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创刊70周年】“我与《钢铁》”的故事

企业   2024-10-25 20:00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我与《钢铁》

2024年10月18日举行的《钢铁》创刊70周年庆祝大会上设置了“我与《钢铁》”对话环节,邀请刘浏、翟启杰、李红霞、倪红卫、朱苗勇、王新东、龙红明和邵健等8位钢铁行业的专家讲述他们与《钢铁》的故事。该环节由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钢铁》编委会副主任委员梁剑雄主持。主讲人涵盖了钢铁行业老中青三代专家,《钢铁》70年历程化作一张张染着时光的画卷,带着钢铁人与《钢铁》的深厚感情,在他们的娓娓讲述中徐徐展开。






主 持 人 开 场





主持人:梁剑雄




梁剑雄:前几天,中国金属学会的老领导翁宇庆院士、李文秀秘书长专门致电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很多行业大咖也以不同方式表达了祝贺,此情此景,使我们忆起《钢铁》编辑部几位老主任,钱洁、肖治维、岳满堂,正是他们鞠躬尽瘁、孜孜以求,奠定了今天发展的基础。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在这70年里,《钢铁》与众多行业专家携手并进,共同成长。下面,我们有请行业专家刘浏、翟启杰、李红霞、倪红卫、朱苗勇、王新东、龙红明、邵健分享他与《钢铁》杂志的故事。掌声有请!


专 家 讲 钢 铁 故 事


       刘 浏

刘浏:首先,我很高兴能参加《钢铁》70周年的庆祝会,因为我今年也70多岁了,和《钢铁》应该算“同代人”“同龄人”。我在《钢铁》杂志工作主要是在2000年前后,当时翁部长是我们的院长,他兼主编。他工作比较忙,让我当常务(副主任委员)。我当时的主要工作就是每篇文章能不能发,必须我签字,这个责任比较大。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因为当时是刚改革开放没多久,这个杂志规定只能刊登生产技术型的文章,是面向工厂的,所以提出了“四不能登”:基础研究不能登、小实验的结果不能登、水模和数模相关文章不能登。当时我去找翁部长,我说这个不让登不太合理,办个杂志光有生产技术也有问题。特别是当时因为全世界都在搞复吹,有两项技术也跟现在的人工智能似的,都是比较领先的,我们国内研究人很少。我记得当时有很多很好的学者刚回国,像东工的赫校长是日本有名的搞数理计算的,还有很多内蒙工业大学的学者。我说这些文章作者,他们导师都是世界一流学者,他们的文章应该能登。但是因为有当时社会的影响,杂志也有些分工,比如理论性的文章只能在《钢铁研究学报》上登,《钢铁》是不能登的。不过翁部长还是同意了我的一些建议,先少量的登,我记得最开始先试登,后来是不要超过1/3,直到现在,慢慢发展的比较好了。而且我比较欣喜地看到,不光我们杂志进步了,我们的杂志实际上培养了一批人,今天好多在座的也都是当时那些学者的学生。最后,还是祝贺我们《钢铁》杂志能越办越好,谢谢大家。





