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区教育系统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一体落实区委十三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围绕“新时代教育强区”的发展目标,聚焦聚力教育“五五行动”,在加快建设新时代教育强区中勇挑重担、走在前列,努力为“东西一体化 全域现代化”大美九龙坡建设贡献教育力量。
即日起,“九龙教育”官微以“党的建设”“内涵发展”“综合改革”“队伍建设”“民生保障”五大热词,与大家回顾九龙教育实干争先的这一年。
聚焦队伍建设,多举措并行
推动师资发展迈向新高度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征程中,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把握师资队伍建设这一关键,多维发力、系统推进,为教师成长赋能。
精神领航,砥砺教育初心。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实外精心组织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展评会,开展践行教育家精神故事分享会,搭建交流互鉴平台。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日常点滴,于思想碰撞中深化教育认知、升华育人情怀,矢志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标杆领航,激发集群效应。强化工作室的引领,打造教育创新高地。“丽泽德育”工作室荣获重庆市教育学会“十佳工作室”称号;乐昀班主任工作室入选市教育学会;多名教师担任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引领区域学科发展。各工作室汇聚精英、协同攻关,推动整体提升。
轮岗赋能,促进教育均衡。精心选派优秀教师前往区内学校,以前沿教学理念与高效教学方法,积极融入当地教学工作。通过课堂示范、经验分享、共同研讨等方式,打破城乡、校际教育壁垒,缩小教育差距,推动帮扶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让更多孩子能就近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高质优效”铸师魂,专业化建设强队伍
铁路中学秉持“高质优效”的核心理念,精心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师培养体系,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培根铸魂,强化师德师风。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通过举办师德师风讲座、开展教育教学研讨会、以案四说警示教育大会,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二是严格落实师德师风“十不准”,坚持师德违规“零容忍”,签订《重庆市铁路中学校师德师风承诺书》。三是大力弘扬校内11位师德、业务双优的“金牌教师”的事迹,激发教师内在动力与职业荣誉感。
专业精进,提升教学能力。一是以教师培训为途径,“引进来”18位知名专家指导,“送出去”172人次教师外出培训,提升专业技能。二是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市区级在研课题达28个,结题5个,在科研中锤炼专业能力。三是开发“星光山地跨学科课程”,提升综合素养。四是持续推进“青蓝”“骨干”“名师”三大工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方位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培养。
弘扬教育家精神,塑造卓越教师团队
田家炳中学坚守“幸福教育”理念,贯彻“师生双第一”的管理策略,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以师德师能提升行动为抓手,致力于打造学校的卓越教师队伍。
思想为舵领航向。分类别、多形式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全市、全区教育大会精神,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内涵,以此为引领,铸魂强师,涵养师德,不断强化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搭建平台促成长。2024年,承办区级教研活动7次,接待外省考察团交流研修3次,校际交流2次;分类分层分主题实施校内培训、外出培训,共计1600人次参与;启动青年教师三年成长计划,举行名优教师献课活动,落实“双培养”,使各类教师快速成长。
齐心合力见成效。学校通过“推门”听课、“大思政课”研讨展示、“田中大讲台”干部论坛、选树师德师风典型等活动,积极影响教师,初见成效。这一年,我校教师获国家级奖9人次,获市级奖21人次,获区级奖10人次(“行知杯”赛课获二等奖及以上4人次);入选市级精品课5节、获部级精品课推荐4节;成功申报全国田家炳基金会创新项目1个、市级课题1个。
构建金双师体系,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九龙坡区职教中心职教积极构建名师名匠领航金双师体系和“一体双径五维五阶”提升班主任队伍育人能力路径。
聚焦双师培养,构建名师名匠领航金双师体系。校企协作,职普融通,锻造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精湛的“文化+技能”“金师”。校企协作开展实习指导老师、现场工程师、优秀工程师、卓越工程师梯次技能教学团队,职普融通构建文化课师资团队。
