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贺新春|庆阳文旅盛宴喜迎新春

旅行   2025-01-19 20:07   甘肃  

编者按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标识。中国人基于传统历法体系,确定正月初一是春节,标志着中国农历新年的开始。人们围绕着送冬迎春、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的节日主题,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欢度这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俗称“过年”。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大民俗”,春节囊括了众多、具体的非遗传承实践活动,是中国人传统文化思想、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的集中载体。在新旧年俗的交织中,我们品味过往,感念岁月,畅想未来;在近距离感知春节的点点滴滴中,共同感受着五千年文明的脉动。

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庆祝春节申遗成功,甘肃省文旅系统拟以“我们的春节 人类的非遗——甘肃非遗贺新春”为主题,有序开展系列宣传,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非遗传承实践活动,活态呈现陇原儿女独特的年俗礼仪、民风气质、精神特质,表达着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期盼,对家庭幸福、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国家强盛的深深祝福。现将全省各市(州)与春节有关非遗项目、习俗、活动等进行发布,以飨广大网友和读者。



庆阳文旅盛宴喜迎新春


NEW YEAR

2025年春节将至,庆阳市迎来了一系列非遗贺新春文旅活动,全市沉浸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之中,精彩纷呈的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充分感受到了庆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魅力。

多彩非遗,闪耀庆阳

庆阳香包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本次活动中大放异彩。香包刺绣生产企业和非遗传承人组织绣娘精心制作了大量以蛇年为主题的香包绣品,如憨态可掬的蛇宝宝香包、寓意吉祥的金蛇纳福和春蛇送福大型挂件等,这些香包不仅工艺精湛,而且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在各大商场、文化街区等地设立的香包展销点,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购买,成为了庆阳春节期间的特色伴手礼。庆阳剪纸艺术同样令人瞩目。非遗传承人及剪纸爱好者以蛇为核心元素,创作了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如《福蛇寿瑞》等作品,将蛇与各种传统吉祥图案巧妙融合,展现了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各县区的文化活动现场,剪纸艺人现场展示剪纸过程,让观众近距离感受这一古老艺术的魅力,不少游客还亲身参与体验,剪出属于自己的新春祝福。

戏曲展示,唱响新春

“梨园迎春幸福庆阳”戏曲展演活动在庆阳大剧院精彩上演。从1月1日至10日,来自各地的戏曲名家齐聚一堂,秦腔、陇剧等地方戏曲剧种轮番登台。演员们字正腔圆、宛转悠扬的唱腔,精彩绝伦的表演,让观众沉浸其中,掌声雷动。庆城县庆城镇田家城社区携手庆城县文化馆举办了“非遗贺新春 戏曲过新年”戏曲展演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观赏。全市及县(区)的戏曲展演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节日文化生活,更传承和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戏曲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上地方戏曲。

博物馆里,探寻年味

庆阳市博物馆积极策划了以“金蛇迎春喜乐汇”为主题的博物馆里过大年春节系列活动。从1月1日至3月31日的“陶之韵——康乐史前精品彩陶展”临展活动,让观众领略到了史前彩陶的独特魅力;1月7日的“‘腊’么有趣”腊八节亲子社教活动、1月29日的“新桃旧符”木版年画拓印亲子社教活动、1月31日的“话蛇添福”亲子社教活动等,将社教活动与节气文化、生肖文化、传统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有机结合,让市民和游客在博物馆中感受浓浓的年味,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民俗活动,热闹非凡

各县区都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非遗年俗活动。1月15日,华池县南梁镇荔园堡村的文化广场上,一场充满浓郁乡村特色的文艺汇演——“情暖南梁·筑梦新程”村晚活动如期举行,精彩的南梁说唱、动听的《军民大生产》、感人的情景剧……让观众重温这片土地上的红色记忆,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情怀和时代变迁。西峰区组织民间文艺团体、自乐班等进行荷花舞、徒手秧歌等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展演,环县道情皮影戏“进景区、进社区、进机关”演出,镇原县组织剪纸传承人“进社区、进乡村”送窗花送祝福,庆城县开展书画进万家活动,合水县举办“金蛇献瑞·喜迎新春”书画展览,西峰、宁县等一些乡村地区,还举办了传统的社火表演,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等民俗节目精彩纷呈,人们身着色彩鲜艳的服装,走街串巷,为乡村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年货展销,促进消费

庆阳年货市场也热闹非凡。1月22日至25日,庆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庆城县人民政府还将在庆城县南门广场共同举办庆阳市2025年“非遗好物 国潮焕新——四季非遗购物月”暨“农文旅+非遗”年货节,策划组织启动仪式、非遗和农文旅产品展示展销、送春联字画、特色节目展演4项活动,其中设置80个展位,从各县区遴选香包、剪纸、木板年画、手工粉条、传统黄酒、拉板糖等非遗项目和苹果、白瓜子、羊乳品等农特产品集中销售。与此同时,各县区均举办了非遗年货节活动,各种非遗特色产品琳琅满目,如皮影、面塑、糖人等,吸引了大量游客购买、体验、品尝,让人们在采购年货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非遗的独特魅力。

文旅融合,助力发展

本次非遗贺新春活动与庆阳的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不少游客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还游览了庆阳的历史文化景点,如北石窟寺、周祖陵、环州故城等,进一步提升了庆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活动也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庆阳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2025年这个“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第一年,庆阳的非遗贺新春文旅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和游客的节日文化生活,更让非遗在传承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吸引了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上庆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统佳节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韵味,也为庆阳的文旅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庆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继续绽放光彩,吸引更多人走进庆阳,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

庆阳到底有谁在啊!

世界最早“高速公路”展现中国智慧

庆阳香包,到底长啥样?

庆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介绍推广庆阳市旅游资源,强化信息的互动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