺人使北京城每天都有欢快气氛,周日尤其热闹[见克里斯·马克(Chris Marker)的电影]。这种很早就根植在世界上最古老的首都的民间文化,不论大人小孩,都能从中得到些许珍贵的快乐

马克聪明地利用像聚光灯一样投射在这个舞台上的阳光,照亮这两名选手,以及背景中围成一圈的观众。图片右边的是紧张和担心的状态,左边的是开心和嘲弄的状态。这个完美的构图反映了布列松曾经给马克·吕布的标签:“你有一双几何学家的眼睛。”


在写这些画面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我带着的某种情感,不就是诉说我个人对马克·吕布的怀念,回忆起2002年我们在平遥客栈第一次共进晚餐的谈话和交流吗?我们通过摄影分享了我们对中国的深情。


“时间流逝,只有我们的死亡才能赶上它。摄影是一把刀,它在永恒中抓住令人眼花缭乱的瞬间。”—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本文节选自

《中国的旅程》序言“马克·吕布的乡愁”

作者 Jean Loh 尚陆 独立策展人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森雅艺术(Senya Art Gallery)是一家在线艺术书店和设计工作室。致力于推广全球优质文化艺术图书,原创艺术品及衍生品销售,并承接各类艺术设计项目。


我们拥有专业选书与设计团队,提供专业化与个性化服务,为客户提供绘画、当代艺术、摄影、设计、文化等品类书籍,艺术品与文化艺术类书籍选购/预订及设计服务欢迎与我们联系。


点击“阅读原文”

购买《中国的旅程》

SENYA STUDIO
美育代宗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