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觀眾在《詠春》海報前留念
該劇用“立足”“彷徨”“理想”“離別”“困境”和“傳承”六幕,塑造了以“葉師父”為代表的武學英雄形象和半個世紀後電影《詠春》攝製組團隊懷抱夢想、追夢英雄的普通奮鬥者形象,以當代視角詮釋英雄精神。
作為一部“雙非遺”題材舞劇,《詠春》的創作者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如何將詠春拳、香雲紗這兩個國家級非遺項目融入舞臺這一課題。
武術和舞蹈最大的不同就在於發力方式和氣息的不同,具體到“詠春拳”則著重以柔克剛,攻防合一,鬥技不鬥力,非常講究動作的精簡、效率。
如何讓舞蹈演員演出武術的神韻?該劇主創花費一年時間深入非遺生活,帶領舞蹈演員向武學大師拜師學藝,通過打木人樁練習詠春拳,體會武術中對體力和能量的科學運用。
在舞蹈編創上,將詠春拳的典型動作和招式,如“日字沖拳”“攤手”“膀手”等融入舞蹈中,不僅展現出了詠春拳的實戰技巧,也賦予了舞蹈獨特的力量感和節奏感,舞者以精准的身體控制展現出詠春拳的流暢性和連貫性,最終形成了武舞相融、以舞化心的獨特舞蹈語彙。
舞臺上,各門派武學頂尖高手,展開了登峰造極、精彩絕倫的對壘,成為該劇最突出的看點。
雲紗是舞劇《詠春》運用的另一個國家級非遺項目。
作為一種古老的嶺南面料,香雲紗不僅被用於劇中的服裝上,其製作工藝也被藝術化地融入劇情之中,舞臺色調、人物造型和舞蹈風格上都有它的印記。
舞臺上,香雲紗以其獨特的質感和光澤,在演員的表演與舞美配合下,呈現出流動的美感,為該劇增添了視覺衝擊力與藝術表現力。
女子群舞《香雲紗》是舞劇《詠春》中的第一段舞蹈,展現的正是香雲紗古老繁複的染制過程。
編自“光明日報”等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