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年终盘点②丨回眸2024,九龙教育五大热词之“内涵发展”

文摘   2024-12-28 11:01   重庆  

九龙教育年终盘点

2024

2024年,全区教育系统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一体落实区委十三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围绕“新时代教育强区”的发展目标,聚焦聚力教育“五五行动”,在加快建设新时代教育强区中勇挑重担、走在前列,努力为“东西一体化 全域现代化”大美九龙坡建设贡献教育力量。

即日起,“九龙教育”官微以“党的建设”“内涵发展”“综合改革”“队伍建设”“民生保障”五大热词,与大家回顾九龙教育实干争先的这一年。


育才中学

体艺融合发展,体育与艺术领域双丰收

重庆育才中学在推进“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下,践行“健康第一,体艺润心”,不仅在体育、美育领域屡创佳绩,在体艺拔尖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体育强心,体坛捷报频传。体育教学精益求精,竞技赛事如火如荼;高水平运动队屡破纪录,青年教师拔节生长。育才体育人,以实际行动,书写体育强校新篇章。2024年,学生高水平运动队共获国际冠军2次、亚军1次,全国冠军17人次、全国亚军10人次,重庆市冠军45余人次;36名体育健儿达国家一级运动员。高水平运动队共获国际冠军2次、亚军1次、全国冠军17人次、全国亚军10人次、重庆市冠军45余人次,36名体育健儿达国家一级运动员,育才正在体育领域开辟“竞技逐梦,志在巅峰”的新篇章。

艺术唯真,美育花开满园。育才中学通过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创新美育教学与方法的融合,对艺术与学科实践的紧密结合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将培养全校师生的美育意识、美育思维、美育能力三者相结合,实现“全员育美、全过程育美、全方位育美”的“三全”美育。2024年,学生艺术团秉承“润美于心,化美于行”的宗旨,共参演和承办国际、国家级活动11次、市级活动22次、区级活动12次。在艺术比赛中2项国际级金奖、28项市级一等奖,3项艺术表演类作品报送全国教育部参评。艺术团用卓越的表现和丰硕的成果书写了育才中学美育发展的新篇章,全面展示育才中学美育工作的显著成效。

重庆外国语学校

深化学校内涵建设

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国家教育方针的引领下,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重庆外国语学校)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作为全国首批创办的七所外国语学校之一,重外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扩优提质行动、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聚焦创新人才培养,培育“外语+”复合型人才。重庆外国语学校是中国教科院教育强国实验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牵头学校,以“外语+”为突破口,创建“四大书院”,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多样化优质教育。一是“同文书院”,定位于复语型人才培养,采用“英语+非通语课程”双外语教学模式;二是“创新书院”,定位于拔尖型人才培养,采用“外语+强基课程”教学模式;三是“博雅书院”,定位于复合型人才培养,采用“外语+文理课程”教学模式;四是“国际书院”,定位于国际型人才培养,采用“外语+国际课程”教学模式。

深化创新课程改革,构建“四品”选修课程图谱。学校以“融智+”课程为载体,基于学生发展需求设计系列课程,着力构建科创、人文、艺术、国际四大品类的选修课程图谱,以突破传统课堂边界,将学校科学教育、学生生涯教育与同步进入科研院所实验室结合起来,为学生搭建多元平台,积极探索智慧教育支撑课堂教学改革与实验的方略。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走进重外第16届科技文化节院士大讲堂,中德师生同上特色国际课程“现代渝企文化课程”,中华体艺传统课程获媒体报道。

实验外语校

深化课堂改革

促进学生多元成长

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中西兼容、彰显个性”的办学理念,深耕教书育人主阵地,理清高质量课堂建设的行动逻辑,不断提高育人质量。

一是聚焦思政引领,开启课堂变革新征程。勇担教育强国实验区“聚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牵头重任,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构建“一核三维多路径”大思政格局,促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课程育人与活动育人协同发力,努力实现三全育人;创新“五动”(教师带动、学生互动、课堂驱动、研究撬动、资源联动)小初高贯通式思政育人模式,实现思政教育螺旋上升、循序渐进。以横向贯通和纵向衔接,增强课堂教学的思政引领力。

二是聚焦关键环节,雕琢课堂教学新样态。学校践行“以生为本、减负提质、科学育人”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导向,优化课堂教学关键环节,雕琢课堂教学新样态。坚持用科研的方式做实校本教研,提升“教”的水平;以学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提升“学”的深度;着力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让课堂成为思维交锋阵地;常态化推门听课监督护航,确保课堂教学品质。

三是聚焦评价取向,拓展课堂育人新维度。开设“第二课堂”,学校精准聚焦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精心构建科创、艺体、人文等高质量选修课堂,开阔知识视野,深挖学生潜能;开拓“实践课堂”,通过校内外学生实践活动,发挥实践育人独特作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成长。

渝高中学

“双减”落实返璞归真

特色社团有“延”有味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渝高中学将“双减”工作落到实处,构建“五育融合”育人体系,着力打造特色课程和精品社团,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特色课程丰富多彩。充分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完善“行思”课程体系,初中依托特色延时课,每周定时走班全覆盖开设28门兴趣活动课程;高中开设选修课8门、市级精品选修课3门。全校做亮做特“三节”“两秀”“一实践”等特色活动,多维度培养时代新人。

社团活动成果丰硕。学校依托体艺项目、社团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发展兴趣、提升能力的平台。“科创社”在第十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中获二等奖及最佳科普奖,田径队参加九龙坡区第三十八届中小学生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一名,橄榄球队参加重庆市英式橄榄球锦标赛比赛获第一名。

创新培养崭露头角。做亮将非遗文化刺绣课程,让学生在传承中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审美趣味、培养创新思维;“渝高中学刺绣工作坊”在重庆市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一等奖。与市内高校和九龙坡区数字大厦合作,通过学科竞赛、科研实践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研实践能力,拓展国际视野,高2027届学生陈羿君获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

田家炳中学

五育并举润心田

体艺特色促发展

田家炳中学坚持“立德树人”“五育融合”,着力为每一名学子全面健康成长打造多元平台。

以体育人,育德健魄。学校聚焦“全民运动+特色发展”的体教融合新模式。通过年级自编操展示、特色延时体育课、体育节等多种形式确保学生每天锻炼2小时,切实增强学生体质,磨练意志。同时,强化课余训练,提升比赛成绩:啦啦操队获重庆市第一名,参加市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展示获好评;女足、男排、女排分获重庆市第一、第二、第三名;足球队、排球队参加重庆市第七届运动会获4枚金牌;男篮再次蝉联九龙坡区第一名;田径队参加区级运动会获两金两银两铜。

以美育人,润心养德。学校致力于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一门乐器,具备欣赏音乐与美术作品的能力,用艺术滋养学生的心灵;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师生艺术节,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在舞台上大放光彩。为有艺术天赋的孩子搭建展示平台,积极参与全国全市全区各类艺术活动,校“幸福鸟”合唱团、校舞蹈队参加重庆市比赛均获第一名,原创舞蹈《红岩》参加区艺术月活动获得群舞类节目一等奖。

在重庆市体育美术测评中,全校学生的体育美育素质、初一年级全体师生口风琴展演获得专家一致好评。

工艺美术学校  

聚焦“五融”美育行动  

培育“五美”时代新人

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深挖专业优势,聚焦“五融”美育行动,全面培养美品、美形、美情、美艺、美劳的“五美”时代新人,形成独具工美特色的德育品牌。

