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文旅 一塬春意向阳生

旅行   2025-01-27 13:02   甘肃  

壮美董志塬。庆阳融媒记者 陈飞摄
当黑老锅冰窟里雪白的冰柱映衬着来自天南地北的笑脸时,环县庄子峁的村花们通过网络将当地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当第十九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销售总额突破5千万元时,镇原县创意设计的“剪云裳”庆阳剪纸服装惊艳亮相时尚舞台;当“诗意甘肃·丝路长风三千里”系列活动“大塬长歌·庆阳诗会”,在环县环州故城引发千古诗情时,“国乒庆阳行”在革命老区庆阳,成为一次榜样的传承、一场精神的接力……

老锅冰窟。通讯员  付兴奎摄

庆阳文旅,在2024年多角度呈现、多元素融合、多方位发力、多爆点出圈,丰富多元、姿态万千、成果丰硕,创造文旅发展新业态,构建独具庆阳特色、充满内生活力的美丽景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3500万人次,旅游花费18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5.6%、86.7%,旅游人次和旅游花费均实现双增长。


行走庆阳——四季风景入眼来


庆阳自然与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处在胡焕庸线的两侧,地形迥异,四季分明。从北到南绵延207千米、由东向西跨越208千米的土地上,分布着自成个性的自然景区。冬雪飘扬,登临910平方千米的董志塬,冰封大塬、雪野无垠自是最为壮阔的风景;春风拂柳,身在岭上川道,窑洞院畔花生香,河谷山边姹紫嫣红,自有西北山区品不尽的韵味;夏风荡漾,高树低花生长得恣意张扬,26℃舒适区最是宜人;秋高气爽,糜谷玉米争相上场,脆甜苹果香了致富路……

凤凰塬舍。庆阳融媒记者 赵彩霞摄

2024年,庆阳文旅组织开展的文旅活动占据市民精神文化生活“C位”。宁县“灯火宁州,瑞龙逢春”新春灯会,环县大型篝火晚会、元宵节焰火晚会,西峰区“五一慢游凤凰塬舍”,华池县“弘扬奥运精神 国乒进南梁”—跟着奥运冠军研学南梁,庆城县“盛世共明月·真情暖中秋”,正宁县“乐享金秋·美在正宁”,合水县非遗进景区等,凸显庆阳四季之美。
子午生态体旅康养游、铭记初心红色康养游、黄土风情民俗康养游等特色旅游线路,“跟着馆长游庆阳”“西安高校学生游庆阳”“一张车(机)票游庆阳”“香约庆阳”百城文旅等系列宣传推介活动强力引流下,60多家旅行社与市内旅行社、景区、星级酒店达成了引客协议,庆阳雄浑壮阔又秀丽多姿的美景被更多人喜欢与铭记。
行体验庆阳——人文滋养厚物生


多样的自然景观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散发出无穷的魅力。细数庆阳人文资源,中国第一块旧石器、黄河古象与环江翼龙化石、南佐遗址、周祖农耕文明、岐黄文化,红色文化等,彰显着庆阳的文化厚度。

游客在南佐遗址听取考古队员讲解。庆阳融媒记者 孙玉珍摄

全市对南佐遗址保护区域实施最严保护,及时解决南佐遗址自然病害、水土流失等问题。在深化保护传承,守牢历史文化根脉中,着力夯实文物保护基础,扎实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深入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全面开展第四次文物普查,复查三普不可移动文物2602处,调查新发现文物45处;完成抗大七分校校部旧址保护修缮展示工程,对8个文物保护展示利用工程进行初验;组织召开秦直道学术研讨会和南佐遗址专家咨询会;推进博物馆晋级及定级,全市博物馆、纪念馆参观人数达302万人次。

庆阳香包绣制市级非遗传承人张煜瑶展示为香包节设计制件的螃蟹五毒包。庆阳融媒记者 孙玉珍摄

保护、传承、发展非遗走向新高度。设计研发6类近160件(套)文创作品,103件香包绣制作品认证为“中国礼物”,皮影动漫《香宝宝庆游记》入选“央视号每日优质稿件精选”,庆阳香包亮相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剪云裳”剪纸服饰被评为全国“百团汇演”优秀群众文艺团队,华池县南梁说唱入选2024年全国乡村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庆阳岐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复核,刘兰芳、左焕茸分别荣获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乡村工匠名师最佳人气奖、最佳作品奖等。庆阳非遗正以活力满满的姿态迈向全新发展场域。

