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信息来源:烟台市生态环境局、中国无废城市建设、烟台发布等
△长岛
一、建设背景 |
长岛当地居民分散居住在10个岛屿,多数从事渔养作业,固体废物种类结构与陆地差异较大,且地狭人稠,垃圾处理不易。多年来,长岛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尝试过垃圾就地掩埋,无害化焚烧等措施,但受地理位置限制,旧有的垃圾掩埋场地容量已亮红灯、接近饱和,随时面临“垃圾围岛”处境。近年来,长岛综合试验区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积极克服地域、交通、资源等多重因素制约,开展一系列“无废细胞”建设,着力补齐建设指标短板,实现从陆地到海洋、从源头到末端的“无废”全链条治理,努力打造“无废岛屿”“长岛样板”。
二、谋划引领,构建“无废”体系 |
一是将固体废物处置纳入全区建设总体规划。依据《山东省长岛海洋生态保护条例》,长岛综合试验区制定《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规划》《长岛综试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印发《长岛综合试验区深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方案》《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等操作办法,持续加强陆源污染物治理。
二是高位推进“无废岛屿”建设。为落实《山东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鲁政字〔2022〕130号)、《烟台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烟政字〔2023〕2号)“要以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为示范,推进“无废岛屿”建设”部署要求,2023年,长岛综合试验区编制了《长岛综合试验区“无废岛屿”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涉及生活垃圾、医疗废物等固体废物6项重点任务;垃圾分类综合处置基地建设、供暖改造等5项重点工程。
三、培优补强,夯实“无废”基础 |
一是统筹生态保育。实施山体生态保育工程,拆除陆域全部风机,完成10个有居民岛68.4万平方米破损山体治理,新植补植林木5600亩,林木绿化率达60%,途经候鸟增加到377种。有序腾退影响海洋和海岛生态的养殖筏架、围网、海参池等1.8万亩,放流鱼类苗种3000多万单位。聚焦海岛、海岸带生态修复、形态恢复、基础设施改善和自然景观维护,先后实施海岸带整治修复类工程10余个,拆除侵占自然岸线破旧建筑、育保苗场等86万平方米、修复岸线89公里,自然岸线和旅游岸线占比由修复前38%提升至87.7%。庙岛诸湾入选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长岛国家公园建设纳入国家公园总体布局,南北长山岛群、大黑山岛、砣矶岛三个海岛获评全国首批“和美海岛”。
△建设国家级美丽海湾
二是推行全域垃圾分类。2018年长岛开始试点垃圾分类工作,采取固体废物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打包外运方式,实现全域垃圾分类全覆盖,是山东省首个全域推行垃圾强制分类的县(区)。全区配备64套城区智能化垃圾箱、26个村级垃圾收集房,垃圾处理站9座,垃圾压缩站7座,生活垃圾处置基地1处,垃圾转运车辆81辆,月处理可回收物15吨左右、厨余垃圾100吨左右、其他垃圾1000吨左右,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年外运垃圾减量达到25%以上。
△全域垃圾分类
三是强化海洋环境监管。建立了“海上环卫”机制,配备各级岸滩管理人员65名,建立了“区、乡、村”三级日常巡查体系。建立专业化海上保洁队伍和岸滩保洁队伍,配备船只27艘,专兼职保洁人员186人,常态化保洁作业,保证近岸海域、沿岸海滩环境清洁干净。同时强化港口码头船舶污染物排放管理。投资1620余万元,对20处认定渔港污染防治硬件升级,健全船舶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实行分类收集。
△建立了“海上环卫”机制
四、因地制宜,营造“无废”氛围 |
一是开展“无废细胞”建设。将“无废细胞”建设作为“无废岛屿”重要组成部分,制定《长岛综合试验区“无废细胞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启动了“无废细胞”试点建设,在“无废景区”“无废村庄”“无废机关”等标准单元的基础上,独具匠心,结合长岛特色,开展“无废民宿”建设。12家建设单位入选烟台市首批“无废细胞”名单。
△“无废”民宿
二是建设“鲜花海岛”。通过开展“鲜花海岸”“鲜花街集”“鲜花村庄”建设,累计整治影响村居环境问题800余个,同步栽种各类树木、花卉16万余棵(株),安置花箱520个、花盆2500余个,打造错落有致、四季各异的特色滨海全岛域景观,进一步提升长岛环境内涵,以生态景观提升带动乡村振兴和海岛旅游经济发展,真正实现从“一处美”到“处处美”,从“一时美”到“时时美”。
△黑山乡“鲜花海岛”
