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 | 浙江理工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教育   2024-12-13 16:16   浙江  


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二、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

2025年,学校计划在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招收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详见《浙江理工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拟招生人数为预计招生数,仅供考生报考时参考,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和学校发展需要进行适当增减调整。

2025年学校拟与塔里木大学-阿拉尔大学城(教育园区)联合培养研究生,招生计划以教育部下达为准。

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方向:

学术学位

★082100纺织科学与工程(含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4个方向)

★080200机械工程(含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精密机械与控制5个方向)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含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3个方向)

★071000生物学(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制药5个方向)

★083500软件工程(含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软件工程技术、智能软件系统与工程、纺织工业软件工程、软件系统安全5个方向)

★137000设计学(含纺织丝绸数字化设计及理论、服装服饰设计及理论、人居环境设计及理论、丝绸设计历史及理论、数智产品设计及理论5个方向)

专业学位

★085500机械(机械可靠性工程、高端纺织装备、精密测量与仪器、智能农机装备4个方向)

★085600材料与化工(纤维材料工程、纺织服装工程、生态染整工程、化工过程工程4个方向)

为便于顺利报考,考生应在报名前提前确认报考方向。


三、招生方式

学校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为普通招考、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其中普通招考采取“申请-考核”制的形式进行选拔。

普通招考(申请-考核):从符合学校“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报考条件的应届硕士生和往届硕士生中择优录取。

硕博连读:从学校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良,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一年级和二年级全日制硕士生中择优遴选。

直接攻博:选拔具有推免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取得博士生入学资格。


四、报考基本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二)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获境外硕士学位证书者,须在报名时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位认证证书,否则取消考核资格)。

2.2025年应届硕士毕业生。境内应届硕士生报考时须提交《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和由就读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出具的应届毕业生证明,并且最迟须在录取当年的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攻读境外硕士学位的硕士生须在报名截止日前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并在综合面试时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位认证证书。

3.硕博连读考生应为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的在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直接攻博考生应为具有学术学位研究生推免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4.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止)的人员可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人员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已修完报考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所要求的主干课程,且成绩合格(须由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出具成绩证明);

(2)获科研成果奖。排名要求:国家级科研成果奖所有获奖成员,省部级政府奖(或取得国家科技奖提名资格的社会力量奖)一等奖排名前五、二等奖排名前三、三等奖排名第一;

(3)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篇,或以第一发明人取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或取得经报考学科认可的与上述学术论文(专利)要求相当的其他学术成果。

(三)身体健康,且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有至少两名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研究员)的书面推荐意见(推荐专家不包含报考导师);

(五)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六)现为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拟报考定向培养博士的考生、原为定向培养的硕士生和尚在履行合同服务年限内的在职人员,须工作单位(定向单位)同意并出具同意报考证明后方能报考;

(七)招生学院要求的其他条件。


五、报名及考核办法

(一)直接攻博

具有推免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可申请“直接攻博”,报名要求和考核办法详见《浙江理工大学2025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二)硕博连读

硕博连读考生应为本校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的一年级和二年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定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的同意后方可申请。具体选拔要求和报名时间参见《浙江理工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办法》(浙理工研〔2020〕26号)和学校研招网后续公布的2025年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通知。

(三)申请-考核

“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的报名时间、考核内容和要求参见学校研招网后续发布的《浙江理工大学2025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办法》和各招生学院《2025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实施方案》。


六、体检

参加复试考核的考生须在学校医院(或其他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学校将根据《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文件规定,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号)要求,结合招生专业实际情况,提出具体体检要求。


七、录取

(一)学校根据实际下达的招生计划数、生源状况和学校发展需要,确定各学科专业实际招生人数;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根据“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确定拟录取名单,并报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研究生院将审定后的拟录取名单在校研招网公示。

(二)“科研项目博士专项计划”将根据教育部下达情况,招生计划另行独立设置,相应招生简章另行公布。

(三)入学前,学校将向录取为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的考生档案所在单位调取人事档案,考生毕业时采取“双向选择”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录取为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的考生不能转为全日制定向博士研究生,录取为全日制定向博士研究生的考生不能转为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

(四)录取为全日制定向博士研究生的考生须在拟录取名单公布5个工作日内与学校和定向单位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在规定时间内未提交定向培养协议者不予录取。定向博士生不迁移户口、不调取人事档案,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原则上全日制定向博士研究生不安排统一住宿。考生与定向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而造成考生不能被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五)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预计在2025年6月底,具体发放时间以校研招网通知为准。


八、其他事项

(一)招生代码

浙江理工大学招生代码:10338

(二)专业目录

浙江理工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详见我校研招网——>>点击进入

(三)入学报到

2025年9月报到入学(具体报到日期以录取通知书为准)。报到入学时须核验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

(四)学费、学习年限及奖助体系

1.学费:每生每年10000元。

2.学习年限:“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5年(其中博士生阶段为3年);直接攻博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5年。  

3.奖助政策:根据上级和学校有关资助政策,纳入我校研究生招生计划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可参评国家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没有固定工资收入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可以享受国家助学金。根据学校岗位要求和自身实际,全日制非定向的博士研究生可申请助教、助研、助管等“三助”的岗位工作。研究生国家奖学金30000元/年,学业奖学金根据不同档次10000-18000元/年,国家助学金15000元/年。我校各类奖助学金的实际评审条件、奖励名额及金额以学校最新发布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为准。

(五)应届硕士毕业生入学前未取得国家承认的相应学历、学位证书,则取消录取资格。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六)联系方式

1.研究生院招生处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928号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处,邮编310018

2.研究生院招生处联系电话:0571-86843082或86843073,邮箱:yz@zstu.edu.cn

3.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gradadmission.zstu.edu.cn/

4.博士招生学院咨询及联系方式:

点击查看大图


★特别说明:以上内容如与国家2025年招生政策不符,以国家招生政策为准。请考生随时关注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的有关信息。


内容来源|研究生院

责编 | 张霄

责审 | 石丛珊

终审 | 董欢秋

投稿邮箱:zjlgdxwx@zstu.edu.cn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理工大学

往期推荐↓↓↓

齐聚浙理,汇聚思“享”!

拿国奖、导大秀、登国际舞台!

看他如何design逐梦人生!

1🥇3🥈6🥉!点赞浙理学子!

动动手指,设为星标🌟点赞👍分享⤴️在看🔯


浙江理工大学
高校教育资讯,社会服务,人才培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