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学院事业发展成就展第三辑: 坚持学科牵引,助推科研赋能谱新篇

文摘   2024-09-27 21:56   江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院以来事业发展成就展

砥砺奋进勇登峰

匠心筑梦廿四载





栉风沐雨,砥砺奋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身为1915年同济医工学堂(同济大学前身)附设机师科热加工类专业。2000年,南京工程学院组建后,成立材料工程系,2006年,随着办学规模和实力的增强,更名为材料工程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空间接续拓展,办学特色持续彰显,办学层次稳步提升。2018年,随着综合实力的显著提高,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韶光流转,盛世如约。学院在历经百余年发展中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业界精英、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创业先锋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在服务地方经济上彰显了材院贡献。学院现已成为江苏省材料类本科专业规模最大、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追梦逐光,正值芳华。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学院举办建院以来事业发展成就展,全过程展示学院弦歌不辍、传薪赓火、蓄势未来的发展历程,全景式呈现材料人砥砺奋进、勠力同心、勇毅前行的生动实践,全方位总结学院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传承创新上取得的突出成果,冀此展示风貌、鼓舞斗志、凝聚力量,激励全体材料人豪情满怀奋进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征程!


坚持学科牵引

助推科研赋能谱新篇


凝练优势特色

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学院坚持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促共同发展,服务国家工程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行业发展需要,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坚持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以技术突破和产业贡献为导向,构建“方向聚焦-团队攻关-平台支撑-成果产出”的学科科技创新体系,重视学科文化建设,在国内形成了有影响的“以先进金属材料为主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行业发展”的应用型学科特色,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1

重点学科建设成绩优异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先后入选江苏省“十三五”“十四五”重点(建设)学科,并以优秀成绩通过“十三五”验收和“十四五”中期检查(省内同类高校材料学科唯一)。

学科建设情况

学科建设成绩优异

2

学科彰显度显著增强

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3

办学层次实现新突破

获批“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点,实现了办学层次的新突破。

获批“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点




强化组织谋划

高层次科研成果丰硕

1

高水平科研项目屡创新高

围绕优势学科方向,构建特色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培育高水平科研人才团队,不断提高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的能力。近年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7项,其中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面上项目14项,获批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子课题1项;获批省部级科技项目109项,其中,省基金43项,省优秀青年基金4项,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项、重点研发10项、科技支撑计划1项。经费到款累计达2.1亿。

高水平科研项目情况

2

高质量科研成果持续产出

创新评价体系、优化激励导向,进一步加大对高水平成果的激励力度,引导科学研究从重数量向重创新、重质量转变,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科技奖励成果丰硕,荣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4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8项,荣获市厅级科技成果奖44项。高层次学术论文的数量及层次大幅度提升,共发表SCI论文587篇,其中在《Acta Materialia》《Corrosion Science》等中科院一区刊物发表文章112篇。

部分省部级政府科技奖


部分省部级科学技术奖证书

部分高水平学术论文

3

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

主动对接材料行业、产业发展需求,依托学校学科和人才优势,不断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推进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721项,经费达1.5亿元。通过校企合作突破了“大规格海洋舰船球扁钢”、“高速列车锻钢制动盘”等核心技术并实现了产业化,与企业合作获批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10项,授权发明专利432件,专利转让经费达1533万。

部分发明专利证书

产学研合作




优化条件建设

科研平台发挥新优势

科研平台是提升学院科研实力和学术地位的重要支撑,学院围绕国家和地方战略发展,聚焦江苏新材料产业和制造业,打造优势学科平台,加强有组织科研,建有3个省级科研平台,与省内龙头企业共建11个省级工程中心,27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

部分省部级科研平台

部分省部级科研平台


来源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媒体中心

排版 | 夏天 冯浩然 康灿

审核 | 杨涛 鞠鑫辰 张立

南京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