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灯照古迹,文物普查有重师!

教育   2024-11-30 18:30   重庆  


编者按:

河长水悠,涵咏壮阔之歌;

文物作舟,承载文明之光。

从1956年至今,六十八载春秋,我国持续坚持推进文物普查工作。从启动与规划各方参与,到推进与实施协调配合,举国上下尽心竭力,促进文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推进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赋能。随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推进,我校考古文博学院以高度热情积极投身“四普”工作之中,同心戮力,笃行奋进,硕果累累。

让我们来走近全国文物普查,也听一听重师“四普”工作队的故事。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2023年10月22日,为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掌握我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情况,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


文物普查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文物事业立足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镇化从快速发展后期转向平台发展期的时代特点,基于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的重要行动。


本次文物普查主要有两大任务:

一是对所有“三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核

二是对“三普”尚未登记、2012年以来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以及本次普查实地调查阶段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调查、认定、登记


我校考古文博学院“四普”工作队


凭借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等相关专业优势,我校积极响应重庆市政府相关要求,快速组建“四普”工作队,以夯实文博事业人才基石、全力服务“四普”顺利开展为宗旨,以提升青年教师队伍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在校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以基层文物单位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校地合作”为主要工作模式,与地方文物管理机构联合组成普查工作队,共同开展田野调查——资料整理——成果展示——文物研究的全链条工作,探索通过文物普查开展实践教学,拓展文物普查工作内涵与外延,力争让文物普查“见效、见质”,让普查成功“走实、走深”。


目前,我校“四普”工作队在高新区已经完成了121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复核工作,在复核的过程中重点进行了5处新发现文物线索的调查,已有30余名在校研究生和多名田野考古、科技保护等多方向的教师参与工作,并已联合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新区开展了百余处文物复核,一系列成果获得了各界好评。


院长说


历史与社会学院 考古文博学院执行院长蒋刚指导工作

     学校对这次“四普”工作高度重视,积极谋划、主动请缨,基于对我校考古文博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需求的考虑,通过向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动争取培训名额,主动对接区县文物管理所等方式让我校师生广泛参与。


我们长期坚持“实践是必修课”的人才培养方式,鼓励学院年轻教师和同学抓住“四普”这个难得的契机,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用笔触记录每一处文物,有所思考、有所收获,为我国的考古文博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文物映史,承古接今

   师生校友,携手“四普”

 千年文化薪火,你我竭诚共铸

且听诸君,心迹毕陈


吴小青:萤烛末光,亦可增辉日月


吴小青,我校2024级考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作为重庆师范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四普”工作队成员之一,积极参与田野调查和数据整理等各项普查工作。


“我很幸运,我很坚定”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文物普查工作!”在得知可以参与“四普”工作时,吴小青非常兴奋。虽然才刚刚结束一段繁忙的考古发掘工作,但她明白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高像素相机、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RTK)、工业级无人机、AI绘图……当下的“四普”工作,不仅仅需要走山坡、过树林,还需要学会使用各种技术。技术的运用为文物普查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传统文物普查方式需要人工逐一测量和记录文物的各种信息,耗时耗力且容易出错,使用高像素相机、工业级大疆无人机等设备并结合技术,能够减少采集信息和记录的错误,提高工作效率。


吴小青操作无人机采集文物图像信息


吴小青表示,虽然这些技术又多又杂,学习使用的过程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但这些都为她以后的考古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着普查工作的渐渐深入,吴小青深刻意识到,想要做好文物普查工作,除了先进技术的助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对于文物保护的那份初心。当她了解到“三普”工作是在2011年底完成时,疑惑在她心中滋长——“重庆上千处文物点,过了12年,还存在吗?保存的怎么样呢?”


事实上,因一些文物点处于非常偏僻的位置,遭受到自然人为的破坏后很难被人察觉,且许多文物缺乏保护、修复不当,状态越来越差。身为考古学专业的吴小青深感普查的重要性,一直扎根在心中的“保护文物”的念头促使她加入“四普”。


怀揣初心,一往无前。当吴小青看到文物保存状态各不相同、亟需保护记录的现状时,她更加坚定地表示:“加入‘四普’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一切都很值得!”