融课程:构建了思政课核心圈、特色美育课程圈、德育活动课程圈相互融合的“三圈层”美育课程体系。融师资:搭建了社会优秀师资、非遗大师和美育专家、学校教师相互交流的“三跨界”美育教师体系。融活动:打造了社团活动、社区活动、院馆活动为主体的“三场域”美育活动体系。融文化:建设了专业文化、校园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相互渗透的“三维度”美育文化体系。融评价:开发了标准尺度、评价工具、评价平台相互作用的“三要素”美育评价体系。

学校育人成效明显提升,学生参加国家级技能大赛、艺体类比赛获市级以上奖励45项。教师获得思政教学能力比赛1等奖,建设市级大思政基地,培养市级思政教学团队2个。辐射示范影响持续增强,学校“五美”德育模式在 20 余所学校推广,《培育“五美”时代新人:“五融”美育浸润行动体系构建与实践》被市教委确定为2024年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重点培育项目。学校举办了70年教育成果展,充分展现了工美的艺术特色,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杨家坪中学B区

书香润校园

群文展风采

杨家坪中学B区以群文阅读为支点,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搭建成长展示平台,推动书香校园建设。

深度融合建体系。学校深入挖掘群文阅读的独特价值,聚焦丰富多元的内容、科学合理的结构,深入链接课内课外,构建群文阅读精品课程的内容。群文阅读课程还与学校的特色教育资源相融合,形成具有系统性、创新性、可迁移性的教学模式。

课本剧里促成长。当阅读与表演相遇,展开“书香浸润人生,阅读赋能成长”课本剧活动成为了阅读深化的新契机。学生们从课本的字里行间出发,揣摩角色心理、演绎故事起伏,在排练与表演中对课本内容深化理解和感悟,将平面的文字转化为鲜活的舞台形象。这不仅提升了阅读兴趣,更让阅读效果从简单的数量积累实现了质的飞跃,使知识内化于心,开启了阅读能力进阶的新旅程。

校园阅读铸品牌。校园各处皆为阅读的“延伸课堂”,文化长廊展示着学生的读书心得与创意手抄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在这里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分享感悟,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绽放。群文阅读课程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素养、批判性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更为各地教育者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例。吸引了四川省自贡市、贵州省铜仁市、贵州省惠水县、内蒙古杭锦后旗等多地参观团前来交流学习,成为了学校一张熠熠生辉的教育名片,持续散发着独特魅力。

杨家坪中学C区

以“三维”品质优化生本供给

杨家坪中学C区通过下沉式挖掘、田野式实践,以有温度、有宽度、有适切度的“三维”品质课程理念,构建“辰成课程”,优化生本供给。

课程有“温度”,课程指向的目标是为学生成长奠基,为终身发展蓄力,为“人皆能大成”掌灯,在温度课程中培养一批有理想、有知识、有道德、有温度、有爱国情的人。课程有“宽度”,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开放性上确保学生选择的相对自由,做到有得选、有得学,课程化成的浸润性、濡染性上着眼长远、利及未来,推出“辰成思政课•辰成十二说”校本课程,融入“亲情、母校情、家国情怀、世界观等,打造“浸润式”课程文化,建设良好育人生态,实现育人目标。课程有“适切度”,体现在课程供给、课程实施上,与学生的身心特点、志趣爱好做到匹配度高、代入性强,学生认可、喜欢。学校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上,推出了不同层级和水平可以赋能学生成长需求的多样态课程,小学中低学段开设童趣折纸、学习力思维训练等十五类课程,高学段开设分级阅读、互帮互学等五类课程,中学部开设玩转生物、指甲地理、健美操、趣味编程、辰成科学DIY等二十余类课程。

高新育才学校

体教融合赋能量

五育并举促成长

重庆高新育才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理念,积极推进体教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高新育才辨识度的学生运动队伍,致力于探索五育并举新路径,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条件保障是基础。大力完善体育设施设备,积极拓展丰富的运动空间;健全体育师资培养机制,打造了一支专业有活力的教师队伍;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体育运动资源(学校毗邻重庆奥体中心)助力体育人才的早期发掘与培养;建立运动队管理和考核办法,提升队伍思想素质。

课程普及向未来。学校坚持“两手抓”体育工作的思路,在抓竞技性队伍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发丰富的体育课程。通过行知体育文化节、跆拳操大课间、周三跑步日等活动,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内驱力,扎实有效开展户外体育锻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真人。 

课程育人是抓手。学校以发展特色运动项目为抓手,打造具有清晰辨识度的体育名片;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校际合作搭建运动员成才通道;着力打造跆拳道、拳击、棒垒球、田径等专业运动队伍,培育了大批高水平后备体育人才。学校现有国家一级跆拳道和拳击教练员各一名,中国足协B级教练员一名,C级教练员一名,区田径队教练员一名。各运动队在各种赛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涌现出一批国家级、市级运动员。

行远育才学校

搭建“三个平台”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聚焦特色社团,搭建学习平台。以“六礼五节”(入学礼、成长礼、毕业礼、升旗礼、文明礼、感恩礼、体育风采节、科创艺术节、经典阅读节、风采展示节、少年儿童节)为主线,突出打造板球、纸浆画艺术、兵道等特色在内的104个社团,本学年在各级活动中,获各类奖项100余个。

二是聚焦各级活动,搭建交流平台。为进一步搭建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让活动平台“走进来”,本年度,我校组织或承办重庆市美术教育学术年会暨2024年重庆市义务教育美术教材培训活动等市区级活动40余场,为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家门口”平台。

三是聚焦功能室建设,搭建创新平台。建好、用好各种类的功能室,不断深化“创新类别”功能室打造,进一步丰富课程体系、活动内容,满足学生“五育并举”的需求,学校现有功能教室42个,涵盖“力学实验室”“创客教室”等各种品类。

华梁学校

 体教融合赋能量 

五育并举促成长

华梁学校多措并举,深化体教融合,创特色育人模式,助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是构建学校体教融合课程体系。创设多样化体育空间,确保体育课按时开展,开足开齐体育课程,丰富课程内容;推进跨学科融合,人文学科讲好体育故事,科学学科渗透体育智慧,艺术学科涵养运动审美,劳动学科培育传统文化,让体能、思维并向发展,让强体、美德、启智、育心融合发展。

二是打造特色智力体育项目。加强与校外团队的专业合作,邀请知名教练、市级骨干教师授课,充实师资力量;将桥牌智力体育项目纳入体育教学体系,每周安排固定课时,开设桥牌普及课、桥牌社团提升课、寒暑假集训课等,近三年,在重庆市智力运动会和市七运会中,学校桥牌队成绩斐然、稳列三甲。

三是创新校园体育活动。多样化社团赋能学生成长,打破班级限制,自主选择社团,开发学生潜能;丰富体育赛事,举办趣味运动会,增设比赛项目,扩大学生体育视野,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区实验外语校

板球为笔,绘就五育融合多彩画卷

为了丰富“一校一品”“一校多品” 体育特色内涵,深化体教融合进程,学校将板球运动引入校园,使之成为五育融合发展的有力助推器,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一是课程建设-筑牢板球发展根基。作为重庆市板球青少年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学校高度重视板球运动的普及与推广,将其作为落实五育融合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各学段开设板球课程,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从板球的基本规则、技巧动作,到团队协作策略,都进行了系统且全面的教学。

