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如何找到与你并肩作战的伙伴
由于工作的缘故,与企业沟通是我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之一,因此,一年当中会接触到大量项目。部分技术领先的企业,由于缺乏市场商务人员,从而错过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另外,还有一些则是在初见成效之时,因为合伙人之间的矛盾而导致项目失败。总的来说,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企业失败的原因,大部分都可归结于“人”的问题。
在接触项目时,我们都认为企业规模小并非大事,问题最大的反而是,创始人会简单的觉得只要等融资后随便找个合伙人就行了,对于这样的想法,我反而深感忧虑。
大家可以认真思考一下:
1、有预算就一定能立马找到合适的人吗?
2、创始人是否明确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
3、进来的人能否适应公司文化?
事实上,在融资后,资本根本没有耐心等待,常常要求项目尽快出成果,而如果此时团队还处于磨合阶段,就会导致项目没开始下一轮融资便迅速走向终结。
可见,挑人选人是如此重要的一项工作。那么,对于一个初创公司而言,合伙人的选择应该如何进行呢?
01
信任度
大部分企业家在挑人时先看重人品,但人品的好坏实际上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正因为如此,很多创始人在创业早期会选择同学、同乡、同事等,认为彼此认识久了,有了基础信任,又知根知底。然而,这种选择方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创业之举,而更像是在做慈善。因为仅仅基于熟悉度来选人,很可能无法满足创业的实际需求,最终受累的往往是创始人自己。
信任度并非仅基于多年同学或同乡关系。真正的信任应建立在打过交道、共过事或者有过利益交往的基础上,以及在利益分配方面分歧较小、且能够彼此理解的人。当然也可以选择那些对公司喜欢、热爱这份事业,甘愿担任二把手做好辅助工作的,以及对创始人的要求能够予以认可并且迅速执行的人。这类人一般可以从自己带过的团队中去找会相对较为快捷。
02
互补性
合伙人之间应具有互补性,不仅是个性互补,还包括能力互补。例如,营销型创始人应找管理型人才,技术出身的创始人应找产品经理出身的人负责公司运营。主要根据公司和创始人的特征进行对标补充,确保在企业层面上,每个人都能在擅长的领域发挥作用,有人适合做技术,有人适合做销售,有人适合做管理,实现分工合作。
一个常被提及的案例是小米的成功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硬件,二是软件,三是营销。所以雷军通过股权激励的形式招募了8位联合创始人,绑定超七千多名员工,充分激发了合伙人和员工的创业热情,助推了小米业绩的快速增长。
03
相容性和包容性
这种相容性和包容性必然体现在工作中的默契上。相似的人在沟通方面或许较为顺畅,但在能力上未必能够互补。而能力互补的人在性格上又可能产生冲突,比如一方冒进,另一方谨慎。因此,找到既在能力上可以互补,又在性格上能够相容的合伙人,是最为难得的。
在早期阶段,我认为大家还是应该高度务实,尽量少出现务虚的声音。虽然在众多项目中,务虚和务实的人很难融合在一起,但只要双方能够相互退让和协调,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也是能够实现合作共赢的。在实际的工作场景中,务虚的人可以多关注一些实际操作层面的问题,将战略规划与具体的执行步骤相结合;务实的人也可以偶尔抬起头来,思考一下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团队的长远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这样的方式,不同类型的人可以在一个团队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
04
分阶段合作
企业的发展经历不同阶段也是需要不同类型的人补充,因此合伙人是分阶段的。
只要企业在发展,缺人便是一种常态,所以我们要习惯人才的进出。由于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企业的战略方向、业务模式乃至核心竞争力都有可能随着市场的波动而进行调整。因此,合伙人团队的结构和能力也需要不断进化,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灵活应对市场挑战,牢牢抓住发展机遇。
分阶段的合作模式有利于企业按照当前阶段的发展需求,精准地配置人力资源。在某个特定阶段,可能更加需要技术专家来突破技术瓶颈;而在另一个阶段,则可能更侧重于市场营销或资本运作方面的人才,以便加速市场拓展或资本扩张。人才的流动性和多元化能够极大地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和活力。新合伙人的加入,不仅会带来新思想和新技能,还能促进团队内部的竞争与合作,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在寻找合伙人时,一定要有个磨合期。我认为不要急于分配股份,因为“请神容易送神难”,股权一旦分配出去,想要收回就非常困难。可以先从项目合伙人开始,通过利益绑定,之后再进行股权捆绑。当然核心的一点必须是,合伙人真正地把公司业务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对待,而不仅仅只是一种爱好,这一点至关重要。
热门推荐
《前沿科技一点通》课程火热上线!
AI职场升级秘籍:高薪之路等你来寻
《AI商业领航》社群持续招募中!
以上内容由今日人工智能官方微信平台整理推送
- 感谢订阅 -
更多精彩请关注今日人工智能公众号
点击关注一起get最新AI资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