实施青蓝工程,探索三级五阶金教师成长体系。实施“513”“青蓝工程”,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机制,组建教学创新团队,搭建市区校三级平台,创设班主任五维五阶培育德心共育核心团队,提升教师队伍持续发展能力。
本年度,双师型专任教师122人,依托9个名师工作室,培养新增区级名优教师11名,校、区级结对师徒达130余人次,19名名优教师考核优秀。教师参赛获奖53项,孵化班主任能力大赛全国一等奖1项,培育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创新名师1名。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被《重庆日报》等省部级以上媒体报道10余次,接待各学校经验交流30余次。
师风耀杏坛,师爱育良才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B区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秉承杨家坪中学教育集团“人皆能大成”的办学理念,坚持“学生第一,学术至上”的大成教风,2024年学校持续聚焦“六大行动”,定措施、找抓手、寻路径,师生凝心聚力、务实笃行,进一步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青蓝结对育火种。在教育的沃土里,学校秉持教育家精神,深耕教师成长之田。“青蓝工程”宛如明灯,照亮青年教师前行的道路。经验丰富的前辈与青涩的新师结对,在教学相长中传承教育的火种。
优师引领促均衡。名优教师深入课堂,聆听青年教师的授课,于细节处洞察优劣,以专业的视角给予精准指导,助力课堂不断优化。而优秀教师轮岗交流,更是让智慧的芬芳飘散各处,他们带去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先进的理念与创新的方法,促进校际间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推动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
师生共进铸华章。从多元阅读的智慧宝库,到教师成长的发展旅程,学校全方位地为师生搭建成长的舞台。在书香的润泽下,学生茁壮成长;在师恩的传承中,教师队伍不断壮大。这一系列举措,犹如灵动的音符,奏响了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激昂乐章,让教育的梦想之花在这片土地上绚丽绽放,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探索多元发展路径
推动教师队伍量质齐升
学校围绕“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行动”,以“双培养”为抓手,以“五五行动”向内驱动教师深度发展,以“五个一”向外推进“东西一体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建立健全教师梯次成长机制。以成长档案工作机制驱动骨干教师成长。目前,已建立教师成长档案88个,有市级骨干9人、区名优教师54人,校骨干88人。以“入格”考核机制驱动青年教师成长。以名优骨干教师为核心力量,组建26人培训团队,用“导师+”项目式培训和“考核+”多元评价,为34位新教师“入格”打通路径。以“种子计划”工作机制驱动成熟教师发展。组建“名师1+N”学习小组54个,建设校级名师工作室10个,吸纳成熟教师100余人参与名师成长种子计划,为学校发展蓄力。
二是落实“东西一体化”教师培养计划。形成“全域一体化”工作发展态势。与铜罐驿实验学校实现了党团活动,教师发展、课题研究、德育管理、学生培养多视域的一体化,在助力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促进自身专业成长。落实“东西一体化”“双培养”计划。10队青蓝结对老师,10个名师工作室,在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学生管理等方面开展深度交流,促进教师发展。
三是实现“多平台”促进教师发展。“行知行”学术月,以教师基本功大赛、课例展示、学术论坛、成果评比等驱动教师发展。深耕课堂,聚力发展。以青年教师“亮相课”、成熟教师“精品课”、名优教师“大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做好“三个借力”
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重庆行远育才学校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以实践为重点,做好“三个借力”,不断涵养教师教育情怀,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着力打造一支有情怀、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一是借力名家引领。坚持“开门办教育”理念,邀请市区级知名专家、知名校长以及知名教师到校开展培训讲座10余场,以市区级名师为基础,建立校级名师工作室,形成名师带动全校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氛围。
二是借力科研兴教。制定教师发展“五个一”计划(一个小发现、一个小课题、一篇小论文、一堂公开课、一个成果展),依托首届“行知·行远”学术月活动,强化营造学术氛围,将优秀课例展示、教师技能培训以及名家讲座等近20场活动在一个月内集中进行,有效激发教师的教育科研热情。
三是借力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名师动态考核、青蓝结对考核、教师激励等机制,修改完善年度考核办法、临聘教师管理办法等,进一步加大专业素养和科研水平在考核中的比例,重专业提升结果也重提升过程,有效促进教师成长。