“四普”工作比吴小青想象的更具有挑战性,但她认真对待,迎难而上,工作的同时又在不断地学习,产生新的领悟。


“我们经常要和老乡们打交道,他们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由于山林复杂、定位不准,“四普”工作组有时会花费大量时间寻找文物点。针对这一问题,吴小青有一项“法宝”——问老乡。


询问时需要讲究方法,一是能听懂他们的方言,二是可以面带微笑且热情地和老乡们拉拉家常,从而拉近距离。在吴小青看来,老乡们都是热情友善的,都非常支持文物保护工作。


七八月的重庆,天气异常炎热,几乎每天都有四十度,但回忆起第一天的工作,吴小青仍然激动又兴奋。


经过长时间的路途跋涉,一行人终于发现了文物点的近现代木雕建筑,吴小青马上举起六斤多的相机,迅速又规范地拍摄下照片。相机很重,长时间举着让吴小青的双臂酸胀难忍,但心情的轻快加上对工作忘我的投入让她将疲惫都丢之脑后。


吴小青在采集龚家寨相关信息


她表示,采集记录文物点的信息,对普查工作极为重要。举起的是相机,存下的是千百张文物点现状的相片。回去时,吴小青瘫坐在车的后座,手脚酸软,但她仍旧因为完成了任务感到非常满足。


吴小青说:“虽然最后中暑了又累又晕,但我还是很开心,只要建筑能够得到保护,我们所有的付出就都是值得的!”


“我会记得这些难忘的瞬间”


帧帧瞬间,定格难忘;行者征程,踏歌而行。


“光这栋建筑我就拍了不下200张照片,真的很漂亮!”吴小青记得在龚家新房子开展工作时,沙坪坝考古所所长李盛虎老师说:“这可能是你们在沙区见到的最好的建筑。”


正如李盛虎老师所言,眼前的龚家新房子是一栋革命时期的木结构建筑。抬头望去,房梁雕刻的八仙过海清晰可见,屋内墙壁有用红字写的毛泽东语录,房屋结构保存极好。吴小青惊叹不已,建筑精美的样貌深深刻在她的脑海里。


难忘的不只是文物建筑;更有同伴共行,奋楫笃行。


袁玉笛(左一)、洪莎茵(中上)、

吴小青(中下)、张世鑫(右一)在拱背桥合影


“跟大家在一起的感觉让我非常安心。”因打点距离和实际距离相差大,吴小青等人在最后一个地点——王家屋基墓停留了很久。等采集完毕时天已全黑,地点偏僻、环境幽深,吴小青和同伴们只能在黑暗中寻路离开。“我们回去就吃饭了!”在车上大家相互打气、壮胆,放着音乐,一起大声唱歌。


山林里唯有他们的声音响彻,对工作的热情和同伴之间的温情在歌声中传递。


“我会记得这些难忘的瞬间!”回忆不可复制,“四普”仍在继续。吴小青记得工作的忙碌有序、老师的关怀、同伴的相互鼓励……


“四普”路上,汗水与喜悦同在。


“我会继续努力,尽一份绵薄之力”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参与此次“四普”工作,吴小青受益匪浅。除了学会了相关技术,她还了解到了重庆不可移动文物的现状,亲眼看到了不同种类的文物。她深深领悟到考古学专业的重要性,这门学科需要更多的文保人员、更专业的文保知识,她希望自己能够早日成为专业的考古人,亲身投入基层、加入保护文物的行列里。


未来,吴小青将继续专注提升自我,在不断打牢自身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努力做好考古普及工作,为提高全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尽一份绵薄之力,“我要为中国考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周峻可:文脉寻根,信念筑行


周峻可,我校2020级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研究生毕业,现就职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文物管理所(沙坪坝博物馆),主要从事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参与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作为一名专业出身的基层工作者,

我责无旁贷”


“能够在职业生涯初期就加入与‘四普’工作,我深感荣幸!”虽然已经离校,但当周峻可得知所工作的沙坪坝区文物部门与重庆师范大学深度合作、共同推进的“四普”工作即将开展时,他感到更加激动和荣幸。


在这次“大考”中,他勇担使命、主动挑起大梁,“作为一名专业出身的基层文物工作者,这于我而言是责无旁贷的!”


