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2024③|稳、进、立、破,四个关键词透视印刷之变

文化   2025-01-02 22:20   北京  




















202 4
年终盘点


我们的向

印刷业





2024年,“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目标方向,引领印刷业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作为,培育行业新质生产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一年来,全行业敢于破旧迎新,迎接动能更迭,凝聚向上向前向新力量。

产业发展韧性足


“稳”,需要在谋篇布局中汲取动力,坚持稳字当头。202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形势,印刷业坚持守正创新、稳中求进,强信心、促发展,产业韧性依然强劲。



企稳

坚定信心  保持定力

这一年,从行业主管部门有力部署,到各地举措落地生效,一系列政策密集部署稳定行业基本盘,让印刷企业发展底气更足。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10月数据,全行业在一二季度回血修复,三季度承压跌宕后,自第四季度开始扭转,10月规模以上印刷企业利润创目前年内最高。整体来看,营收稳步向上,盈利企稳态势初步显现。

政策“组合拳”,夯实产业基础。年初,国家新闻出版署启动贯穿全年的质量管理工作,开展2024年印刷复制质检活动,履行印刷复制质量监管职责,提升出版产品供给质量水平。


相关链接:国家新闻出版署启动2024年印刷复制质检活动


7月1日起,中宣部印刷发行局对部分省(区、市)开展印刷发行“双随机”抽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统筹发展和安全。一方面,督促印刷发行企业落实合规经营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守护阵地安全。另一方面,摸底梳理产业发展态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印刷发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链接:2024印刷发行“双随机”抽查①

                 2024印刷发行“双随机”抽查②

                 2024印刷发行“双随机”抽查③

                 2024印刷发行“双随机”抽查④


与此同时,印刷企业年度报告、国家印刷示范企业考核、印刷业数字化发展改革试点等相关工作扎实推进。


地方“连环招”,提升发展水平。各地印刷业主管部门强化支持保障,推动机制创新,助力企业发展“提速添能”。


北京市委宣传部贯彻落实《北京市推进出版物印刷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4—2026年)》等相关政策,持续开展相应的分级管理和评审认定工作,探索印刷业服务首都核心功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北京模式”。


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2024年上海印刷业创新发展大会,探讨前沿技术,关注宏观形势,解读政策法规,共同推动印刷业高质量发展。


福建省新闻出版局进一步加强印刷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履行好维护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责任……这些政策举措,更好引导印刷企业坚定信心、稳定预期、保持定力。


在此基础上,印刷业服务“国之大者”的作用和担当更加凸显。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两会及相关学习辅导读物重点印制任务,保质保量印制《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等重大主题出版物,完成“课前到书,人手一册”印制任务,印刷企业稳稳肩负起了服务保障的使命担当。




提质

迭代升级  协同发展


这一年,在国家战略和行业政策指引下,印刷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突出产业集群特色与优势,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2月1日起,作为国家基础性、综合性产业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正式施行。《目录》中与印刷包装行业相关的条目显示鼓励印刷制造的高端化方向,设定了印刷业的智能化升级标准。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印刷装备制造企业老旧生产线设备换新迭代升级工作借此落地实施,大力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这些举措突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低碳等新技术,坚持守好安全发展底线,带动印刷业整体竞争力提升。


产业结构升级之外,区域布局不断优化。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十个年头,三地印刷业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产能转移和要素对接成为常态,产业链供应链延展性和韧性显著提升的发展新图景徐徐展开。


长三角区域印刷业向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迈进,扩展至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通过创设“长江经济带印刷协会联席会议合作交流机制”、编制《长江经济带印刷协会联席会议公约》等制度文件,增强长江经济带印刷行业的生产互联性、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印刷人借力标准化协同创新工作,通过深入调研大湾区印刷产业共性需求及新技术发展动态,研究开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印刷标准体系框架及体系表》,为大湾区印刷标准制定规划了顶层设计方案及重点方向,构建了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的大湾区印刷标准化技术体系,在印刷业对外开放连接平台和标准化建设方面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顶风破浪活力涌

