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申园长辈·第12期
居民简介
郭重庆(91岁)
陕西富平人,195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退休前曾任同济大学教授。1995年5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从事工程设计与咨询工作40余年,曾担任30多项国家和部级重点建设项目的总设计师。1989年被建设部授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所主持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项、部级科技进步奖五项,国家优秀设计金奖一项、银奖三项。2020年7月27日入住泰康之家·申园至今。自此开始了一个全新的身份——“泰康居民”。
再过不到十天,
申园将迎来开业8周年。
在这一喜庆时刻到来之际,
我们对申园居民郭重庆院士
进行了专访。
从和他的交谈中,
感受到了长辈对养老的思考。
“现在看过去这4年,
我和老伴是有福的!”
这是郭院士对在申园生活
四年后的真切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
在泰康之家·申园生活4年之久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重庆
同泰康之家的不解情缘吧!
↓↓↓
01
“现在回过头看这四年,我和老伴都觉得选择了申园是有福了。如果还像过去那样居家养老,定会焦头烂额。”
TAIKANG COMMUNITY
选择入住泰康之家·申园以前,郭院士曾经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担任主任。源于自己长期担任重要期刊《管理科学》主编的缘故,他对管理学领域的诸多动态也保持着关注。其中,曾担任重要期刊《管理世界》副总编的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的一些关于养老的观点,让郭院士有了长期跟踪研究和不懈思考的动力。
2020年,《管理世界》期刊第4期发表了陈东升董事长的署名文章,题目是《长寿时代的理论与对策》。在文中,陈东升董事长特别指出:在长寿时代,随着人体的衰老,不可避免地出现相关健康问题,带病生存成为常态,健康将成为个体关注的第一要素和最宝贵财富。
这一论断让郭院士眼前一亮,他发现文章用详实的数据资料系统地阐述了长寿时代的特征和形成,并较为全面地论证了长寿时代对社会的经济模式、产业结构及各个方面造成影响。基于对陈东升董事长相关理念主张的欣赏与钦佩,这让郭院士进一步坚定了在泰康之家进行机构养老的信心和决心。
在上海院士活动中心工作人员的组织下,郭院士和老伴在2019年参观了位于上海的泰康之家·申园社区。参观后,老伴一句“就这里了,哪也不去了”让两位老人见证了泰康之家的养老服务。
△ 在泰康之家度过四年春秋的郭院士
和爱人在申园家中合影
而回忆起当初自己对泰康进军养老产业的欣赏,郭院士表示,泰康作为国内知名的险资企业,长期深耕保险领域,可以说在自己的“舒适区”内积累下了丰富的经验。后来又决定深耕养老服务领域则是由虚拟走向了实体,能迈出这一步并在后面一直保持领先者的地位诚为不易,也是很值得赞赏的。因为它是在丰富养老——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的供给类型。
02
“医养结合是四个字,最重要的还是“医”这一个字。机构养老没有一个能解决常规看病、抓药的医院是不行的!”
TAIKANG COMMUNITY
温
馨
瞬
间
△郭院士在申园成立5周年时和陈东升董事长在论坛活动上亲切合影
医养结合方向很对头
后面要在可及性上下功夫
谈到机构养老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郭院士说,许多老年人在经历手术后,需要长期专业的康复治疗来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而泰康之家能以此捕捉到医养结合的关键可谓是抓住了养老服务中的“牛鼻子”。目前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衔接往往不够紧密,导致老年人在康复过程中面临诸多不便。因此,在养老机构内配建康复医院迫在眉睫,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及时、连续的康复服务,满足他们的健康需求。申园有了康复医院可以说是缓解了很多老年人现实生活中“看病难”的问题。
郭院士认为,有200+床位的申园康复医院,是泰康之家各园区中规模最大的康复医院。也是让他最满意的服务内容之一。现在他或老伴有了什么身体不适,可以不到10分钟就能到家门口的这家医院挂号看病拿药,这样的服务养老机构内老人的医疗机构其实是很难找到的。如果还像过去住在虹口的老家,去周边的三甲医院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排上号,看到医生。
△ 申园康复医院的医护人员收到患者家属的锦旗
除了医疗,郭院士还说,申园康复医院作为一家以康复训练为核心服务内容的医疗机构,在康复上下大气力是对的。他说,多年前,自己曾经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以及华东医院的院长共同向中央提出建议,要考虑养老院建设中的“医养结合”问题。然而现在再回头看,养老院建设中已经不止是一个医养结合的问题,如何让长者接收到优质的康复服务、护理服务以及现在热议的安宁疗护等,都是要考虑到的,因为它贯穿长者的全生命周期。
在专访中,郭院士特别强调康复对养老机构内老人的重要意义。他说,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依旧易发多发。一旦长者中风了、溶栓了,在救治过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就面临着他的语言沟通障碍、肌体力量薄弱等很现实的问题。而如果选择居家养老,在康复这一块是很难满足有这类需求长辈的现实问题的。
对于泰康还发展出了临终关怀服务,郭院士同样给予了认可。他认为,安宁疗护服务的提出,出发点其实是解决子女的一种社会负担。对于一些子女在外地的家庭,安宁疗护可以让老人走得安详,让子女能更好地投身到自己的事业中去,把对父母的悼念转化成自己人生奋斗的动力。他还说,自己和老伴在思想上很前卫,入住申园之初,就购买了泰康的临终关怀服务,并告知了自己的孩子,表示这样做“他们也不用手忙脚乱,分散精力!”
