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底,发表于《中国教育报》上的文章《部省协同 两级联动落实评估举措》,对贵州师范学院在审核评估中有效发挥常态监测指导作用的做法进行了推介。
贵州师范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78年的贵州教育学院,2009年成功改制为普通高等学校并更名,2015年通过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3年5月16日至6月13日,该校作为贵州省新一轮审核评估首家“部省协同”试点,圆满完成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评建成效和试点工作得到以大连理工大学原副校长李志义为组长、江苏理工学院原党委书记朱林生为副组长的专家组和省教育厅的肯定。
近日,麦可思研究(以下简称“麦”)特别邀请到贵州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邹晓青教授,分享了作为本省“二类三种”首家试点高校,学校在评建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
麦:首先请您谈一下学校在整个评建过程中是如何理解新一轮审核评估的?
邹晓青:学校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建改的过程,就是全面盘点自身成绩和不足、深入反思以利继续前行的最好契机。首先,经过深入学习和自评自建,学校上下达成思想上的共识,认为新一轮审核评估促使高校从源头上解决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推动高校从根本上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指导高校从方法上解决好“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贵州师范学院作为新建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选择第二类第三种评估类型。学校在制定“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过程中,通过对新一轮审核评估精髓要义的深入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应用型、师范性、开放性”办学定位,以及“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宽阔,素质全面,善于创新,具有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经过这次审核评估,学校办学定位更加科学,特色发展更加明晰,质保体系更加完善。
麦:您认为审核评估在“把方位、查问题、凝特色、提建议”等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邹晓青:审核评估是直击学校转型发展痛点、打通堵点解决难点、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最佳契机。在开展自评自建过程中,学校“以靶向施策破解迎评促建之问”,不断深化对新时代高等教育规律的认识,对破解学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有了更全面、更清晰的思路。
一是办学定位更加科学。前期学校专业建设定位是“应用做特”,通过评估对自身资源和发展阶段的充分研判,我们认为,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先“守正”再“创新”,集中资源“做实应用型”专业基础上“做特”。
二是特色发展更加明晰。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学校总结凝练了地方师范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师教育融合发展改革实践,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师范底色兼具创新创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新形态。专家组一致同意推荐学校“一个理念·两个融合·三个支撑:地方师范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师教育融合发展改革实践”作为本科教育教学示范案例。
麦:作为贵州省新一轮审核评估二类三种首家试点高校,学校评建工作具有示范作用。您认为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邹晓青:作为贵州省首家试点单位,学校主要教育教学工作得到评估专家的广泛认同,以优异成绩完成试点任务要求,我认为主要得益于学校“以统筹一体推进审核评估常态化之道”,主要表现为“六个坚持”。
一是坚持三常意识,有效常态监测。2018年,学校在全省高校设立首个教学节,启动审核评估评建工作,将评建任务和常态评估、专项评估“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做在平常”。2021、2022年,结合新一轮审核评估核心指标、可选指标、近三年常模数据,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分析研判不足、明确改进方向,在此过程中常态监测有效地发挥了指导作用。
二是坚持抢抓机遇,主动揭旗请缨。自2019年我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作为贵州省首批打样专业接受师范类专业认证以来,截至2022年底,学校共有12个师范类专业完成了专家组进校考查。通过辐射推广,OBE理念实现全校所有本科专业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学校再次抢抓机遇,申请成为贵州省新一轮审核评估试点。
三是坚持边学边做,凝聚评建共识。学校主动向全国2021年试点学校请教学习,组织线上线下培训,引导全校上下深入领悟新一轮审核评估精髓要义、内涵主旨。编印评建知识手册,引导全校上下准确理解、坚决贯彻审核评估新理念。同时,学校开设了“迎评促建在师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须知”等线上线下宣传教育专栏,形成人人了解评估、人人参与评估、人人接受评估的良好氛围。
四是坚持统筹规划,确保上下贯通。学校印发《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方案》,构建了有人干事、事事到人的落实机制。开展校领导、评建办和纪检监察机构协同专项督查,通过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靠前抓、分管领导沉下抓,确保工作上下贯通,压力传导、责任落实。
五是坚持评建一体,对标查纠改进。学校紧扣自身定位和发展目标,围绕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生发展、质量保障,对照指标体系进行逐项审核。组织各评建专项工作组、各学院分别开展评建工作情况汇报,突出问题导向,使各责任主体客观清醒地认识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深入思考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与改进举措。
六是坚持同题共答,配合专家考察。包括前后的沟通协调,历时一个半月的线上、线下专家组评估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学习心、开放态,进取心、主动态”,与专家对话、向专家请教,积极主动配合专家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进行全面深度把脉问诊,学校和专家组形成质量共同体和评估共同体。
麦:这次审核评估您还兼任了评建办主任。在推动工作高质量开展过程中,您还有哪些感受和大家分享?
邹晓青:在评建工作进行中,学校积极研究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特点规律,既抓好当前之时,也着眼于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关于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效用和价值,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要处理好评估方案与自身发展方向的关系之问。新一轮审核评估强调“一校一案”,强调“用自己量身定制的尺子量自己”。选择和设计合适的指标体系,是战略层面的考量,是关系到学校“十四五”期间发展的重大决策。确定学校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的过程,就是全校对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凝聚共识再出发的过程。
二要把握好开展自评和撰写自评报告的工作之法。审核评估工作的实施成效,基于评建改的过程和在此基础上撰写的自评报告。要处理好自评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和自评报告撰写的真实性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自评工作报告是“写”出来,而不是真正“做”出来的,从而导致报告只是对指标进行应付性说明,既找不准问题,也没有对学校经验做法形成系统思考,导致后期影响专家组的判断和评估实效。
三要解决好校院两级同频共振与分工明确的协同之理。新一轮审核评估强调人人都是质量主体,要避免评建办、教务处或质评部门“单打独斗”的做法。在这次评估过程中,学校校级层面负责统筹规划,做好谋篇布局、政策制定、建章立制、规范指导;二级学院负责具体实施。学校层面的“尺子”既为二级学院的“尺子”起到指导和定位作用,又要留有创新发展空间,充分赋予二级学院足够的办学主体权利,激活二级学院的动能,推动学院办大学。
麦:学校本轮审核评估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建议,学校将如何推进整改工作开展?
邹晓青:专家组指出了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改进建议。学校在全面研读、深入理解、准确把握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建议和问题清单基础上,围绕“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改成什么样”,构建了整改责任体系和督办机制,力争将整改结果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当下改”与“长远治”相结合。把整改工作与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长期建设任务和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既要解决学校当下存在的紧要问题,也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结合学校高质量发展目标做长远的规划。
二是重点整改和整体部署相结合。以教育部专家组指出的主要问题、学校评建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师范类专业认证过程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为整改重点,既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实的、个别的具体问题,也要着眼全局、整体思考,解决系统性的问题。
三是示范引领和全面推进相结合。坚持示范引领,务实有序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采用试点一批、带动一片的方式,逐步推开,形成示范引领效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于系统复杂问题,从“点上发力”到“面上开花”,真正以点破面,确保整改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