翟  启  杰   



翟启杰:接着刘老师说几句。刘老师刚才最后一句话讲了,《钢铁》培养了很多人,实际上,我本人就是和《钢铁》杂志同步成长起来的。他(刘浏)70多岁,我是50年代生人,《钢铁》杂志也是诞生于50年代,是同一个年代。在我步入学术生涯的时候,我是《钢铁》的忠实读者,(后来)又是读者加作者,再(后来)就是读者、作者加编委,和《钢铁》是同步成长的。我觉得《钢铁》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特别特别接地气,紧扣行业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办了很多专题、专刊、专栏,都是紧密围绕钢铁行业发展前瞻性的、前沿的技术、方向,有非常好的引领作用。我翻了一下,我在《钢铁》发表的第1篇文章是在1996年,96年我变成了《钢铁》的作者,到现在大概平均一年发表一篇。(接到谈话栏目邀请)我思考了要说什么,(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为什么要办期刊、为什么要写文章。实际上,搞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提出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不是为了发文章。但为什么还要发文章,无外乎是两件事,第一个是自己在研究中有感而发,想和同行交流,所以把文章发在国内或国际的知名期刊上,通过和主编、审稿人的沟通交流,在发表以后和同行的交流,来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在这个方面,我和我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收益很大。另外一个目的是我们有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技术上的想法,希望和行业同行分享,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像我们冶金人,特别是钢铁人,就应该(把文章)发在《钢铁》上,为中国的钢铁工业作贡献,不能一味地强调发SCI,发到国外去。我讲这个思考,是想呼吁在座的专家、领导,今后把更多的好文章发到《钢铁》上,大家齐心协力把《钢铁》办成一个行业里面最受欢迎的期刊,谢谢大家。


       李 红 霞

李红霞:不好意思,我给大家先鞠个躬,因为我向《钢铁》的索取比我贡献的更多一些。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我原来是学半导体陶瓷的,之后做结构陶瓷,再后来做相图。我在日本(工作)的时候是在陶瓷研究所,研究所的一个副所长建议我做钢铁方面的研究。由此我跟《钢铁》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基本上把日本的几大钢铁厂都跑遍了。在日本的时候,(研究)耐火材料跟钢铁的关系看的是日文和英文文章,但是我毕竟没有跟钢铁接触过,我回来以后就学习《钢铁》杂志最新的东西,包括一些新的(研究成果)、英语的描述是什么、中文翻译成英文是什么,我都是从《钢铁》上学来的。我记得是翁部长和张寿荣院士告诉我说看《钢铁》杂志学习。我回国以后就开始爬高炉,第一个就是去武钢爬的高炉。刚才刘浏老师讲到《钢铁》杂志培养了很多人,我也是咱们《钢铁》杂志培养起来的。非常感谢有这个机会让我来参加这个会议,上个月我跟尚主任说我有一篇文章已经差不多成型了,再改一改我就会投过来。今后的话我会为咱们期刊(进一步)做贡献,我觉得学科的交叉融合非常非常重要,特别是高温下钢液和耐材到底是怎么反应的,包括夹杂物在钢液里是什么样的一个界面状态、是不是荷电、它和钢的相互运动又会有什么新的机理或者新的现象发生,很有必要研究。所以我希望《钢铁》杂志在学科交叉方面,(现在做的非常好的基础上)未来可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耐火材料相关研究也愿意加入到这里,特别是跟钢液之间的相互作用方面。最后,希望《钢铁》杂志越办越好,再一次感谢《钢铁》杂志邀请我来学习,谢谢。




倪  红  卫   



倪红卫:今天非常高兴来参加我们《钢铁》杂志创刊70周年庆贺大会。《钢铁》杂志跟我们学校是密切相关的,正因为钢铁行业、产业要培养人才、科技创新,才有了武汉钢铁学院,有了武汉科技大学,所以我作为以冶金为特色的,特别是以钢铁冶金为特色的大学的校长,对《钢铁》情有独钟。学校也鼓励老师向《钢铁》杂志投稿,为此我们也做了一些努力。因为学科评估等各方面需要,也为了跟SCI杂志去平衡,鼓励老师们在中文杂志上投稿,所以学校也做了一些政策上的引领,应该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几年我们学校老师在《钢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也越来越多了。我本人大学本科、硕士在东北工学院钢冶系学习,硕士毕业后到当时的武汉钢铁学院任教,之后又在北京科技大学攻读钢铁冶金的博士学位,可以说一生的专业都是围绕着钢铁来的。我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第1篇论文就是发表在《钢铁》上,在我导师苍老师的指导下发表的,我印象非常深刻。到了武汉科技大学工作后,当时教研室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认为作为钢铁冶金领域的研究人员,评教授、副教授时要是没在《钢铁》上发过论文,水平就还有欠缺;甚至我们在《钢铁》上发表文章后,在系里开会时都会被提到,这说明在我们老师的心目中《钢铁》杂志的影响力非常高。刚才(会上)听了梁总和编辑部的同志介绍了《钢铁》杂志的发展经历,以及近些年办刊水平的迅速提高,我非常感慨,我们中国的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进步巨大,我们《钢铁》杂志的进步也非常巨大,从创刊时的刊物,20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刊物,直到最近的刊物,不论是办刊的内容还是刊物的编辑水平,整体上都是可以跟国际水平、一流水平去PK的,水平确实越来越高。我想,新时代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特别是我们钢铁工业要向新型工业化,向产品高端化,工艺生产过程的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确实需要《钢铁》杂志在技术引领方面做得更高、更好,我们依然期盼着《钢铁》杂志越办越好,在中国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作出更大的贡献,谢谢。