二是分层培养-构建梯队培养体系。学校构建起完备的板球人才梯队培养体系。针对低年级学生,以兴趣培养为主,通过趣味活动让他们初步接触板球。中年级着重基础技能训练,规范击球、投球动作。高年级则强化战术意识与团队协作,组织实战对抗。同时,依据学生水平分层教学,定期考核,动态调整,构建完善的梯队培养体系。

三是赛事成果-彰显板球实力风采。学校积极组织板球队参与各级各类赛事,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实战中锻炼技艺、提升能力。在众多比赛中,学校板球队凭借扎实的技术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屡获佳绩,崭露头角。在今年12月的全国U系列板球赛上,学校板球队大放异彩,一举夺得四项冠军,成为赛场上的焦点。

九龙坡区实验外语校板球运动的发展,在五育融合的画卷上绘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推动学校向着卓越不断迈进,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学校特色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

铜罐驿实验学校

苦练“内功” 巧借“东风”

在教育的征程中,铜罐驿实验学校砥砺前行,通过苦练“内功”与巧借“东风”,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苦练“内功”,筑牢教学根基。教导处精心策划“三一二”计划,以每日三巡、每月一检、每月两查为抓手,对课堂教学、集体备课及作业制度严格监管,推门听课与蹲点督查并行,深入剖析教学状况,力促教学工作稳步推进。开展以“落实常规,减负提质”为主题的教研月活动,将教学设计、精品课例、作业设计评选有机融合,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得以显著提升。

巧借“东风”,积极拓展教育视野。东西一体化战略引领为学校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与联盟校、共同体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多学科精品课精彩呈现,有力推动校际教研交流,红色资源育人成果斐然,获各级部门高度肯定。这些活动为师生搭建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助力教育视野不断拓展。

渝高中学石新路校区

  “五育”并举  

助力特色课程建设

渝高中学石新路校区践行“五育融合”发展思想,以美育精品课程为引领,以多彩特色社团为载体,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保障,建设高质量校本特色课程。

美育启迪智慧。学校大力建设美育精品课程,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集团总校共享资源,开展编织、剪纸、脸谱设计、水墨国画等专题学习,在重庆市中小学艺术展演、市区级精品课程评比中荣获多个奖项。

社团培育特长。学校大力建设高质量特色社团:吉他社团“乐”响未来,律动校园的活力;烘焙社团快乐加“焙”,分享劳动的甜蜜;武术社团“武”动青春,健体铸魂;篮球社团迎“篮”而上,追“球”梦想;田径社团“径”显风采,追风不止;编程社团创“编”思想,锻炼思维。

心育护航成长。学校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新建温馨、舒适的心理辅导室,“一米阳光”心理辅导站护航学生成长,专职教师精心设计心理健康课程,周周开展多彩活动,让学生敞开心扉,“愈”见更好的自己。

人和中学

聚焦融合创新

构建课程新样态

学校坚持学生发展和构建课程相融合,深入探索地方和学校课程建设。

一是聚焦选修课程融合筑基。坚持遵循全面育人、因地制宜、选课走班、保障师资课时,在七八年级开设包括思政、历史、体育、艺术、科创、地理、心理等七个门类近30门校本选修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年承办3场区级教研展示活动获好评。

二是聚焦精品课程创新出彩。由区级学科带头人领衔学校“和润科创坊课程”实施,培育形成了“三创、三引、三建”新样态,即课程内容“三创”——展创,展播科技史、展演经典科学故事;智创,开设科技制作、科创制作课;艺创,开设艺术科技融合创作课。课程教学“三引”——目标规划“引航”,学科教研“引路”,名师、名课“引领”。课程管理“三建”——构建跨学科实践+项目式学习的实施路径,构建研教融合的增效机制,构建过程管理、成果运用与辐射带动统筹的调控制度。一年来,本课程学生获区市级科技竞赛一、二等奖26人次,“和润科创坊”获评重庆市中小学科学教育案例一等奖、相关实践做法在《重庆日报》报道推广。

田家炳中学B区

特色课程探新路

五育融合促优质

聚焦学校内涵建设,讲好幸福教育故事,促进幸福文化落地落实;聚焦三益课程体系建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促进优质均衡,走向“新质”学校。

一是德育活动焕然一“新”。融合“幸福教育”理念,探索“三益品德十育”“三益品格十化”“三益品位十展”德育校本活动课程,开发升旗仪式主题展演思政活动课程,打造幸福广播思政宣传阵地,推进劳动教育跨学科实践和一操一球体艺特色课程。

二是精品课程推陈出“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聚焦艺术学科核心素养,实施美术科学大单元跨学科实践探索,从衍纸、纸雕和立体三类纸艺技术,将纸艺文化资源引入初中美术课堂。

三是空间赋能面貌更“新”。建设“新场景”全阅读空间。以学校图书馆为中心辐射,围绕教风、学风文化元素建设诚.体艺空间、仁.文学空间、博.数理空间、达.科创空间、近思.综合空间、笃行.综合空间6大阅读空间。发挥学科阅读空间魅力吸引师生共同阅读交流,激发创造力,让师生悦读、悦动。

西彭一中

“悦”课程 乐成长

西彭一中以落实和巩固“双减”为出发点,依托学校优势资源,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精心打造了“悦读·悦心·悦生活——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精品课程。

酿造课程内核“中国味”。课程以主题活动为组织形式,内容涵盖中国成就、中国精神、中国美景、中国节气、中国节日、中国美食等多个方面,积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呈现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设置课程学习“阶梯度”。“悦读•悦心•悦生活”三种阶梯式学习模式,分别对应初级、中级、高级难度。通过阅读与聆听—理解与表达—体验与演绎等层层深入的学习活动增强学习质效。

搭建课程成果“展示台”。聚焦中国故事读、听、说、演等一系列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在展示活动中培养兼具文化自信、思维辨别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时代新人。

西彭二中

课程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彰显校园特色文化,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体验,创新发展,开心成长,西彭二中将特色课程精品化,特色活动主题化,助推学校特色发展。

精品课程引领学校特色上台阶。学校精品课程是学校特色课程精品化的产物,是结合学校师资、学生心理发展需求而开发的课程,包括香囊制作、中草药精油提炼、中草药香薰制作、中草药滴胶标本制作,中草药绘画笔记本制作等。学生对精品课程有浓厚的兴趣,在活动中,学生锻炼了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了劳动技能,培养了劳动的习惯,了解了中草药的药理性质,培养了中医药文化精神。

活动课程彰显学校特色出亮点。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中医药养生有良方,体重管理有保障”世界主题日活动,“小小罐子大学问,中医药文化我传承”主题日活动。参与了“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并在复赛中获得两枚铜牌和一枚银牌。在重庆市教委组织的“新时代、新征程”2024年重庆市中小学影视教育节目征集展演活动中“艾草青青”校园综艺视频获得三等奖。

西彭三中

借力板球推广

提升办学影响力

西彭三中将板球引入校园,积极参与板球运动推广,从三个方面提高了学校的区域办学影响力。

在五育融合方面,板球运动成为重要载体。参与板球运动,促进学生体魄与意志锻炼,实现体育与德育的融合;团队协作配合,提升学生思维与沟通技巧,推动智育的发展;比赛礼仪规范和文化交流,推动学生美育和劳育的进步,全方位落实五育并举。

