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79岁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被曝竞选“家族大本营”达沃市市长
【环球时报】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的亲信、参议员邦戈(Bong Go)透露,杜特尔特10月7日提交竞选达沃(Davao)市长的候选人资格申请。这意味着曾宣布“退出政坛”的杜特尔特将重返权力舞台,将落脚点放在了曾经三次担任过的地方职位。达沃市是杜特尔特家族的大本营。自1986年起,杜特尔特担任市长之位二十余载。2016年杜特尔特当选总统后,其女儿莎拉任职达沃市市长,直到2022年她当选副总统。如今,莎拉的兄弟,现任达沃市市长、今年36岁的塞巴斯蒂安,以及达沃市第一区议员、今年49岁的保罗,继续维持家族在达沃市的影响力。
【荣茂观察】
达沃市是杜特尔特的政治大本营,现任市长正是他的儿子,而他的儿子则打算竞选副市长。这一举动显然是为了家族继续掌控地方权力。
杜特尔特的复出时机并非偶然。随着他与现任总统小马科斯的政治联盟破裂,杜特尔特希望借此机会保持家族的政治影响力。随着2025年中期选举的临近和2028年总统大选的日益迫近,这意味着杜特尔特可能在为更大的政治舞台做准备。无论如何,这次回归绝不仅仅是地方选举那么简单。
小马科斯的处境因此显得更加复杂。尽管他目前掌握着总统职位,但杜特尔特的回归将增加其未来选举中的竞争压力。曾经的政治盟友如今可能成为潜在的对手,未来菲律宾政坛两大家族分庭抗礼的局面,几乎不可避免。杜特尔特的复出,他的影响力会继续强化家族政治,甚至为2028年总统选举埋下伏笔。
杜特尔特能够维持长久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对华友好的政策立场。杜特尔特在总统任期内与中国保持了良好关系,重视与中国的合作。如果他继续在政坛保持活跃,那么对华政策的走向可能延续,从而使中菲关系维持稳定甚至进一步提升。
对于菲律宾内部来说,杜特尔特的回归也再次揭示了菲律宾家族政治的根深蒂固。达沃市是杜特尔特家族的权力基地,地方权力的延续将为未来争取更多政治资本。如果他成功赢得市长选举,那么家族的政治影响力不仅不会减弱,反而会为未来可能的总统竞选打下坚实基础。
从外交角度来看,杜特尔特的回归对中菲关系也是一大利好。作为东南亚重要国家,菲律宾的外交政策对地区局势有着重要影响。杜特尔特与中国的友好立场,或将推动双方在贸易、基础设施等领域的进一步合作。而对于中国来说,杜特尔特的回归也意味着一个熟悉的合作伙伴将重新活跃在菲律宾政坛,这无疑有助于保持两国关系的稳定。
杜特尔特的复出不仅是为了维护家族的权力地位,更是为了重新布局未来的菲律宾政治格局。小马科斯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而菲律宾的政治生态也将因为这一回归发生新的变化。无论如何,杜特尔特的重返无疑为菲律宾政坛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二、美以联盟:巴以冲突周年背后的双重标准与战火根源
【网易】10月7日,在巴以冲突一周年之际,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表示,这是针对以色列袭击的悲惨周年纪念日,1200多名儿童,其中包括46名美国人和30多个国家的公民,因哈马斯袭击而死亡。这也是哈马斯劫持254名人质的日子,其中包括12名美国人。据估计,其中101名人质还在加沙,其中包括7名美国人。哈马斯应该释放每一名人质,美国不会停止努力。哈马斯的袭击引发了一场持续至今的战争,给巴勒斯坦人民带来了悲惨的后果。我们决心达成停火协议,带人质回家。减轻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民的痛苦,并最终结束这场战争。在痛苦的竞争中没有赢家。
【荣茂观察】
美国言辞背后所隐藏的偏见与双重标准,如同锋利的刀刃,无情地割裂了公正与真相。
美国将一周年的日子视为以色列所经历苦难的悲惨纪念日,却对加沙人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所承受的无尽痛苦视而不见。难道在365天的轮回中,竟无一日能为加沙那些无辜逝去的生命铭记哀悼?美国的盲视,无疑是对加沙人民深重苦难的冷漠与否认。
美国将战争的根源归咎于哈马斯的袭击,却刻意忽略了以色列炮火下无数巴勒斯坦人的哀鸣与倒下。那些逝去的生命,是战争的牺牲品,更是美国偏袒政策下的无辜受害者。哈马斯或许点燃了战火的导火索,但持续燃烧的烈焰,却是由美国对以色列无条件的支持与纵容所浇灌。
谈及停火协议,美国的表态显得尤为讽刺。一方面,它高举和平的旗帜,呼吁双方停火;另一方面,却在联合国阻止停火协议的通过,将和平的希望扼杀在摇篮之中。美国的这种行径,无疑是对国际公理与正义的公然践踏。
时隔一年,美国的立场依旧未变,它坚定地站在以色列一方,对巴勒斯坦人的苦难置若罔闻。如今,加沙的战火依旧肆虐,黎巴嫩的硝烟又起,中东的和平之路似乎遥不可及。而这一切的症结,正在于美国对以色列的无条件支持与纵容。美国的政策,已成为中东战火持续燃烧的最大推手,将这片土地推向了无尽的深渊。
因此,要真正实现中东的和平与稳定,就必须打破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与纵容,让公正与真理的阳光照亮这片饱受战火摧残的土地。只有这样,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人民才能共同走向和平与繁荣的未来。
三、非农数据“炸裂”,市场需冷静看待!
【综合新闻】上周,美国劳工部发布的非农就业数据在市场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数据显示,9月非农就业人数激增25.4万人,远超市场预期,并创下了2024年3月以来的最大增幅。同时,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数据还大幅上修了过去两个月的数值。
【荣茂观察】
面对这份“炸裂”的数据,市场担忧情绪迅速升温。然而,在深入分析后,我们发现这种担忧或许并不必要。
首先,尽管非农数据重要,但它仅是反映市场状况的一个方面。数据的波动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季节性调整、统计方法的变化等。因此,我们不能仅凭一份数据就对市场做出过于悲观的判断。
其次,从历史角度来看,美国非农数据的走势并非总是稳定。去年,美国劳工部还曾大幅下修非农就业人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今年数据的可比性。所以,我们在解读当前数据时,需要保持客观和理性,不能盲目跟风。
最后,美联储的降息决策是一个综合考量的结果,并非完全依赖于非农数据。虽然就业市场是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但央行还会综合考虑其他经济指标和金融风险等因素。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非农数据与美联储的降息决策划等号。
总之,当前全球货币政策的格局正经历显著变化,美联储已追随中国央行的步伐踏上了降息之路。这一转变标志着,在货币政策领域,从以往的各自为政、互不主导,逐渐演变为中国央行在全球货币政策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全球经济力量的变迁,也预示着未来货币政策协调与合作的新篇章。
-----------------------
觉得不错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