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无用论”再起 对学历价值的质疑加剧

文摘   2024-11-22 17:01   四川  

 更详尽案例 更深入数据

2024年1月3日,麦可思发布《中国-世界高等教育趋势报告(2023)》。报告聚焦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变化趋势,以及全球大学颇具启发性的实践,旨在给正在探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中国高校带来启发。


以下全文摘自《中国-世界高等教育趋势报告(2023)》:


在英美等国,“大学无用论”的论调近年来屡见不鲜,特别是在全球经济衰退、就业压力加剧的当下,对此观点的讨论越发热烈。质疑声中,高校更需迎难而上、创新破局。


根据人社部消息,2023年北京硕博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过本科生,这是我国首次出现地区级别的“本硕倒挂”现象。一方面,这体现了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呼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各高校毕业生数据显示,在985高校,硕博研究生人数超过本科生人数已较为常见。与此同时,这也引发了部分社会大众对大学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价值的质疑。





读大学不再必需?传统观念变了




不止在中国,“大学学历作用不大”“大学教育不值钱了”“大学读了也没用”之类的言论在许多国家都甚嚣尘上。


芝加哥大学舆情调研中心(National Opinion Research Center)2023年的调查发现,56%的美国人认为“四年制本科学位是糟糕的选择”,而这一比例在2013年和2017年分别为40%和47%。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美国民众对本科教育的质疑声似乎越来越高。

 


美国教育委员会(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主席泰德·米切尔(Ted Mitchell)曾作过解释,他认为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的质疑就开始凸显,近些年在新冠疫情对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的强烈冲击,人们对大学教育究竟有多大价值的困惑日渐加深。


德勤旗下的研究机构——德勤洞察(Deloitte Insights)发布的2023年高等教育趋势系列文章提到,多项研究证实,三年疫情不仅打乱了社会生活节奏甚至改变了人们固有的观念和习惯。其研究还发现,民众对教育的期望从获得学位证书逐渐转移到“培养更实用的技能”。


这一看法在大学毕业生群体中似乎也得到了印证。


2022年11月,斯特拉达教育基金会(Strada Education Foundation)公布了其针对近20年(2002年至2021年)大学毕业生的一项研究报告,关键结论包括“很大一部分本科毕业生认为大学学习物非所值”。该项研究数据显示,近年来毕业的本科生认为大学“物有所值”(worth the cost)的比例为65%,意味着超过三分之一(35%)的本科毕业生并不认可大学学习的价值。


 

从社会大众角度出发,读大学的投资回报率是其判断大学教育是否物有所值,大学学位是否分量足够的重要标准。一些英国的教育研究机构,例如英国大学联合会(Universities UK)、智库决议基金会(Resolution Foundation)等均对该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雇主认为新员工应该具备更多的实际工作经验,而不是仅仅依靠其持有的学位证书”“一些行业和公司更倾向于招聘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导致一些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遇到了困难”等现状。德勤洞察文章显示,美国马里兰州、宾夕法尼亚州、犹他州等州政府在不少政府雇员招聘中,去掉了“必须具备4年本科学历”的硬性条件。在通用汽车公司、谷歌、苹果和IBM等企业招聘中也有类似做法。简化要求并不意味着降低了入职门槛,这意味着用人方更加重视毕业生掌握的技能,而在大学期间这比学位证书或许更难获取。


与质疑相伴而来的,是层出不穷的大学学费上涨的消息。U.S.News统计的2003到2023年数据显示:近20年来,美国私立大学的平均学杂费上涨了144%;公立大学的学杂费上涨了171%。媒体报道,超过4000万美国人因教育而负债,累计负债1.7万亿美元。一方面是读大学的成本在增加,但受经济形势影响,就业却面临各种挑战,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的价值产生更大的质疑。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简称NCES)的数据,美国大多数高中生毕业后仍然会上大学,但这一比例已从2010年的68%降至2021年的62%。


课程质量是大学教育价值的重要体现。据《卫报》(The Guardian)报道,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Higher Education Policy Institute)在2020~2021学年调查发现,44%的英国在读大学生认为课程价值很低(poor value),这一比例是上一学年的两倍左右。这一比例暴增或是受疫情影响,网课仓促上马对学生学习体验产生影响所致。不过,低质量课程的存在最终导致学位贬值的情况在英国确实存在。2023年6月,英国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受到“低价值”(low-value)课程影响,该类课程毕业生辍学率高或者就业质量较低,并导致大量助学贷款无力偿还。对此,英国学生办公室(Office for Students)将采取措施限制高校低质量课程的招生数量,减少相关专业对学生、纳税人的负面影响。





面对质疑,大学如何应对?




德勤洞察分析认为,面对公众质疑带来的压力,凭借早已名声在外的金字招牌和过硬的教学实力,那些位于头部的顶尖大学或许能淡然处之,甚至丝毫不受影响,影响最深的是数量庞大的普通大学。


如前所述,应聘方对于求职者掌握技能的情况愈发重视。


2023年3月,独立研究机构Burning Glass发布研究报告显示,在收入方面,(美国)本科毕业生比高中毕业生有显著优势,毕业第一年工资收入高25%,并且这一优势能稳定保持12年。不过,这一优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毕业生所学的专业、母校的声誉和毕业生所掌握的技能。该机构连续跟踪行业企业需求时发现,仅以美国为例,2016年最受用人单位重视的20项技能,到了2022年已经有37%发生了改变。而在经济、媒体、商业管理、人力资源和信息技术等大学培养规模较大的专业领域,用人单位对技能的需求变化更加显著。