在特色创建方面,板球运动成为独特标识。与众多传统体育项目相比较,板球以其独特的竞技魅力吸引全校180名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构建了涵盖基础训练、进阶技巧、实战演练的板球课程体系,通过定期举办校内赛事,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在特色办学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在影响提升方面,板球运动成为关注焦点。西彭三中板球队连续在市七运会及全国推广赛中荣获二等奖,引起区域内教育同行的广泛关注。学校借此与周边学校积极交流、分享经验,吸引更多学生加入,激发区域教育活力,稳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谢家湾小学

时事润心,朵朵绽放

——谢家湾小学《朵朵聊时事》精品课程

谢家湾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价值取向,在“一切有积极影响的元素都是课程”的课程观引领下,集合影响学生学习和核心素养培育的相关要素,在“朵朵聊两会”时事主题活动基础上,拓宽时事场域,丰富时事内容,加强学科实践,形成《朵朵聊时事》精品课程。

学校从五个维度推进朵朵聊时事课程建设。一是以思政育人为核心,突出育人功能及价值取向,确立了“在交流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在活动中育人”的课程目标。二是建立了“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的融入式课程+以班队活动为依托的专题课程+以少先队宣传阵地为载体的拓展式活动课程”的课程体系。三是整合了涵盖国际、国内、家乡、社区、校园;国家安全、生命健康、劳动教育、传统文化、心理健康等主题类时事类的课程资源。四是通过开展主题系列活动、朵朵讲坛、课例展示、社会实践、专栏宣传等活动形式进行课程实施。五是从“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五个维度进行课程评价

《朵朵聊时事》精品课程是学校推动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撰写的课程案例获得“重庆市‘大思政课’建设文化育人典型案例征集”一等奖;并获得九龙坡区第二届精品课程建设奖。

谢家湾(金茂)小学

多措并举 协同育心

谢家湾(金茂)小学依托“和而不同,皆能成器”的办学理念,坚持育德育心相统一,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方法指导下,构建校家社协同育心格局,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取得新成效。

培育良好的家校教育生态。学校从学生健康成长的立场出发,努力让每一处环境设置都能互动,开展“好朋友节”“少代会”“跳蚤市场”,孩子们在校园里可休憩、可对弈、可撒野;开展“亲子运动会”“人人带奖状回家”“家长评教”“家校茶话”等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形成良好的家校评价生态。

筑牢互助课堂教育阵地。主动引进数字化心理教育资源,打造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双师心理健康课,助力班主任骨干队伍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开展“家长开放日”“家长讲堂”等活动,形成学生、教师、家长互动良好的课堂模式。通过全面摸排、重点筛查、联合预防的方式,发挥党团员教师志愿者队伍作用,通过“一周一谈心、一月一总结、一期一家访”等关爱机制,为学生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建立校家社常态化联动机制。学校签约专业机构心理咨询师驻校,对特定学生群体实施帮扶;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公安、法院、医院、妇联、消防、人防等社会组织的正向作用,开展主题讲座、跟着父(母)职业体验、家庭劳动岗位实践、亲子同上心理课,激活社会环境资源,拓宽心理健康教育辐射面。

鹅公岩小学

家社联动 打造育人教联体

鹅公岩小学积极响应新时代教育理念,致力于打造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教联体,通过创新合作模式,有效推进了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搭建沟通桥梁。为了畅通家长与学校的交流合作,鹅公岩小学设立了“慧家长·议事会” 。这一平台成为了家校沟通的重要桥梁,不仅促进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信息共享,还增强了双方在教育理念上的共识,为协同育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家长赋能共进。学校注重家长赋能共进,通过“慧家长·成长营”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妇联等走进校园,为家长提供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和指导,提升了家长的教育能力。这不仅增强了家长的育儿信心,还促进了家校教育理念的融合。

创新家长微课形式。鹅公岩小学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创新推出“慧家长·微课堂”,让家长利用自身专业技能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通过微课的形式,家长们能够灵活安排时间,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指导。

强化校内外联动。学校与红色教育基地、社会团体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的学生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为保障学生安全,公安机关、交巡警、社区与学校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机制,成立了护校队,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川外九龙附小

科创筑梦 智慧启航

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彰显办学特色。今年,获评全国首批科学实验校、重庆市中小学科学教育联盟发起单位、区十佳科技小记者站点学校,在科学教育方面积极探索创新。

“融”通学科。借助“科学+”融合课程,全学科渗透科学素养,强化科学实验技能,筑牢学生科学探索基础。“精”研社团。打破班级和学科限制,打造科学精品社团。机器人编程、汽车组装等多样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创”设空间。打造E+探索舱、My world创建舱等多维区域,塑造全环境育人场所,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

“变”革模式。通过项目式、双师课堂、主题式学习突破传统,推动学习革新。促使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合作、自主、批判思维。“强”师赋能。实施“启航”“扬帆”“护航”“领航”四层级培养计划,精心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培育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撑。“联”合资源。构建教育“融合圈”,实现家校馆企校协同联动,拓宽学生科学视野,提供丰富的社会资源。

石坪桥小学

激发生命活力

浸润美好心灵

石坪桥小学以贯彻新课程理念为主旨,认真践行“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培养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

一是狠抓课堂教学,激活课外体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参与运动,在运动中感受快乐,获得成功感、满足感。

二是狠抓家庭宣传,引导家庭体育。学校通过家长会、钉钉群微信群等媒介宣传体育锻炼的好处。组织亲子运动会、亲子拔河比赛等活动调动家庭参与体育锻炼。

三是狠抓兴趣特长,促进个性发展。学校根据学生成长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以各类体育竞赛为抓手,组建了篮球、足球、舞龙、射箭、田径等10多个体育社团,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系统的训练。2024年围棋社团在市青少年围棋团体赛小学组中获一、二等奖;射箭社团在市青少年射箭邀请赛、冠军赛中多位学生获第一名,在第七届市运会获射箭第一名等。

九龙小学

九龙小学深化课程建设 

培育“尚美”好少年

九龙小学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让所有的美好在这里发生”的办学理念引领下,构建“尚美”课程体系,深化五育并举育人实践,致力于培养“身心美、行为美、生活美、智慧美”的“尚美”好少年。

国家课程校本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坚持每班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锻炼2小时,增强体质、磨炼意志。此外,发挥教师特长,开设艺体等45个社团满足学生成长个性需求。

健康教育特色化,“三坚持”筑牢心理健康防线。结合个辅与团辅,实现心育全覆盖的同时,每班设立一名心理气象员,坚持每月定期培训,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坚持每周定时反馈,建设健康心理氛围;坚持聚焦每班定点观察,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校园活动课程化,打造多维育人格局。学校充分挖掘家校社资源,创设“尚美”特色品牌活动。举办“尚美”文化艺术节,为学生搭建成长舞台;举行“尚美”科创体育节,激发学生科技创新潜能;开展“国旗下的思政课”,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学校被工信部授予“青少年信息素养工程人才培养基地”和“考试点”,近一年全体师生在国家级、市、区级获奖200余人次。

蟠龙小学

“体艺”生辉扬特色 

星光闪耀助成长

学校在坚持“体艺融合,一生一特长”办学特色基础上,聚焦“一校一品”创建体艺特色学校,深化“体艺”特色教育,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以体育人,健康成长探索“体育+”特色课程体系, 一是搭建“体育课程+”专用道。以1+X的课程实施结构开展每周一节 “校园足球课程”。二是紧盯“体育项目+”快车道。组建“四球一径”校队,辐射带动国象、体育舞蹈、光电射击等体育社团蓬勃发展。三是畅通“体育活动+”加速道。办好体育文化节,搭建全学科展示舞台,进行体育竞技演出、达标趣味竞技运动会、体育书画等多元体育活动,体育活动育人触角自然延伸。