育德铸师 科研兴校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九龙坡区实验外语校始终坚守教育初心,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以师德为基,以精培为径,以骨干领航,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
师德为基,情暖杏坛。秉持师德为先理念,精准对标师德师风建设关键点,深度融合弘扬教育家精神要义,依托师德论坛、评优表彰、交流分享等举措,广邀校内外师德楷模、优秀教师深度研讨,深化教育家理解与践行,培养出一支厚植教育情怀、勇担教育责任的高素质教育队伍。
精培优教,众行致远。立足教师潜能,精心构建分层式生态培养模式。多平台协同发力,推动教师素养进阶。教学上“青蓝”传承,督导与结对双管齐下、助力成长;校本研修通过校内外交流,汇聚集体智慧;完善科研网络体系,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与创新能力;研修培训形式丰富多元,拓宽视野,助力成长。
骨干领航,竞展芳华。学校骨干力量勇担使命、力擎千钧,主动站上教育变革的前沿阵地,精心打造示范课,将前沿教学理念与精湛教学技巧倾囊相授。在一系列教育教学赛事中,我校教师表现卓越。秦绣英于人防赛课中勇夺市赛桂冠;刘洪俊在市体育基本功大赛中斩获冠军;王晓庆精品课成功入选市级精品课;周渝希在健康教育区级赛事中脱颖而出;“行知杯” 初中 11 学科竞赛9人获奖,成绩斐然。论文、案例、教学设计等亦斩获市区级百余奖项,彰显学校师资强劲实力,为教育发展蓄势赋能。
研新教材教学,促教师专业成长
为更好地理解和落实新课标,读懂和用好新教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九龙坡区科学城谢家湾学校成立语文、数学、英语、艺体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在谢家湾教育集团引领下,在共同体主持人带领下,通过开展理论学习、专题教研、典型课例研讨等,共同研究,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理论学习明方向。“输入式学习”与“输出式学习”相结合,全体教师线上线下参加教育部、市区教委、谢家湾教育集团组织等组织的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学习,教师围绕核心素养落实、学习方式变革、教材结构变化等在教师学习会、学科工作坊、集团大教研等活动中进行分享。
专题教研促发展。开展“基于学情”的校本教研,全体教师通过学科常态教研、跨学科教研等持续研读新教材,理解新课标。各班级定期开展基于学情的班级小教研活动,有针对突发事件的“即时性”班级教研,也有针对个别学生学习问题的“会诊式”班级教研,精准对接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成长需求。
课例研讨强实践。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以典型课例、赛课研讨为契机,课堂上创设一以贯之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开展多样化学习活动,通过合作式、探究式学习,践行新课程新课标理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多措并举促发展,队伍建设增活力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庆市田家炳中学B区践行“以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人”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提升办学品质,努力建设一支有情怀、精业务、富创造、勇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教师队伍。
在“德”上铸魂,抓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抓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
在“制”上蓄力,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建章立制促规范,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完善《重庆市田家炳中学B区制度汇编》,涵盖学校章程、职责分工、考核评价、管理制度共计64项内容,实现了管理、考核、评价一体化。强化每周两次集体备课,落实“三定四步五问”备课原则,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力争课堂高效性。
在“研”上强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行知杯”赛课、集团主题教研月为契机,形成“研究课”“公开课”与“常态课”多元并存、共同开展的课堂教学研究新思路。
在“培”上赋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头雁工程”名师引领,“名优教师示范”“邓华书名师工作室展示”晒课活动多维度覆盖全体教师。“青雁工程”骨干培养,“幸福花开.成长营”助力青年教师成为教育教学能手。“青蓝工程”新手引航,师徒结对带领新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熟手。
抓实教师培养
提升育人水平
西彭三中以教师培养为抓手,努力提升育人水平,从三个方面做实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依托“2531”名师工程,努力提升师资水平。学校现有在职教师19人、临聘教师4人,其中,区级学科带头人1人,区级学科教学名师1人,区级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是小型学校中拥有骨干教师最多的学校,是周边学校中骨干教师比率最高的学校。