三是探索海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按照“就地取材”的原则,结合渔俗文化元素,利用废弃的渔业生产工具、渔船、养殖废弃物等进行创意改造,在长岛万泰小镇、黑山乡、南隍城乡、北隍城乡打造了一批具有海岛特色的文化景观。同时重探索渔养废弃物高效高值利用途径。废弃扇贝壳加工成为牡蛎附着基,既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又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利用,增加了渔民收入。
五、零碳发展,打造“无废”典范 |
一是发展蓝碳经济。起草编制完成《长岛蓝碳经济行动方案(草案)》,系统谋划6大类15项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全区蓝碳产业发展;推进海洋碳汇领域碳储量调查评估技术标准编制,启动海草床碳汇项目方法学编制。2022年完成全国首笔“海草床、海藻场碳汇贷”,大黑山岛成为烟台地区首个获得权威认证的负碳海岛。
△海藻场
二是聚焦“无废”共富。强化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保护两手抓,积极推出渔旅融合新模式,不断创新生态养殖、绿色养殖模式,成立全国首个省级海上经济开发区——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获批国家级渔港经济区试点,建成投用量产型深水智能网箱、5G+全景海洋牧场应用深远海智能网箱现代化装备,实现了传统养殖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型、粗放经营向集约发展跃升。已获批省级以上海洋牧场14处,其中国家级8处,占全市的近1/3,已建成深远海养殖设施折合标准箱61个。
△经海007号网箱
三是建设零碳场景。坚持绿色环保导向,加快低碳生产、低碳生活布局建设,全域实施了岛外车辆“控进”、岛内车辆“控牌”的“双控”措施,在全省率先构建起纯电动公交车、旅游观光车和新能源共享汽车为支撑的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实现全域污水处理和有居民岛海水淡化站全覆盖,新建22个空气源供热站,实现城区、渔村供暖煤改电比例分别达到100%、79%。南长山街道孙家村入选省级近零碳社区示范建设单位,其应用成果获选生态环境部2023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 转载请注明由“海域海岛环境科技研究院” 或公众号“海洋开发咨询”编辑与整理。文章用于学习与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全国乃至全球唯一的国家级海洋考古博物馆,国家海洋考古博物馆(青岛)正式落户蓝谷!
海南首批海域使用权流转项目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成交
深海矿产开发引纷争,带你揭开深海采矿神秘面纱→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开展生态恢复岸线认定工作
广东省阳西县海洋发展局揭牌成立
扫码关注我们
海域海岛环境科技研究院(天津)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海洋开发与环境管理的技术服务商,面向各级政府和涉海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主要业务有:海域使用论证(用海申请)、环境影响评价、海洋开发策划、海域海岛价格评估、海洋生态修复、海洋空间规划、海洋环境检测(CMA)、海洋工程勘察、海洋测绘、海洋环境调查装备/海洋环境在线监测装备研发、海洋管家等。
公司现有100余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38人,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6人,环评工程师5人,注册测绘师1人,注册规划师1人,海域评估师2人,注册会计师1人,船长1人,轮机长1人,潜水员4人,是一个由海洋科学、海洋地质、海洋生态、环境科学、城市规划、经济管理等多学科人才组成的协作团队。
公司拥有5家控股公司,其中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1家瞪羚企业、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拥有海洋测绘资质、海洋工程勘察资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并通过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自然资源部海域使用论证信用平台备案。公司积极参与社会团体活动,是中国太平洋学会海域使用研究分会会长单位、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论证评估质量管理分会和海洋产业分会理事单位、中国疏浚协会理事单位、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会理事单位、海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