以艺启智,向美生长学校始终把美育作为培根铸魂的重要工作,办好校园艺术节、合唱节、才艺大赛,精心打造“童.艺”蓝染工作坊,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参加市中小学才艺大赛获一等奖10余人次,二等奖25人次,三等奖 30人次;区艺术展演活动集体一等奖4个,单项获奖20人次;学校街舞团队在重庆市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开幕式上进行外场表演。

火炬小学

“星梦翱翔”火炬小学

点亮孩子独特光芒

火炬小学以“星梦翱翔”为翼,精准布局学生全面发展蓝图,匠心打造“星梦”特色课程,点燃学生兴趣火花,铸就特长之路,引领学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连续八年荣获全区办学与育人质量双一等奖。

特色课堂绽光彩: “星梦”课程深度融合国家大纲与校情特色,戏剧、舞蹈、拳击等多元元素融入日常教学,全学段、全员覆盖,拓宽学生兴趣视野,培养综合素养,帮助孩子发现自我兴趣点。

延时社团拓未来:延时服务时段,开设足球、合唱、机器人等73个社团,为孩子们提供更多选择,让孩子们探索兴趣,培养基于自己兴趣的特长,为孩子的未来带来更多可能。

专业师资筑基石:整合市大剧院、舞蹈学校等优质资源,引进专业师资,同时深挖本校教师潜力,为“星梦”课程注入专业力量。拳击锦标赛、戏剧节等活动,让特色课程更加系统、生动,为孩子搭建挑战与展示自我的舞台。

火炬小学秉持“以生为本”理念,始终站在孩子视角,助力其发现、培养自己的兴趣,把兴趣转化为特长。通过“星梦翱翔”,点亮孩子梦想之光,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闪耀独特光芒,照亮未来征途。

朵力小学

课后服务助成长

精品课程添活力

朵力小学以“尽享朵力之美”为办学理念,以“以生为本 减负提质”为导向,深化落实“双减”任务,聚焦课后服务精品社团建设,开启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分层分类开课程。学校课后服务将校级社团与班级社团、学科活动相结合,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分为基础普及、全员拓展、特长拔高;从课程持续发展出发,建立1-2年级、3-4年级、5-6年级进阶课程,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同时保证课程的延续性;从课程教学内容出发,开设排舞等美育课程,武术等体育课程,手工制作等劳育课程、C++等智育课程;从课程特色出发,建设“炫彩啦啦操”“‘扭’光‘艺’彩”等课后服务精品课程,培育特色社团课程。

多元平台促成长。学校以校内各类展示、市区艺术展演、体育竞赛为抓手,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自信,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2024年在重庆市排舞比赛中获2个第一名、1个第二名、1个第三名;在重庆市七运会、冠军赛、苗子赛等攀岩比赛中获4个冠军、4个亚军;在九龙坡区中小学高雅艺术展演中获3个一等奖,14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

森林小学

构建绿色班级文化

为学生成长助力

森林小学培育以“拥抱森林每片绿”为主题的绿色校园文化,让“森林绿”成为学校的文化力,“绿色”也成为了班级文化的核心。自2014年以来,学校系统地开展绿色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形成了“一班一世界”的好生态,被评为重庆市中小学德育品牌。

找准目标,绘好“新图景”。学校围绕“绿色班级文化丰厚学校文化内涵,助力每个生命的健康成长”这一目标,绘好班级文化建设的“新图景”:一是绘制“森林绿”的施工图。从硬文化上打造绿色环境;从软文化上立起价值观、精神力量、行为表达,营造生态、和谐的班级成长态。二是细描班级个性的工笔画。每一个班主任都是班级的首席设计师,细致挖掘出具有辨识度的班级文化内核。

系统构建,烹出“好滋味”。学校围绕绿色精神文化、绿色环境文化、绿色制度文化、绿色行为文化四个方面构建绿色班级文化体系。以绿色精神文化立心:以一种植物确定班名,确立文化符号,凝练班级精神;以绿色环境文化立意:做到班级环境净化、个性化、绿色化;以绿色制度文化立规:形成人人知晓、人人认可、人人遵守的班级行动指南,实现班级管理的绿色生态;以绿色行为文化立行:通过行为规范、班级特色活动、“森林十礼”等特色课程落实知行合一。

闭环推进,迈入“新台阶”。运用“PDCA”循环管理策略不断改进班级文化建设体系和流程。通过制定计划、落实执行、常规检查、优化调整,闭环实现班级文化建设的不断升维。

歇台子小学

奏响教研“四部曲” 

打造教研新范式

“双减”背景下,歇台子小学党政班子积极谋划课程改革的新举措。学校聚焦“教学评一致”,围绕“课例带动”“教研驱动”“课题牵动”“竞赛推动”四大工作重点,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探究出高质量教研活动的“四部曲”。

一是前置性研究。前置性研究的主题确定来自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真问题”,组员在一周的时间内自行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形成自己的思考。

二是集中性研究。各教研组成员围绕“激活观点—分组研讨—梳理总结—布置任务”四个环节,对提出的“真问题”进行讨论,梳理、总结初步成果,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三是实践性研究。在集中性研究的基础上,各研究组通过“青蓝工程”“校园三杯赛”等实践性研究检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呈现出“教学研究在状态、示范展示成常态、学术氛围新样态”的良好态势。

四是反思性研究。教研组长运用结构化提问的方式,引导成员进行教研复盘与总结反思,让“教研新范式”形成闭环。

石新路小学

最是书香能致远

“阅”享成长润童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倡导,石新路小学打造书香校园,培养与经典对话、与博览同行的石新人,在文脉赓续中积淀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为学生筑牢生命之基。

一是以“建”促读,让阅读融入学生的日常。学校在原甜甜书屋的基础上不断扩建,打造藏书3万多册的图阅览室,还设立了班级图书角和阳台双层书库,让书籍遍布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二是以“行”育心,积极推进“N+”计划——全学科覆盖融合阅读,使阅读行动精准落地。DIY书签、“大手拉小手”、师生读书交友会、漂书等丰富有趣的活动引导孩子们在典籍中“启蒙、内化、成德”。

三是以“评”启智,依托国家智慧平台打造“阅读动态墙”,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读书活动。经典诵读活动展示了少年的阳光朝气,诗词知识竞赛活动在师生中掀起学习经典文化的热潮,书香少年、书香班级的评选持续推动着阅读行动。本年度学校各级征文比赛捷报频传。

兰花小学

翰墨飘香处

名校初成长

墨香书法是我校的特色课程。学校以市书法艺术教育示范校和区美育特色示范校为基,优化课堂结构、强化师资力量,打造书法艺术教育成名片,并以“五个一”行动、“六个抓”策略,助力书法名校创建。

五个一”行动即:一套雅能墨香课程开设、一套雅能精品课程资源开发、一批雅能书法种子教师梯队的培养与储备、一系列雅能墨香活动的开展、一系列雅能书法教育的条件保障。

“六个抓”策略即:抓书法家“请进来”和种子教师“走出去”、抓书法教育“普及”和“提升”、抓书法质量“考核”与“激励”、抓环境“硬件”与制度“软件”、抓书法创作“守正”与“创新”、抓书法成效“理论”与“实践”。