“进”,是方向。2024年,印刷业迎接机遇和挑战,在资本市场征途中把握先机,在标准化体系建设上创新突破,爆发出行业“进”的生机。


进击

资本市场风起云涌


一年来,在一系列重磅政策的支持下,印刷业资本市场并购重组风起云涌,新股上市吸引投资者关注,激发市场活力,为印刷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今年行业的并购大事要数金属包装龙头奥瑞金计划以55亿元要约收购中粮包装、国内无菌包装巨头新巨丰成为纷美包装第一大股东的两起同业并购。


根据奥瑞金发布的关于重大资产重组的进展公告,奥瑞金拟现金收购中粮包装控股权已获国家发改委备案。前者是百亿元营收的金属包装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后者同样是百亿元营收的金属包装企业,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是中粮集团的核心业务板块之一。一旦收购成功,两家合并报表后,不仅饮料罐乃至金属包装行业将诞生超级巨头,印刷包装A股上市公司也将收获首家年营收破200亿元的企业。


新巨丰的公告显示,其对纷美包装全体股东的要约收购已获得境外投资备案,标志着自今年5月披露的收购预案取得重要进展。新巨丰拟通过子公司景丰控股以每股最高2.65港元的价格,向纷美包装全体股东发起全面要约收购,涉及10.29亿股股份,总价约27.29亿港元。


与此同时,印刷行业的并购持续升温。例如,今年7月,中荣股份与茉织华印务达成重要协议,正式控股茉织华印务,进一步强化中荣股份在国内包装印刷需求核心模块华东区域的领导地位。12月,佛山市顺德区国资企业顺控发展成功收购华新彩印,大力开展优质业务整合、开拓高端产品业务,吸收整合行业内其他优质标的,进入烟标、酒标、保健品包装等高附加值及绿色包装印刷领域。


行业个股上市之路则各有喜忧。强邦新材于今年9月启动申购,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后将是A股印刷版材第一股。众鑫股份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正式踏上借助资本市场发展的新征程。已在深交所上市的吉宏股份瞄准港交所,一旦在港交所上市,将形成A+H股的格局。紫江企业子公司紫江新材料正式挂牌新三板,助力拓宽紫江企业的融资渠道。而在今年初重启上市计划的天津艺虹,因调整上市进度及方案终止北京证券交易所IPO。浙江金龙再生资源、宁波昌亚新材料则终止主板IPO。




进阶

标准引领激发动能


系统全面的标准化体系,为印刷业构建从一张纸到一本书的全产业链一体化质量管理模式打下基础。标准引领的背后,是充分发挥其在产业发展中的规范、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快标准更新升级,推进全域标准化深度发展,让标准成为高技术的“助攻手”,成为印刷企业发展的“硬支撑”。


今年以来,国家新闻出版署先后立项《数字印刷标准体系表》《图书按需印刷通用规范》等7项行业标准,并实施《标签外观质量智能化视觉检测系统构建指南》等9项行业标准。纵观这些标准,涉及数字印刷、智能检测、按需出版、电子器件等多个领域,瞄准前沿技术演进路线等新场景升级,数字、智能、绿色“三箭齐发”。


相关链接:7项印刷行业标准立项计划发布

重磅!9项印刷行业标准将于11月1日起实施


与行业相关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积极推进。据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告,为提升印刷行业的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并及时将国际上的先进标准采标为我国的国家标准,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今年启动3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的起草制定工作,包括《热固型轮转胶印过程控制要求及检测方法》《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版、样张和生产印刷品的加工过程控制第9部分:金属平版胶印》和《印刷技术四色印刷油墨颜色和透明度第2部分:冷固型卷筒纸胶印》。目前,3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的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正在向行业及相关领域公开征集意见和建议。此外,《印刷技术胶印橡皮布》等也正在修订中。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印刷技术委员会(ISO/TC 130)国内技术对口工作组成立,标志着我国将进一步参与印刷领域国际标准活动,推动科技创新、减少技术壁垒,增强中国在全球印刷行业的地位。


而《印刷企业综合能力评价分级要求》团体标准的发布实施,建立了行业内首个印刷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打造精品出版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转型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国产品牌当自强


