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单个园区项目成本全周期管理?

楼市   房产   2024-12-21 09:30   上海  

2024年11月27日,上海未来园与亿翰智库携手呈现的《园区规划设计大讲堂》第三讲如期开播,主题为园区规划设计全流程效益提升与成本管理经验思考。我们做了切片讨论主题二:单项目成本管理全流程解析与探讨

以下为嘉宾演讲实录:

元创基金资产管理部资深副总裁 王军:

#01

项目拿地阶段的成本测算
我想和大家分享更多关于单项目的内容,这里指的是小范围的成本,而非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概念。首先,探讨成本在项目的哪个时间节点介入,能够更好地为项目落地以及实现既定成本目标。接下来的分享将从拿地阶段及后续开发各个阶段的相关工作内容、对应部门职责及工作重点展开。
首先是项目的第一步-拿地阶段。拿地阶段涉及投拓部门、产业部门、设计部门、成本部门、风控部门以及财务部门。在拿地阶段,相关部门的工作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进行。投拓部门要拿到地,产业部门需要对地块上要建设的产品或业态以及周边竞品或相关产业进行详细研究。据我了解,在日常工作交流中,很多公司在产研这部分工作有所欠缺,有的向第三方购买服务,也有公司有部分产研工作人员,但未形成系统化的产研部门。产研工作在整个开发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对后面的成本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接着是设计部门,根据产业部门反馈的信息,进行强排并出方案,将主管部门相关的指标性数据提供给成本部门。第四步是成本部门的工作。在拿地阶段的测算,是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成本工作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从测算的科目划分来看,包括土地费用、大市政配套费、前期费用、地基处理费用、建安工程费、基础配套费、公共配套费以及预备费等。要合理计算这些费用,需拿到相应依据。同时,成本部门在测算时要提醒成本敏感事项分析,明确哪一项指标变化会对整个项目成本影响较大,并在拿地测算时特殊说明。
拿地测算方面,成本部门的工作与设计部门有一定重叠和结合。现场踏勘是必要的,可与设计部门同事共同查看地块的设施情况、周边不利因素、道路开口位置及等级、场地内土壤情况、原有遗留建筑物情况,如有初勘更好,了解地下是否有不利物资条件等。这些在测算阶段对成本影响较大。
比如,我曾遇到一个项目,拿地前期土壤处理由政府完成,这涉及拿地周期问题。前期费用测算,大原则是根据前期部门同事拿回来的报建相关窗口缴费以及收费标准逐项落实。如胶平、水土保持等收费标准,有的根据建筑面积,有的根据占地面积进行测算。成本中最大的一项是建安费用。在前期只有方案的前提下,更多应用指标,也可根据方案反推部分实物工程量。有实物工程量尽量选用,没有则根据指标反算。基础配套费、公共配套费的测算原则与上述内容类似。预备费用于应对开发过程中与预期不一致的情况,如必要变更、不可避免的签证、涨价风险以及规划费用增加等。每个公司预备费预留金额不同,要根据自身情况预留。成本测算后要交给财务部门研判项目收益,财务部门根据成本对应相关财务成本,如开发贷周期等,测算内部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只有财务测算达标,才会拿地进行后续开发。
风控部门主要对土地出让协议中的法务层面风险进行研判,辅助项目开发推进。这里有一个小问题留给在线的各位朋友:您认为在拿地阶段,哪一部分工作或哪个部门的工作是比较重要的呢?在后续交流时间或有机会联系时,我们可以共同探讨。

#02

研判阶段的工作

第二部分,我要提到的是市场研判阶段。在前面第一部分内容中,我已对研判内容做了详细阐述,主要是为了说明第一部分所讲的相关内容,所以这第二部分不再展开区位分析、城市产业研究以及周边供地情况等内容。这些与第一部分提到的主要分析周边产业情况、周边竞品情况以及确定项目要做何种类型产品和业态以迎合市场、实现良好去化等相关工作一致。
第三部分主要讲设计部门的研判阶段。在第一批内容中,结合成本相关工作也提到了设计部门的一些研判相关内容。在整个项目过程中,设计部门的研判和成本部门一样,都需要进行现场查看。比如进行场地分析,包括地块的实际情况、周边道路情况以及不利因素等,在踏勘阶段可能需要与成本部门共同配合,尽量挖掘出潜在风险。有时可以根据政府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有时可以根据现场反映出的特殊情况,比如高压线。我现在有一个项目就遇到过在土地出让阶段高压线未迁移的问题,在开发阶段就面临高压线迁移不利因素,导致工期延期,进而成本暂时性增加。