工作开展前,周峻可主动申请参加“四普”培训班,深入学习了“四普”文物认定标准、资料著录规范等内容,并与其他工作者深入交流,开拓视野,为“四普”实地调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周峻可(右一)指导组员使用RTK技术

定位文物位置


文物普查与调查是基层文物工作者的必修课,周峻可深知,队伍中有许多学弟学妹和他一样是首次参与文物普查,“四普”对他们来说是难得的机遇,所以在后续工作过程中,作为重师学子们的“大师兄”,周峻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在工作中总结到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学弟学妹们。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周峻可担起基层工作者沉甸甸的责任,帮助大家从最初的困惑、好奇逐渐变得自信、独立,他以身作则践行着我校历史与社会学院 考古文博学院的“传帮带”传统。“毕业不褪色,离校不离心”这句话在周峻可身上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的宝贵财富”


虽然是师弟师妹们的大师兄,但“四普”工作中,周峻可依旧算是“年轻人”,他抓住一切机会学习进步,努力提升自己。


恰逢原青木关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龚国忠先生亲自带领普查队深入田野,尽管他已年近六旬,但仍身体力行、不畏艰难,甚至进入人迹罕至的深山采集文物信息。


周峻可第一时间选择了紧紧跟随龚老先生的脚步。在四十度高温的炙烤下,他们一行人穿着工作马甲,穿梭在崎岖不平的山路间,前往位于山林深处的石窟寺等文物点。眼前树木茂密,杂草丛生,蚊虫时刻围绕在身边,这景象让人心生忐忑。然而,龚国忠先生却毫无惧色,他坚定地拿起镰刀,一点一点劈开灌木,一马当先,开出了一条能够让人前行的道路。


“四普”工作组前往深山采集文物信息


龚国忠先生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坚毅而动人,镌刻在周峻可心中成为永恒的印记。他深受感动,悉心观摩龚国忠先生应对复杂路况和采集文物的方式,从旁协助,从前辈身上汲取更多的经验和智慧。


周峻可感叹道:“龚国忠先生对文物事业的坚守与热爱深深感染着每一位普查队员,为我们年轻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后辈们在艰苦的文物保护工作中不断前行。”


“我们成功地克服了所有困难”


普查工作并非一帆风顺,面对那些分布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上的古墓葬、石窟寺等文物时,周峻可和他的团队遇到了不少麻烦:如何确保普查效率?如何应对庞大的普查数据量?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错误信息?……虽然问题很多,但是都没有让他们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们一定要解决问题的信念。 


周峻可操作无人机采集文物图像信息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在周峻可的带领下,组员们用无人机测绘技术以更宏观、更全面的视角采集文物本体及其周边环境信息;使用RTK(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对文物地理位置进行精确定位,高精度完成对文物本体边界测定工作,实现对文物“由点及面”的保护……


在一系列的现代科技的助力下,普查工作的效率得到大大提高,也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更精准的数据支持。 


在前往石窟寺、汉代崖墓、清代寨堡等地势险峻的文物点时,大家互相打气,彼此扶持着迈过陡峭的坎,爬过巨石铺满的坡,用镰刀接续开拓道路,勇往直前。没有一个人抱怨,没有一个人放弃。


重师学子“排除万难,赓续文脉”的精神风貌在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周峻可表示:“相信经过‘四普’的历练,我们一定能成长为更加合格的文物工作者!”


“未来文物保护行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这不是周峻可第一次参与考古调查,却是他第一次参与文物普查工作。工作中,周峻可深入了解了文物保存状况,见证了文物保护策略的不断完善,这使他对文物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和这些优秀的重师师生合作以来,他感受到大家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的坚定决心。大家都怀揣着对文物的热爱与敬畏,在各自的岗位上以青春为笔、以热情为墨,续写着文物的生命故事,彰显着“重师人”的风采。


正因如此,周峻可坚信:“未来文物保护行业将迎来更加繁荣和可持续的发展!”


张世鑫:我们是重师普查队


张世鑫,我校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员。2024年,参与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担任重庆师范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四普”工作队指导教师。


“我们都对那次调查印象深刻”


“大家一鼓作气!跟上我!咱们把今天最后两个点——拱背桥和王家屋基墓都跑完!”临近傍晚,张世鑫对出任务的三位队员:袁玉笛、吴小青、洪莎茵这样说。


此时的几人经过一整天疲惫的奔波,已经调查了七八个文物点,这片区域内只剩下最后两个文物点。看着渐渐暗下来的天,大家都有些担心今天无法完成任务。但张世鑫的一句话,为三位队员注入了强心剂,三人毫不犹豫地跟上他,跑步赶往目的地。由于时间紧迫,几人只能一边赶路一边抓紧时间啃干粮、喝水。


