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会地带,是黄河、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也是腾格里、巴丹吉林、库姆塔格等沙漠汇合南移的阻挡区,拥有黄河天然生态廊道和三江源、祁连山、若尔盖等多个重要生态功能区域,更是国家西部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近年来,甘肃省自然资源部门按照“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要求,着眼“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定位,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立足甘肃省生态实际,为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贡献自然资源部门力量。
▲黄河从甘肃省兰州市穿城而过,生态廊道助推美好生活。(甘肃省自然资源厅供图)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对做好自然资源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制度性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来甘肃考察,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甘肃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重任,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关系,寄予“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殷切嘱托。甘肃省作为国家“三区四带”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黄河上游水源涵养、气候调节、水体净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种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是甘肃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最大贡献。甘肃省自然资源部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把维护生态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底线任务高位推动,围绕做好水的涵养、土的保持、沙的治理三篇文章,紧盯全省生态环境整体脆弱、绿色发展动能不足、废弃矿山治理任务艰巨繁重等实际,坚持规划引领、突出节约集约、加强系统治理、聚焦价值转换、严格监督管理,持续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进建立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资源支撑体系,持续筑牢国家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甘肃省自然资源部门全方位推进生态保护治理,深层次整治生态环境问题,持续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坚持规划引领,持续优化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批复实施,合理规划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构筑全省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坚决维护“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严守自然生态安全底线。科学编制《甘肃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统筹生态修复治理布局,为全省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指导。充分发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生态修复专责组职责,编制《甘肃省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实施方案》,推动黄河流域相关市县强化空间协同,引导空间要素持续集聚,构建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安全格局。印发《甘肃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实施细则》,严格生态保护红线内允许有限人为活动的审核,强化生态基底硬约束,有效增加“蓝绿”空间,提高发展“含绿量”、生态“含金量”。突出节约集约,着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加强建设项目用地全程监管,督促建设项目用地单位切实履行土地复垦法定义务,确保“谁损毁、谁复垦”。印发甘肃省仓储、物流业项目建设用地标准等8项土地使用标准,有效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推进土地复垦、生态修复与项目建设统一设计、统筹实施,实现“边建设、边复垦”。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管控,严格开发利用条件,并将生态保护修复要求体现在矿业权出让合同签订、采矿权登记、开采过程管理、闭坑管理等各环节,压实矿山企业主体责任,确保“谁破坏、谁治理”。完善矿区生态修复方案编报审查制度,推动生态修复方案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开采设计等紧密衔接、统筹实施、严格落实,切实做到“边开采、边修复”。加强生产矿山监管,开展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义务“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督促矿业权人及时履行生态修复义务。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完善制度标准体系,联合13部门印发《甘肃省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办法》,制定《甘肃省绿色矿山建设规范》。2023年7月以来,全省绿色矿山由35座增加到71座。加强系统治理,有效提升区域生态质量。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点,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的连续性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推进甘南“山水工程”实施,通过护山、保水、治湖、扩林、调田、护草、固沙系统治理,有效提升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功能,累计完成修复面积16.25万公顷。完成甘肃省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图斑生态破坏调查评价,接续开展长江流域和内陆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图斑生态破坏调查评价,摸清历史遗留矿山生态破坏本底。坚持集中连片示范治理以矿产资源集中开发区等为重点,积极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实施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区(甘肃平凉市)、黄河重点生态区(甘肃白银段)两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治理损毁面积2244公顷。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分区分类施策开展生态修复治理,2023年、2024年在全省重要生态区、风景名胜区、人口集聚区、重要铁路公路沿线等“三区两线”范围内投入省级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资金3.17亿元,实施生态修复治理项目28个,预计治理损毁土地3048公顷。积极推动《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实施意见》落实,与国开行、农发行签订支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战略框架协议,以政策红利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奋力做好地灾防治,通过2024年国债、中央补助、积石山地震灾后重建等获得资金支持18.23亿元,实施风险调查、监测预警、工程治理等项目,持续提升综合防治能力。聚焦价值转换,积极探索资源资产利用转化途径。扎实开展国土变更调查、林草湿荒普查、水资源基础调查,为摸清生态家底夯实基础。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查清自然资源数量、质量、结构、生态功能等,及时准确掌握自然资源本底及生态产品供应、开发利用潜力。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积极探索土地、森林、草原、矿产、国家公园资源资产保护与使用、处置配置、收益管理、考核评价、监督管理等配套制度研究,为国家层面制度建设和相关法律法规修订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向自然资源部报送典型案例11个、重点研究课题成果3个,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贡献“甘肃经验”。积极推进统一确权登记,完成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省片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任务和保护地、水流、林场、草原以及矿产地等4451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主体工作,为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产权交易提供有力的市场实证。严格监督管理,守住自然安全边界。开展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掌握全省自然生态家底。推进执法监管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综合运用遥感监测、卫片核查、视频监控和动态巡查等方式,建立全天候、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生态保护修复综合监管格局,及时发现、制止、查处各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违反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的行为,严厉打击以生态修复为名行破坏生态环境之实的问题。开展全省自然资源领域问题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推进历年自然资源督察、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审计等发现的自然资源领域违法违规问题整改整治,共整改问题2143个。加强与公安、检察院、法院和纪检监察机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构建行刑衔接、行纪衔接的工作机制,形成执法监管合力,守好生态安全底线。甘肃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与省内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对接,持续加强生态修复科技支持,依托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研究所等省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甘肃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国土空间植被恢复与自然条件耦合区划、河西走廊地区生态恢复与巩固提升等课题,系统研究地表水、地下水分布及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内在机理,坚持“四水四定”,因地制宜提出西北干旱高寒区域分区分类治理措施,为区域节水适水种植、盐碱地改良、固碳增汇等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规范,提升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和专业性。编制《甘肃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甘肃省生态修复适宜性植物物种应用指南》,科学确定保育保护、自然恢复、辅助修复、生态重塑等具体措施,维护生态安全,提升生态功能。针对甘肃省干旱半干旱区裸露边坡生态修复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基于不同生态功能区的裸露边坡土壤重构技术理论,集成创新了适用于各类边坡不同立地条件下生态修复技术的12项成套技术并进行了示范推广。甘肃发展史,是一部不屈不挠同严酷恶劣的自然条件斗争的历史。站在新的起点,甘肃省自然资源部门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保护治理作为重中之重,把解决突出问题作为当务之急,把统筹保护和发展作为核心工作,持续发扬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的新时代愚公精神,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环境,全省自然资源人一年接着一年干,一茬接着一茬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努力让陇原大地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山川更秀美,把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筑得更牢,以实际行动向党中央、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一份合格答卷,让甘肃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来源: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