翰墨飘香处,名校初成长。2024年,区级精品课程“雅能书法”成功结项并获得成果一等奖;师生作品在区高雅艺术展示活动中获多个一等奖;教师参加重庆市书法基本功大赛获得“二等奖”。书法艺术教育的系列举措正助力学校在内涵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彩云湖小学

绽放多彩教育

践行减负提质

彩云湖小学作为九龙坡区高质量课堂建设“以生为本,减负提质”项目组的牵头校,始终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勇立潮头,不断探索与突破。 

多彩课堂,展办学特色。学校秉持“成就每一个精彩,温暖每一片云”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打造基于现实情境,以学习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展学为特色的“彩云之美.多彩展学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碰撞、智慧生长的沃土。学校被评为重庆市立德树人教育基地。    

多彩课程,展学生素养。课后服务课程丰富多元,涵盖体育、编程、艺术等领域,上百个社团任学生自主选择,走班上课,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数学周、艺术节、科技节、英语节等活动轮番上演,让学生在参与中成长,体验中进步,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彩云湖小学,正以实际行动书写教育新篇章。

多彩作业,展减负增效。学校精准优化作业设计,注重作业质量、灵活性与实施效果,巧妙融入情感、兴趣、创新、质疑与动手能力培养,以多样化实践作业丰富内容,精简数量,真正实现减负提质,深化素质教育,践行立德树人使命。

陈家坪小学

以“真”为魂 向“真”而行

陈家坪小学聚焦九龙教育“五五行动”,积极参与院区合作项目,以“真教育”理念的课程改革为引擎,撬动育人方式变革,促进育人质量全面提升。

从真出发,深耕课程孵化精品。学校精心涵养阅读文化,每生一本诗词存折,每天一次诗词晨读,每周一轮诗词问答,每期一场诗词大会。学生连续两年参加川渝“中华诗城杯”少年诗词大赛斩获金、银、铜奖56枚,学校连续获得“优秀组织单位”。“快乐阅读”课程项目获区精品课程一等奖。2024年12月获评我区课程改革特色示范学校,被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命名为“儿童剧试点学校”。

以真筑基,助力双减落地有声。优化课后延时服务,开设科创、无人机、绘画、合唱、跆拳道等多个社团活动课程。跳绳、科创、信息编程等项目连续八年参加市、区级跳绳比赛获奖。学生负担切实减轻,肥胖率、近视率显著下降。

践真发力,育人质量全面提升。学校以“真课程”体系建设为研究实践,全面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了学生核心素养,学科质量全面提升。家长评校满意率达96%。今年秋季招生净增两个班。

如今的陈小人正以奔跑者的姿态,执着追寻。伴随着新校区的落成,五十年的老校正焕发出蓬勃生机,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好新时代教育强区”的征程上,奋力搏击,全新绽放。

晋渝森林小学

建设“五美”拓展课程

落实“五美”育人目标

2024年,晋渝森林小学围绕“与美相伴 向未来生长”办学特色目标,建“五美”拓展课程,培育“五美”强国少年。

一是打造大思政特色拓展课程,让学生“美于心”。围绕“红色种子故事树”大思政主题,建“黄桷树下讲党史故事”拓展课程,育“五美”少年;二是建劳动实践拓展课程,让学生“美于创”。以市级劳动课题为牵引,建班级阳台种植课程、家务劳动过关课程,让学生在劳动中创造美好生活,育“五美”少年。三是建本土艺术拓展课程,让学生“美于雅”。以美术音乐两个学科拓展课程为主,以“红岩版画”和“重庆本土歌曲表演唱”活动课程为切入点,开展艺术拓展活动,表演唱《火锅娃娃》,红岩版画多次获市区级特等奖、一等奖,并在市区展出、展演,育“五美”学生。四是建传统活动拓展课程,让学生“美于体”。以民间传统项目“舞龙”为学校特色社团拓展课程,辅以“两动一静”等十余项体育社团活动课程,学生比赛多次获市区一、二等奖,并多次在市区级展示,育“五美”少年。五是建行走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精品拓展课程,让学生“美于行”。打造《“小er lang”游社区》精品课程,通过精选与国家课程相链接的思政研学精品线路,带领学生深入社区实践,通过行前导学、实地参观、集中讲解、实践体验、行后拓展五步课堂,建行走的大思政拓展课程,育“五美”少年。

玉清寺小学

减负提质,“双减”行动见成效

为了更好地赋能“双减”,落实区“学生、生长、生活”教育理念,助力学生精彩成长,玉清寺小学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让“双减”政策落地生根。

活动引领生长,展风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汉字大赛、古诗词大赛、阅读大赛和主题阅读cosplay等,有效滋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

数学活动也形式多样,如口算、七巧板、速算24点、数字华容道、三阶魔方、汉诺塔等,让学生在“用数学、玩数学、做数学”的过程中,远离了数学的枯燥,锻炼了思维能力,更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与热爱,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评价导向多元,促成长。学校以基础性、全面性、活动性和融合性为原则,在一、二年级开展游园评价活动,巧妙地将学科测评内容与闯关游戏相结合,让评价多元化。这样的活动设计让学生们在动口表达、动脑思考、动手实践中促进学生素养成长。

人和小学

武术特色 赋能人生

作为全国武术进校园试点学校,人和小学在“人蕴中梁,和启未来”核心办学理念指引下,秉承和发扬“崇文尚武,仁爱人和”的精神,将武术确定为办学特色,深度发掘武术教育的育人功能,积极探索武术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让学生以武悟道,赋能人生。

常规教学保障基础。重视武术教育普及深化,将每周一节武术课纳入课程安排,大课间活动中全校师生开展武术基本功训练。认真开展武术课题研究,开发了《人和武韵》精品课程,以研究提升质量,引领方向,提升武术特色品牌度。

搭建平台提升影响。多方联动,积极为学生提供展示机会,进一步提升武术教育影响力,让学生在武术教育的熏陶下健康成长。百人武术方阵参加了“重庆市第十届中小学艺术展演”开幕式表演,参与了重庆市体教融合宣传片的拍摄。

参加比赛屡获殊荣。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武术比赛,屡创佳绩,屡获殊荣!获武术进校园试点学校线上武术交流展演活动全国二等奖;获重庆市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集体基本功第四名,摘得2枚银牌、2枚铜牌,斩获5个第四名、1个第七名。

共和小学

“融合式”润心教育 

培养阳光少年

二十余年的不断探索,共和小学以“努力做更好的自己”为引领,秉承“阳光育人 共和润心”的主题文化,深化践行“润心教育”,通过与“五育”融合,坚持开展“融合式”润心教育,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火墙”。

一是与课程融合。研发校本读物《游戏与心理健康》,纳入学年课程计划每周一节,开展心育游戏、训练和体验活动。开设心育特色社团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绪态度。

二是与五育融合。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德育思政工作全过程,结合红领巾争章活动,开展自我认识、同伴交往等主题班队会。编排校园心灵健康操,校园心理剧展演等活动,定期组织到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参加劳动实践,五育并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三是与活动融合。举办心理健康趣味运动会、心理健康游园会、心理健康阅读交流分享会、“5.25”心理健康节等“三会一节”,展示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形象气质。

四是与家社融合。邀请家长参加“新生家长团辅”“心育亲子会”“心育体验活动”,定期开展家长心育讲座,每学年评选“阳光家长”,引导家长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华玉小学

“三生”课程出成果

劳动教育显特色

华玉小学作为重庆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验校,以“律动生命 向往生活 温润生长”为课程理念,持续深化劳动教育课程开发。

