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庆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号召,展开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行动,旨在进一步挖掘、保护和弘扬庆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着力夯实文物保护基础。全面开展第四次文物普查,组建8支普查队伍,召开普查工作推进会2次,复查三普不可移动文物2602处,调查新发现文物45处。加强南佐遗址保护利用,在政策制定、项目争取、资金保障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对其保护区域实施最严保护;协调将南佐小学改造后划转考古队使用,用于出土文物修复展示、学术研究和日常生活;市级领导先后10次进行现场调研,8次召开专题会议,及时解决南佐遗址自然病害、水土流失、核心区内居民搬迁、考古大棚建设、安全防护等问题,台账式推进保护管理。集中3次对全市117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安全大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文物单位提出整改要求和期限,全市文物安全形势总体良好。
扎实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争取国、省文物保护项目资金,争取国家博物馆免费开放资金,完成抗大七分校校部旧址保护修缮展示工程。对彭阳古城修缮工程、庆阳市博物馆馆藏陶瓷和金属保护修复项目等8个文物保护展示利用工程进行初验。组织召开秦直道历史文化价值再定位学术研讨会和南佐遗址专家咨询会,研讨交流文物保护利用。南梁革命纪念馆、镇原县博物馆等5家文博场馆通过全国第五批博物馆评估定级,庆城县、镇原县博物馆晋级国家二级博物馆,宁县、正宁县博物馆晋级国家三级博物馆。完成全市15个博物馆纪念馆(包括1个民办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全市博物馆、纪念馆参观人数达30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