        朱 苗 勇

朱苗勇:一说到《钢铁》,我是感触很深,感动也很多。我的第1篇《钢铁》文章发表在1994年,那年我博士毕业,把博士期间的部分工作,就是鞍钢的SOB过程的流动、升温过程相关的模拟工作发表了,到现在刚好30年。这30年来我和我的团队在《钢铁》上共发表了49篇文章,其中引用量最高的是1996年发表的结晶器三维流场相关文章,下载量最高的是这次大会表彰的2019年我自己写的关于新的高效连铸技术发展方向的文章,下载量将近2,000次。可以说通过《钢铁》使行业研究人员了解了我的工作,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通过《钢铁》我了解了行业、了解了同行,也使我得到了成长,也可以说,《钢铁》培养了我。我认为从我读书到现在,《钢铁》杂志的地位一直是不可动摇的。它的办刊宗旨很明确,就是服务于我们国家的钢铁科学技术进步,所以杂志中有大量的国内科技人员的论文、成果,对整个钢铁行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人才培养,《钢铁》杂志也是功不可没啊。(《钢铁》杂志)70年了,我自己有个心愿,希望《钢铁》这本国际上及钢铁科学技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中文期刊,能为我们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王  新  东   



王新东:接到海霞主任的邀请,说有四五分钟的发言(讲“我与《钢铁》的故事),说实话我认真做了准备。我的发言主要有三点,祝贺、感谢、希望。下面我为大家读一下。尊敬的少明董事长、新江秘书长、各位专家、各位学者,下午好!在这个意义非凡的时刻,我们齐聚魅力之都,共同见证《钢铁》杂志创刊70周年的辉煌时刻。这是我们钢铁行业和冶金科技界的一大盛事和一大喜事。因为我现在在河钢集团兼任专家,是河北省金属学会的理事长、《河北冶金》主编,所以在此我代表河钢集团、河北省金属学会、《河北冶金》杂志社,向《钢铁》杂志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钢铁》杂志编辑部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向所有支持关心《钢铁》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地感谢。1954年《钢铁》杂志创刊,自此《钢铁》始终见证和记录着中国乃至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参与和引领着新时代钢铁工业进步的历史进程。《钢铁》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前瞻性的学术视野成为推动钢铁行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回顾往昔,《钢铁》杂志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从最初的萌芽到如今的枝繁叶茂,它不仅记录了无数科研成果的诞生与转化,更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钢铁科技人才。70年来,《钢铁》始终坚持面向生产、结合实际的办刊宗旨,坚持持续拓宽学术视野,深化技术交流与合作,为钢铁行业构筑了一座高端对话与知识共享的学术交流高地。杂志所刊载的每一篇学术论文都是对钢铁科技领域的勇敢探索,是对行业发展动态的深刻洞察,汇聚成推动钢铁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于我个人而言,《钢铁》不仅是一份举足轻重的专业学术期刊,更是我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在我深耕冶金技术研究与管理的所有时间长河中,《钢铁》始终如影随形,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和知识资源。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近10年来我在《钢铁》期刊上发表了近30篇学术论文,支撑了我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18项。2021年和2023年,我报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时候,其中论文和著作要求报6篇,我报了3篇论文和3篇著作,所有3篇论文全是在《钢铁》杂志发表的。可以说,我的每一步学术进步与职业发展都深深镌刻着《钢铁》期刊的印记。在此我衷心感谢《钢铁》期刊及其敬业奉献的编辑团队,是你们的辛勤工作与不懈努力为我搭建了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广阔舞台。展望未来,面对全球钢铁工业的新一轮变革与挑战,《钢铁》期刊承载着更加重要的使命。我相信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钢铁》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创新引领的精神,为推动钢铁工业的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贡献更大的力量。新时代要走好新的长征路,最后,希望《钢铁》以创刊70年为新的起点,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再上水平,再创辉煌,祝《钢铁》越办越好,谢谢。