“立”,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024年,印刷业加大数字印刷核心技术研究攻关,自主创新打造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前沿技术进入国际并跑领跑阶段。



自立

攻克技术关键难题


技术进步、科技创新是印刷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迈向世界产业链高端的必由之路。一年来,印刷业将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以数字喷墨、智能场景应用等为重点,加强联合攻关,全面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4年是中国数字喷墨爆发式发展的第五年。书刊喷墨轮转进入高清彩色时代,承印物种类从胶版纸和数码双胶纸拓展到铜版纸和哑粉纸。其间,各印刷设备制造商坚持自主研发创新。例如,深圳圣德京粤科技有限公司二十年如一日地进行研发创新,为传统书刊厂提供“数字喷墨+传统印后”的数字印刷解决方案。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于今年11月在时隔四年举办的2024鸿雁POD联盟年会上透露,其在数字喷墨智能生产线和图书生产数字化技术的软硬件研发方面投入大量精力。

根据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与中国出版协会、北京印刷协会联合开展的调研数据,从喷墨设备普及率来看,2019—2023年,全国高速喷墨印刷设备的总装机量为1396台,应用于出版物按需印刷领域的共有348台,出版物按需印刷业务量持续增长。

从印刷企业应用场景看,高速喷墨技术让整个产业链享受新技术的红利。今年5月,武林921数字文化产业园正式开园。浙江印刷集团在此打造全功能按需出版数字印刷服务中心,对接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总部、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和所属10余家企业的出版资源,为其提供“零距离”的按需印刷服务。河南新华印刷集团陆续引进喷墨印刷机等数字印刷设备,不断扩大数字印刷产能,建立全流程数字印刷生产线,年印刷装订产量增长15%以上,持续保持盈利。



业内智能工厂建设如火如荼,各家印刷企业结合自身特色打造数字智能工厂。

浙江大胜达的智能工厂实现工艺、工序、物流、采购、中央调控等8个方面的智能化,8万平方米生产车间仅需80名员工操作,年产值跃至6亿—7亿元。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精益印刷智能工厂,深入挖掘和聚合客户需求,实现从接单、调度、生产、质量控制到仓储物流的全流程一体化服务。贯通印前、印中、印后等流程的国产化智能设备的研发屡屡创新。深圳精密达智能机器有限公司研发第四代顶级胶订联动线,实际生产速度达13000本/小时,智能化、自动化程度全面升级,确保稳定性的同时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北京华夏视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第30届华南国际印刷展上展出贯通印刷生产全过程的智能检测产品,为行业提供智能工厂解决方案。




自信

印刷智造扬帆出海


中国印刷智造“圈粉”海外市场,彰显行业自信与自强。尤其是今年在德国举办的2024年德鲁巴印刷展上,中国印刷企业深度参与全球印刷业巅峰技术对决,充分展示在印刷设备、印刷工艺等领域的最新技术创新成果。

此次德鲁巴展会,中国印刷成为展会上的一股重要力量——中国企业的参展规模创历史新高,中国参展商440余家,占比超过25%,位居第一;展出面积超过2.6万平方米,位居第二。



展会期间,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主办“毕昇印刷合作论坛·德鲁巴对话”。论坛以“新机遇、新合作、新未来”为主题,中宣部印刷发行局、世界印刷与传播论坛暨欧洲印刷产业联盟和杜塞尔多夫展览集团公司负责人,以及180余位中外印刷行业企业家、专家学者,共论印刷文化、共话创新发展、共谋合作之路。同期举办的“中华印刷之光”展览更是向观众展现了中国悠久的印刷出版文化和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积极行动,通过在海外建设工厂、拓展渠道等方式,加速国际化步伐,掀起“出海热”。

今年7月和9月,裕同科技菲律宾工厂和墨西哥生产基地正式开业。前者主要生产彩盒、礼盒、说明书等产品,并开拓皮盒包装新品类。后者是裕同在美洲市场的首个生产基地。9月,中荣股份位于越南的工厂正式开业。该工厂作为中荣股份的首个海外工厂,将为东南亚地区的用户提供优质包装产品和服务。12月,吉宏股份发布对外投资公告,拟在阿联酋迪拜设立境外合资子公司并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及贸易平台。该项目预计投入人民币约9.76亿元,将更好地满足全球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聚链领跑新赛道


