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是由价值还是供求决定的?货币增发必然推动通胀吗?

文摘   2024-11-21 03:08   湖南  

内容提要: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认为产品的价值决定价格,但其他纯粹的经济学派公认供求决定商品价格。供求决定价格理论,并不否定供求之外的其他因素对价格的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通过影响供应和需求来影响价格,但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对价格的影响,方向并不一定。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价格变化有什么影响?这本来是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但我发现,在中国神奇的自媒体平台上,科学理论已经被反智言论蹂躏得体无完肤。以至于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比如项立刚的“基础科学研究没有用“的反智言论。

最近又看到有个自称学经济的@清逸观点 ,一而再、再而三在自媒体平台上说清华经济学教授说价格涨跌由供需决定是错误的,坚称“商品价格由价值(成本)决定“,还说影响价格涨跌的最主要的因素,并不是供需关系,而是货币量,货币增加,就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可以说,项立刚的反智言论只能骗骗他那些无知的粉丝,但清逸观点的“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论和”货币增加就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论,看上去似乎有点道理,可能会忽悠大多数网民。

对清逸观点关于价格的看法,我想从三个角度普及一下价格理论的基本常识。

一、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认为产品的价值决定价格,但其他纯粹的经济学派均公认供求决定商品价格。

我认为清逸观点可能误解了什么是经济学。我不清楚他读了几本经济学书籍。但我知道,他一定是读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因为只有这一种政治经济学理论定义过产品价格由价值决定。但这无疑是一本政治多于经济、远离经济靠近政治、用政治立场解释经济问题的所谓经济学。你依据他来闹革命可以,依据他来解释甚至管理经济,最后的结果就是否认市场,拥抱计划。比如苏联和1980年前的我们,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现代经济学中,几乎所有版本的经济学原理中,都是这样介绍价格的:商品的价格由供求规律决定。消费者有购买产品的愿望,而生产者制造供应来满足这种需求。因此商品的供求水平而形成了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供应等于商品的需求时所形成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

注意,我们用语很严谨。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没有商品的概念,只有产品的概念。而所有流派的经济学原理中,价格都是商品的价格。在经济学中,产品特指还未进入流通即市场的物品。进入了市场的产品,才能称之为商品。

所以,清逸观点即使引用了马克思的价格定义,也是错误的。因为马克思只说过产品价值决定价格,从来没讲过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因为在其政治经济学中,从未提及过商品这个概念。

在经济学原理中,价格确定、均衡价格和价格机制的概念非常重要。

首先商品的价格是由于商品的供求水平而形成和确定的。均衡价格是指商品的供应与商品的需求交集时形成的价格。

阅读下面这个示例,能够更好地理解该主题。

如图所示,当供应量很小,需求量很大时,价格会很高,因为供不应求,消费者愿意以更高的价格购买商品,然而,在更高的价格下,需求下降,因为低收入者更难获得商品。更高的价格会带来更高的利润,价格信号会引导生产者扩大生产,提供更多的商品。当商品越来越多远超需求时,价格就会下跌。 为了出售这些过剩的商品,生产商会降低他们的商品价格,以鼓励消费者购买更多的商品。这将导致供求关系延长,直到达到供求等于需求的均衡价格。

图表显示,供需曲线的交点是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可以缩写为 Pe,均衡量可以缩写为 Qe。

价格机制。这种控制商品价格的供求系统被称为价格机制。价格机制只能在没有行政权力干预的自由市场条件下发挥作用。价格机制允许自动控制和消除供需的过剩和短缺,因为需求和供应将根据需要收缩和扩展以达到均衡价格。

价格机制,即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影响供求的机制,是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你否定这一点,你就否定了市场,意味着你压根不懂经济。当然,在计划经济模式下,价格机制就会失效。在市场经济中,行政权力之手对市场的干预越多,价格机制的灵敏度越低。

二、供求决定价格理论,并不否定供求之外的其他因素对价格的影响。

在经济学里,供求决定价格,仅表示在价格的形成过程中,供求关系起着主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也会对价格的形成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一切能够影响供应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因素。

