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被父亲偷改志愿,断亲20年不回家!那些被控制的孩子,后来怎样了?

乐活   2024-07-01 10:56   河南  
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成了热门话题。张雪峰宣布暂停2个月直播,因为“今年高考形式太严峻,报志愿情况特别复杂”。

2024年全国高考人数1342万,比去年增加了51万,而本科名额预计为450万。也就是说,约66%的人无缘本科。


图自微博


报考专家尚且如临大敌,普通家长和考生的心情更忐忑了,患得患失,战战兢兢,只想将每一分的优势都尽量用上。


报志愿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专业重要,还是大学重要?孩子的兴趣重要,还是未来的工作重要?每个人都有不同考量,而当孩子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又该如何抉择?


每当这个时候,湖北黄冈文科状元戴柳的故事,就会被反复提及。


图自网络


1999年高考,戴柳考了687分,是黄冈市第一,全国高校可以任意挑选。她毫不犹豫报了北京大学,那是她一直想去的学校。


但是,她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却傻眼了,竟然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原来,她的父亲瞒着她,去学校找老师偷改了志愿。父亲帮她选的是法律专业,确实是好专业,却不是她向往的学校。


她很生气,气父亲不尊重自己的意愿。她质问父亲为什么,父亲的回答让她感到窒息:“凭我是你爸!我都是为了你好!”


图自网络


戴柳不得不去中国政法大学,但她不开心,大学期间很少与家里联系。


大学毕业时,她申请到韩国某大学留学,顺利通过后,她才告知父母。父亲其实想让她考公,而她一心想逃离被规划好的路。


这一走,就是20多年。后来,戴柳留在韩国工作,又在那里结婚。随着年龄渐长,她有点儿理解父亲了,但心中的芥蒂挥之不去。


图自网络


戴柳的经历其实是相当一部分孩子的缩影,不过她做得更决绝。有人骂她不孝,是白眼狼,无论如何不该20多年对父母不闻不问。毕竟,父母供她读书,什么都想给她最好的。


也有人表示理解,被最亲近的人控制和忽视,其实是内心深处一辈子的伤痛。那些不尊重曾长期存在,而高考无疑加剧了这种矛盾,需要用很长很长的时间来治愈。


高考后大吵一架,母亲代填志愿

中学时期的李寒邻,是学校风云人物。高三上半学期的期末考试,他考了全校第一。而且,他是学校篮球队队长,篮球打得很好,走到哪里都引人瞩目。


他的理想是当个体育记者,上电视,解读各种体育赛事,目标大学是中国传媒大学或者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系。以他平日成绩来看,考上理想的大学,选择喜欢的专业,都没什么问题。


图自凉子访谈录


李寒邻是在北京参加高考的,那是2012年。他估分大约610~620分,但分数下来后,他有些傻眼了,竟然是599分。


他不知道该怎么办,索性躺在屋里装睡,听到父母在外面吵:“都是因为你给他买手机,都是因为他谈恋爱才会考这样……”


他的母亲在国家机关工作,想让他报考金融系,因为金融行业赚大钱,是个很好的行业。


但李寒邻不愿意,他说自己就想当体育记者,不想学金融。另外他也给母亲解释,学金融需要理科思维很好,而他擅长文科。


图自凉子访谈录


因为报专业的事情,他们吵过很多次。谁都不想让步,但总要有人让步,最后李寒邻将志愿单给了母亲:“你就随便吧,我也吵不过你,我也没有钱,我上大学也不是自己花钱……”


最后结果是,志愿单上的每个字都是母亲写的。李寒邻一个字也没写,包括自己的名字。


图自凉子访谈录


后来,李寒邻按母亲的意愿,读了人大金融系。不是喜欢的专业,学起来没热情,他尝试过好好学,但就是学不会。


本科毕业后,他选择去国外读传播学留学回来,他依然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体育。李寒邻现在是篮球直播导演,参与上百场NBA赛事报道,发表过超过20万字的篮球故事。


兜兜转转许多年,经历了许多坎坷,李寒邻终于又走回自己想走的路。如果母亲提早知道,还会逼他读不喜欢的专业吗?答案显而易见。

但人生没有提前彩排。所以还会有无数父母,打着以“为孩子好”的名义,逼他们选择更“好”的专业。


北大读到大三,退学复读重构自我

选错学校和专业的代价很大,而更让人难过的是,有些孩子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他的人生从更早的时候就被父母控制了。当孩子意识到这点时,就会陷入一种撕裂的状态:到底是继续迎合父母做个乖孩子,还是听从内心的声音来做自己?


来自张家界偏远山区的杜青云,自幼就被誉为神童。他的成绩很好,即使在高手如云的中学,只要稍微努力,就能拿到学校前几名。


但是,他的父亲很少对他满意,总对他采取打压式教育,动辄跟他说:“你学习好又怎样,你情商不够,以后上大学肯定也是人下人……”


父亲的话,让杜青云陷入了深深的危机。他内心总是不安,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他不知道怎么爱别人,甚至连自己都不爱。


图自凉子访谈录


2016年,15岁的杜青云参加高考,拿到了704分的好成绩,在湖南省排理科第二。他还没想明白要报什么,父亲就决定让他报北大的光华管理学院。他没有概念,就很听话地报了。

被北大录取后,父亲还不忘打击他:“就算你在北大读,我这个几十年前的大专生也绝对要比你聪明,比你要睿智……”


图自凉子访谈录


到北大后,杜青云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个专业。一个偏远的湘西山区孩子,没有任何信息源和社交圈子,很快被室友边缘化和排斥。他找老师寻求帮助,但老师也不愿帮他。


