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上这十年,“牵”出哪些京豫合作?

文摘   2024-12-12 19:18   河南  

今年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十周年的日子。十年间,汩汩南水,奔腾北上。

“南水”为沿线发展带来了什么?因“水”结缘的京豫,“牵手”后又有了怎样的收获?

文/顶端新闻首席记者 孙科 记者 王丹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郑州段  图源: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官网

01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十年
调出近4690个“西湖”

南水北调是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
其中,中线工程输水干线全长1432公里,对于缓解我国黄淮海平原水资源短缺、优化配置水资源意义重大,是关系到受水区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省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百年大计。
顶端新闻记者了解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总干渠规模大、渠线长、建筑物样式多,以明渠输水方式为主,局部采用管涵过水,已于2014年12月12日建成通水。期间,丹江口大坝加高、穿黄工程、沙河渡槽等工程攻克了许多世界性难题,创下了多项“之最”。
数据显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十年来,已累计向北方调水超680亿立方米,覆盖26座大中型城市、200多个县市区,直接受益人口近1.14亿人。
680亿立方米是什么概念?相当于调出了近4690个杭州西湖。
02
通水十年
河南受益人口达3500万人

河南,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境内输水总干渠长达731公里,承担着向华北地区提供优质水资源、保障首都生态安全和水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
为此,河南紧紧围绕着“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实施了一系列的综合保护措施,通水以来,水质始终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及以上。通过南水北调水源置换,多座城市生活用水实现了以南水北调水为主、黄河等地表水为辅、地下水应急的多水源保障格局,实现了受水区群众从“有水吃”到“吃好水”的转变。
“通水十年已累计向我省供水超237亿立方米,供水范围覆盖12个省辖市市区、52个县(市)城区和122个乡镇,我省受益人口达3500万人。”12月12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新闻发布会上,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申季维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237亿立方米供水中,还包含河湖生态补水42.71亿立方米,推动了河南河湖生态环境的复苏,促进了地下水源涵养和回升。截至2023年底,河南省黄淮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平均埋深9.18米,较2018年年末(12.02米)上升2.84米;深层地下水平均埋深11.83米,较2018年年末(12.85米)上升1.02米。
03
京宛已实施协作项目322项
安排资金近20亿元

南水北调带来的不仅是泓清水对沿线地区的滋润,“渠首”南阳与北京的“京宛协作”也结出硕果。
根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消息,十年来,京宛两地各级各部门紧密联系,围绕“保水质、强民生、促转型”工作主线,安排协作资金近20亿元,实施协作项目322项,携手推动水质保护、产业发展、民生事业、干部人才和经贸等多领域、全方位协作。
具体来说,在民生事业发展方面,组织医疗卫生、教育人员赴京交流培养、跟岗锻炼;推动阜外医院与南阳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签署合作协议;推动高端智库合作,中国人民大学与南阳市合作共建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
产业合作方面,广泛动员北京地区企业到水源区投资兴业,支持100多家优质企业落户南阳,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南阳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北京农林科学院等世界领先的杂交小麦基地项目纷纷落地;京东(南阳)数字经济产业园,截至今年9月,已有60余家企业成功入驻,园区企业累计产值突破3亿元。
同时,京宛双方已互派9批150余名干部开展双向挂职交流;累计培训当地干部人才3000多人次;北京市委党校主体班现场教学基地在南水北调干部学院落地。北京还组织开展5次院士专家南阳行活动,先后共有100名院士、专家前往南阳,深入高校、医院、企业开展项目论证、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培训,中国科学院何季麟、王立军、王占国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谯仕彦等专家团队在南阳建立院士工作站,“北京智慧”为水源区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04
京豫“牵手”
未来可聚焦文化、产业升级等多个领域

与此同时,因“水”连接的北京、河南,也在频繁的往来中,持续放大着合作的“乘数效应”。
2011年9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就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在郑州签署了《豫京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5年时间,河南与北京就合作了1911个项目,合同利用北京地区资金10870亿元,实际投入河南4319亿元,占“十二五”时期河南引进省外资金的14.3%,位居全国首位。
5年后,京豫“牵手”再启新篇章——
2016年8月,河南省党政代表团访问北京市,签订了《全面深化京豫战略合作协议》,两地迈入了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的全面深化战略合作新阶段。
根据《全面深化京豫战略合作协议》,两地从南水北调、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人才交流8个方面加强合作。
据《河南日报》报道,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京豫合作项目数量超1.5万个,到位资金预计约7600亿元,约占河南全省引进省外资金总量的15.9%。
2020年底,河南省党政代表团再赴北京,在北京市·河南省战略合作座谈会上,双方再签战略合作协议,提出在南水北调、生态环保、科技创新、产业转移、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领域开展更高层次、更广空间的合作交流。
“河南与北京因‘水’结缘,近年来,双方在各项领域都有很深入的合作。”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新涛看来,未来,两地还可以从多个层面共同发展。
——在“安全”方面,双方可以围绕供水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等开展合作探索,比如,共同探索数字化检测、共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等。
——在产业升级方面,围绕工业、农业等领域,北京发挥科技、人才优势,进行科研攻关,河南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双方互惠共赢,共同助推产业转型发展。
——在文化方面,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而河南是文化大省,双方在擦亮文化名片、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等事情上,有许多可以结合的地方。

-END-



本文为顶端新闻原创,著作权归顶端新闻所有

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

并注明来源金水路观察(ID:ddxwjslgc)及原作者

顶端新闻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金水路观察
有深度∣有态度∣中原政务观察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