比如消费者偏好、替代品或补充品的价格、对未来的期望、需求弹性、技术的进步、生产规模、资金利率、地租、税率、劳动力成本,等等。

其中需求弹性对商品的价格影响非常重要。因为需求弹性越小,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越小;需求弹性越大,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越大。

所以说,需求弹性是另一种价格决定理论。在经济学中,需求弹性是衡量需求随价格上涨或下跌而变化的量度。

需求弹性 = (需求数量的百分比变化)/(价格的百分比变化)。

当 1% 的价格变化导致需求量变化大于 1% 时,需求曲线是弹性的。如果价格变化 1% 导致需求变化小于 1%,则需求曲线被认为是无弹性的。

假设巧克力棒的价格上涨了 10%,需求下降了 20%。需求弹性为:

价格弹性 = -20%/10% = -2。在这种情况下,巧克力棒的价格弹性是高度弹性的,需求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

而水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非常小。如果当地自来水公司提高价格,它无法导致消费者减少用水,而消费者将不得不付费。

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中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最基本方式,它有几个影响:

分配资源。由于资源是稀缺和有限的。价格机制允许将有限的资源有效地分配给消费者。然而,价格机制将资源分配给那些愿意为此支付最多的人,这就引起了低收入人群的担忧。所以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行政机构将税收中的一部分拿出来通过社会保障制度转移支付给低收入人群,来缓和收入差距过大所导致的资源分配过度倾向高收入阶层,以缓解社会矛盾。

提供信号。价格机制表明应该在哪些地方分配更多的资源,在哪些地方应该分配更少的资源。例如,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很大,那么该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向生产商发出信号,应该在这个特定市场分配更多的资源,因为这里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价格机制所传递的信号准确性和及时性,是行政机构永远无法超越的。这也是市场经济有利于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最后总会导致资源错配和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这也是张维迎教授认为产业政策往往导致各地一哄而起,最后一定是产能过剩、价格内卷、一地鸡毛的主要理论依据。因为在企业扩张、生产环节,产业政策中的补贴干扰了价格信号,使得企业的投资失去了价格指引,但他们的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之后,必然会因为供求对价格的形成机制而不断下降。

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激励。如果商品的价格上涨,它就会激励生产者增加产量,销售更多的商品,因为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供应短缺将推高价格。消费者担心他们无法获得该产品,因此他们愿意为此支付更多费用,但受收入的制约他们会减少购买的数量。

供应过剩将导致生产商降价以减少其仓库中积累的库存。而较低的价格会刺激消费者购买更多的数量。所以价格战往往有效。

三、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通过影响供应和需求来影响价格,但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对价格的影响,方向并不一定。

清逸观点说“货币增加,就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这纯属谬误。

因为货币从来不会直接影响价格。货币只会通过对供应和需求的影响来影响价格。所以,同样的货币宽松和货币紧缩,如果实现的路径不同,对供应和需求的影响也不同,最后导致的价格变化结果也不同。

比如,疫情后中美都实施了货币宽松,都向市场注入了几十万亿的货币,但美国增量货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流入了家庭,提高了家庭购买力,激发了市场需求,所以推升了通胀。美联储从2022年3月开始加息缩表,就是为了打压通胀。

而我们的增量货币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流入到了政府和企业,集中于基建和企业扩张,结果提高了公共产品和工业品的供给,导致生产过剩,价格下行,经济通缩。

所以,同样的货币宽松,同样增发货币,但货币增发路径不同,对价格的影响结果有可能相反。

所以,绝对不能片面地得出增发货币就会导致通胀的结果,因为如此你就无法解释日本和我们为什么增加了货币流通量之后,为什么会产生通缩的结果。

推荐阅读已发历史文章:
海外建厂、调整退税,制造业去产能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
为什么突然取消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出口退税会彻底取消吗?
从前三季度中美家庭债务规模与债务负担,比较家庭债务风险

推荐观看火星数据研究所视频:

【作者:徐三郎】



三郎宏观
解读宏观经济现象,普及战争经济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