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详尽案例 更深入数据☝
2024年1月3日,麦可思发布《中国-世界高等教育趋势报告(2023)》。报告聚焦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变化趋势,以及全球大学颇具启发性的实践,旨在给正在探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中国高校带来启发。
以下全文摘自《中国-世界高等教育趋势报告(2023)》:
在多地启动的2023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中,明确支持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同时严格控制部分全省布点较多专业增设。在近两年“从教热”带动“师范热”的背景下,多地在专业动态调整中主动给教育类专业“降温”,尤其值得关注。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不断深入。2023年3月,《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下文简称《改革方案》)正式发布,这意味着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到2025年,全国高校将优化调整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
伴随《改革方案》的出台,各省也相继出台高校专业调整相关文件,制定更加具体和严格的规定。在多地启动的2023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中,明确支持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同时严格控制部分全省布点较多专业增设,以避免大量重复设置“过热”专业。
例如,四川省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碳中和、先进制造、生命健康、生物育种、生态安全、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新兴专业,严格控制艺术学、教育学和管理学专业新增布点。
江西省支持高校在有色金属、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现代农业、航空、中医药、虚拟现实(VR)、医疗卫生、健康养老等领域设置一批急需紧缺专业,但全省平均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原则上不予申报。
福建省支持高校对应用学科专业进行增设,同时强调近三年就业去向落实率(扣除灵活就业)过低的专业,以及专业布点数超过全省本科高校数50%的本科专业不再增设。根据该省公布的高布点数量本科专业名单,电子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等22个专业在列。
除了本科专业层面,也已有部分地区发布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意见。福建省明确将审慎增设全省布点较多、规模较大的专业,包括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等14个专业。山东省从严控制新增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市场营销、空中乘务等21个布点多、规模大、需求饱和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
在各省对高校增设专业调控的要求中,除了落实自2021年起,教育部连续三年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的“从严控制艺术类专业设置”,2023年多地还提到控制教育类专业新增布点。
在近两年“从教热”带动“师范热”的背景下,多地在专业动态调整中主动给教育类专业“降温”,尤其值得关注。
2023年7月,四川省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严控教育学专业新增布点,非师范类高校原则上不再新设教育类专业。
9月,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度高等职业教育新增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提及的21个从严控制新设专业中就包括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并指出教育类专业原则上不再新设。11月,山东省教育厅等5部门印发《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进一步提到将调整优化师范教育相关专业布局。
职业教育方面,在教育部职成司下发的《关于做好2023年职业教育拟招生专业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2023年高职(专科)原则上暂不新增小学教育类专业点。2023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此次受理拟新设国控专业点申请里教育类专业点249个,较2022年、2021年分别减少了77个、104个。并且经过审核有112个教育类专业点明确不同意设置,占比45%;新设教育类专业未通过比例较2021年(33%)高出12个百分点。
近几年备受追捧的教育学类专业,已经有“过热”的风险了吗?
根据教育部网站教育统计数据,近五年教育类相关专业毕业生规模持续增长。
普通本科院校教育学门类毕业生数量,从2017年的14.19万人,已增长到2021年的18.43万人,五年间规模扩大30%;普通专科院校教育与体育大类专业毕业生数量,从2017年的36.20万人,已增长到2021年的48.62万人,五年间规模扩大34%。
与毕业后从教直接相关的师范毕业生规模,五年间也呈增长态势。
普通本科院校师范毕业生数量,从2017年的38.96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42.67万人,五年间增加了3.71万人,增长近10%。
普通专科院校师范毕业生数量,从2017年的22.85万人,增长到2020年的29.81万人(2021年无师范毕业生数据),四年间增加了6.96万人,涨幅高达30%。
但随着近年来我国新生人口数量呈断崖式下跌,引发了公众对未来是否将导致一批幼儿园、小学倒闭,以致若干年后影响中学、大学生存的激烈讨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乔锦忠曾带领团队,用模型预测了2020年到2035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人口变动,发现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数先短期缓慢上升,在2024年达到高峰约1.46亿,随后呈现加速下降趋势。他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表示,学龄人口的减少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部分幼儿园、小学的生存。而在学校数量减少的过程中,师资配置也会相应会发生变化。
根据他团队的预测,到2035年全国将有约150万小学教师、37万初中教师过剩,小学教师需求量过剩较大,初中教师先短缺后过剩。
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岗位日趋饱和,势必将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影响。从2023年6月发布的《2023中国本科/高职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数据看,虽然教育业仍是吸纳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主要行业之一,但近几年的吸纳能力的确正在减弱。这或是受“双减”影响导致。但未来一段时间内,学龄前儿童数量变化将对学前教育需求产生影响,相关专业培养也需作出调整。
目前已有省份对新生人口下降做出提前布局。11月29日,湖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应对学龄人口变化调整优化中小学幼儿园布局的通知》,明确要求该省各市州要根据未来5到10年区域人口出生率、学龄人口变化和城镇化趋势,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人口集聚等情况,科学制定2024-2035年调整优化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工作方案和规划方案。其中特别提到“有序组织幼儿园设并转撤”。
乔锦忠也认为,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师资过剩,未来应在稳定部属和省属师范大学招生计划的同时,逐步减少师专和高职高专的师范生招生,保持一定的师资规模和质量。
另外,师资培养体系也要调整。现在的师资供给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性缺编,语数等大课类老师相对容易过剩,而艺术、体育、科学等小课类老师更为短缺。所以建议高校在教育类人才培养中,扩大音、体、美、劳、通用技术、学前、托育和特教等学科招生人数,减少文化科目招生计划。
在这方面,福建省已有所行动。《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普通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将加强思想政治、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劳动、特殊教育、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中小学紧缺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可见各地高校在教育类学科专业调整中,并非简单限制开设数量、培养规模,更需要结合本地对教师岗位的实际需求调整培养结构。
主要参考文献:
[1]福建:优化本科专业设置布点较多的专业将不再增设[EB/OL].[2023-07-28].福建省教育
厅.
[2]江芸涵.连续五年不招生的专业须撤销[N].四川日报,2023-0803(6).
[3]赵越.大学专业末位淘汰,就业率定“生死”?[EB/OL].[2023-09-10].中国新闻周刊微信
公众号.
[4]缺编空编并存,慎言“教师过剩”[J].半月谈,2023(13).
[5]霍思伊,李金津.乔锦忠:教育如何应对人口之变?[J].《中国新闻周刊》,2023(1081).
[6]麦可思研究院.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M].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
[7]麦可思研究院.2023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M].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
[8]教育部、江西省教育厅、四川省教育厅、福建省教育厅、山东省教育厅、海南省教育厅网站。
关注“麦研文选”—— ☞回复“月收入”,可获取2023届本科月收入TOP30专业名单。 ☞回复“本科就业满意度”或“高职就业满意度”,分别获取2023届本科或高职就业满意度较高专业TOP30名单。 ☞回复“蓝皮书”,可获取2024年最新就业蓝皮书数据。
声明:麦可思研究原创内容全面开放非盈利目的的转载授权,转载请留言或添加编辑微信获得长期白名单授权(电话或微信搜索18602824882)。转载要求——
1.文首注明“转载于麦可思研究〞;
2.转载请在文章发布的24小时后进行;
3.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主体(含高校),获得授权可转发至全媒体平台;其他主体仅限于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