一是做实“i劳动”基础课程。学校坚持做实劳动校本教研,研发出六年12册“i劳动”教学设计,大幅提升了教师劳动课程研发能力和执教水平。袁晓情老师在2024行知杯劳动赛课中荣获二等奖,王艺澍老师在市教科院组织的送教活动中执教劳动市赛一等奖课例。

二是做精“劳动+”拓展课程。学校持续开设“劳动+非遗”社团,其中糖画、木工、拓印三个非遗传承课程已升级为我区课后服务精品课程。学生在小学六年可至少选择一项非遗课程学习,让非遗文化普及率达100%。

三是做细“劳动36计”家校社课程。目前学校已探索“劳动36计”家校社课程“3.0版本”,涵盖家务、种植、科技、艺美等劳动实践,让每位孩子全过程参与劳动,形成了孩子们童年童真的“劳动成长足迹”。

田坝小学

深化“五育融合”

足球筑梦未来

田坝小学遵循党的教育方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锲而不舍”的学校精神,秉承“快乐足球 快乐成长”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足球特色教育。

以球育情,搭建平台:配齐配强师资,完善梯队建设,制定系统科学的训练计划,常年开展足球训练。积极组织、参与各类比赛和交流活动,荣获国家、市、区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称号。

以球育智,构建体系:足球基础技能教学为必修内容,实施分层次教学,形成校本、活动、专业课程体系,融合智育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以球育德,丰富文化:将足球与德育融合,培养学生规则、拼搏、团结等精神品质,定期举办班级足球联赛,组建班级啦啦操队,组织师生参与足球绘画、足球征文以及足球摄影创作,给师生搭建广阔的平台。

以球提质,收获成果:球队在各级赛事中屡获佳绩。10月,获区第九届“活力·九龙”杯小学校园足球联赛荣获男子精英乙组和混合精英组冠军。11月,获重庆市校园足球联赛市级二等奖、优秀组织奖。教练、球员被评为“市级优秀教练员”“优秀运动员”。未来学校足球特色将继续提质增效,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陶家小学

陶艺润心 赋能成长

陶家小学所在地陶家镇,东汉时曾盛产陶器,于2004年,发掘出东汉时期的墓砖(现存于三峡博物馆),提炼出“田园都市汉韵陶家”的建设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陶家镇小学作为陶家镇“汉韵文化传习基地”,以陶艺学习为抓手,努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一是夯实硬件根基,筑牢课程基石。学校建起了“陶家工坊”,用作陶艺学习的专用教室,并配套相应设施设备,保障课程的开设。

二是开发校本课程,传承汉韵文化。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对于学生来说,做陶、玩泥巴是最惬意不过的游戏,一团团泥土在他们手中变换着,是创造也是游戏,在开心的同时又开发了智力。融入基础型课程,拓展国家课程。融入美术学科教学。在三年级美术课程中开设陶艺课程,学习陶艺技法。开发拓展型课程,丰富学生社团活动。在社团活动开发建设上,学校着力打造陶艺特色课程。在1-6年级学生中开设了陶艺社团。培养学生兴趣, 分阶段学习捏塑、拉坯、上釉等技法。

三是创作陶艺作品,展示艺术成果。近年来,学校陶艺工坊及陶艺作品多次被各级领导参观、点赞。今年学校《陶土制作坊》艺术实践工坊在重庆市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评一等奖,艺术实践工作坊项目获一等奖,学校还被遴选为九龙坡区2024年第二批特色示范学校(美育类)。

西彭一小

高质量课堂促发展

西彭一小聚焦高质量课堂建设,深化“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以高质量的课堂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溯源—强化教风建设。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开展“抓教风、促学风”专项行动,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深化百年老校历代师者塑造的“踏实、肯干、无私、奉献”的群体形象。以“益智益人·爱润童心”的教风促进学风的形成,夯实高质量课堂基石。

深研—提升关键能力。以《基于高质量课堂建设的教师教学关键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为载体,聚焦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维度开展深度研究。同时,搭建青年教师成长营,创新“青蓝工程”结对帮带,做实每日小教研,每周大教研,以深度教学研究促进教师课堂教学关键能力提升。

重构—优化教学流程。聚焦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探索适合师生特质的“益智”教学流程。通过搭建教学流程框架,创造师生共长的学习场域,发挥教师主导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有效提升课堂质效。

西彭二小

学习场域变革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西彭二小借力学校地域资源,重塑学校“价值模型”,开展了基于儿童立场的场域变革。美好的校园生态滋养了师生精神品质,生动的活动展示给生命带来无尽喜悦,开放的课程场景提供了生动育人现场。

价值模型重塑引发学校蝶变。学校开启“校+村”模式,从精神长相、视觉长相、行为长相三个方面,搭建环环相扣的办学系统,“雕刻”学校样子,建构学校价值模型。

场景文化打造创新育人空间。以主题文化系统建构,践行环境就是场景的理念,并以四季交互设计主题场景,设计了“森林书吧”、“四季之美党员先锋陪伴岗”等文化成长区域。每一个小场景都有“故事”与“身影”,文化以场景的形式切入,实现主题文化与学生参与交互、与季节交互、与课程交互。 

边界开放实践推动课程变革。校家社链接引发了学习场域变革,以打开学校、学科边界,建构场景式的特色课程。油画社团走向田野,泡菜组的孩子在测量盐水浓度,乡村花艺组装点了校园四时角落,“社区种植实践”让学生走向田间地头。让教育发生在无边界的学科、资源融合,跨学科学习打开了生动的育人场景。

西彭三小

“编织创意坊”

——西彭三小精品课程

西彭三小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创设了以“乡村小景观”为主题的美育特色文化,形成了传统特色项目精品课程“创意编织坊”,通过“四强”机制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一是加强美育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成立了手工编织“劳美”育人中心组,下设活动组、课程组、文化建设组、评价组4个项目组,建立了一支优秀的手工编织 “劳美”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

二是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教材分为低中高三个段,分别以纸编、扭扭棒和绳编为主,让学生通过欣赏“手工编织”作品,运用编织的基本技法进行创意实践,设计制作具有审美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编织作品,如垫子、扇子、手环、铃兰花、花篮、壁挂等,体会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素材,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三是加强美育硬件建设。学校装修了专门用于创意编织的多功能教室,配置了多种课程材料,并形成手工作品成果区,在校园文化中独树一帜。

四是加强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评价方式多样化,对创意纺织课程的实施过程和实际成效进行全面而科学的评价。

“编织创意坊”课程为每一个学生对美的个性化思维和表达提供了广阔空间,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西彭园区实验小学

劳动赋能 学生全面成长

西彭园区实验小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在劳动教育中打好“五育特色”牌,促进劳育与“德、智、体、美育”的融合,赋能学生全面成长。

一是以劳育德。根据九龙坡区“劳动实践清单”布置家庭劳动任务,以劳育德,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劳模进校园、学生进社区等劳动实践活动,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到社区捡拾垃圾、清洁乱张贴的墙面、到交通路口体验交通指挥等,以劳育德,培养工匠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是以劳增智。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食用菌、芽苗菜栽培的生产劳动,把语文、科学、科技、烹饪知识融合其中;参观西彭镇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了解自来水的加工和处理,以劳增智,开阔学生视野,巩固、拓展学科所学。

三是以劳健体。在校园责任田开展种植劳动,在新民村开展插秧劳动,倡导学生要诚实劳动,出力流汗;在体育节开展运粮接力、剥豆等劳动竞赛,学生自制器材进行体育锻炼,手脑并用,以劳强体,塑造强健体魄。