       龙 红 明

龙红明:听到各位大咖的发言,脱稿讲得也好,有稿子讲得更好。跟王总刚才说的一样,昨天接到海霞主任的命题作文——“我与钢铁”,我想到了我是70年代出生的,《钢铁》创刊70周年,也算一种缘分。说到我与《钢铁》的关系,刚才范总讲的报告(《钢铁》近年来工作汇报)里提到一个挺好的数据,就是2019—2023年发表论文的篇数排序,我看到后非常非常激动,我排在第5。在这5年的时间里,我发了15篇文章,当然是带我名字的,有时候不一定是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其实我也统计了一下,从读研究生开始,我一共在《钢铁》上发表了30篇论文,《钢铁》也算是支撑了我成长。从读书到当教师再到现在当《钢铁》的编委,我全程见证了《钢铁》的成长,《钢铁》杂志的发展代表中国钢铁技术的发展,我们有好论文都争取往上发。那么对《钢铁》的热爱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和刚才倪校长说的一样,第一个我们安徽工业大学把《钢铁》上的文章视同中科院一区论文,我觉得这无疑是对论文一种最大的价值体现。把《钢铁》推到这个高度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第二个刚才王总说了报院士的情况,我们是报人才项目,肯定要用1篇《钢铁》文章作为代表作。《钢铁》不仅有学术性,还具有行业性,我觉得《钢铁》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第三个方面,从一个作者慢慢成长为编委,我确实感谢这个平台,感谢杂志对我的支持。另外,我个人是做冶金固废资源利用研究的,希望大家更多地支持我们的工作。虽然产生的是固废,但是不说全部变废为宝,至少把它们资源化利用,我觉得这就是绿水青山、资源循环,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体现和价值。谢谢大家。







