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院以来事业发展成就展
砥砺奋进勇登峰
匠心筑梦廿四载
编
者
按
栉风沐雨,砥砺奋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身为1915年同济医工学堂(同济大学前身)附设机师科热加工类专业。2000年,南京工程学院组建后,成立材料工程系,2006年,随着办学规模和实力的增强,更名为材料工程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空间接续拓展,办学特色持续彰显,办学层次稳步提升。2018年,随着综合实力的显著提高,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韶光流转,盛世如约。学院在历经百余年发展中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业界精英、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创业先锋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在服务地方经济上彰显了材院贡献。学院现已成为江苏省材料类本科专业规模最大、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追梦逐光,正值芳华。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学院举办建院以来事业发展成就展,全过程展示学院弦歌不辍、传薪赓火、蓄势未来的发展历程,全景式呈现材料人砥砺奋进、勠力同心、勇毅前行的生动实践,全方位总结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传承创新上取得的突出成果,冀此展示风貌、鼓舞斗志、凝聚力量,激励全体材料人豪情满怀奋进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征程!
坚持立德树人
提升一流专业建设水平
深耕内涵发展
助推专业建设提质培优
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新材料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按照“优口径、强实践、重应用”的专业建设思路,对标一流专业建设要求,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和特色建设,全力打造适应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专业和专业群,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等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 11 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 2 个。
专业建设质量工程一览表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
教育部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江苏省“十二五”
重点建设专业
江苏省一流本科
专业建设点
深化教育改革
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范式
学院先后四次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深入研讨不同发展阶段下材料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形成了“德育为先、能知并举,产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在 7 个材料类专业中全面推行“三证融合”(学历学位证+职业资格证+岗位能力证)人才培养模式和材料工程伦理教育,以“专业+行业”互动为主线,通过强化材料工程伦理教育、重构校企共建课程体系、拓展第二课堂育人途径、搭建“校-会-企”育人平台,构建了多要素、多途径的多元协同育人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承担国家级教研课题2项、省部级教研教改课题5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7项。
“德能知融合”的材料类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二等奖
江苏省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
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夯实人才培养主阵地
1
推动教学创新,打造一流课程
以课程群建设为基础,优选精品课程,打造应用型本科的专业课标杆。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标准为参照,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和企业工程案例带入课堂,将课程群的知识能力交叉加入考核要求。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评价,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课堂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实现教师“以教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不断提升课程质量。学院获批省一流课程3门、省级在线课程2门,中国MOOC平台上线优质课堂5门,教师荣获包括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在内的省级教学竞赛奖21项。
部分教学竞赛获奖情况
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
创新大赛一等奖
江苏省高校微课
教学比赛一等奖
江苏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
教学竞赛二等奖
江苏省高校微课
教学比赛一等奖
2
强化教材育人,打造优质教材
加强多层次教材建设,顺应教材数字化转型要求,对接行业工作岗位需求,融入职业标准,渗透课程思政与人文素养教育,打造应用型本科优质教材。先后主编出版各类规划教材53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15部。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1部、江苏省本科优秀培育教材2部,江苏省精品教材1部、江苏省重点建设教材7部。
部分教材获奖情况
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
二等奖
江苏省精品教材
江苏省本科优秀培育教材
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
部分优秀教材
深化产教融合
搭建应用创新育人平台
学院建立了江苏省先进结构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综合训练中心和江苏省材料工程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阶梯、多维度的专业实践创新平台,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新活动提供平台支持。充分发掘社会与行业的实践教育资源,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构建了“立足校内、校企结合、产教相融、辐射行业”的多元化实践创新平台。建设校企融合育人平台14个。校企合作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36个、本科生实践实习基地4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
省级实践教学平台
省级重点实验室
省级实验教学中心
在企业开展生产实习实践
来源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媒体中心
排版 | 夏天 康灿
审核 | 杨涛 鞠鑫辰 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