四是以劳育美。在鹅卵石雕刻、绘画、粘贴、创意发饰制作、衍纸艺术、版画、泥塑等少年宫美术社团活动中,以劳育美,让学生劳中悟美,动中长技,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实验幼儿园

以文化人 以美育人

九龙坡区实验幼儿园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培育有文化自信、美好心灵的中国人。

融传统文化,促进内涵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为幼儿园美育开展提供方向性的引领,从根源上促进幼儿园内涵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已形成美育“九张名片”,出版8册美育著述,同时反哺集团园优质均衡、各美其美。

以幼儿为本,支持全面发展。以德育为先、智育为本、体育为基、美育为魂、劳育为要的理念,将深厚内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转化在各领域中,使其浅显化、游戏化、生活化,符合幼儿直观形象的思维和学习特点,全方位涵养幼儿的文化底蕴,支持幼儿全面发展。

聚教师动能,构建美育课程。推行工作室负责制和项目活动制,以教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美育课程构建,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班本课程建设、主题活动开展、一日生活活动等各方面,提高教师的文化启蒙能力和课程构建能力。

凌江实验幼儿园

传统文化润心

园本课程筑基

重庆市九龙坡区凌江实验幼儿园秉承“灵动童心 多彩童年”的办园理念,融传统文化与园本课程建设之中,促幼儿形成文明有礼、至善厚德、自信至美的品质。2024年呈现出园本课程发展新态势。

营造文化氛围,创设非遗长廊。打造非遗文化长廊,展示非遗手工艺术品;定期举办“文化主题周”,进行互动展示与文化交流。

丰富节庆活动,传承经典魅力。依托各种传统节日,组织节日文化主题活动,深挖文化资源,在活动中感知民俗,感受文化魅力。

探秘文化特色,启迪智慧之窗。建立“文化探秘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深入文化场馆和民俗体验区等途径,探索传统文化之美。

创新活动项目,激发潜能之光。实施“文化小使者”计划,组织、推广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组织传统游戏、展示民间技艺,弘扬传统文化;定期举办“非遗体验营”活动,如陶艺、剪纸、编织、扎染等,传承工艺精髓。

开发班本课程,打造特色名片。生发18个具有传统文化特点的班本课程,弘扬蚕桑文化、陶艺文化、鼓乐文化、民间游戏文化、传统饮食文化等。

袁家岗幼儿园教育集团

“阅”享文学   出“彩”童年

——依托项目式学习链接幼儿真实生活

袁家岗幼儿园教育集团致力于打造有特色的精品课程品牌,在集团“真美”课程的基础之上,立足园本特色,通过持续的实践探索将其优化为“阅彩”课程。“

“阅彩”课程涵盖爱图书·读出彩、品文学·做出彩、享戏剧·演出彩三大板块内容,该课程实施流程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通过项目生成→信息收集→开展活动→项目展示→活动延伸5大步骤,让儿童关注真实的世界,拥有真实的问题解决经历,成为积极的行动者,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创造性地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阅彩”课程源于生活,基于生活,融于生活,努力实现幼儿真实生活与学习生活的链接,助力幼儿成为一名真阅读、善表达、能出彩的自信儿童。

“阅彩”课程虽已获得重庆市基础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典型案例与研究成果一等奖,但在不断变革的教育环境下,我们仍期待在课程建设的动态过程中,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用专业的教育智慧,共同探索项目式学习的无限可能,创造出更具生命力的“阅彩”课程。

江州幼儿园

生活“实”味特色课程

九龙坡区江州幼儿园秉承“自然而然的生长”这一办园理念,其生活“实”味课程借助大自然、大社会环境,来引导幼儿进行主动探索、积极创造、深度体验的真游戏,重点打造以“趣味”“品味”和“野味”为主的课程内容,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品味——项目活动特色化。我园以文学为载体开展了传统文化、劳动实践、科学探索、戏剧工坊四大项目活动,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中沉浸式体验,在劳动实践中亲近自然,在科学建构中想象创造,在戏剧舞台上绽放光芒。

趣味——主题活动多元化。各班级和年段紧密结合五大领域活动、中国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以及本土人文等元素,生发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班本课程、多元主题内容。如:《五只小鸭去露营》文学活动、庙会、晒秋......

野味——游戏活动自主化。结合“户外 1+1,阳光两小时”活动,我园深入挖掘教育资源,从晨间锻炼、早操、户外运动、游戏挑战等出发,培养幼儿自然探索、自主创造、合作交往、勇敢自信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能够尽情释放天性,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华岩新城实验幼儿园

“欣·YUE”园本课程培养自悦儿童

华岩新城实验幼儿园构建了“欣”文化引领下的“欣·YUE”园本课程体系,以高质量的课程建设为集团高质量发展“加码”。

该课程体系以“乐思慧玩,悦动悦美”为课程目标,以“心向阳,欣成长”为课程理念,分为跃动课程、悦行课程 、阅思课程、悦美课程四个板块,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满足儿童个性化、多元化需要。

跃动课程以活力四溢的身体活动为基石,巧妙融合户外运动、早操以及各类球类游戏等特色项目。孩子们在阳光中奔跑嬉戏,于早操律动里舒展身姿,在球类竞技中挥洒汗水,为身心健康发展筑牢根基。

悦行课程贴近日常生活,将自我服务、家务劳动以及徒步远行等实践活动融入其中。幼儿直面生活的各种情境,积极思考问题,探寻解决之道,逐步培养责任感,生活能力得以稳步提升。

阅思课程借助阅读活动、故事大赛、儿童剧场、科学实验等形式,引领幼儿踏入奇妙的探索世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思维的火花在故事的海洋中绚烂绽放。

悦美课程聚焦美育核心,通过幼儿画展、音乐活动以及艺术展演等丰富载体,为孩子们开启艺术之门。审美情趣与艺术表达能力不断进阶,心灵被艺术滋养,逐渐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情感表达更加细腻而深刻。

区特殊教育学校

“体+劳”驱动 赋能特殊学生成长

区特教学校秉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办学理念,在区教委“五五行动”指引下,深化“五育融合”特色发展,依托“体能+劳动”特色驱动,赋能特殊学生成长。

“三项”驱动,为特殊学生体能素养赋能。学校高度重视特殊学生的体质健康,以国家、市级残运会各类项目为抓手,打造了啦啦操、羽毛球、特奥轮滑“三项”体育特色项目,取得了优异成绩。学生团体获全国残疾人啦啦操决赛第七名;1名同学获市残运会羽毛球项目第六名;5名同学获市残运会特奥轮滑2金1银1铜等10项奖,在体育工作中迈入了新台阶。

“三化”驱动,为特殊学生劳动素养赋能。学校持续打造“五能五美”劳动教育特色,通过个别化、生活化、课程化“三化”驱动,为特殊学生劳动素养赋能。连续2年评为区教育评价改革试点优秀项目学校;获区第三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一等奖;《“桃心”社团康复活动课程化实践探索》获市中小学社团建设典型案例二等奖,并辐射其他特教学校,领衔成立了主城中心城劳动教育工作坊。

供稿:办公室、各相关学校

重庆市九龙坡区实验幼儿园
我们以建设艺术教育特色园为目标,确立了“爱心打底色,五彩绘人生”的核心办园理念。实现“孩子开心、家长放心”的服务承诺,以促进每个儿童和谐、全面的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