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详尽案例 更深入数据☝
2024年1月3日,麦可思发布《中国-世界高等教育趋势报告(2023)》。报告聚焦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变化趋势,以及全球大学颇具启发性的实践,旨在给正在探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中国高校带来启发。
以下全文摘自《中国-世界高等教育趋势报告(2023)》:
对于占绝大多数的地方普通高校而言,政府财政拨款、学费是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但过度依赖来自政府的预算补助,存在办学经费来源过于单一的风险。近年来高校办学成本日益增加,促使高校在经费筹措中“做加法”。调涨学费、争取科研经费、吸引社会捐赠……不断拓展和提高其他经费来源支持,是高校面临新挑战的应对策略。
高校教育设施、人才引进、学科研究,都依赖教育经费的支持。根据财政部、教育部2022年6月印发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介绍,我国的高校收入分为:
(1)财政补助收入,包括财政教育拨款、财政科研拨款、财政其他收入;
(2)事业收入,包括教育事业收入(学费、住宿费、委托培养费、考试费等)、科研事业收入;
(3)上级补助收入;
(4)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5)经营收入,即在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等;
(6)其它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非本级财政补助收入等。
对于重点大学来说,除了国家财政拨款,来自科研和社会捐赠的经费也非常充足。麦可思研究统计了C9高校2022年度部门决算数据,发现大部分C9高校的国家财政拨款经费,占当年收入总计的比例不足三成,上海交通大学的该比例仅为17.54%。来自其他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的经费,亦能占到当年收入总计的1/4以上;复旦大学该科目占比甚至高达47.35%,64.67亿元的其他收入中,1.55亿为捐赠收入。
但是对于占绝大多数的地方普通高校而言,政府财政拨款、学费是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此前曾有学者通过对2014~2018年某地41所省属高校教育经费统计资料分析发现,地方高校收入最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占比54.08%;其后是学费、住宿费等非税收入,占比26.09%;科研收入和其他创收收入(包括非学历教育进修、技能培训等教学活动收入、捐赠收入等)合计占比不足两成。这表明,资金来源过分单一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地方高校。
更为多元的资金来源为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因为过度依赖政府的预算补助,可能存在一旦支持力度下降,学校长远发展将受制约,甚至无法正常运转的问题。
已稳步建立起多元化经费来源结构的高校,在开展教学、科研及人才质量保障方面的各项工作时可以更从容。尤其在公用支出、人员支出等逐年增加,办学成本逐年上涨的大背景下,高校更需“做加法”。
2023年伊始,四川、上海、青海等多个省份公示调涨本省公办高等学校学费标准,延续了自2020年以来新一轮的大学学费“涨价潮”,即是因多年未调整的学费已不能适应高校发展。另据此前媒体报道,2014年以来,已有福建、广西、湖北、湖南、山东、江苏、贵州、浙江、宁夏、广东、河南、辽宁、安徽、陕西、江西、吉林等多个省市宣布调高大学学费。从目前各省大学学费上涨情况看,涨幅大多数在20%~40%之间,调整后的本科文科类学费普遍超过4000元/学年,理工科类学费普遍超过5000元/学年。曾有省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坦言,缓解高校办学成本上涨压力是调涨学费的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高校也在多渠道发力,以拓展资金来源。
☞科研或技术服务
争取科研经费是拓宽收益渠道的有效途径。高校凭借自身研究实力服务经济发展,通过承担国家、地方政府常设的计划项目或专项项目,或从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或其他组织外部获取的科研项目资金,能为高校筹措办学经费增加可观的来源。
根据各校公开报道整理,2022年天津大学科技总经费再创新高,超过42亿元;齐鲁工业大学自然科学类科研经费总额超过12亿元,达到12.41亿元,其中纵向经费6.89亿元,科研经费总额已连续3年超过10亿元;中国海洋大学2022年年度到账科研经费达9.11亿元,连续两年突破9亿元“大关”;贵州大学科研到账经费共计4.9亿元,其中自然科学类到账经费为4.7亿元,创历史新高;长江大学2022年到账总经费实现持续增长,达到3.28亿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5800万元,横向科研经费2.7亿元。
另外,技术服务转化也可为高校带来充沛的资金。麦可思研究曾对高职院校的“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进行统计。“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指以学校名义与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签订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技术合同所涉及的经费。经费主要来自企业或合作的社会部门。