#03

成本测算的细项工作

提到成本测算的相关工作,前面提到了拿地第一阶段的测算及其中的费用组成。现在对这部分内容展开说明。成本科目划分一般要做到四级到五级科目,当前展示的是一级大科目,包括土地及大市政配套费、前期费用、地基处理、建安工程、基础配套、公共配套以及预备费。在实际工作中,基本按照这样的逻辑进行划分。

接下来的细项分项,各个公司可能不同,归属也可能各异,但大致原则一致,千万不能出现漏项。若有大的漏项,测算成本的结果会明显错误。进行成本测算时,要考虑项目的属性。项目成本并非固定不变,它与方案以及确定的项目定位有很大直接关系。前面吴敏总分享中提到的配置标准,对现阶段的成本测算也有很大影响。比如配置标准高,电梯选用更好的品牌,就会对成本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前面还提到了相关的结构限额指标,这些对整个一结构或二结构的测算起到指导或基础作用。整体而言,大的测算原则是在目标成本测算阶段尽量准确,当然每个公司测算的颗粒度可能不同。比如,曾经遇到过一种情况,交流时发现有的公司目标成本只是算大致一平米多少钱,算出一个总投入,这也是一种目标成本,只是颗粒度不同。

这部分主要介绍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流程。目前的流程是以平行发包模式为主,市面上大多数开发企业采用平行发包模式,EPC 模式不在今天的分享范围内。在平行发包模式下,主要分享相关工作流程。前面完成了目标成本测算,相关部门进行研判后拿地,进入开发阶段。首先是出图后进行招标,包括单位入围、设计部门提供招标图纸、招投标相关工作、合同签订、合同执行。如果执行过程中有新的变更以及合同外发生的新内容,进行立项,包括合同结算、结算审核以及最后的财务款项支付。整个流程是一个循环,且是闭合的。
在这个过程中,能取得成功或达到成本管理目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单位入围。在工作经历中遇到过很多情况,有时候不是成本控不下来,而是在单位入围时出了问题,没有找到对应匹配的单位,或者在招标过程中没有形成良好的竞争。往往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无法达到最初目标成本中对应的限定,比如正高压、门窗、桩基等可能会超目标成本。所以单位入围这一块确实非常重要。此外,招标图纸的准确性也极为重要。在整个招投标工作过程中,如果图纸不够准确或者错误较多,会给编标带来很大困扰。比如图纸不详细、缺少节点图导致无法算量等问题,这些都是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题。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很多问题。前面单位入围、完成招标、签订合同后,合同执行过程其实是成本管理工作最难的一步。合同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清单漏项、争议索赔、甲方付款不及时等。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要确保这些问题不会影响施工工期,保证项目顺利进行。这需要成本管理工作人员花费大量心思和精力去总结和更好地管理。
最后是工程结算。工程结算完成后,目标成本对应的合约规划基本扎口,也就是说此时可以看出目标成本是否最终实现。整个目标成本在实施过程中,动态成本是一个比较有利的管控手段。动态成本等于已发生金额加上待发生金额。动态成本的执行率在多少是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能够确保目标成本在可控范围内,这一点大家心中应该有答案。整个动态成本执行到结算完成,就可以知道目标成本是结余还是超支。如果超支,项目利润率会直线下降;如果节约成本,则可能超额完成利润目标,因为利润是结合目标成本制定的,节约成本对项目利润达成有积极作用。

