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代百生,男,博士,澳門理工大學藝術及設計學院音樂教授。
36th Macao International Music Festival
明星效應的市場號召力巨大,是各種商業演出的常用手法。第36屆澳門國際音樂節以“星光燦爛”為主題,邀請了名人名團來澳門演出,包括享譽國際樂壇並在中國網路上有“姐夫”“牙籤哥”親切昵稱的指揮家捷傑耶夫及其率領的馬林斯基劇院藝術家們,不僅在開幕演出中獻演普契尼的歌劇名作《托斯卡》連續兩場,更於10月26、27日連演兩場交響音樂,演繹普羅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維奇、柴可夫斯基及拉赫瑪尼諾夫等的經典名作,獻上正統、原汁原味的俄羅斯交響音樂;炙手可熱的小提琴家利奧尼達斯‧卡華高斯攜手阿波羅樂團,演繹多首巴赫小提琴協奏曲;具有傳奇色彩、被很多樂迷親切稱為“波哥”的天才鋼琴家伊沃‧波哥雷利奇,在鋼琴獨奏音樂會以舒曼、舒伯特作品呈現浪漫主義音樂的絕美樂章;美國頂尖室內樂演出團體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帶來貝多芬、門德爾松、馬勒及舒伯特等經典室內樂作品;法國鋼琴家海倫‧葛莉茉(Hélène Grimaud)與薩爾斯堡室樂團,獻演維也納古典樂派的經典之作;《DoosTrio》由國際知名的卡曼切琴演奏家凱漢‧卡勒、琵琶演奏家吳蠻及塔布拉鼓演奏家桑迪業‧達斯,以各具民族風情的樂器,在世遺建築崗頂劇院炮製音樂饗宴;獲格萊美終身成就獎的爵士樂名家賀比‧漢考克及其團隊,與現代爵士樂界另一重要人物、小號演奏家溫頓‧馬薩利斯(Wynton Marsalis)同林肯中心爵士樂團也首度來澳,帶來精彩絕倫的爵士樂演出;糅合創意與經典、以多媒體呈現的芭蕾音樂作品《胡桃夾子與我》,探索音樂的跨界融合;閉幕演出則由葡萄牙“法朵”(Fado)天後瑪麗莎與澳門中樂團及指揮家葉聰攜手於澳門倫敦人劇場獻演,作為葡萄牙著名的傳統音樂“法朵”的重要傳承者,瑪麗莎在葡萄牙已是國寶級的存在,是次與澳門中樂團共同出演,以中葡文化合璧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音樂體驗。
名人名曲彙集的票房吸引力果然不可小覷。各場演出的上座率比往屆明顯大幅提高,一些場次甚至出現滿座而一票難求。兩場爵士名家的演出和法朵天後瑪麗莎的演出都是全場嗨翻天,顯示了爵士樂和法朵的空前魅力。馬林斯基交響樂團的兩場演出也盛況空前,似乎給日益萎縮的古典音樂演出市場打下了一針“強心劑”:古典音樂樂迷還是有,就看演出吸引力夠不夠!
36th Macao International Music Festival
澳門國際音樂節作為已有歷史和國際影響的大型音樂活動,一直以呈現音樂文化的多樣性為己任。從各場節目內容看,本屆澳門國際音樂節依然沿襲了這一優秀傳統,不僅有歌劇、交響樂、鋼琴獨奏、室內樂、聲樂演唱、即興演奏等多種音樂表演形式,而且也囊括了從巴洛克、古典、浪漫到現代爵士、世界音樂的各種音樂風格。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只要你是愛樂人士,總有一場演出適合你!
36th Macao International Music Festival
澳門國際音樂節近些年來也一直致力為澳門本土樂團與年輕音樂家提供演出平臺,在音樂節期間展現澳門本土樂團的實力與新生代音樂人的活力。本屆音樂節繼續搭建《藝萃菁英》展演平臺,由鋼琴湯澔朗、大提琴何諾軒、巴松管鄭舜謙以及古箏孔蔚嘉四位澳門年輕樂手,聯同本澳兩家職業樂團——澳門樂團與澳門中樂團同台獻技。人氣爆棚的開幕大製作歌劇《托斯卡》也有澳門樂團參與現場演奏,在指揮大師捷傑耶夫調教下與其率領的享譽國際樂壇的馬林斯基交響樂團共同演出。而澳門少年合唱團走上舞臺與馬林斯基劇院合唱團共同表演歌劇的合唱部分,可以想像,這班澳門的愛樂少年們能夠有如此好的機會,與世界名團共同排練與演出,並在國際音樂節這樣的重要場合登臺表演,是多麼難得的體驗!這或許將更好地點燃他們的音樂學習熱情。這也無疑體現了此次國際音樂節組委會提攜本土樂團與音樂人的良苦用心。
閉幕演出則是由葡萄牙法多歌後瑪麗莎與澳門中樂團聯手呈現,瑪麗莎的人氣爆棚,使得諾大的倫敦人劇場座無虛席,演出全場氣氛更是達到極點,而瑪麗莎在演出中多次隆重推薦及誠意感謝澳門中樂團的精彩演繹,無疑拉近了受眾與中樂團的心理距離。
36th Macao International Music Festival
本屆音樂節設有16項延伸活動,包括由多位樂評人與音樂家主持的一系列演前導賞、深入淺出地講解演出節目精髓,豐富參加者對作品和演出者的認識;關於歌劇《托斯卡》的講座、後臺探索;吳蠻主持的即興演奏工作坊;吳菡鋼琴大師班;大衛芬柯大提琴大師班;港澳爵士音樂演出社區推廣及多部以音樂家或爵士樂為題材的電影放映等,致力提升社區音樂對話交流,拉近公眾與音樂的距離。這些活動使音樂藝術以及音樂家們走出音樂廳和舞臺的高雅“神壇”,以親民的形象走進社區及居民的日常生活,對於提升市民對各類音樂藝術的賞析能力以及大眾藝術素養,傳播社會文化關懷,無疑大有裨益。
筆者曾就第28屆澳門國際音樂節撰文,盛讚其對於城市音樂文化建設的作用。此屆音樂節與之相比,可謂沿襲了傳統,唯獨在演出場所安排上有一些變化:過往的各屆音樂節精心安排演出場地,除了澳門文化中心這一本地藝術文化地標作為主要演出場所,還分別於玫瑰堂、崗頂劇院、盧家大屋、鄭家大屋及大炮臺這些散佈城區的世遺景點舉行演出,不僅融合了音樂與建築之美,更讓樂迷能深入澳門社區體驗澳門的歷史文化底蘊,帶來獨特的觀演感受。此次的演出場地正如本文開頭所述,集中於文化中心舉行,僅在崗頂劇院和倫敦人劇場各有一場演出,出於何種考量,亦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