邵  健   



邵健: 昨天尚主任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也比较忐忑,因为我作为80后,80后还是有很多特别优秀的人才,让我发言压力比较大。但是恰恰今天这个环节的安排,我觉得体现出各位领导、老师、专家,还有我们编委会对年轻人的关爱。我给大家鞠个躬表示感谢。作为80后的年轻人,结合我自己和《钢铁》来往的一些亲身体会,我谈3点感受。第1个是关怀,我觉得80后一代都是《钢铁》带着我们成长的。我举个小例子,我真正接触《钢铁》是2006年跟何老师(何安瑞)去鞍山,在那做板型控制系统。在项目过程中,我们和何老师发现管线钢X80轧完后横向的厚度不太一致,当时花了将近1年的时间通过辊形设计工艺模型把问题解决了。之就开始写论文,何老师说“你要投《钢铁》”。投稿后让我很感动的是,有个专家返回的意见将近一页半,写得非常好、非常中肯,我根据专家意见好好修改了一个星期,最后录用了。这个审稿意见到现在我还在留着,我觉得这是对我的关怀与肯定。在这篇文章上面有几个关键词,有我们的《钢铁》杂志,是国内首屈的期刊,有重大专项的支持,还有我们的X80管线钢等。我特别自豪,在这篇论文发表后,我感觉我的科研方向有了,科研信心也有了,《钢铁》杂志以及各位专家给我们年轻人打造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相信80后、90后甚至00后,同样有很多人都会沿着这条路去走。这就是《钢铁》对我们这些年轻人的关怀,成长上走出的第一步,我特别感谢。第二个我觉得是成长,2013年我在开会时讲了怎么去解决现场的板型问题,尚主任说讲得特别好,想约个稿。当时已经五年过去了,我觉得自己水平应该可以了,就写了个稿件,结果终审退稿了。后来我琢磨了一下,第一个确实是自己可能没有特别用心去写,第二个是它的主题、写法和当时期刊目标不是特别相符,最后根据尚主任的意见,文章投到方向更符合的《轧钢》期刊去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感受到《钢铁》的严谨性、规范性,也教导了我们年轻人在做人、做事过程中应该一步一步踏实去做。最近两年,我觉得是我和《钢铁》双方的共同奔赴。为什么这么说呢,接力棒迟早交给年轻人,它是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2017—2020年我都获得了优秀审稿专家的称号,我自己也比较自豪。审稿过程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虽然我是研究压力加工的,但很多压力加工的文章上面有数值模拟,有智能化,还有炼钢与轧制的关联关系等,这都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审稿过程也是《钢铁》对我们年轻人的帮助过程。刚才讲的期刊严谨性,我始终贯彻到我整个审稿过程当中,审稿意见我能写一页纸就绝对不会写半页纸,我要把我的想法真实地告诉年轻人,文章有什么问题、我的意见是什么(都要说清楚),对错并不重要,但我要表达出来。如果确实是没达到发表要求的论文,不管作者认识还是不认识,该退稿的还是要坚决退稿。今年5月份《钢铁》改双盲审以后,审稿压力就小了很多。最后,我特别感谢给我这个发言机会。在此,我给各位领导、老师表个态,我们一定会沿着好的方向坚决把钢铁事业以及我们的工作做好、做扎实,不负各位对我们的期望,谢谢。




主 持 人 总 结

梁剑雄: 感谢各位的分享,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钢铁》杂志在行业交流和知识传承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们与《钢铁》杂志一路相伴的历程是我们无数钢铁人奋斗与成长的缩影。也正是因为有了像他们这样的专家、读者、作者、编委的支持,《钢铁》杂志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倍加珍惜这份信任和支持,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更高的专业水准为大家提供更优质的内容和服务,再次感谢各位专家!




文案编辑: 张梦琪

音频整理: 阮   航

校对审核: 尚海霞










系 列 回 顾

1.【《钢铁》创刊70周年】徐匡迪主席文章汇编

2.【《钢铁》创刊70周年】殷瑞钰院士文章汇编(上)

3.【《钢铁》创刊70周年】殷瑞钰院士文章汇编(下)

4.【《钢铁》创刊70周年】张寿荣院士文章汇编

5.【《钢铁》创刊70周年】翁宇庆院士文章汇编

6.【《钢铁》创刊70周年】干勇院士文章汇编

7.【《钢铁》创刊70周年】毛新平院士文章汇编

8.《钢铁》生日快乐!

9.【《钢铁》创刊70周年】毛新平院士主编:9期“钢铁工业碳中和”特刊

10.【《钢铁》创刊70周年】昆明理工大学发来贺信!

11.【《钢铁》创刊70周年】王国栋院士文章汇编(上)

12.【《钢铁》创刊70周年】王国栋院士文章汇编(下)

13.【《钢铁》创刊70周年】北方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来贺信!

14.【《钢铁》创刊70周年】多家单位发来贺信!

15.【《钢铁》创刊70周年】钢铁新质生产力论坛顺利召开


中国冶金
钢铁、铁合金、有色、电石、采矿、焦化、水泥、化工,环保行业的技术交流和行业信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