#04

结语

这部分主要从管理思路和工作职责方面列出了几点个人想法。不管是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还是沟通协调工作,在整个成本管理工作过程中,对于成本部门或者其他部门来说,这几点都比较重要。今天主要讲成本部门的成本管理工作,其中逻辑思维、问题解决、沟通协调这三点,想和在线的朋友们交流一下,大家认为哪一个更重要,可以在后面的交流环节进一步探讨。
在整个成本管理过程中,沟通协调工作比较重要。因为有效的沟通可以提高沟通效率,变相地节约成本,不管是时间成本还是经济成本。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大家的管理思路可能趋于一致,管理方式方法也可能差不多。这里涉及一个循环的概念,即 PDCA。很多时候成本部门负责人会让大家做计划,如季度计划、半年计划或年度计划。做完计划后执行,执行出结果后进行检查,最后进行提升或完善。在从业过程中,与同行业人员交流时发现,很多人会忽略最后一项提升完善。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在工作中遇到一些人,计划没达成,就进行严厉处罚甚至开除。这种管理方式可能比较狼性,会淘汰一些不胜任的人员,但绝对不是管理的终极目标。大家应该更多地把关注点放在最后一项提升上,思考计划达不成是执行环节出了问题还是结果环节出了问题,总结问题后进行提升改进,这样计划达成率才会提高。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更多思考的永恒话题。
扫码添加论坛主持人微信,发送名片通过审核,加入直播交流群,参与园区规划设计系列论坛后续交流讨论。

相关合作交流,敬请垂询


产城观察网近期推文一览:
园区供需分析 | 工业篇(4月)、工业篇(6月)、工业篇(7月)、工业篇(8月)、工业篇(9月)、工业篇(10月)、工业篇(11月)、土地篇(1月)、土地篇(2月)、土地篇(3月)、土地篇(4月)、土地篇(6月)、土地篇(7月土地篇(8月)、土地篇(9月)、土地篇(10月)、土地篇(11月)、土地篇(12月)土地篇(24年1月)、土地篇(24年2月)、土地篇(24年3月)
园区市场 | 江苏产业园区市场、安徽产业园区市场
产业研究 | 无人机、集成电路、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分布式光伏、医疗影像、半导体、人工智能
行业研究 | 产业园区年中策略、物流产业化、园区运营、产业地产分销代理商“六大流派”、杭州园区轻资产怪物房、产业园区从“产业招商”到“商招产业”、什么是真正的“工业上楼”?2024产业园区发展十大预测2024产业园区十大“幻觉”,来看看中了几招(上/
企业研究 | 联东集团、万洋集团、中南高科、润城新产业、金地威新、华夏幸福、中电光谷
园区案例 | 南山红花岭智造产业园、格力三溪科创小镇、自贸壹号、天安云谷、中城坪山生物医药系列园区、金地威新嘉定智造园、松湖智谷、广州时代芳华里东谷创业园金地威新·吴中(木渎)智造园
热点解读 | 生物医药园区的一次大洗牌、万洋集团入主顾地科技获批、杭州临平出让两宗工业用地禁止发REITs基金、《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新政解读、资本市场又将迎来一家产业园区运营商、首个支持“商住改工”政策解读、张江M0政策解读联东第三品牌“三湾工业”来了
REITs专栏 | 易方达广开REIT获反馈易方达广开REIT底层资产解析、盘点申报中的产业园区REITs、华夏合肥高新创新产业园REIT、临港东久产业园REIT、安徽中安创谷REIT杭州西湖电子集团东谷软件园REIT、华泰紫金南京建邺产业园REIT
产业大数据 | PDS园产地免费试用
园区月报 | 23年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4年1月、2月
招商周刊 | (11.25-12.1)、(12.2-12.8)、(12.9-12.15)、(12.16-1.5)、(1.6-1.12)、(1.13-1.19)(1.20-1.26)(1.27-2.2)(2.3-2.23)(2.24-3.1)(3.2-3.8)(3.9-3.15)(3.16-3.22)(3.23-3.29)(3.30-4.7)
圈层活动 | 2024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珠海)、2023亿翰产业资源总裁会、2023产业资源生态高峰论坛、2023产业园区创新发展大会、2023湾区产城创新大会、产业园区资源生态交流会(浙江站)、产业园区资源生态交流会(安徽站)、产业园区资源生态交流会(大湾区站)、第四届产业进化论暨产业服务生态峰会安徽省国资平台高质量转型发展2023专题研讨会(第三期)
线上论坛 | 园区规划与产品设计系列论坛产业园区双碳建设与能源管理大讲堂








产城观察网
产城观察网是亿翰智库产业园区事业部的研究平台,聚焦“城市综合开发(产城)、产业园开发运营”相关领域,定位“产业地产领域系统服务提供商和资源集成商”,先后完成咨询规划研究委托近百个,与超70家产业地产企业/政府机构达成合作、建立定期交流机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