“破”,是突破,是以“链”破局,激活发展强引擎。2024年,印刷业以传承与创新并行,科技与文化共舞,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寻求创新突破点和行业新赛道。



破壁

产业融合全面提速


一年来,印刷产业链融合更显深度。特别是出版印刷产业链上下游的融合,呈现出多维度、多链条的合作和协同创新,是展现出版印刷业深入落实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

7月,在第3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承办的“绿色创意印刷展”亮相。展览以“聚焦新质生产力赋能出版印刷新未来”为主题,着眼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给出版业融合创新带来的机遇与可能,以推动出版、印刷产业链融合发展为目标,力争把印刷业最新的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成果进行立体化、多角度的展示与呈现。


10月28—29日,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等单位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出版印刷者大会,将主题定为“新质引领  共链发展”,以新质生产力为强引擎,以产业链深度融合为核心,紧扣高质量发展,联动出版印刷上下游,力求找准行业改革创新与融合发展的关节点、联结点和发力点。大会汇聚出版印刷全产业链智慧,搭建起贯通出版印刷全产业链的专业平台,让“链”上持续发力,产业步步生花。


11月,在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期间,在中宣部印刷发行局指导下,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环球新闻出版发展有限公司及中国儿童读物印制创新产业联盟联合主办童书绿色印刷创新交流会,并启动中外童书印制产业链现代化对比研究项目。该项目由中宣部印刷发行局立项,旨在对中外童书印制产业链现代化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破圈”

文创研学持续升温


一年来,印刷文化生动“破圈”,频频带来惊喜。无论是印刷文创产品的花样百出,还是印刷研学项目的持续升温,都尽显多彩印刷的实力与水平。


“小文创”有“大新意”。今年8月,在2024巴黎奥运会上,出自浙江卡游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收藏卡——巴黎奥运会礼盒精彩亮相。其在中国体育博物馆馆藏蹴鞠俑、八段锦册页等文物的基础上研发出33张精美文物卡,结合当代印刷工艺和国际化的设计语言,以卡游特有的研发优势和精美印制,让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卡牌上灵动呈现、栩栩如生。



作为上海印刷集团旗下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华丰铸字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展出获评上海伴手礼金榜礼品的“字烛·活字香薰蜡烛”、大思政文创“初心”礼盒、兼具实用性的活字玻璃杯套装以及获评“上海礼物”的“字物”系列银饰项链戒指等。这些文创产品的设计灵感均来自活字印刷术,设计纹样取自1926年华丰印刷铸字所出版的《花边样本》一书,该套花边图案印刷出版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

“研学热”带动“文化兴”。一年来,各地印刷企业、行业院校纷纷开启印刷主题研学活动,以现场参观、实地讲解、互动体验等环节,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一本图书、一份报纸的诞生过程。

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从5月开启“一本书的历险记”主题研学活动,以参观“红色印刷的传承发展暨北京新华印刷发展成就展”和精品印品展、了解印刷工艺流程等串联,给孩子们讲述图书诞生的故事。

上海印刷集团策划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围绕一本书是怎样制成的、印刷历史、现代化印刷技术、印刷互动体验等关键词,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带领公众深入了解印刷术的发展历程、领略数字化时代印刷技术的创新魅力。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14—15日,在中国近现代印刷发源地上海,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联合上海印刷集团组织的印刷文化专题交流活动举行,共同探讨印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敬请持续关注

“印业独家”微信公众号

年终盘点系列










印业独家

电话:010-87622041

邮箱:zgysdk@163.com

//


求分享
求收藏
求点击
求在看

印业独家
本平台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印刷导刊编辑部运营。作为中国权威的印刷行业报,我们为您解读行业政策法规、传播产业发展资讯、剖析企业成功路径、提供独家消息与内幕。我们愿成为印刷从业者的良师益友,与您一路携手同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