△ 申园配建的康复医院
03
“每一次看到申园小伙伴热情地问候我们、为我们排忧解难,我都觉得这就是我的家人!”
TAIKANG COMMUNITY
△ 郭院士此前参加某论坛活动
家人般的关心让我幸福感倍增
诞生于2012年的荷兰生命公寓是世界上第一个酒店式养老项目。其创始人、荷兰著名养老问题专家汉斯·贝克教授曾经将泛家庭化作为荷兰生命公寓运营的核心理念之一。在这一理念下,老年人得以被充分关注和关怀,有了胜似家人、熟人般的社交网络。汉斯·贝克教授认为,孤独感和被遗弃感是很多老年人产生抑郁的根源。为此,在荷兰的生命公寓,每位老年人都要被视作是家庭的一员,每天都处于被关心和关注中。由此也就能激发公寓里很多老年学会了关心和关注其他人。
住在泰康之家·申园四年之久,郭院士,越来越感到,泰康以“家”定位自己的养老连锁机构,走进申园,处处可见“家”的标识,管家等园区员工对在住居民统一称呼“叔叔”或“阿姨”。这些都是为了让很多居民有归属感。
当然,申园居民们通过亲身感受到的温馨服务所感知到的泰康之家“家”的含金量要远比形式上每天看到的“家”字标识要更真切。
今年83岁的梁叔叔,在申园生活的时间虽然没有郭院士那么长,刚一年多。但是他自己的生活体验却很好地印证了郭院士对泰康之家以“泛家庭化”理念夯实自身服务根基的判断。
梁叔叔说,自己来申园一年来,印象最深的,就是申园的员工特别拿他们当家人。对自己或老伴的提出的服务事项,从来都是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有一天深夜,凌晨3点,熟睡中的梁叔叔突然听到自己家在淌水。他见状,赶忙拨打电话给前台,前台闻讯后当即通知了值班的工程维修师傅,师傅们赶到梁叔叔的房间后,发现是下水管道出了问题。经过不到1小时的抢修,水管终于恢复正常。为了让叔叔们能尽快休息好,前台还紧急通知园区的保洁人员来叔叔房中将积水打扫干净,并做了消毒。梁叔叔说,经过当晚不到1小时的作业,自己房厅内又恢复正常,他和老伴得以继续休息。
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许久,但是至今还能让梁叔叔记忆犹新。何以如此?这正是郭院士所说的,泰康之家引入“泛家庭化”服务理念后让居民感受到了被重视、被关怀的结果。
专访最后,在谈到未来中国老人要如何更新养老观念时,郭院士表示,这要有一个过程。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子女不愿意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去的观点依旧有一定影响。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消化掉的。因此,一方面要继续优化服务内容,另一方面要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可及性上下功夫,让更多家庭不仅愿意还能承受得起机构养老的服务。
“四年前国家做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数为2.62人,说明我们的中国家庭规模在不断萎缩,间接地说明老龄化的速度在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郭院士建议,要继续加速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现况的养老模式,引入荷兰生命公寓的“泛家庭化”养老服务理念就是个好的开端,要坚持下去。
机构养老还要普及
这是郭院士在申园4年的生活中
领悟到的养老真谛
在深入推进中国式养老革命的道路上
泰康之家恰逢其时
以社会化来推动服务的可及性
伴随郭院士的启迪
面向未来
我们还会探寻到更多答案
END