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越来越长?秋天越来越短?|锐视角

时事   2024-11-30 22:11   广东  


夏天终于走了,秋天终于来了。


“深圳人熬过了大半年的湿热,就图这一季的舒爽。”


告别了长达242天的最长夏天,终于正式官宣11月19日入秋了!


深圳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短冬。


适用于中原地区的用天文角度划分四季的方法,即以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至翌年2月为冬季的划分,并不符合深圳气候的特点。


气象数据显示,深圳夏季长达6个多月(平均夏季长202天),盛行偏南风,高温多雨;秋冬季节盛行东北季风,天气干燥少雨。


(图源:深圳市气象台)

以气候寒暖为具体指标的气候学季节划分法能够较好地反映深圳的气候状况。

按气候学划分标准:以5天滑动平均气温稳定>10℃ 为冬季结束、春季开始,稳定>22 ℃ 为春季结束、夏季开始,≤22 ℃ 为夏季结束、秋季开始,≤10 ℃ 为秋季结束、冬季开始。


春,对深圳人来说,记忆最深的是湿漉漉的“回南天”。“寒潮徐徐,暖流许许,两相碰撞,万物湿漉漉”,“被回南天支配的恐惧”,深圳人都懂。

笔者刚来深圳时,也喜欢春暖通风。后来,家里到处发霉,才知道为何户户紧闭门窗。

现在刚来深圳的年轻同事,跟那时的我一样“懵懂”,在9月、10月,就开始写道深圳“秋意浓”了。使得我一遍一遍做“科普”——“深圳的秋天啊,还早呢……”

其实,相对于气候学的划分,还有一种更直观的方法——每到11月初,一年一度的深圳读书月如约而至,我们就可以开始掰着指头、等待深圳的秋天了。

(图源:深圳天气微博)

深圳的秋,多是晴好天气,常常是碧空万里。气温也刚刚好,1991年至2020年三十年中秋季平均气温18.1℃。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为期一个月的深圳读书月即将落下帷幕,但深圳的秋刚刚开始不久,茶香、花美,真的适合读书。

我手旁是一本宇文所安的《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谁是宇文所安?他竟然是一个美国人?

一个美国人,何以写出高妙的中国文学评论,并流传中美?

他就是哈佛大学教授、汉学家斯蒂芬·欧文,宇文所安是他为自己取的中文名字。

宇文所安试图将英语“散文”(essay)和中国散文传统书写方式结合起来,在英语文学形式里对中国文学价值进行再创造。

这本书的译者郑学勤说,宇文所安并不认为因为自己是外国人而同中国作品之间有一种离间的、异己的关系,也不认为他们的分析不如中国人来得深刻。

不自外于中国文学,中西文学皆熔于一炉,这是我读宇文所安《追忆》的深刻感受之一。

时代对这位颇具创造力的美国汉学家的回应是,《追忆》一书中译本一出,震撼了不少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学者,想不到中国诗词可以这样读,想不到一个老美居然比我们还要“中国”。

放下书,拿起手机,蹦出的一则消息是著名学者郑永年的最新言论:马斯克引领的美国体制改革,将是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

郑永年教授说,在特朗普的第二总统任期内,由科技亿万富翁马斯克推动的美国政府改革,将成为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他指出,作为应对措施,中国应扩大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家的“单边开放”措施,“谁比谁更开放”是中美国家竞争的核心所在。

仿佛皆有定数,我为何在一天“巧遇”宇文所安和郑永年两位学者,在他们的文字中思绪驰骋呢?

(图源:深圳天气微博)

历史气象数据显示,深圳今年入秋较常年(1991年-2020年)平均入秋时间(11月8日)晚了11天,且近几年深圳入秋都相对晚些,尤其是2020年11月27日才成功入秋。

在纷繁的思想中,有一个念头终于胜出:

你漫长的夏天还好吗?你短暂的秋天可以快乐一点吗?

主笔 / 郭保瑞
排版 / 李柳荧
审校 / 毛芸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生于1984,深圳政经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