他越来越没自信,在社团体能不如别人,在学生会情商也不如别人,内心越来越崩溃。杜青云挣扎了很长时间,一方面想要按父亲期待的那样优秀,一方面又实在在北大待不下去。


杜青云想退学,跟父亲说起时,父亲直接拒绝:“不,不行,绝对不行。”父亲不是关心他,也不是关心退学对成长的影响,而是担心退学有损于自己的面子。


图自凉子访谈录


杜青云很难过。他觉得在关键时刻,父亲不会支持自己,而是将他当工具一样看待。而他厌倦了作为炫耀的工具,做什么事都没动力,甚至连饭都不想吃。


后来,他患上了抑郁症,一度想要了结生命。


图自凉子访谈录


大三时,父亲终于勉强同意他退学。回去后的杜青云封闭自我,独自在屋子里反思,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能不能以后活成希望的样子?他不信任何人,也不信家人,心态就像几岁孩子,无助,恐慌,不想与任何人交流。


后来,杜青云又去复读了。2020年高考,他裸分698分,是湖南省全省理科状元。这在他看来几乎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是小镇做题家的本能。不过也给了他很大的信心。这次,他被清华大学录取,读的是自己喜欢的专业。


图自凉子访谈录


回顾退学复读的经历,杜青云觉得那是重构自我反抗压迫的一个环节。他想让所有父母知道,人不该是分数的拥有者,而是活生生的人。


这段不愉快的经历,让他建立了一些自我的边界感,也让他逐渐掌握了话语权。从此以后,他不必像电影《楚门的世界》一样,一直过着被安排的被循环的人生。

高考分数出来后,父母吵了5天

大嵩在高考大省河南长大。他直到大学才发现,原来自己从小所处的环境就是唯分数论。不管家长还是老师,都拿分数说话,分数高的孩子做什么都是对的,没有分数就什么都不要说。


高三那年,大嵩分到了尖子班,却是班上的倒数,考得最好的是倒数第五。他此前成绩不错,骤然成了“差生”,明确感到自己被区别对待。同一件事情,他和老师说,老师只挥手让离开,而尖子生说老师马上调整。


在学校很压抑,没人瞧得起他,也没人帮助他。在家也差不多,父母最关心的就是分数。


图自壹次访谈录


2019年,大嵩参加高考,成绩在全省排在1%。这个成绩上211大学没问题,但父母觉得他考砸了,为此吵了四五天。


他们互相指责,从早吵到晚,吵完再和孩子吵,觉得他这辈子完了。家里像战场一样,大嵩不敢回家,躲到姥姥家。


报志愿的时候,父母直接帮他操办了,说他考得太低,可选择的太少。父母拿着《招生考试之友》研究,又花了几千块钱找专家指导,后来报了上海大学。那也是一所双一流211院校,专业是机械类。


图自壹次访谈录


提及高中和高考,大嵩只觉得痛苦。但上大学后,他发现很多外省学生会怀念高中。人家的生活并不是只有考试和分数,他们会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运动或者艺术。而河南孩子的青春,有太多都浪费到学习上了。


大嵩恍然又茫然,原来不是这个世界如此,而是只有河南如此。但没办法,他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图自壹次访谈录


现在,大嵩去遵义小学支教了。支教完成后,他想继续读研究生,目标是读教育学的博士。


在外人眼中,他的想法简直离经叛道。他本科读的机械类专业,在北京上海很受欢迎,去大厂薪资相当高。但他不愿意做这个,他想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去从事教育行业。


他觉得自己是个淋过雨的孩子,不想让更多的孩子也淋雨了。至少,他不要让自己的孩子继续过那样的生活。


每个孩子,都该有选择的机会

在《我为孩子打突围战》中,陈瑜说:“如果父母当真是为了孩子好,那就请把孩子当做‘人’来对待,去满足孩子的需求、理解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人格、支持孩子成为他们自己。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将孩子养亲了,再来谈教育。如果孩子遇到问题,要站在孩子那边打败问题,而不是站在问题那边打败孩子。


如果顺序反了,孩子必然会陷入内心的撕裂,从而付出极大的代价来修复人生。


《小欢喜》剧照

曾有家长在高考后问李玫瑾,自己孩子该报什么学校和专业,李玫瑾回答道:“这我可不能给你建议,首先,你得问问孩子喜欢什么。”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个体,他们有情绪、有感受、有思想、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想要被看见、被理解、被支持、被尊重。他们的人生,有着独特的轨迹,可能会犯错,但那些该承受和经历的,只有他们自己体验过才算数。


当然,这并不是说张雪的建议不重要。相反,张雪峰的很多建议,是建立在孩子想法和处境基础上的。唯有真正理解和倾听孩子,才能在他迷茫时提出可操作的实用的建议。又是一年报志愿的季节,希望每个孩子都有选择人生的机会。


作者:石霖,文字客,绘本控,执着写字,简单生活。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海归和留学生的聚集地。我们传递全球资讯、探讨文化百态、创新社交模式、发现独立思想。这里有温度也有态度,欢迎气味相投的你关注精英说(ID:elitestalk)。

参考资料:
1.知否大叔,湖北687分女状元,被父亲偷改志愿错过北大,逃到韩国20年不回家

2.凉子访谈录,我把高考志愿单甩给我妈,我吵不过你,想填啥随便吧

3.凉子访谈录,5岁进北大,退学复读考上清华,我不想再当「做题工具人」

4.高考全省前1%,爸妈吵了5天,觉得“孩子毁了”
5.北京青年x壹次访谈录,高考全省前1%,爸妈吵了5天,觉得“孩子毁了”

写字的石霖
文字客,绘本控,执着写字,简单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