借力集团化办学发展,带动学科教学提升。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定期举办教学研讨活动,加强集团内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教学传承;以市级课题为突破,定期召开课题研究活动,搭好向市级名师学习的平台,促进学科教学质量提升。
发挥骨干教师示范作用,引领全校教师发展。通过青蓝结对一对一帮扶,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通过教学示范、教学研讨引领实践学习,提升全体教师专业素养;通过教学竞赛、课题研究激发创新意识、研究能力,推动教师队伍专业发展。
一周一研,共学共进
教与研携手,学与思并肩。杨石路小学致力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每周开展教研活动,以新课标为导向,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共研·交流共享。学校积极搭建开放多元的交流平台,以教研组为单位,围绕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核心议题,共研单元整组教学,共享教研心得。每周的常态化教研活动,让教师们有机会深入交流,共同提升。
共探·智慧碰撞。集体研讨是教研活动的另一大亮点。学校定期深入分析学生特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在相互学习中,教师们取长补短,拓宽教学视野,探索教学策略,共同助力教学水平的提升。
共进·专业引领。教研组分工明确,组长统筹安排,组员各司其职,整合资源,汇聚智慧,促进交流协作。教师共享优质成果,推动教育教学持续发展,增强影响力与辐射力,引领教师多元成长。
杨石路小学将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以“三好”聚“三力”
助力教师队伍建设
朵力小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办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为宗旨,通过“三好”聚“三力”努力锻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推动和落实高质量课堂建设的第一资源和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抓手。
一是抓好师德,唤醒教师内驱力。学校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位置,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培训,实现师德师风学习教育全覆盖,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纪律意识。
二是抓好培训,提升教师专业力。阶梯工程聚合力。青年教师“青蓝工程”让新教师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确保学校师资力量均衡;名优教师“提升工程”让名优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养能力,实现自我超越;成熟教师“成就工程”让有经验的老教师传授育人和教学方法,成就他人,也是成就自己。深耕教研蓄内力。立足常规,扎实教研,形成主动研、实效研的浓厚学术氛围;技能比赛,促进成长,通过赛课、论文、作业等比赛展示教师风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数字赋能添外力。支持教师拥抱人工智能,运用数字化赋能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未来教师”。
三是抓好身心,焕发教师幸福力。切实帮助教师解决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发挥工会桥梁作用,组织春秋游活动,举办趣味运动会、春节联欢会等文体活动提升教师的职业归属感与幸福感。
加强梯队建设
促进教师队伍发展
区实验一小燕南校区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教师培养发展机制,研究教师阶梯式成长路径,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是新苗教师“启航”求进。制定新进教师培训课程,对每学年新入职教师,进行集中培训、跟岗培训、师徒结对等,加快新进教师成长速度。本学期,组织新进教师见面课20余节,两名新进教师参加区“行知杯”赛课获二、三等奖。
二是新秀教师“竞航”求实。组织新秀教师进行组内“晒课”、专题研究等。本学年新秀教师“晒课”73节,一名新秀教师在“中芬交流周”中承担现场展示课,一名新秀教师在“川渝教育联合体第三届高质量教学学术研讨会”上进行课例展示,两名新秀教师获区级赛课一等奖。
三是名优教师“领航”求精。学校1名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名区学科带头人,发挥领雁作用,22名市区级骨干教师承担导师任务,指导青年教师成长。本学年,学校名优教师在市区级培训中做专业引领8场,指导青年教师在区级教研、共同体教研活动中上研究课20余节,参加国家市区级比赛获一二三等奖72人次。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铸牢教育强国根基