洪莎茵(上)、袁玉笛(中)和吴小青(下)

在采集王家屋基墓相关信息


采集完拱背桥资料,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由于王家屋基墓的“三普”数据不够精准,普查小组在标定点附近兜转了好几圈都没有找到,他们不禁有些焦急。


幸运的是,他们最终在草丛中找到了王家屋基墓,三束灯光迅速亮起,借着手机电筒的灯光,文物信息被快速准确地记录下来。黑暗中的光,照亮了王家屋基墓古老的身影,也照亮了辛勤工作的他们。


“在短短几个小时里疾行近十里山路,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急行军’!”张世鑫表示,“我们都对那次调查印象深刻!”


“我们从不打无准备的仗”


面对沙坪坝区和高新区三百多处各式各样的文物点,张世鑫作为首批加入工作组的老师和第一个进入工作状态的队员,从不打“无准备的仗”。


每次外出调查前,他都会提前联系好当地负责人,制定出最佳调查路线,叮嘱组员们注意安全、及时防暑、随时沟通。大到仪器设备的使用,小到个人生活比如告诉队员预防蚊虫叮咬,他都一一叮嘱、各个关心,队员们在遇到困难时第一反应都是:“没事儿,找鑫哥!”。


当然,也正是学院充分的指导和后备保障,让张世鑫敢于冲在队伍前面,为大家开路;也甘于垫在队伍之后,当好大家坚实的后盾。


普查中,队员们不仅要做好外业——实地普查;还要做好内业——信息数据整理,这一工作是文物普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面对复杂多样的信息数据和随时更新的登记系统,有时对于存档的要求甚至高于调查。队员们高度重视信息留档的工作,形成了严谨有序的“重师模板”,就算偶尔一次系统存档失败,也能够不慌乱、不重做、不白干,保证了文物普查工作的效率。


“是文物的调查者,也是故事的记录者”


用相机拍下文物的故事,也拍下身边人的故事。


在调查过程中,普查队有意识地留下了很多感人至深的工作瞬间:陡峭崖边,大家为了攀登而相互帮助的身影;黑暗狭小的崖居里,唯一的温暖光芒;烈日炎炎之下,队员脸颊上晶莹可见的汗珠;雨过天晴后,动人心魄的彩虹……


这样的照片还有很多。


张世鑫在果老寨遗址采集相关信息


一系列照片组合成了《重师四普工作纪实》,从众多优秀摄影作品中脱颖而出,在重庆市多个文化宣传比赛中荣获表彰,受到广泛好评。


“四普”工作之外,张世鑫用镜头记录着上课时老师们的身影、实验时同学们的模样、讨论时师生间的融洽氛围,展现了学院的教师风采、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这些照片,是记录,更是故事,描绘出我校师生在切实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上不断贡献,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热情争先的生动画面。


“我们是重师普查队!”


“国庆假期的第一天,我们队伍拍了一张大合照,”回忆起国庆时,所有人齐聚校园,满怀信心共同去开展“四普”工作时,张世鑫说道,“出发的时候,大家都在一起,仿佛就有一种力量:是强大的向心力,是不竭的战斗力,是队伍的凝聚力!我们是重师普查队!”


我校普查队合影


未来,我校普查队将继续攻坚相关文物点、提升内业整理效率、做好特殊文物普查结果的讨论和研究,为进一步做好文物普查工作、传承好重庆地区历史文化贡献重师力量!


 忆往昔

全力以赴,昼夜勤勉

跋山涉水,躬身实践

看今朝

重师学子,沉潜有为英姿展

凝心铸魂,荣膺嘉奖荣光现

 且看《重师四普工作纪实》

纪录“四普”,续写芳华


《重师四普工作纪实》——照亮历史探古迹


《重师四普工作纪实》——踏实苦干不怕难


《重师四普工作纪实》——不畏艰难攀险峰


《重师四普工作纪实》——峭壁攀援寻古迹


《重师四普工作纪实》——虹照身时路必成


图片 | 由受访者提供

采写 | 葛伊玲 祝鑫嫄 田颖 干杰 孙康冉 刘可 陈思言

排版 | 贺春天

执行编辑 | 桑嫣琪 葛伊玲

责任编辑 | 胡帆 孙小珂


声明: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推送内容除注明原创内容之外,其余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23-65362723。


往期回顾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官方公众号,“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属于重师人自己的信息分享、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