通过整理197所“双高校”2023年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数据我们发现,188所公布了此数据的“双高校”2022年度累计创收约25亿元;其中到款额超千万的院校有81所,占比约为43%。其中,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现升格为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滨州职业学院等高校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较高,均超过了5000万元,排名第一的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较2021年的涨幅更是高达92%。
充足的科研经费和技术服务转化收入,不仅利于高校科研学术水平的提高,也对提升高校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 社会捐赠
与此同时,社会大额捐赠正在为高校提供重要发展助力。2023年5月由某公益咨询机构发布的《2022中国高校基金会大额捐赠观察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面向高校的大额捐赠逐渐增长。该报告基于公开披露信息,统计到2021年国内高校基金会接收了254笔金额大于等于1000万元人民币的大额捐赠,大额捐赠笔数较2020年增加41%,刷新2015年以来的最高值。并且校友捐赠在高校大额捐赠中的比例大幅提高,2021年度来自校友的大额捐赠笔数在总笔数中接近40%。
另外根据对媒体报道的梳理,麦可思研究还注意到巨额捐赠不再是顶尖名校的专属,近些年也开始流向部分地方高校。
2022年河南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河南农大1985级校友、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向母校捐赠10亿元人民币,以共建农大牧原畜牧产业联合研究院,助推河南农业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
2023年7月,山东农业大学获建校以来最大一笔捐赠。该校杰出校友赵焱是著名农药企业——绿霸集团的创始人和董事长,他为母校捐赠的企业股票,经过二级市场变现,实现1.8亿资金到账。这笔捐赠对学校的学科发展尤其是植保学院的建设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地处内地的一所高校,2023年江西财经大学在100周年校庆之际,也罕见获得了个人校友上亿元的捐赠——1983年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校友,用友网络董事长王文京宣布捐出价值1亿元的用友网络股票。
大额资金的注入,无疑对提升高校资金稳定性,助力学校长远发展无疑大有裨益。
一些国外高校曾切身感受过办学经费掣肘学校发展的困境。20世纪60年代,美国公立高校密西根大学80%的资金来源于州政府拨款。21世纪初,随着美国经济的衰退,政府在高等教育投入的增长幅度减小甚至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2012年时,州政府拨款在该校财政预算中所占的比例已下降至17%。
没有足够资金的公立大学在师资和生源竞争中本已捉襟见肘,同时还面临着学生规模扩大、教学成本上升的现实。与此同时,由于资金和资源匮乏,公立大学优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也常常被挖走,进一步造成它们在争夺科研项目方面处于劣势。上述种种促使密西根大学通过开展企业化活动获取经费,来弥补政府拨款减少带来的巨大空缺。2012年该校医疗系统的收入及学费撑起了“半壁江山”,包括密西根大学的附属医院和门诊、理疗管理公司和保健公司在内的医疗健康系统,为该校贡献了40%以上的资金。
此外,密西根大学对筹资活动也非常重视。该校曾发起一个名为“卓越密西根”的大型募捐活动,原计划筹资25亿美元,最终筹得超过32亿美元,创下了当时美国历史上公立大学筹款金额的纪录。密西根大学的筹资之所以取得不菲的成绩,得益于他们在校长的带领下,有一支很强的筹资团队,在筹资过程、方法、筹略、组织和实施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校筹资的一般路径是:选择与确定潜在的捐款人—收集潜在捐款人的信息—制定策略并协调潜在的捐款人—联系和通知潜在的捐款人—密切联系潜在的捐款人—吸引潜在的捐款人—制定游说计划—游说捐赠人—完成捐赠协议并感谢捐赠人—管理资金。
需要注意的是,高校拓宽办学资源渠道,也意味着高校必须转变办学理念。华北电力大学教育基金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在撰文中谈到,多元化筹资能力是大学品牌、大学声誉、治理能力、内涵式发展水平的“试金石”,最能够检验综合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为获得更多社会资源的支持办学,高校就更需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让办学更透明。
主要参考文献:
[1]易勇. 地方高校收入来源分析及增收路径研究[J]. 财经界, 2023(12).
[2]张洁. 高校经费来源趋势分析[J]. 经贸实践, 2016(10).
[3]顾磊. 社会助力大学发展的“黄金年代”已到来?[EB/OL]. [2023-05-16]. 人民政协网.
[4]杨维东. 高校如何实现多元化筹资办学[EB/OL]. [2019-12-10]. 人民网.
[5]教育部网站、各校网站。
关注“麦研文选”—— ☞回复“月收入”,可获取2023届本科月收入TOP30专业名单。 ☞回复“本科就业满意度”或“高职就业满意度”,分别获取2023届本科或高职就业满意度较高专业TOP30名单。 ☞回复“蓝皮书”,可获取2024年最新就业蓝皮书数据。
声明:麦可思研究原创内容全面开放非盈利目的的转载授权,转载请留言或添加编辑微信获得长期白名单授权(电话或微信搜索18602824882)。转载要求——
1.文首注明“转载于麦可思研究〞;
2.转载请在文章发布的24小时后进行;
3.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主体(含高校),获得授权可转发至全媒体平台;其他主体仅限于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