为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培养高质量教师队伍,扎实推进学校高质量课堂建设,学校努力打造一支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强化班子建设,发挥带头作用。学校建立由校领导组成的“课堂教学改革指导小组”,每周开展随堂听课,了解课堂教学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此提高全体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
加强梯队建设,凝聚向上合力。学校启动“青蓝工程”师徒结对,通过每月一次老教师教学观摩课及新教师教学展示课,以骨干带动、同伴互助的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双减”不减教学质量。
依托校本培训,打造专业能力。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多方面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通过教师讲坛、团队学习、校际交流、外出培训、“养正杯”赛课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学校将继续多措并举,搭建青年教师多元发展平台,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奋力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正师风弘师道
修师德强师能
学校秉持党建领航创新,深耕师德师风建设之壤,牢抓课堂常规管理之纲,笃行教学“六认真”之策,全力提升教师队伍素养,于教育之途砥砺深耕,铸魂育人。
分层琢璞玉,育德铸师魂。在集团引领下,深入践行“135X教师修远计划”,精细构筑教师成长梯队。针对青年教师的“新竹课程”精准施策,名优教师与之结对帮扶,重实践而探幽径,依问题以觅真章,驱动师德师能双引擎,为年轻教师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搭台锻利刃,精研启慧心。“行知杯”赛课、名优教师示范课、新教师推门课和亮相课、教研组展示课等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深度磨砺平台,全员参与,促进全体教师思想碰撞,有效反思,共研共长。
聚智创新域,研修强能力。成功申报市级“国培(2024)教师数字素养提升”项目,聚焦教师数字化教学创新,引导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激发学习潜能,提升自我研修能力,孕育“素养导向”“学为中心”的多元课堂教学模式。
课题促研究,课堂换新颜。学校依托课题研究,构建研究共同体,以研促教,深化新课标实施,通过微问题研究带动课堂教学升级。
稳中求进 强师兴校
2024年,锦苑小学秉承着“恒雅成大我”的办学理念,着力谱写聚焦教师专业成长擦亮大雅教育品牌的新篇章。
构建学习共同体,打开建设新局面。借力东西一体化,与燕南小学结对发展,共同开展研究、学习、实践活动。学术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度融合;岗位交流,轮岗教师传经验、教方法,凝智聚力打开教师队伍建设新局面。
搭建多层次平台,描绘发展新生态。承办“行知杯”劳动、语文赛课活动,促进经验学习与资源共享。开设校级论坛,搭建交流平台。每期开设全员参与的大雅论坛,每月开展大雅教师成长讲坛和干部论坛,以论坛定向、领航、托举点亮教师专业成长之路。以竞赛促评价,搭建展示平台。举办“玉兰杯”学科及班队会竞赛、基本功大赛等专业比赛,覆盖全校教师,深层互动,实战练兵。
抓牢教学主阵地,打造研修新模式。建立“有梯度的师徒结对”模式,以“一对一”“一对多”结对方式,通过专业同行双向带动,推进人才队伍梯队建设;探索“切片教研”模式,以教学切片聚焦课堂问题,助力教学方式改革赋能课堂提质;更新十大项目、课题研究模式,加强实际操作和方法论的研究,向区域的优质资源借力,将研究做精做深。
耕行不辍结硕果,收获成长新动能。学校首次获评区办学质量评价一等奖。学校青年老师参加各类竞赛获奖254人次: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2人次;获得市级奖项10人次;获得区级一等奖50人次。更有一批青年教师从课堂走入赛场,又从赛场回到讲台,迅速成长,捷报频传。
“培”出精彩,“育”见未来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陶家小学围绕教师培养这一重要任务,采取了多样化、系统性的培养举措,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锚定目标,引领成长。制定《陶家小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2023——2025)》,明确青年教师队伍发展目标,青年教师结合学校培养计划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投进专用保险箱,增强教师培养的仪式感。定期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分享成长困惑和经验。
结对帮扶,名师示范。围绕区委“东西一体化,全域现代化”战略,森林小学派出市级骨干教师到校支教,我校成立邹玉梅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引领、实践反思、同伴互助、自我研修、培训学习、交流研讨等措施,为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搭建发展平台。
系统培养,成效初显。经过系统培养,教师在专业和教学成果方面取得了初步成绩,现有15名区级骨干教师,“行知杯”赛课、优秀阅读指导课案例评选、班主任基本功竞赛、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演讲比赛、高雅艺术展演、微队课、运动会、信息素养等评比中,均有教师脱颖而出,累计获奖近 30 人次,其中一等奖 8 人次、二等奖 6 人次、三等奖 12 人次。