在庆阳举办的“山花英才”培育计划:全国香包艺术传承与创新高级研修班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艺术家展示庆阳民俗艺术作品。  庆阳融媒记者 孙玉珍摄

各类文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庆阳文艺团队赴天水进行专场演出,香包节期间举办全市大型文艺演出活动9场,“百姓大舞台”“和谐庆阳大舞台”等系列线上线下群众文化活动410场次,各级文艺院团常态化开展文艺惠民演出2286场,观看群众623.36万人次,累计收入688.8万元。歌曲《梦起南梁》《南梁组歌》、舞蹈《扇舞丹青》、陇剧《杀狗劝妻》、秦腔《血衣案》等文艺创作精品成果丰硕,斩获第七届黄河流域戏剧红梅大赛一、二等奖。举办红色主题展等各类主题美术展览30多场次,参展作品2000余件,参展人数3万多人次,剡鹏飞等3人美术作品入选国展。


沉醉庆阳——创新融合皆为美


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发展理念,从文旅融合到农文旅融合,从观景赏景到各类创意活动助力,庆阳文旅在创新融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亮点频现,催生了一批新业态、新产品。

学员们正在华池县军民大生产纪念馆前共唱三首陇东民歌。    资料图片

华池县南梁红色旅游景区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不断做大红色研学和主题教育产品;西峰区龙栖谷景区持续实施民宿提质升级项目,凤凰塬舍民宿成功获评国家甲级旅游民宿,民宿体验产品成为旅游消费新亮点;环县环州故城景区积极打造羊肉美食品牌和道情皮影展演项目,凸显旅游与民俗文化深度融合;镇原县北石窟驿景区与北石窟寺资源共享、联动发展,持续开发古迹观光和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红色研学、民宿体验、文化演艺、生态康养、休闲采摘等业态产品的不断丰富,推动旅游市场持续火热,带动旅游花费不断增加,迈出了引领全市文旅消费的新步伐。 
一批景区建设提质升级,赋能新兴业态创新。实施翟池景区提质扩容、庆州记忆·文化苑等文化旅游项目,盘活黄土地缝峡谷等旅游景区,镇原北石窟驿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环县庄子峁生态农庄、西峰区东湖公园等6个景区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3个全省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项目完成省级验收。 

庆阳市西峰区什社乡李岭村农民正在采摘辣椒。庆阳融媒记者 孙玉珍摄

一系列特色活动绽放魅力。甘肃省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展销主会场系列活动暨第十九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布设展位近2000家,累计吸引市内外游客299.3万人次,实现总销售额5188.54万元;中国乒乓球协会国家乒乓球队来庆开展“南梁·红色教育”系列活动,“国乒队庆阳行”相关话题,在抖音平台阅读量超2亿次,视频号、快手、微博等平台累计阅读量超4亿次;“诗意甘肃·丝路长风三千里”—“大塬长歌”庆阳诗会,创新运用3D全息式灯光投影,营造沉浸式演绎空间,现场观众达4万人,节目直播观看量1300多万人次;“大塬长歌·环州故城”文旅推广专场直播观看量超过1886.8万人次,位列全省第一。

环县庄子峁生态庄园2024村晚现场。庆阳融媒记者 王志龙 巩冠阳摄

农文旅融合循序渐进。环县庄子峁生态农庄、西峰区李岭村、华池县荔园堡村、正宁县王录村等打造为农文旅融合特色村。邀请省内外高校、文旅运营公司专家,采取“课堂讲授+现场教学”的方式,分期分批举办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民宿管家、文创产品研发等专题培训班,20个特色村的村支书、致富带头人等得到系统培训,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对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思想认同和重点把握得到提升。


庆阳到底有谁在啊!

世界最早“高速公路”展现中国智慧

庆阳香包,到底长啥样?

庆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介绍推广庆阳市旅游资源,强化信息的互动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