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
这是袁隆平院士写下的一枕浪漫
也是一份赓续传承的事业
他的梦正缘于此
经年累月 在山野田间
已然生出枝丫
从本科时候的默默无闻
到硕士阶段专业第一
获国家奖学金 校长特别奖
他砥志研思 笃行致远
今天,一起走近优秀学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
22级计算机技术硕士研究生刘永健
01
2022年9月,当研究生新生满怀期待踏入浙理时,刘永健已经是一个有几个月经验的“老生”了。为了提早适应研究生生活,暑假期间,他就通过导师姚青的联系,前往中国水稻研究所实习。那段日子里,他们每天早晨五六点就下田调查病虫害。清晨的露水还透着寒气,可要不了十分钟,一众研究员们的衣服就已被汗水浸透,每天早晨都在用汗水洗澡。
日复一日的体力劳动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是枯燥乏味的,但对于刘永健而言,却意义非凡。来自农村的他,孩提时期就曾听闻袁隆平爷爷“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的故事,并为袁老的精神所深深打动。刘永健打小在心里埋下的种子,终于在此刻生根发芽。
也正是经过这几个月的实践,刘永健发现人工调查法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等问题,并且普通拍照调查方法智能化程度低,亟需一种高效、便捷、智能的田间病虫害智能调查设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导师的带领下,刘永健参与组建了一支由10多名硕士研究生组成的团队。他们多次前往中国水稻研究所、江苏宜兴植保站等地,经历几十次的田间实践,采集了总量达488GB的病虫害图像数据,探索尝试了几十种解决方案,最终开发出了基于AR眼镜的农业病虫害智能巡检系统。该系统革新了传统的田间调查方法,具有“识别准确率高、可识别病虫害种类多、操作流程简单、模型泛化能力强”等特点。刘永健作为负责人,承担着眼镜端及手机端APP的开发、水稻病虫害识别模型改进以及部署等工作。
通过与多方合作,该系统已在全国进行推广使用,覆盖作物面积15万亩,节省调查时间达12000小时,降低农药残留20%,切实促进了病虫害巡检的智能化发展,推动了农业生态可持续化发展。该成果也多次受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报道。
“将来跟亲朋好友和自己孩子说起来,可以自豪地说这东西就是你们开发的!”刘永健一直记着导师姚青的这句玩笑话,也深受鼓舞。他心底的那株稻苗也正在不断地成长、茁壮。在这期间,刘永健的学术成果也应运而生。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授权软件著作权一项,受理发明专利一项,并参与发表了两篇SCI一区论文。
02
刘永健认为,大学期间参加竞赛不仅是对专业能力的检验,更是自我提升的宝贵机会。为此,他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
在创新类竞赛中,他收获颇丰。在山西大学承办的“华为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中,由他担任负责人的项目脱颖而出,获国赛一等奖,并成功入围前15强,参与冠军争夺战,实现了学校在该奖项上一等奖零的突破。耀眼成绩的背后,是数万字的文本撰写,是近百次的PPT修改,是精益求精的每一个细节,是晨兢夕厉的每一日,是他和小伙伴们踏踏实实走过的每一步。
他同样也是创业类计划竞赛场上的奖项收割机: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他和团队凭借创新的项目理念和切实可行的创业方案《智眸识害——农业病虫害AR精准测报革新者》,先后斩获省赛金奖、国赛银奖,刷新了学院的历史最好成绩。在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他带领团队获得省赛金奖、国赛铜奖,并多次在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省级荣誉。
“创业类竞赛不仅考验了我们对于技术的创新能力,更要求我们具备商业化思维。”通过这些竞赛,刘永健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同时提高科研水平与实践能力,在学术和职业道路上精进不止、一路向前。
03
外向开朗的性格使得刘永健能够快速地融入一个集体。“大家更倾向于让我做一些决定”,而他也未曾辜负同伴与亲友的信任,心中始终怀揣着他人与集体。
在田间,他记挂着农民面对虫灾时的忧心忡忡;在实验室里,他关切队员们困于难题时的愁眉不展,他总是急他人之所急,力所能及地帮助着每一个人。
疫情防控期间,健康码和通行管理成为村委会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由于村民平均年龄较高和村委会的技术限制,这一措施在当地推行得并不是很顺利。听闻这一情况,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刘永健立即前往村委会,表示自己可以提供帮助。面对村里上了岁数的老人,他用满腔的爱心、耐心与细心,解答每一个他们使用智能系统时遇到的问题。得知村委会需要入村二维码和通行管理等的系统维护,他更是义不容辞地揽下了这份工作。
忙碌学业的间隙里,刘永健还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志愿活动,在服务社会中发掘人生意义,在奉献自我中实现价值追求。他认为,作为一名新时代研究生,应当践行崇德向善的信念,在集体中发展自我,发挥个人特长为实现集体目标贡献力量。
在日常生活里,刘永健真正做到了言能践行。从科研到竞赛,从AR识别APP制作到投入实际运行,他把二维的数据变成三维运行的除害利器,把过往的承诺融入现在以及将来的每一个实际行动。
奋斗是青春应有的姿态,行动是青年最好的磨砺。刘永健说,“来到浙理,我时刻保持紧迫感,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也正是这份坚持,才让我有机会实现今天的耀眼逆袭。未来,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耕耘农业科技的创新因子,做一个永远在科技助农路上的追梦人。”这是刘永健对自己的勉励,更是他身体力行的准则。
为优秀的浙理小伙儿点赞!
内容来源|校全媒体中心
文字 | 记者团潘紫依、郑惠之
责编 | 张霄
责审 | 石丛珊
终审 | 董欢秋
投稿邮箱:zjlgdxwx@zstu.edu.cn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理工大学
往期推荐↓↓↓
24项!国家社科项目,UP!
时尚看浙理!卢浮宫首秀!
全球诚聘英才,申报海优!
动动手指,设为星标🌟
点赞👍分享⤴️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