换句话说,为保证学生就业质量,让大学教育价值获得认可,以就业为导向改进教学值得大学思考,也是不少国外高校正在努力的方向。


不少高校会通过招生或者就业信息,优化专业设置,甚至砍掉“不合时宜”的专业。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8月11日,西弗吉尼亚大学(West Virginia University)宣布计划削减12个本科专业和20个研究生专业,并裁掉7%的教职员工,该校世界语言学系将整体被关。该校管理者表示,这一决定源于学校外语、文学、语言学等专业入学率逐年走低,加上面临4500万美元预算缺口,为保证教学质量,确保毕业生未来就业,不得已而为之。


汉诺威研究机构(Hanover Research)在2023年上半年发布的《2023年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报告》(2023 Trends in Higher Education)中列举了5项未来发展趋势,其中之一便是众多高校在探索或已经实施的就业为导向且模块化的教学模式。这类教学模式有多重类型,包括基于(就业)竞争力的教学、微证书、路径式学习等。特点有二,一是就业导向,以技能培养为学习目标;二是通常周期较短(以微证书为代表),或由多个模块组成的证书或学位学习项目(以路径式学习为代表)。


※直达就业的路径项目


路径教学模式(pathway program),简言之就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确定必需的课程,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以形成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所需的学习路径。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等著名高校都提供了丰富的路径式学习项目。而一些名不见经传的非著名大学也探索出了路径教学模式。以西洛杉矶学院(West Los Angeles College)为例,该校制定了“职业生涯与学术发挥路径项目”(Career and Academic Pathways),分为应用技术与计算机科学项目、行为与社会科学项目、健康科学项目、艺术与人文项目、商业项目、STEM项目等六大类。每大类又分为学位项目、高级证书项目、低级证书项目和非证书项目等若干小类。学校网站公开了所有路径项目的详细信息,包括学习年限、学习目标、课程安排。各路径项目相关的职业发展信息,包括当前收入(最高、最低、平均)、预期晋升比例及对应的收入增长幅度等数据都涵盖在内。这类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较为清晰的预期,学生对母校的黏性也更强。


※灵活多变的微证书


微证书近年来发展迅速,其价值在于证明持有者经过短期学习后掌握了某种技能或能力。微证书在世界范围内尚无统一的定义,包括数字徽章、替代证明、迷你学位等说法均属于微证书。其发展趋势非常明显,我国在职业教育领域推出的“学位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其中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本质上也是微证书,即对学习者技能水平的证明。


企业参与是微证书项目的一大特色,例如微软面向大学生和社会人士打造了微软认证项目(Microsoft Crtified Program),涵盖AI工程师、应用开发者、数据工程师、数据分析人员等多类工作角色,认证等级分为入门、中级和专家,已经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等高校开展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汉诺威研究机构提出,微证书项目可以灵活地融入高校已有的学位项目中(尤其是4年制本科)。高校可以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积极合作,开发现有专业相关的微证书项目,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还能加强学校的招生关注度。





质疑虽多 也有不同声音




还有很多权威机构同样围绕“大学学历贬值”“学历教育是否还值得投资”等话题作了分析研究,有一部分声音表示公众对大学的质疑“有但还远未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2023年9月,《高等教育纪事》(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发表了系列文章,阐述了该机构联合兰格研究协会(Langer Research Associates)在全美范围内针对民众对高等教育看法的调查结论。该次调查数据显示,79%获得大学本科学位的受访者认为“大学教育值得投资”;78%的受访者会推荐身边的亲朋攻读本科学位;69%的受访者表示,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大学毕业生是有优势的,而认为“优势巨大”的比例则有24%。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拥有本科学位但觉得“自己的大学教育价值不高”的受访者中,仍然有超过半数(57%)建议他人读完4年本科,拿下学位,不过需要谨慎选择学校和专业,值回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根据调查结果,《高等教育纪事》认为大学教育并没有失去其独有的魅力和价值,不过民众对大学却有更高的期待。


分析各大研究机构报告文章可以发现,社会大众对于“学位成色”“大学价值”的质疑或不信任是客观存在的,在经济衰退、就业困难的时期或许尤为明显。从教育角度出发,对高校的质疑恰恰是推动高校迎难而上、改革创新的重要推力。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提高,一所大学要想吸引生源、招揽人才更需要办出特色,而从就业出发推动教学改革或许是走出长远发展之路的有效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1] “2023 Higher Education Trends: The Value of the Degree Undergoes Further Questioning ”. Deloitte Insights.

[2] “Making the Bachelor’s Degree More Valuable”. Mar, 2023. Burning Glass Institute.

[3] “Value Beyond the Degree: Alumni Perspectives on How College Experiences Improve Their Lives”. Nov, 2022.Strada Education Foundation.

[4] 2023 Trends in Higher Education, Hanover Research.

[5] “What the Public Really Thinks About Higher Education”.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Sep, 2023.

[6] “Public Opinion on Value of Higher Education Remains Mixed”. Inside Higher Ed. July, 2022.

[7] “Where the Public Sees Value in Higher Ed”.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Sep, 2023.

[8] 美国:学费上涨,学历贬值 过半人认为读大学不值.红星新闻,2023-04-06.





关注“麦研文选”——
回复“月收入”,可获取2023届本科月收入TOP30专业名单
☞回复“本科就业满意度”或“高职就业满意度”,分别获取2023届本科或高职就业满意度较高专业TOP30名单。
回复“蓝皮书”,可获取2024年最新就业蓝皮书数据


声明:麦可思研究原创内容全面开放非盈利目的的转载授权,转载请留言或添加编辑微信获得长期白名单授权(电话或微信搜索18602824882)。转载要求——

1.文首注明“转载于麦可思研究〞;

2.转载请在文章发布的24小时后进行;

3.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主体(含高校),获得授权可转发至全媒体平台;其他主体仅限于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

麦研文选
懂数据 知高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