思想引领启思践行,集团互助共学共研
机关幼儿园基于“一主园、三分园、一协作园”的格局,打破园区界限、盘活集团资源、建立集团教师培养机制、构建全过程培育教师新模式。
思想引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始终把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觉悟作为首要任务,坚定教师理想信念,积极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文件,定期组织师德教育和培训,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开展师德专题培训会,签订师德承诺书等多项措施,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以幼儿为本、师德为先。
先锋模范,建立教师梯次成长机制。以学科名师带头,市级、区级、园级骨干教师助力,园级优秀教师协助的优质培养模式,建立“培优提质、梯队培养”的教师培养机制。目前已经培育了12名区级名优教师,包括1位学科带头人、4位学科教学名师和7位中青年教师;推进“青蓝工程”,为青年教师配备成长导师,通过“一对一”师徒制,以主园带分园,以骨干带新进等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班级管理、育人策略、家园交流等全方位指导。
多措并举,构建园内园外培养模式。发挥九龙名师带头作用,组织1位园长担任高校指导教师,3名教师参与汪世君工作室,1名教师担任进修学院教研员;结合区内名优教师培养任务,集团对接3个片区,4个幼儿园进行联合教研、名师送课、专家讲座、教师培训等;与成都优质园签订了《成渝双城经济圈优质园共学共建协议》,与其达成了三年的资源共享、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等合作共建合约。
弘扬教育家精神
培育青年名优教师
九龙坡区实验幼儿园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以培育更多的青年名优教师为目标,开展系列师资队伍建设活动。
践行践诺,强教师发展内驱力。在宋月书记的引领下,全体教职工从“追逐守业之光”“追逐专业之光”“追逐敬业之光”三个维度出发,力争做到三有:有责任与坚持、有学习与积淀、有梦想与创新。
名师引领,强教师发展学习力。在宋月名师工作室的平台上,教师们在四联动中强自身发展学习力。工作室与名园联动、与高校专家联动、与结对园所联动、与国培项目联动,发展“听、研、读、写、行”的能力,学习名师、追求卓越。
活动促能,强教师发展生长力。遵循“勤专业”、“请进来”“走出去”的发展理念开展教师赋能行动。开展“五彩杯”教师基本功大赛、行知课堂、半日活动观摩等教师发展主题活动;邀请名家名师进园实地指导、讲座讲学;引领教师走出去学习交流,到福建武夷山、新都区、垫江县等地幼儿园进行讲座、教学、学术交流。
师资培养强队伍
激活教育“一池春水”
2024年,重庆市九龙坡区凌江实验幼儿园以“教育家精神”为价值内核,采取多元途径,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助力幼儿园内涵式发展。
打造理想信念坚定、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采用“双培双带”途径,把师德优、专业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发展为优秀骨干教师,双向发力、共同进步;建立教师评先选优机制和考评机制,激活教师发展内驱力;丰富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载体,挖掘和宣传师德典型,营造爱业、乐业、敬业的新风尚。
搭建多元培训平台,支持教师队伍发光发彩。以年龄结构、教育能力、科研能力、项目活动组织能力为“模块”,完善师资培训机制。一是促进新教师加速融入教师队伍;二是实行青年教师多元培训,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三是进行骨干教师提升培训,成立“教研工作坊”,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结合丰富展示活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开展“师徒结对”自主“传、帮、带”,观摩研讨自主“研、磨、学”;基本功评比展芳华,体验实践增见识;举办教师讲故事、演讲评比、班本课程分享、论文案例评选等活动,搭建展示交流平台,促进教师成长。
践行教育家精神
建设新时代教师队伍
石桥铺实验幼儿园在“玩出美好未来”的办园理念引领下,致力培育自然而明亮的“美好”儿童,专业而明媚的“美好”老师,打造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办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教育家精神凝聚育人共识。幼儿园通过讲新时代“教育家”故事,上好入职第一课,“优秀教师”评选等活动,将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将个人理想信念融入立德树人的实践追求中。
科研+教研夯实育人专业。幼儿园将科研与教研相融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具身体验感知、多主体参与为形式,引导教师树立自我更新、自我突破和自我变革的科研精神,建立“四阶五级”机制提升教师专业成长“思考力、游戏力、创新力、观察力、学习力、协作力”六个力。
激励制度优化育人配置。建立长效考评制度,以多元主体、多种方式的过程性评价为主要方式,将日常管理与教学业绩考核相结合,建立分层、分级分配薪酬制度,提高幼儿园教师工作的内驱力,优化园内教育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